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八章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沿革和改革目录结构:第一节 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 .2一、20 年代至 30 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2二、50 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2三、80 年代以来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2第二节 当代我国著名的幼儿园课程和教育方案 .4一、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 .4(一) “五指活动课程”的含义 .4(二)对陈鹤琴五指活动课程的评价 .4二、张雪门的“行为课程” .4(一)幼稚园课程的编制原则 .41.整体性原则 .42.偏重直接经验原则 .43.偏重个体发展原则 .4(二)课程内容来源于儿童直接的活动 .5(三)课程实施强调儿童通过行为进行学习 .5(四)对张雪门行为课程的评价 .5第三节 当今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主要动向 .6一、当今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有争议的问题 .6(一)关于幼儿园课程的综合或整合问题 .6(二)关于幼儿园游戏问题 .6(三)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的问题 .6二、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62第一节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一、20 年代至 30 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上世纪初,我国的幼儿园开始建立,幼儿园教育主要照搬外国的教育模式,从教育内容、方法,到设施和玩具,先效法日本,后仿效西方。福禄贝尔、蒙台梭利和杜威等人的思想相继对当时的幼儿园课程产生过影响。1919 年爆发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各种哲学流派在我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对我国近现代教育产生过深刻影响的首推杜威的思想。我国的一些教育家,如陈鹤琴、陶行知、张雪门等,一方面接受并引进了这些来自西方的教育思想,另一方面也洞察了幼儿园教育照搬外国所带来的弊病,提出了从课程改革入手,使幼儿园教育科学化、本土化的主张。20 年代至 30 年代,幼儿园课程改革在理论上确认了儿童的主体性,认定了课程应来源于儿童的生活,课程应包括儿童在幼儿园的一切活动,提出了课程的编制应依据儿童的心理水平。 二、50 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50 年代,在教育全面学习前苏联的背景下,学前教育也全盘接受前苏联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即把课程看作是学科,通过幼儿园各科的教学对幼儿实施教育。形成的学科课程体系,教育目标明确,教育、教学内容系统,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容易操作。50 年代的我国刚摆脱多年来战争的困扰,百业待兴,在教育方面需要有新的正常秩序,这种注重结果,容易操作的学科课程体系迎合了当时的需要;在教育资源缺乏、师资力量不足、师生比例较小的情况下,这种课程对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也起了一定的作用。80 年代初期,继续采用学科课程体系,这对于当时解决动乱所带来的破坏,恢复正常的教育秩序是十分有价值的。三、80 年代以来的幼儿园课程改革80 年代开始,国外的各种儿童发展和教育理论,诸如蒙台梭利、杜威、布朗芬勃伦纳、布鲁纳,特别是皮亚杰等人的思想开始广泛传播;我国近现代教育家们的思想,特别是陈鹤琴的思想再次受到重视,这些都为 80 年代以来的幼儿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背景。80 年代初开始的幼儿园课程针对的问题是学科课程过分强调系统的单科知识和技能,忽视各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忽视儿童的实际活动和直接经验。这场改革最具影响力的举措是国家教委 1989 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 (简称规程 ) ,以及 2001 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规程的改革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强调幼儿的主动活动,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2)强调教育要适合幼儿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3)强调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4)强调寓教育于幼儿园一日活动之中;(5)强调幼儿园活动的过程。规程虽然没有提及“课程”二字,但是根据它的精神,幼儿园的一切活动,只要能影响儿童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都被看作是课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中规定:幼儿园要“全面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的保育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为幼儿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幼儿园应创设与教育相适宜的环境,让幼儿在与教师,同伴等的共同生活中,通过积极主动的游戏、活动,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3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和配合,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尊重幼儿,正面教育,面向全体,重视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富有个性的发展。 ”4第二节当代我国著名的幼儿园课程和教育方案一、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一) “五指活动课程”的含义陈鹤琴打破了按学科编制幼稚园课程的方式,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形成他所谓的“五指活动”:陈鹤琴以 5 个连为一体的手指比喻课程内容的五个方面,虽有区分,却是整体的、连通的,以此说明他所谓的五指活动课程的特征。1.健康活动:饮食、睡眠、早操、游戏、户外活动、散步等;2.社会活动:朝夕会、周会、纪念日、集会、每天的谈话、政治常识等。3.科学活动:栽培植物、饲养动物、研究自然、认识环境等;4.艺术活动:音乐(唱歌、节奏、欣赏) 、图画、手工等;5.语文活动:故事、儿歌、谜语、读法等。 “五指活动课程”体现了他重视生活和重视儿童的课程价值取向。(二)对陈鹤琴五指活动课程的评价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并非只是在当时西方进步主义教育影响下的课程的翻版,而是他自己对科学的理解,对儿童与教育的理解,对进步主义教育的批判和继承,特别是对我国社会文化的认识,为我国幼稚园教育创编的幼稚园课程。二、张雪门的“行为课程”(一)幼稚园课程的编制原则张雪门认为,幼稚园课程应密切联系幼儿生活经验,适合儿童的发展。据此,张雪门确定了一些幼稚园课程编制的原则:1.整体性原则张雪门认为,幼稚园课程不能像小学以致大学一样,分成国文、数学、地理、生活等学科,各有各的时间,各有各的统属,而应打破学科的界限,让各种科目都变成幼儿整体生活的一面,构成一种具体的整个活动。 2.偏重直接经验原则张雪门认为,直接经验具有生动、切实的特点,与间接经验相比,显得零碎和低层次。中小学课程多偏重于间接经验的传递,而幼稚园课程应以直接经验为主。 “儿童自己直接的生活,发现学习的动机,是非凡的自然。其学习也,不论尝试,不论直接参与,不论模仿,都有切实的内容。 ”陈鹤琴张雪门53.偏重个体发展原则张雪门认为,教育既要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也要培养儿童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而在幼稚园阶段,教育则应偏重个体发展。(二)课程内容来源于儿童直接的活动张雪门认为,幼稚园课程应来源于儿童直接的活动,即从儿童的生活环境中搜集、选择和组织材料。(三)课程实施强调儿童通过行为进行学习张雪门的行为课程中, “行为”一词与“活动” 、 “做”是同义的。这就是说,张雪门强调的是让儿童“在做中学” 。(四)对张雪门行为课程的评价张雪门依据杜威“教育即生活”的理论和陶行知的“知行合一”思想,创编了行为课程,对我国幼儿园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6第三节当今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主要动向一、当今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有争议的问题(一)关于幼儿园课程的综合或整合问题对于要不要搞幼儿园综合性(整合性)课程,如何搞幼儿园综合性(整合性)课程,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一些人认为,在当今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应该倡导综合性(整合性)课程,即使将幼儿园课程分为若干学科(领域) ,也要提倡学科(领域)的综合化(整合化);另一些人则认为,开发和实施幼儿园综合性(整合性)课程很困难,因此主张按学科(领域)方式开发和实施幼儿园课程。(二)关于幼儿园游戏问题上世纪 80 年代以后,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比任何时期都明显地突出了游戏在课程中的地位,于是,对于什么是幼儿园中的儿童游戏,幼儿园中要不要教学,儿童游戏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等问题存在着争议。(三)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的问题对于要不要搞幼儿园园本课程,如何搞幼儿园园本课程,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一些人认为,在当今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应该倡导每个幼儿园开发和发展园本课程;另一些人则认为,每个幼儿园都开发和发展园本课程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二、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应该看到,我国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定位不会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这就是说,我国幼儿园课程会从西方国家的幼儿教育中获取很多启示,但是最终不可能完全与西方国家实施的课程趋同。(一)幼儿园课程管理多元化、自主化(二)幼儿园课程改革更多地将立足点放在儿童一边(三)0-6 岁学龄前儿童教育课程一体化(四)幼儿园课程与社区教育和服务相融合(五)重视教师职业水平的提高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