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作业 1 1. 在豌豆中,蔓茎(T)对矮茎(t)是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是显性,圆种子(R)对皱种 子(r)是显性。现在有下列两种杂交组合,试写出下列杂交子代的表现型种类和比例。 (1)TTGgRrttGgrr (2)TtGgrrttGgrr 解:杂交组合TTGgRr ttGgrr:即蔓茎绿豆荚圆种子3/8,蔓茎绿豆荚皱种子3/8,蔓茎黄豆荚圆种子1/8,蔓茎黄豆 荚皱种子1/8。杂交组合TtGgrr ttGgrr: 即蔓茎绿豆荚皱种子3/8,蔓茎黄豆荚皱种子1/8,矮茎绿豆荚皱种子3/8,矮茎黄豆荚皱 种子1/8。 2下表是番茄的五组不同的杂交结果,请推导出每一杂交中亲本植株的最可能的基因型。 F1代数目 亲本表型 紫茎缺刻叶 紫茎马铃薯叶 绿茎缺刻叶 绿茎马铃薯叶 紫茎缺刻叶 绿茎缺刻叶 321 101 310 107 紫茎缺刻叶 紫茎马铃薯叶 219 207 64 71 紫茎缺刻叶 绿茎缺刻叶 722 231 0 0 紫茎缺刻叶 绿茎马铃薯叶 404 0 387 0 紫茎马铃薯叶 绿茎缺刻叶 70 91 86 77 7.在下列表中,是番茄的五组不同交配的结果,写出每一交配中亲本植株的最可能的基因型。 (这些数据不是实验资料,是为了说明方便而假设的。) 解: 序号 亲本基因型 子代基因型 子代表现型 1 AaCc aaCc紫茎缺刻叶 绿茎缺刻叶 1/8AaCC,2/8AaCc,1/8Aacc1/8aaCC,2/8aaCc,1/8aacc 3/8紫缺,1/8紫马3/8绿缺, 1/8绿马 2 AaCc Aacc紫茎缺刻叶 紫茎马铃薯叶 1/8AACc,1/8AAcc,2/8AaCc2/8Aacc,1/8aaCc,1/8aacc 3/8紫缺,3/8紫马1/8绿缺, 1/8绿马 3 AACc aaCc紫茎缺刻叶 绿茎缺刻叶 1/4AaCC,2/4AaCc,1/4Aacc 3/4紫缺, 1/4紫马 4 AaCC aacc紫茎缺刻叶 绿茎马铃薯叶 1/2AaCc,1/2aaCc 1/2紫缺,1/2绿 缺 5 Aacc aaCc紫茎马铃薯叶 绿茎缺刻叶 1/4AaCc,1/4Aacc1/4aaCc,1/4aacc 1/4紫缺,1/4紫马1/4绿缺,1/4绿马 3、在果蝇中,长翅(Vg)对残翅(vg)是显性,这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又红眼(W)对白眼(w)是显2 性,这基因在 X 染色体上。果蝇的性决定是 XY 型,雌蝇是 XX,雄蝇是 XY,问下列交配所产生的子代, 基因型和表型如何? (l)WwVgvgwvgvg (2)wwVgvgWVgvg 解:上述交配图示如下: (1) WwVgvg wvgvg: Ww wY Vgvg vgvg 1/4 Ww 1/2 Vgvg = 1/8 WwVgvg 红长 1/2 vgvg = 1/8 Wwvgvg 红残 1/4 ww 1/2 Vgvg = 1/8 wwVgvg 白长 1/2 vgvg = 1/8 wwvgvg 白残 1/4 WY 1/2 Vgvg = 1/8 WYVgvg 红长 1/2 vgvg = 1/8 WYvgvg 红残 1/4 wY 1/2 Vgvg = 1/8 wYVgvg 白长 1/2 vgvg = 1/8 wYvgvg 白残 即基因型:等比例的 WwVgvg,WwVgvg, wwVgvg,wwvgvg,WYVgvg,WYvgvg, wYVgvg, wYvgvg。 表现型:等比例的红长,红残,白长,白残,红长,红残,白长,白残。 (2) wwVgvg WVgvg: ww WY Vgvg Vgvg 1/2 Ww 1/4 VgVg = 1/8 WwVgVg 红长 1/2 Vgvg = 1/4 WwVgvg 红长 1/4 vgvg = 1/8 Wwvgvg 红残 1/2 wY 1/4 VgVg = 1/8 wYVgVg 白长 1/2 Vgvg = 1/4 wYVgvg 白长 1/4 vgvg = 1/8 wYvgvg 白残 即,基因型: 1WwVgVg :2WwVgvg :1Wwvgvg :1wYVgVg :2wYVgvg :1wYvgvg。 表现型: 3 红长 :1 红残 :3 白长 :1 白残。 作业 2 1、在番茄中,基因 O(oblate = flattened fruit) ,p(peach = hairyfruit)和 S(compound inflorescence)是在第二染色体上。对这三个基因是杂合的 F1,用对这三个基因是纯合的隐性个体进行 测交,得到下列结果:3 (1)这三个基因在第二染色体上的顺序如何? (2)两个纯合亲本的基因型是什么? (3)这些基因间的图距是多少? (4)并发系数是多少? 2、下面是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三个基因的隐性基因连锁图,并注明了重组频率。4 如果并发率是 60,在/杂交的 1000个子代中预期表型频率是多少? 作业 3 1、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的区别? 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的区别质量性状是指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型之间不 存在连续性的数量变化,而呈现质的中断性变化 的那些性状。它由少数起决定作用的遗传基因所 支配,如鸡羽的芦花斑纹和非芦花斑纹、水稻的 粳与糯、角的有无、毛色、血型、遗传缺陷和遗5 传疾病等都属于质量性状,这类性状在表面上都 显示质的差别。质量性状的差别可以比较容易地 由分离定律和连锁定律来分析。 数量性状是另一类性状差异,这些性状的差异呈 连续状态,界限不清楚,不易分类。动植物的许 多重要经济性状都是数量性状,如作物的产量、 成熟期,奶牛的泌乳量,棉花的纤维长度、细度 等等。 质量性状的区别可以用文字描述,而数量性状的 差异要用数字表示,如水稻种子的千粒重,不能 明显地划分为“重”和“轻”两类。 数量性状的遗传在本质上与孟德尔式的遗传一样, 可以用多基因理论来解释。 2、描述多基因假说。 多基因假说 多基因假说(polygene hypothesis) 又名微效多基因学说,其基本要点如下: 同 一数量性状是受多对微效基因的共同作用(联合 效应)。 微效基因中的每一对基因对性状所 产生的效应是微小的,且大致相等,不能辨认单 个基因的效应,只能按性状表现一起研究。 微效基因的效应是累加的,又称累加基因 微 效基因之间常无显隐性关系,用大写字母表示增6 效,用小写字母表示减效。 微效基因对环境 敏感,因而数量性状的表现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而发生变化。 微效基因与主效基因一样,都 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并且具有分离、重组、 连锁等性质。 3、测量矮脚鸡和芦花鸡的成熟公鸡和它们的 杂种的体重,得到下列的平均体重和表型方差: 计算显性程度以及广义和狭义遗传率。 根据题意,两亲本之矮脚鸡(设为 P 1 )和 芦花鸡(设为 P 2 )为纯型合子,故不提供基 因型方差。因此可以借助不分离世代 (P 1 ,P 2 和 F 1 )求得环境方差:73 . 0 10 5 4 1 10 3 4 2 10 1 4 1 4 1 4 2 4 1 2 1 1 1 P F P E V V V V 于是可求得广义遗传率为: 75 . 0 2 . 1 3 . 0 2 . 1 ) ( ) ( ) ( ) ( 2 2 2 2 2 2 F P E F P F P F G B V V V V V h 而狭义遗传率可代入借助回交世代方差的 估算公式求得: 5 . 0 2 . 1 ) 0 . 1 8 . 0 ( ) 2 . 1 ( 2 2 ) ( ) ( ) ( ) ( 2 2 2 1 2 F P B P B P F P N V V V V h 在上述两项估算中知:6 . 0 2 ) ( ) ( ) ( 2 1 2 B P B P F P A V V V V83 . 0 2 ) ( ) ( ) ( ) ( ) ( ) ( ) ( 2 2 1 2 1 2 2 E F P B P B P B P B P F P E F P A G D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因为, 6 . 0 2 1 A V A 2 . 1 A, 3 . 0 4 1 D V D 2 . 1 D 所以,根据定义,有: 1 A D a d 显性度9 作业 4 1某同源四倍体为 AaaaBBbb 杂合体,A-a 所在染色体与 B-b 所在染色体是非同源的,而且 A 为 a的完 全显性,B 为 b 的完全显性。试分析该杂合体的自交子代的表现型种类与比例(设染色体随机 2/2 分离) 。 2玉米第6染色体的一个易位点()距离黄胚乳基因()较近,与之间的重组率为20。以黄 胚乳的易位纯合体与正常的白胚乳纯系(yy)杂交,再将F1与正常的白胚乳纯系进行测交,请分析测交 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黄粒或白粒,完全不育或半不育)的种类和比例如何?(可图解说明) 作业 5 1在玉米中,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和育性恢复基因,制造双交种,有一个方式是这样的:先把雄性不育 自交系A(与雄性可育成千上万 交系B得单交种AB,把雄性不育自交系C(Srfrf)与雄性可育自交系 D(Nrfrf)杂交,得单交种CD。然后再把两个单交种杂交,得双交种ABCD,问双交种的基因型和表型有 哪几种,它们的比例怎样? 2、一个Dd的椎实螺自交。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怎样?如子代个体自交,它们的下一代表型又怎样? 3人类中,色盲男人在男人中占8%,假定色盲是X连锁隐性遗传,问你预期色盲女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 应为多少?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