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塑造 当今,语文素质教育则是在肯定语文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根 据时代要求,在教学中加入人文社会科学因素教育,把关于人的教 育落到实处。坚持这种以人为本,以学生自身的内在特点为基准的 教育,课堂上也应该能培养出具有各自思维特色,不同切入角度, 风格独特的学生,这种教学也不再是单一思维品质的复制,而是多 种创造性思维的新品开发。鉴于这一教学要求的革新,教师也应改 变原有的旧教学模式,创造并形成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的教学模 式。也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讲述、提问、分析等各个环节都应有针 对性地调整与改革,从而使学生在把握自己个性的同时,能更好地 提高语文素养。 我们的语文素质教育为什么要强调以人为本、主张培养学生个 性化呢?素质教育从语义学角度来讲,有面向人的基本身心品质, 全面、扎实地打基础的含义。如果说认识语文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 从而寻求教学改革方向这并非易事;那么把握教改方向,创造出一 种新的教学方法,这对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是一个不小的挑 战。 一、树立培养学生个性的教学理念 这里所谓的教学理念也可以说是一种教学观念,它对于教师的 授课过程和学生的听课过程都具有约束作用。传统教学观念的显著 特色是对所谓的标准答案的绝对肯定和高度统一。这就使得教师在 讲课中紧扣书本及参考资料,很少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更不可能出2 现与参考答案相背离的观点;从而造成“书上写的就是对的,答案 就是标准,老师就是权威”这一判断解疑原则在学生心中的根深蒂 固。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又怎能使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自己的切入 角度提出真正符合自己意愿的观点?即使有,这也是少数。再加上 有异于标准答案的观点,在教师那里得不到肯定,这样一来,更多 的学生会觉得个性的思想在标准面前是那么的苍白无力,也就认为 培养个性思想实无必要;即使出现个性化的观点,也只是把它深埋 心底。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需要的是创造性人才,而传 统教育观念下的学生很难适应社会的要求,因为他们缺少的是自己 的思想,也缺乏一种主宰自我的霸气。当今时代的需求告诉我们, 传统教育观念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数学运算或许有明确答案, 那么语文教学中,在分析文章、探求中心意思的时候,则应该允许 多种不同观点的并存。语文教学必须要有个性,这是语文教学最重要 的要求,也是一般要求;没有个性的语文课很难成为一堂好课,这是 由语文教学的本质决定的。语文教学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有学者指 出:“是学生与语文的内在交流,哲学家称之为对话,语言学家称 之为言语主体与言语信息之间的交流,心理学家称之为同化 和顺应,说的都是一个意思,就是学生与语文的内在交流。 ”一堂 语文课是否成功,主要就看在学生与语文之间是否发生了这种内在的 交流,以及这种交流是否深刻,是否流畅,是否完整。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与“语文”都是个性化的、不确定的。每个学生都有属于 他自己的感觉世界和认知世界,所谓的语文也是一个多层面多角度的3 存在,这两个不确定性就决定了语文教学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 在实践中,也只有能触动学生个性的语文教学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 才能启发学生的智慧,才能真正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 二、精设问题,激活学生个性化思维 课堂提问,对于整个教学过程来讲,意义重大。以往许多教师通 过提问,突出重点、难点,同时也可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这些并非 有误,但是他们忽视了提问对于学生思维培养的作用。教师在课堂 上的提问,不应轻率,而应从多方面综合考虑。学生在对教师提出 的问题解答的同时,其实就是在对自己的思维进行有效的培养训练。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指出,“在语文教育中应提出开发智力和训练思 维的问题。这是适应人类科学飞速发展的形式的需要,是个人进步、 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需要。 ”而语文教育课堂上 的细致设问,正是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的有效途径,问题设置的关 键是问题编拟策略及发问形态。 “语文学科阅读教学问题源于课文,高于课文的课程内容再组织信 息。 ”为此,问题的提出应穿透表层,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扩展。只 有这样,提出的问题才更加具有启发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 平,结合问题难易程度,层层深入式地发问。比如说,问海燕 中的大海、乌云、狂风等的象征对象,学生不一定能很好地回答; 即使作答,也只是根据空洞的条条框框,并非真正理解。因为现在 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许多学生生活安逸,他们无法感受那些事物 在那种特定年代、环境下的真正意象。教师必须从生活入手,置换4 角度描述事物,再通过对当时历史情境的讲解,找到事物与环境的 契合点,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把握问题,通过自己的思绪摆出自 己的观点。应注意,层层的设问一般是由易至难,由简单到复杂, 这样才能符合思维的逻辑顺序,同时也可以使学生通过层层认识得 出真实感受,讲究一种思维的延续性。 “启发性问题的编拟可采用曲 吻策略:隐含较多已知判断,不直面问题核心,问题设计声东击西, 引导学生追索问题条件等等。 ”如在背影一课中,教师分析课文 有关描写,指出父亲因事忙,托了熟茶房;又因儿子到北京来往过两 三次,所以决定不送儿子上火车。但最后还是送了,为什么?问题提出 后,学生会展开思考,但他们可能一时抓不住要领,教师进一步启发, 要大家体会课文中“终于不放心” 、 “颇踌躇了一会”等词语,从感情 角度想一想。经过启发,学生的思维会空前活跃,他们认识加深,从而 得出答案:“文中两个踌躇,两个终于,写出了父亲对儿子的 一片爱心,表达了深刻的亲情。 ”由于老师抓住问题,引导学生集中思 考,有效地启迪了学生的智慧,使思维不断深入发展。 有了良好的设问编制,对于问题的发问也有一定要求。教师必 须注意发问的语言、对象和频率。现在许多问题都是讨论式的,对 此,教师在用语方面,更多的应用探讨的语气;而且发问语言最好 不用不相容选言判断,多用相容选言判断,这样能给学生更多的发 挥空间。在发问时,根据问题意象、特色,对问题中个别字词加重 语气,这样也可以起提示、引导作用,使学生能较好地把握问题的 大方向。提问对象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识范围来确5 定,还应兼顾学生的不同性格。一般来讲,问题的难易同学生水平 高低相仿,不能有较大抵触,否则就收不到启发、交流的效果;同 时,还应照顾到性格内向的学生,尽可能多地给予他们锻炼机会。 语文课堂上,提问一般发生在导读、文章分析中的探讨论述及课结 尾时总结重点、难点之时。教师对于发问的频率,也应有所讲究。 过多的提问,既不能更好地突出重难点,同时又使学生长时间处于 思维疲劳状态,难以高质量参与。心理学上也证明,课堂上学生长 时间高度紧张,不利于思维的有效运转,容易抑制思维的兴奋度。 在这些精心准备的高质量的问题之中,我们也并非排斥调节性问题 在课堂上的使用。教师在课堂上加入这些调节性问题也是有必要的。 学生难免会在课堂上讲话、走神,对此,教师可以在结合教学内容 的情况下,对其发问,以便提示警告。 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还应该做到耐心等待。 “通过等待以启发思 考,也是活跃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 ”在语文课堂上,通常会遇上两个 等待时间。 “第一等待时间:提出问题后,学生急于要回答。教师要他 们不要急,想好了再说。 第二等待时间:学生回答后,老师让他 再想想,还有其他理由吗?这种连续等待,心理学上称之为连续 强化 。 ”通过连续强化,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从而获取更为理想的思 维反应。如为学一课,教师提出问题:“穷和尚去南海为什么只 要一瓶一钵?”学生马上要回答,教师提醒学生:“不要急,想想再说。 ”这一个等待等出了两个答案:(1)带瓶是为了盛水喝,带钵是为了化 缘时讨饭吃;(2)因为穷和尚“穷”,没有钱办其他,只能准备这两样6 东西。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穷和尚物质条件很差,但他决心很 大,体现在哪里?”学生经过再思考说:“一瓶一钵足矣。 ”这个“足” 字,意思是“很够了”,它充分写出了穷和尚去南海的决心。由于教 师连续等待,由浅入深地提出问题,学生的思维便处于空前活跃的状 态。课堂提问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方向的设置,在教学过程中, 能使学生在现有认知水平基础上,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顺序来解疑 论述,有效地培养他们个性化的思维特质。 三、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口语表达和写作风格 对于任何一种事物,我们都可以有不同的观点、看法;而且,即使 具有相同的观点,我们也有不同的切入点,用多种分析途径对观点进 行论述。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带领引导学生针对具体事物进行多种分 析手法的讨论,这样既能使学生认识到多种分析套路的存在,更能 使学生较好地把握住适合自己、符合自身思维特质的分析方式。比 如说,对于“监狱”这一特定事物,我们可以肯定它的“森严” ;而 对于“监狱森严”这一分析过程却有多种路径。我们可以从高墙、 警卫士兵、探照灯、电网等一系列客观实物入手分析;同时,也可 以从服刑人员的违法、犯罪分子的世界观和法律的铁面无私这一抽 象的意识进行分析叙述。不同的分析方式可以体现出学生各自的个 性特征,而他们的这种个性往往又可通过写作时的笔墨格调和日常 口语交流表达中显现。 语文这门学科其自身发散性很强,观点的碰撞是必然出现的。教 师的教学过程完全可以根据学科的特点,改变原有“讲授式”即被7 人称为“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步骤对知识进 行引导、探求、讨论和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学生 自身出发,形成适合时代要求的个性化本质。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 坦曾说:“要是没有能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 会的向上发展就是不可想象的。 ”在这里,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同 一概念,而如果我们的教育不是激活学生个性而是磨灭个性,那又何 求创新呢?当然,在此我需要说明,我们主张个性的张扬,并非个性 的张狂。我们应该主张发挥自我,允许多种思维特质、风格特征的 存在。当不同的思想碰撞出火花时,我们通过探讨、论证、牵引, 从而把握住学生的大方向,并非所谓的极端个人主义。教学手段应 在新形式下,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进行必要的革新。在改革中, 或许会受旧形式的影响与束缚;但是,我们要坚信,教学改革必将 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升华;而这种以人为本,追求学生个性塑 造的教学新模式,必将经受住时代的验证。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