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9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5页 / 共29页
第6页 / 共29页
第7页 / 共29页
第8页 / 共29页
第9页 / 共29页
第1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学案 4 专题学习总结 网络构建区 (略 ) 知识总结区 线索梳理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及原因 特征 时间 原因 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诱导;商人、买办、官僚的投资 初步发展 甲午战争后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设立商部,奖励工商;社会上掀起实业救国的热潮 知识总结区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短暂春天 一战期间 国民政府推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人民群众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发展受挫 一战后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 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封建军阀混战,缺少稳定的政治环境 显著发展 1927年到 1937年 南京国民政府整顿税务、控制金融、改革币制、开展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知识总结区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衰退 抗战时期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官僚资本的膨胀 摇摇欲坠 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 官僚资本的垄断、压制;美货的倾销;通货膨胀、政府的苛捐杂税等的打击 重获新生 新中国成立后 政府合理调整工商业,过渡时期,通过赎买的方式实行公私合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知识总结区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重点突破 一 、 全面认识理解中国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 1 含义: 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日益分离 。 2 原因 (1)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最直接 、最主要的原因 。 (2)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 。 知识总结区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3 主要表现 (1)家庭棉纺织业的破产 , 并与农业分离 。 外国商品涌入中国 , 传统的家庭手工业逐渐破产 , 造成耕织分离 。 (2)农副产品日益商品化 。 西方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 , 特别是中国的丝 、 茶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 , 日趋商品化 。 知识总结区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4 影响 (1)自然经济解体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准备了自由劳动力 、市场和资金 , 为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 (2)自然经济解体是西方列强侵华的结果 ,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沦为西方列强的经济附庸 。 (3)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基础 , 自然经济解体从根本上冲击着封建制度 。 知识总结区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二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点及影响 1 特点 (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 , 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 。 (2)在民族工业中 , 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小 , 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所占比重大 。 民族资本没有自己独立的生产基础 。 知识总结区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3)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以纺织 、 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业 , 缺乏重工业的基础 , 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 在技术 、 设备以至原材料方面不得不依赖外国垄断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 。 中国民族资本缺乏独立性 。 (4)民族资本所经营的企业 , 规模小 , 经营分散 , 技术设备落后 , 劳动生产效率低 。 这种情况 , 使得民族工业的产品成本高 , 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 它发展的办法就是 知识总结区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加大对工人的剥削 , 力求获得最大的剩余价值 。 他们害怕工人的觉醒和革命的发动 。 (5)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相当一部分民族资本家的前身是官僚 、 地主 , 他们的资本是由地租转化而来的 , 一些民族资本家还用经营工商业所得的利润 , 到农村去购买土地 , 兼有资本家和地主两重身份 。 他们不敢提出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政治纲领 。 知识总结区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2 影响 (1)从经济领域看 ,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代表历史潮流和趋势的新经济因素 , 它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 ,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 (2)从政治领域看 ,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 使得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也随之壮大 , 从而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社会基础 , 也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创造了条件 。 知识总结区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3)从思想领域看 ,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 。 资产阶级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和推翻封建主义 , 开展了一系列思想文化运动 , 从而冲击和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 知识总结区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三 、 全面认识 “ 实业救国 ” 思潮 1 产生和发展: 19世纪末期 , 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 、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而产生 , 在 20世纪初与 “ 民主共和” 一起成为当时两大社会思潮 。 2 思想内容: 把振兴实业看作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问题 , 倡导 “ 实业救国 ” 。 3 实质: 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 根本目的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知识总结区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4 积极作用: 具有爱国主义的进步意义 。 在 “ 实业救国 ”思潮的影响下 , 民族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 , 有利于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 , 为中国政治变革与思想革新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 促进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对帝国主义经济侵略起了抵制作用 。 5 结果: “ 实业救国 ” 在中国行不通 。 不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 , 不彻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就不可能发展 , 中国社会就不可能发展 。 知识总结区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近代中国四种经济形态的比较 归纳比较 经济形态 特征 产生、发展 地位 结局 自然经济 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自给自足 古代形成,鸦片战争后开始逐渐解体 在近代一直占统治地位 建国后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知识总结区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外国资本 列强在中国的企业,带有掠夺性 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兴起,甲午战争后日益增多 近代长期占优势,垄断了重工业部门 新中国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转变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官僚资本 依靠国家政权形成对经济的垄断 洋务运动时兴起,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形成并走向膨胀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掌握国家经济命脉 新中国没收官僚资本,转化为国营经济 知识总结区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民族资本 近代中国人投资的民办企业,是在封建经济解体过程中产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甲午战争后初步发展;后和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发展较快,后来日益萎缩 是近代新经济因素,瓦解了自然经济,有利于社会进步;在三座大山的压制下艰难发展 建国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方法探究区 (2012新课标全国文综 , 30)1895年 , 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 , 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 “ 捐弃所恃 ,舍身喂虎 ” 。 这反映出张謇 ( ) A 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B 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C 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D 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例题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方法探究区 解题思路 1 定考向: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 抓关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 “ 身为状元的张謇” 、 “ 称自己投身实业是 捐弃所恃 , 舍身喂虎”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方法探究区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3辨选项 选项 正误 判断依据 A 张謇身为状元,弃官而办实业,体现了对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的冲破 B 该项内容与材料信息无关 C 该项内容与题意不符 D 与 “ 捐弃所恃,舍身喂虎 ” 的主旨不符 答案 A 方法探究区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 判方向 猜立意 析选项 ” 解材料单选题 (1)判断材料考查方向:精读材料 , 大致了解材料的意思 , 感知一下应属于教材哪一方面的知识 。 (2)体会命题意图:结合材料信息及选项提示 , 体会命题意图 , 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 。 (3)结合命题立意辨识选项 , 尤其是当部分选项本身说法符合史实 , 但与材料信息 , 命题立意不符时 , 立足材料信息则是首选原则 。 方法探究区 变式训练 1 (2013福建文综 )下表是 1912 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 ( )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年份 1912 1913 1914 1915 工厂数 (家 ) 46 46 12 2 B 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C 国货运动的推动 D 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 方法探究区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解析 表中数据表明外资在华创办工厂的数量在 1914年和 1915年迅速减少 。 其原因除一战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外 , 以后 , 提倡国货运动 , 对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抵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 故 A、 B、 912 1915年时间不符 , 故可排除 。 答案 C 方法探究区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2 (2012安徽文综 )19世纪 70年代末 , 一位英国人写道: “ 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 , 他可以到一个钱庄 押借一笔款项 (然后 )将订货单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 , 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 。 ” 可见此时的钱庄 ( ) A 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 B 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 C 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 D 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 方法探究区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解析 本题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中对于 “ 钱庄 ” 作用的描述 。 从材料看 , 在钱庄资金转移中发生牵连的是内地商人 、 内地商人在上海的代理人 、 钱庄在上海的分庄或商业伙伴 、 洋行或其代理人 。 起因是内地商人购买上海洋行的洋货 , 中间的桥梁是钱庄 , 因此只有 答案 D 方法探究区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3 (2011海南单科 )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 “伏查各国通商以来 中国内江外海之利 , 几被洋人占尽 ,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 , 必须劝民自置 藉纾商民之困 , 而作自强之气 。 ” 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 ) A 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 抵御外侮求富自强 C 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方法探究区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解析 解答本题应从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的目的和材料中的信息入手 。 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的目的是 “ 求富 ” , 再结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