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注:此文为作者在 2008 年 3 月至 7 月于中央党校国家机关分校学习期间的调研文章。 1 让他们从这里回归社会 黑龙江农垦总局残联精神病防残助残社会化服务纪实 杨祖福 为给新中国增产粮食, 为安置退役的十数万军人, 为缓 解大都市学生的就业压力, 以及流放政治运动中的“ 右派” 分子,持续 30 多年的中国北大荒大移民,形成了百余万众 的特殊人群北大荒人。 现在,当其以 现代化农业群体享誉全国的同 时,一些不幸罹 患精神残疾的人们则成了黑龙江农垦残联关注的群体。 一、心病 2000 年春天, 农垦残联董事长董兴业到一个街道整洁、楼房林立的 农场调查,他与 当地民政局的领导同志一起走访了几个精神病人的家庭,偶 尔发现这些家庭大都家徒四 壁,个个衣衫褴褛。 最令其不能忘怀的是,一位曾参加 过战斗的金姓老兵的家。老兵已经故去, 只有老兵的遗孀和四个孩子。大儿子因 为得了精神病,突然带着自己的孩子出走,至今 下落不明;排行第二的女儿,也得了精神病,单位送她 进了精神病院;老三、老四 则是一 对双胞胎花季少女,去年也得了精神病。而唯一支撑 这个家的老太太,年前也不幸患上 了结肠癌,并且已到晚期。三间破旧的房子里,左 边房间里关着一个疯癫的女儿,右边房 间的被窝里躺着一个痴呆的姑娘!老太太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世,但她更放心不下的还是 这两个精神病女儿。 董兴业一夜无眠。从此,这一家人、 还有那些衣衫褴褛的人们就成了他的心病。 二、思索 强烈的责任心和职业习惯迫使董兴业和他的同事们开始关注起精神病患者这个特 殊群体。注:此文为作者在 2008 年 3 月至 7 月于中央党校国家机关分校学习期间的调研文章。 2 故事一:某国营农场的一名普通妇女康金环收养一位精神病知青近 30 年的事迹,曾 经感动过很多人。 这位城市知青因患精神病被家庭抛弃,从住了七、八年的精神病院出 来后,被好心的康金环收留。当 时,康金 环拿把电动 推子要为他理发,没想到这个呜呜作 响的东西竟把他吓得惊慌失措。从此,康金环便下定决心不让他再进精神病院,尽管他 有养老金和工费医疗保障。 故事二:迄今为止,黑 龙江农垦总局的精神病院里还有 24 位当年和上面那位知青一 样的北大荒人,住院时间最多的已经超过 30 年。 这 些病人大多已与亲人失去联系,有的 甚至已不清楚自己原籍何方成了名副其实的残废人。 故事三:据有关精神病医生透漏,在一个只有 3000 多名干部的地区,竟然有 150 位 左右的干部是长期从精神病医生那里领药的。他 们靠宽广的知识面和便利的信息来源, 不声不响地解决了自己的问题,有的多少年来竟不 为妻子儿女所知!但他们一直都工作 得非常出色,包括个别在一定 领导岗位上的高级官员。 一种是长期住院的病人,从青年一直住到老年;另一种 虽然自由地生活在人群之中, 但不再继续谋求相应的医疗服务;第三种则是一直生活、工作在机关里的有知 识有涵养 并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的干部,他 们一直是我们中间的“ 正常人”。为什么同是精神病患者, 而结果却有如此显著的差别呢? 三、医学寻源 他们开始求助于精神医学。 从医学角度来讲,精神残疾与精神疾病是两个概念。人患了精神病,治好了的就不 是残疾人。只有那些没能治愈而出现不可逆转的衰退症状并造成功能缺失的才是精神残 疾。我们 在大街上所见到的那些蓬 头垢面甚至捡食垃圾的疯子,基本上都是精神残疾人。注:此文为作者在 2008 年 3 月至 7 月于中央党校国家机关分校学习期间的调研文章。 3 而精神疾病者则是泛指那些得了各种精神疾病的人,他 们有的在医院里,更多的就生活 在我们的身边。2007 年在香港 举行的世界心理卫生联盟会议曾指出,如把 轻微精神病患 者计算在内,香港有 20% 至 30%的人口患有精神病。我 们社会上虽然有不少精神病人, 但绝大多数没有致残。 精神残疾人的治疗与康复是长期的,他 们与其亲属要永久背负着沉重的经济负担和 心理负担,因此有人形容为“ 家有一人,倾家荡产。 ” 同时,精神残疾人被 边缘化,失业、失 学和离婚现象非常普遍,他 们都时刻面临着严酷的贫困、就业、恋 爱、婚姻和生育 问题。 另外,精神残疾人心智的缺失和行为能力障碍,使得他们又成为肇事肇祸的高危分子, 因此还有一种说法叫“ 村有一人,四邻不安。 ” 也正因如此,其脆弱的人身 权利更易遭受侵 害:一是家庭暴力、关锁与抛弃屡见不鲜,二是社会的歧视根深蒂固,三是常被不当治 疗 或长年封闭在医院而致残。 四、社会追踪 分析前述三种精神病患者的情况,不难看出精神病致残有两个关键性的因素:一是 不能长期与世隔绝,二是不能缺少社区完善的医 疗服务,即居家的治 疗是防止精神病致 残的决定性因素,而我国的社会现实所忽略的正是这个环节。 就我国目前精神疾病的治疗水平而言,与国外并没有太大的差距,但是致残率偏高。 病人入院治疗并不难,但患者 经过治疗后,能不能很快融入社会是关 键。近几年,市 场机 制在提高医院竞争能力的同时,也使追逐利 润变成了每个医院重要的目标。精神病院一 直把增加住院人数和延长住院时间作为增加收入的主要措施, 这对患者尽快回归社会极 其不利。无法融入社会的病人肯定还要回到医院, 这 就是令人们头痛不已的“ 旋转门”现 象。患者在旋转中逐渐丧失了心智, 丧失了做人的尊 严, 丧失了与社会联系,从而衰退致注:此文为作者在 2008 年 3 月至 7 月于中央党校国家机关分校学习期间的调研文章。 4 残。 五、他山之石 如何才能减少或避免精神病人致残呢? 精神病人单纯依赖住院治疗并致残,其主要原因并不在医院,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是观念的滞后和服务设施及人力物力投入不足所致。 现代发达国家如德国、意大利、美国等都以强制减少精神病床的方式(去机构化), 推进社区康复力量的加强,以保 证精神病患者尽快融入社会。香港的新生精神康复会则 开设了一些由社会团体承办的非营利性精神病人过渡机构,如宿舍、庇护工厂、 农场、会 所等。通过培训、研究和 创新计划, 为精神病患者提供 优质的社区康复服务,协助他们尽 展所能、发挥潜质 ,从而达到全面融入社会的目 标。 六、艰苦探索 目前,我国精神病防治的有关规定是,公安部 门设立安康医院收容和管理肇事肇 祸 者,民政部门建立收养院收容那些经济困难的患者,而精神病防治院则是治疗那些处于 急性发作期的病人。但是,对已经致残的精神病人(尤其是那些无钱治疗且无法与家人 共同生活的)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康复管理模式和投入机制。 2000 年 7 月,董 兴业和他的同事们提出了建设精神病康复基地的想法。具体思路是: 没钱和钱少的病人能够进得去, 经过康复训练后能够自主地回家,获得回归社会的能力。 他们把这个目标概括为靠“ 三有” 克服“ 两难”。所谓“ 三有”是使患者通过在农场参加劳动, 实现“有一点工 资收入、有一点劳动技能、有回 归社会的信心”的目标,从而解决“ 治病难 筹钱”和“ 回家难就 业”这两个大 难题。 他们首先与垦区精神病防治院合作,在原来医院的一个副 业队的基础上,建起了一 个企业化精神病康复农场。到 2003 年 6 月农场建成两年之际,已使 20 多名患者返乡就注:此文为作者在 2008 年 3 月至 7 月于中央党校国家机关分校学习期间的调研文章。 5 业, 让许多病人作 为劳动者有了一定的工资收入, 农场 年盈利近 20 万元,并形成了一套 多元化康复机制。因此,2002 年底曾受到国家表彰,并赴香港 进行经验交流,2003 年还 被中国残联授予“ 全国优秀残疾人之家” 。 然而,康复机构单纯挂靠医院的想法过于理想化。 这 一举措并没有为精神病院带来 更多的实惠,甚至还影响了它的业务收入,因此 这条路子注定不会走得太远。 七、光明之路 福利事业是公共产品, 发展残疾人事业, 应该由政府提供扶持。与 单纯追求利润最 大化的企业不同,政府 应该 以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已任。 2005 年他们解放思想, 调整思路,提出由政府出 资 在佳木斯市建立独立的“ 农垦知 青托管中心” 的设想,这一意向迅速得到了新一届农垦总 局领导的大力支持, 2007 年即 予正式立项,并在 2008 年开工建 设。同 时,他们还积 极地与中国残联康复部加强沟通, 并获得了中国残联福彩基金的正式支助。 该基金自 2006 年起每年给予垦区内 200 名精 神病患者全部免费住院和 1800 名患者免费服药治疗, 这就基本覆盖了垦区三分之一的 精神病患者。 令人欣慰是,一个更为成熟的社会服务模式业已形成:依托一个精神卫生中心,每 个农场设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同 时在垦区内建立若干数量的安养站和劳动技能辅导站。 精神卫生中心每年 2-3 次定期派医疗队,到各个 农场巡回 诊疗并负责培训基层技术人员; 社区卫生服务站派专人长期对精神病患者进行日常管理和监督治疗;安养站相当于精神 病养老院,重点收养一些年龄较大的精神残疾者,令其安度晚年;劳动技能辅导站,将本 着“有用、能治、贫困”三原则收治患者,使其 获得一定的 劳动技能辅助、增 强回归社会的 信心,计 划使患者进站 3 个月左右即可 过渡到回家生活的水准。目前,此 类安养站已有注:此文为作者在 2008 年 3 月至 7 月于中央党校国家机关分校学习期间的调研文章。 6 4 家正式接收病人,一家辅导站在佳木斯已正式建成,不久即可正式运行。 八、结语 正如黑龙江垦区残联理事长董兴业在他的博客中所言“这是一条光明大道, 许多残 疾人在翘首以盼作为探路者,我 们不敢放弃!” 。一条光明之路正在向前延伸,一个 个精神残疾者正从这里回归社会。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间天上难寻! 作者简介:杨祖福,男(1963.10- ),医学博士,共 产党员,河南新乡人。 现任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科教处 副处长,北京博爱医院内科心血管 专业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副教授、研究生 导师。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