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 文献的涵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 G B 37921-83)给“文献文献”下的定义下的定义 是是:“记录有知识的记录有知识的一切一切载体。载体。 ”(文献情报术语国际标准(ISO/DIS 5127)的定义是:“在存贮、检索、利用或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可作为一个单元处理的,在载体内、载体上在存贮、检索、利用或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可作为一个单元处理的,在载体内、载体上 或依附载体而存贮有信息或数据的载体。或依附载体而存贮有信息或数据的载体。” ) 二 文献的分类 文献如不加分类,就很难为人们掌握利用。但分类又有不同的标准。首先,可以按照 文献的载体分类。根据载体的不同,一般把文献区分为印刷型(应该说是传统的典籍型)根据载体的不同,一般把文献区分为印刷型(应该说是传统的典籍型) 、 缩微型(印刷型的变体)缩微型(印刷型的变体) 、视听型(包括有声语言)、视听型(包括有声语言) 、机读型(采用电脑存贮、传输、检索、机读型(采用电脑存贮、传输、检索 各种文献)四大类各种文献)四大类。 纸在作为文献载体方面占有巨大优势,因此也有把文献分为“纸型纸型”和和“非纸型非纸型” 的说法。第二,根据文献的内容或写作和出版的特征分类第二,根据文献的内容或写作和出版的特征分类。通常分为图书、报刊、政治文献、 学位论文、科学报告、专利文献、会议录、档案、技术标准、手稿、图表、乐谱等等。其 中,图书、报刊占的比重最大,使用最广泛。【第三,从对文献的加工程度,可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第三,从对文献的加工程度,可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一次文献一次文献,即原始文献。凡直接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都 是。比较常用的是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一次文献是文献检索的主要对 象。 二次文献二次文献,也叫检索性文献。指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如著录其文献特征、摘 录其内容要点) ,并按一定方法编排成系统的便于查考的文献。主要的二次文献是书目、索 引、文摘。中国古代的类书也可以归入此类。这是最重要的检索工具,提供一次文献的线 索。 三次文献三次文献,可以叫做参考性文献。是在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依据一次文献作出系统 整理并概括论述的文献。如:动态综述、专题述评,进展报告等单篇文献,以及百科全书、 词典、年鉴、手册(指南) 、表谱等专书文献。这是能直接提供参考答案的检索工具。 】 第一节第一节 社会科学文献社会科学文献【社会科学文献主要具有如下特征社会科学文献主要具有如下特征:【1.面广量大,相互交又面广量大,相互交又。 】 【1984 年我国出版图书 4 万种,其中社会科学类约 1 万 6 千种;出版期刊 3,907 种, 其中社会科学类在 1, 400 种以上。 】就现存古籍而言, 【估计在 10 万种以上。 】 在如此【浩瀚的文献中迅速地检索出所需要的知识信息,是学习和研究中必不可缺的一 种技能。 】 【检索时要特别注意文献的完整性,既要【查阅本学科】的文献,又要搜索相关 学科的文献, 【尽可能详尽地占有资料】 ,避免漏检。 】2.积累性和继承性强,老化速度慢。积累性和继承性强,老化速度慢。 在社会科学领域,比较注重历史资料的积累,知识的废旧率低。 【研究中不仅要了解新研究中不仅要了解新 观点、新资料,也要充分利用前人已取得的成果,所以重视回溯性检索,文献的有效使用观点、新资料,也要充分利用前人已取得的成果,所以重视回溯性检索,文献的有效使用 期很长。很多问题不能单纯依靠第二手材料,必须追溯其原始出处,查证核实。期很长。很多问题不能单纯依靠第二手材料,必须追溯其原始出处,查证核实。 】3【.文献类型以专著和论文为主。 】 在社会科学领域,获取知识信息主要依靠专题著作、论文和参考工具书,经常直接利用 一次文献。虽然近年来各种类型的检索工具增多, 【但索引和文摘仍不发达。 】【第二章第二章 名著、要籍名著、要籍】“名著”大体上指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学科、一个流派大体上指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学科、一个流派【最有名的著作最有名的著作】 ,它们,它们 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创造精神财富的养料。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创造精神财富的养料。【“【“要籍要籍”包括名著,但不限于名著。它是包括名著,但不限于名著。它是学术著作和文学创作中的学术著作和文学创作中的精华精华,是治学和,是治学和 研究工作的研究工作的基石基石。 】在浩瀚的典籍中,它们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相当的权威,大都被当作在浩瀚的典籍中,它们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相当的权威,大都被当作【必必 读书、必备书读书、必备书收入各种收入各种举要书目和导读书目举要书目和导读书目】 。著名的学者、教育家也总是把名著、要籍作。著名的学者、教育家也总是把名著、要籍作 为读书治学和培养人才的主要课目。为读书治学和培养人才的主要课目。 确认并掌握名著、要籍并非易事。除了从师问学以外,可以通过以下四种途径去逐步 熟悉。 第一节第一节 【 举要书目】 我们应该有分析地使用各种举要书目去认识和把握什么是要籍。下面介绍一些人所熟 知的举要书目。 【一、梁启超在 1925 年出版的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中介绍了 15 部书】 ;对每部书均 作介绍,并提出若干问题供学者参考。 二、抗战期间,汪辟疆为大学中文系开设【“专书选读” ,开了 20 部书】 、另附 3 部。 三、蔡尚思在中国文化史要论(人物图书)增订本中分类介绍了中国文化史上最 有影响的人和书,其第七章中国文化基础书目开列了古代(1840 年以前)著作 90 种, 四、 【书目答问 】是一部影响极大的举要书目。选书 2 , 200 余部,包括了许多要籍。五、大学文科书目概览(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编辑出版),是供给有志于攻读 大学文科课程的青年参考的书目。 六、 中外文学书目答问 ,季羡林主编,乔默、江溶编。 第二节第二节 笺注和今译笺注和今译张之洞书目答问略例中说:“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 精注本,事倍功半。 ”查阅书籍时首先要了解这部书有没有经过整理的足本或校本,还要 了解这部书有没有注释本,哪种注释本比较好。注释本有“注疏” 、 “笺注”等名称。注解经文的叫“注” ,疏通注文意义的叫“疏” 。注疏的名称有:传、笺、注、解故(解 诂)、集解、章句、义疏、疏、正义、音义、释文等。近年出版的今注今译本今注今译本有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年版),杨伯峻 论语译注(中华书局 1980 年修订本)、 孟子译注(中华书局 1981 年重印)、 春秋左传 注(中华书局 1981 年版)、沈玉成左传译文(中华书局 1981 年版),任继愈老子新译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版),袁坷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版)、 山海经 校译(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年版).季羡林等大唐西域记校注(中华书局 1985 年版)等。 第三节第三节 名著丛书、举要丛书 丛书大都有举要性质,详见第三章第一节。这里举几种以选刊名著、要籍为宗旨的丛 书为例: 国学基本丛书国学基本丛书 中国历代经典宝库中国历代经典宝库 中华文化要籍导读丛书中华文化要籍导读丛书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思考题思考题 I.就社会科学而言,熟悉和直接查阅名著、要籍有什么重要意义? 2.谈谈举要书目对读书治学的重要作用。 第三章第三章 各种常见类型的图书各种常见类型的图书 图书这种文献,不论在中国或外国,都是出现得最早的知识载体之一,今天,在整个 文献系统中,仍然占主导地位。图书数量众多,类型复杂,现介绍几种常见的类型。 一次文献主要类型:(一) 丛书、全集、文集、论文集;(二) 总集、合集;(三) 政治文献、档案史料;(四) 资料汇编(五) 地方志(六) 报刊(报纸/期刊) (七)其他(书信、日记、回忆录,族谱、年谱,笔记、杂著) 第一节第一节 丛书、全集、文集、论文集一一 丛丛 书书 1.丛书概说 “丛书”又名丛刊、丛刻、丛编、汇刻、合刻、汇刊、全书、全集、集 成等。但用这些名称的并非都是丛书。丛书是群书的集合体。它有一个总名,收丛书是群书的集合体。它有一个总名,收 入的书是丛书的一个分子,故称入的书是丛书的一个分子,故称“子目子目” 。丛书的整体性强,有汇集和保存文献、 便于查找的优点。有些则提供了精本和善本。丛书的起源很早。宋左圭辑百川学海 ,前人以为是丛书之始。清代重视整理研究清代重视整理研究 古代文献,特别是乾隆时修古代文献,特别是乾隆时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 ,对于丛书的刊印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丛书的刊印产生了很大影响。 辛亥革命以后辛亥革命以后,以张元济主持的四部丛刊四部丛刊为开端,丛书的规模之大、印刷技术 之精都非往日可比。 2,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一部规模空前、影响深远的大丛书。它的纂修既有整理、保存文献的 积极意义,又有禁毁、篡改典籍,并从而大兴文字狱的破坏作用。乾隆三十七年(1772)下令征求遗书。次年,成立四库全书馆,任命于敏中等为总载, 纪昀、陆锡熊等为总纂官,参加编纂工作的有著名学者王念孙、任大椿、翁方纲、朱筠、 卢文、丁杰等 360 人。乾隆四十六(1782)年十二月修成第一份,至五十五年基本结束。 因修成时间有先后,各阁收书部数亦不尽相同。解放后据文津阁本统计,经、史、子、集 四部共收书 3,503 种。79,337 卷,计 36,304 册,约近 10 亿字。1983-1986 年,台湾商务 印书馆影印出版了文渊阁本四库全书 ,16 开精装本 1,500 册。 4,常用综合性丛书举例 四部丛刊四部丛刊(初、续、三编初、续、三编): 张元济主编。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初编 1919 年初版。1 上 海古籍书店 1984 年起影印全部四部丛刊 。 四部丛刊是民国以来最重要的古籍善本丛书,按经、史、子、集分类,初编收 350 种,续编收 81 种,三编收 73 种。如例言所说、 “于存古之中兼寓读书之法” , 因此这部丛书亦兼有举要性质。 【四部备要四部备要:中华书局 1920-1935 年编印。这是一部举要性质的丛书,收四部要籍 336 种,这部丛书偏重实用。 】 【丛书集成初编丛书集成初编(简称简称丛书集成丛书集成):中华书局计划从【1985】年起重印已出部分,并陆 续补齐未出部分。 【这是一部大型古籍丛书,以“合乎实用”及“流传孤本”为目的。实收 书 4,107 种,收有许多不容易找到单行本的著作】 。 5,常用专科丛书举例:根据某一学科或专题,把有关著作编成一套丛书,这就是专科 丛书。 【十三经注疏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附校勘记二十四史有多种版本,除中华书局点校本外,当前通行的还有:百袖本 开明二十五 史本 【二十五史本】 【诸子集成诸子集成:此书收先秦至南北朝子书 26 家、28 种(老子、庄子各 2 种注本)。先秦诸子 多采用清人精校详校本】 。 新编诸子集成新编诸子集成:选收先秦到唐五代的子书 100 余种 二二 全集、文集全集、文集【个人著作,经过征集、整理,编成完整的全集或文集,这也是有使用价值的文献】 。 这种全集,如果包括若干种单独成书的著作,也可以叫“独撰丛书”或“作品综合集” 。例 如:【鲁迅全集鲁迅全集 郭沫若全集郭沫若全集茅盾全集 、 王力文集 】 中华书局的中国近代人物 文集丛书中己经出版和计划出版的有【蔡元培全集 、 王国维全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