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博物馆藏品概念 1 博物馆藏品及若干相关概念的讨论 宋 向 光一、问题的提出在博物馆工作中,博物馆藏品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博物馆学研究中,博物 馆藏品也是基本概念之一。长期以来,当谈到“博物馆藏品”时,人们会立刻想到博物馆 中收藏的各种物品、文物或标本, “博物馆藏品是什么”的问题似乎已成为不用再讨论、再 证明的“公理”了。伴随着博物馆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的发展,伴随着博物馆事业社会 化进程的发展,博物馆工作者开始重新思考博物馆藏品概念。人们发现, “博物馆藏品”这 一看起来最简单、明确的概念仍包含着许多值得思考和讨论的课题。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对传统“博物馆藏品”观念提出了挑战。科技博物馆、儿童博物馆、 户外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等新类型博物馆的收藏品与传统意义的“博物馆藏 品”有显著的区别,科技博物馆中为展示和传播科学原理而制作的演示器材,民族博物馆 中记录民族风情习俗的音像资料,生态博物馆强调保护的社会关系,社区博物馆帮助当地 社团、居民搜集、保存和利用的各种物品等。这些“收藏”或表现抽象的科学原理,或借 助其它载体而存在,但它们确实是这些博物馆工作的对象或基本手段,博物馆给它们以 “藏品”的礼遇。这些收藏品的数量并不太多,但它们的所有者却是为世人公认,而且是 充满生机活力的、受观众喜爱的博物馆。博物馆界如何来看待和解释这样的事实呢?博物馆工作的专业化和规范化要求对“博物馆藏品”有明确的规定,只有工作对象明 确,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管理。博物馆藏品的身份是怎样确定的?赋予和确认“藏品”身 份是否需要有专门的并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文书?是否需要履行特定的工作程序?是否所 有在博物馆管辖领域(如馆舍、保护区)内的特定物品都是博物馆藏品?如果其中的部分 物品不是博物馆藏品,其取舍标准是什么?博物馆学研究也围绕着“博物馆藏品”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例如,博物馆藏品能否真 实地反映过去的历史和我们周围的世界?经过悠久历史的积淀,博物馆藏品做为大千世界 的孓遗,仅是历史长链中几个仅存的环节,它们能否反映历史的原貌?特定物品在成为 “博物馆藏品”之前,需要经过博物馆工作人员的选择,这种选择作业是否会歪曲、扭曲 该物品的“真”?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学术背景、水准、兴趣、审美观念、道德标准是否会 博物馆藏品概念 2 影响对该物品的选择?特定时期的社会条件和社会需求是否会影响对该物品的选择?蜕化 腐坏是自然万物生存的自然法则,博物馆藏品保存科学试图阻止、延缓藏品的自然蜕化进 程,这是否扭曲了藏品的“真实”?随着博物馆社会化进程的演进,博物馆收藏兴趣日益 广泛,对象更为多样,从体现知识、艺术、历史的实物,到表现文化、传统、社会关系、 社会发展状况的物品,其中许多物品不再因自身物质实体的特征而被收藏,而是因其所表 达、代表、体现的外在的因素而被收藏,如反映某一社会事件、历史人物、风俗习惯的普 通物品等。怎样认识博物馆藏品构成内容的变化,怎样认识博物馆藏品用途和利用方式的 变化,怎样认识博物馆藏品的价值和伦理问题,这些都是博物馆学研究人员面对的新课题。二、我国博物馆界对“博物馆藏品”的认识多年来,我国博物馆界对博物馆藏品的性质、属性、构成、身份确定、用途等问题进 行了讨论,探讨了博物馆藏品在博物馆工作中的地位、作用、与其它博物馆构成因素的关 系、与博物馆各项工作的关系等问题,对博物馆藏品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拓展和深入。80 年代初以前,我国博物馆界多认为博物馆藏品是“文物、标本”的代名词,是由博 物馆这一特定的文化科研机构收集、保管和研究的“文物标本” 。如果说做为博物馆藏品的 这些文物标本有什么特殊之处的话,只能是收藏、管理者的身份的特殊性而已。 “文物、标 本”的特点就是博物馆藏品的性质、特点。 中国博物馆学概论中说:“我国地大物博、 历史悠久,地上地下保存着大量反映各个时代制度、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具有重要历史 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古代文物和革命文物;保存着显示生物进化、人类进化和自 然资源的大量的化石和标本。这些实物不但是博物馆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所以, 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 ”同书还讲到:“藏品是博物馆业务活动的基础, 如果没有藏品,没有文物和标本,便不能称之为博物馆。 ”对照着读一下这两段话, 可清楚地看出“藏品”即文物标本。1979 年颁布了省、市、自治区博物馆工作条例 , 该条例第五条在谈到藏品征集工作时,主要是讲文物标本的征集。1986 年 6 月颁布的博 物馆藏品管理办法也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有关条款,制定本办法。 ” 其中要求“藏品必须具有历史的或艺术的或科学的价值。 ”这个提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 物保护法中对文物价值的规定是相同的。这种对博物馆藏品的认识,是受到我国博物 馆管理体制和主管部门规定的博物馆工作目的、职责的深刻影响。我国博物馆多年来主要 在文物事业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下,大部分博物馆属于历史类、纪念类博物馆,承担着收 博物馆藏品概念 3 藏、管理文物的责任,承担着利用历史文物进行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 职责,我国博物馆的工作实践和社会责任规定和制约了对博物馆藏品的认识和理解。80 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博物馆界对“博物馆藏品”的定义进行讨论,认为博物馆藏品 不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文物,而且也不应局限于文物范畴。博物馆藏品的基本属性和范畴 拓展为“供研究和社会教育之用的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自然标本和科技成果及有关的 一切资料” ,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见证物。 ”博物馆藏品 之所以能成为博物馆藏品,不仅要具备特定的客观因素,而且要符合博物馆制定的藏品标 准,通过博物馆相应的藏品管理工作程序,才能得以确认藏品的身份,即“博物馆依据社 会需要和自身性质有目的地搜集起来,并应用特定程序进行管理、保存, ”才能成为博物馆 藏品。这些讨论表明,我国一些博物馆工作者已意识到博物馆藏品是具有自身特点的特 殊的“物” ,博物馆藏品即与物质世界、人类社会、自然环境中的万物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又与它们有所区别,这些区别是由博物馆事业、博物馆工作的特殊要求所规定、所要求的。 博物馆工作对博物馆藏品的形成、确认、特征的赋予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总之,博物馆 藏品已是其自身条件和博物馆工作相结合的产物了。对博物馆藏品的这种认识,受到 80 年代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高潮的影响。当时,我国 博物馆数量急剧增加,博物馆工作急需规范,一些“挂牌馆”的出现也使人们注意到博物 馆藏品的搜集和管理。这些因素促使人们对博物馆,对博物馆基本构成因素的定义进行讨 论,并注意博物馆工作人员素质、博物馆工作成效对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影响。还应看到, 80 年代初,一些国外博物馆学理论,特别是欧、美、日博物馆学理论及观点的介绍,启迪 了我国博物馆工作者的思路。借鉴国外博物馆学精华,结合我国博物馆工作传统和现状, 从博物馆工作的特点、角度重新审视博物馆学的基本概念,从而形成了一些新看法,对博 物馆藏品概念的讨论即是一例。近年来,我国博物馆界一些从事博物馆学研究的学者对“博物馆藏品”概念又有新的 认识。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中关于博物馆的主旨论文在谈到博物馆藏品时, 认为“藏品一词内容非常广泛,博物馆藏品系博物馆收藏物的总称,它具有特殊的含义, 不是任何实物都能成为博物馆藏品的,而只有那种能够反映人类和人类环境的具有历史、 艺术、科学价值的实物才能成为博物馆物品。 ”该文在谈到博物馆藏品时,使用了具有更 广泛内容的“实物”做为博物馆藏品的基本属性,而没有使用我国博物馆工作者惯常使用 的“文物、标本” ,尽管“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实物”仍有“文物”的影子;该文 使用了几个涵义相近的词汇,如“博物馆物” , “博物馆藏品” , “博物馆物品” ,似是对不同 博物馆藏品概念 4 规模、不同层次的“博物馆藏品”在概念上加以区别;该文力图将国际博物馆界对“博物 馆”的认识与我国博物馆学结合起来,反映了在保持我国博物馆学特色的前提下,有条件 地接受国外博物馆学观念的考虑。我国博物馆界对博物馆藏品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从“无限制的文物标本”到“根据博物 馆性质、需求搜集的文物、标本” ,进而到突破文物范畴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发展的见证物” ,再到近年“反映人类和人类环境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 实物”的认识过程。这一认识发展过程是与我国博物馆事业多学科、多层面的发展,博物 馆工作专门化、职业化的发展,以及博物馆学研究逐渐成熟、深入的过程大致相吻合的。 由此可以看到,对“博物馆藏品”的认识 , 不是哪几个学者、专家冥思苦想、独辟蹊径 的结果,而是博物馆事业发展、完善博物馆工作的要求,以及博物馆学理论准确阐述、预 见和指导博物馆工作发展的直接结果。三、为什么要讨论“博物馆藏品”概念“博物馆藏品”概念将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博物馆藏品认识的深入而改变, 如此而论,为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做一个明确的定义,是否会劳而无功呢?其实并不尽然, 尽管博物馆藏品概念、博物馆藏品的特点还会改变,但对其概念、特点的讨论,并根据实 践需求对其做一个相对稳定的定义,将有助于了解和把握特定博物馆发展阶段中博物馆藏 品的特点,有助于完善博物馆工作实践,有助于推动博物馆学的研究。博物馆藏品是博物馆事业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是博物馆业务工作的对象和载体,是 博物馆各项工作的连结点,是构成博物馆事业基本特点的物质基础,是体现博物馆工作成 效和社会贡献的主要标志之一。只有准确把握特定时期博物馆藏品的性质和特点,明确认 识博物馆藏品在博物馆工作中的作用,确切了解博物馆藏品在实现博物馆工作宗旨中的优 势和缺陷,才能很好地搜集、管理、保护、利用博物馆藏品,才能真正发挥博物馆藏品的 价值。为此,对博物馆藏品是只有一个大概其的模糊认识,还是尽可能科学地研究、探讨、 归纳和把握博物馆藏品的特点,答案只能是后者。 对博物馆藏品的认识将直接影响到 博物馆的藏品搜集、管理和利用等业务,这在我国博物馆的实践中已充分显露出来。将博 物馆藏品视为文物,就会依据文物的标准去搜集,就会以藏品中等级文物的数量来衡量收 藏的质量,甚至以此评估博物馆工作的优劣,博物馆工作人员成为“文物”藏品的附庸, 博物馆工作以藏品为中心,围绕文物藏品做文章,从而冲淡了对社会需求和社会问题的关 注。博物馆成为文物专家、文物爱好者的殿堂,广大公众则视博物馆为“文物仓库” 。我国 博物馆藏品概念 5 许多博物馆工作者已认识到将博物馆藏品视为“文物”的不足,从而将博物馆藏品的基本 范畴扩展为“人类和人类环境的实物” ,这是很有见地的。这一发展不仅是对博物馆基 本范畴的拓展,也将促使博物馆工作的着眼点从“物”转变到“社会” ,使博物馆成为“外 向型”的注重发挥综合社会效益的社会文化机构。博物馆藏品概念的讨论和研究是博物馆学的基本课题之一。博物馆藏品概念的确定并 不是“头脑游戏”的结果,应该是对博物馆所处的社会环境、博物馆工作目的、博物馆藏 品实际构成及特点等因素的综合考察、评价和研究的成果。研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