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由地生成与精神的唤醒读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汪雨萌如何论述“什么是教育”,人们总会有许多想象,除了要提出自己的标准与答案,常常还会列举从古到今成功教育的范例。但是雅斯贝尔斯似乎太苛刻、太挑剔了, 他的论述充满了遗憾与焦虑, 能被他认可的寥若星辰,但是他提到了孔子,给这位古代中国教育家以充分的肯定。雅斯贝尔斯对孔子的叙述与评价当然称不上全面,他重点讨论的是孔子对生活经验、交往、实践与人格修养等方面的重视,因为这些都在雅氏什么是教育所要给出的答案的框架中。雅氏将教育分为三类,一是经院式的教育,它是以知识为中心,教师是连接学生和知识的中介;二是师徒式教育,它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和权威的象征,学生则是无需个性的被动接受者;三是苏格拉底式的教育,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是教育的参与者与互动者,在对话、交流与争论中,学生的潜力得到发掘,从而逐步获得知识、认识真理、提升精神。这三种教育,前两种是雅斯贝尔斯所不赞成的教育方式,它们不利于“全人”的培养, 用雅氏的话说就是“人们把自己的思想归属于一个可以栖身其中的观念体系,而泯灭自己鲜活的个性”(第 7 页) ,而第三种则是雅氏所推崇的和倡导的,他认为只有这样,人的精神才会得到成长,人才会成为“全人”。我们不得不说,雅斯贝尔斯的遗憾也是我们的遗憾,从什么是教育问世至今,学校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仍然在以雅斯贝尔斯所不满意的方式在进行,带着浓重的经院教育与师徒式教育的味道。目前通行的教育真的是“毫无创新精神” 可言,它给予学生的,是知识的简单灌输,是“白纸黑字的书本”,是“现成的结论和答案”(第 7 页) ,它忽略了思考的过程,丢弃了对知识的渴望。这样的教育, 实际上是在与教育的本质背道而驰。我常常想, 从密密麻麻的题目中,我们能得到什么?从某一个解题方法的反复操练中,我们又能得到什么?日渐深奥的学科知识,对于我们未来的生活究竟又有多大的意义?我们当然希望在知识的习得中培养科学的思维,提升精神的价值,完善我们的灵魂,但在这样的操作中,这只能是一种理想而已,一切都是为了当下,为了实用,或者更直接地说,是为了考试,为了就业。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在日常对学校教学与学生学习状态的观察中,我发现, 对结论和知识日复一日的灌输,使学生逐渐地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和独特的个性,同时也失去了学习与自我发展的自由。雅斯贝尔斯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 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 并启迪其自由的天性。 ”(第 3 页)虽然教育需要权威, “权威就像人们所呼吸的空气,不可缺少。” (第 73 页)但教育的权威不应该是强权,而应当建立在对真理的自由追求之上,因为人的求知欲只有在自由中才体验到。但是在如今的学校教育中,有多少学校能真的给学生自由呢?设定的大纲、课程目标, 以及大大小小的教学计划,指定的教科书,现成的答案,甚至设定好的语言表达方式, 在一日日无关思考的学习中,除了机械的重复性的操作与分数,很难说我们还能得到什么。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当你忘记了你在学校所学到的一切知识之后,留下的便是教育。 ”那么我们的教育, 可以给学生们留下什么呢?虽然有无数的学校标榜着自己的“素质教育” ,宣传着自己的选修课、研究性课程和社会实践,但在应试强权的压制下,又有多少这样的课程能坚守它们最初的定义而不流于形式呢?选修课起不到它拓展视野,充实精神的作用, 而是成了学生们在学校紧张的学习生活中突然凭空多出的休息时间;研究性课程最后只是交一篇论文,却从不过问结论从何而来;社会实践就更不用说了,那简直与春游无异。这些五花八门的打着 “素质”旗号的教育, 其实或多或少都只做了表面文章。而作为受教育者的我们,却无法找到一条真正提高素质的道路。换句话说,我们被抛到了一个貌似自由的教育氛围中,但却失去了对真理自由追求和对教育方式自由选择的权利。俄罗斯白银时代思想家洛扎诺夫曾说教育不应当只注意教什么,而应同时懂得不教什么,他又说,习得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保持什么才最紧要, 洛扎诺夫认为理想的教育应该有三大原则,“个性原则” 、“完整性原则”和“类型统一原则” ,洛扎诺夫说道: 教育应尽可能地持个性, “因为这是人及其创造中最可珍贵的东西,是其中最美好的东西,哪里的个性没有得到保存,受到压抑或被忽视,哪里的教育就完全不能实施” ,他设身处地从受教育者的角度说:“只有作为个人,作为这一个人,而不是一般的人 ,我才能在思想和感情上有所建树,才能坚持不懈地追求。” 这与雅斯贝尔斯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我们身边有关教育的许多人与事。雅斯贝尔斯谈到了许多学科的教育理念,比如科学教育, 这对我们当下也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在对科学技术的推崇到了近乎神话的时代,在大力宣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 我们对科学已经到了近于盲目的追求,从社会开始,一步步渗透到了学校。并不是说我们不应该崇尚科学,在这个越来越文明的时代,人们无法, 也不可以把生活、把教育与科学剥离开来。 但回头看一看我们的科学教育所走过的路,我不禁要问, 我们所接受的科学教育,是真正的科学教育吗?我们学习科学到底为了什么?中学的自然学科知识越来越艰深,学生只能要求对所学的知识“懂了”、会做题而已,这不是素质,只是书面的结论,离真正的科学实践相距甚远,也很难说学生已经建立起了关于科学的理念。雅斯贝尔斯曾经指出过这种状况,大批大批的科技专门人才被培养出来,教育的所谓“经世致用”被放在了首位,“科学和培养科学人才的重要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强调, 而人们也愿意为此付出最大的物质代价。” (第 49 页)其实,按照雅氏的理解, “科学的奥秘在于:科学的意义不是只凭理解力或看得见的成就就可以决定的,它飘荡在科学世界的上空,从而超越了每一种有限知识的固定内容。” (第 166 页)在教育上对科学的错误认识、迷信导致了许多不堪收拾的局面,一是对所谓专门知识的强调培养了“片面”的人:“扩展专业技能,并把与此相关的知识带进可运用的方法和最简单形式的结果之中,到处都存在与混乱隔绝的宁静处所,在这里人们能够成为某一方面的内行。然而目前专业学科已四分五裂,个体只能掌握单方面的知识和有局限的技能, 而这些并不能使人的本质和陶冶意识的大全达到统一。” (第 120 页)二是由对技术的崇拜导致了教育中的工具主义倾向,制度,计划,秩序,组织形式等等成为教育的法宝,而“在我们这个以群体秩序、技术和经济为主的时代里,当必然性被绝对化时,那么人类存在的精神就陷入危险的境地,精神的基础就将被毁灭”(第 102 页) “哪里能找到真正的生活, 而不被官僚计划者和学校君主控制的令人憎恶的生活,那里就有充满着精神内容、彼此之间负责任有义务的人类友谊。而这里虽然有所计划的原始真实性的空间,但当计划者看到这一真实性,他只可能想到尽可能少地扰乱它。” (第 35 页)三就是教育对人文学科忽视与在人文精神上的缺失。雅斯贝尔斯遗憾地说:“至今还没有一种尽善尽美的陶冶理想,能将人文主义与现实主义融会贯通,以收到相得益彰之效。” (第 114 页)由于学校教育对于道德培养, 对于精神升华的缺失,学生步入社会之后往往缺少完整的精神生活和明确的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在生活中, 就体现出了急功近利,实用至上的生活态度,莘莘学子们对所谓的成功箴言,致富秘籍等等有着异乎寻常的兴趣,而对于充满哲思,一代代地积淀下来的文化遗产却充满着无知,甚至是排斥。 这是半个世纪前的美国和欧洲,而在近半个世纪后的今天, 在我们的周围, 同样的事情不是每天都在发生吗?我们掌握的理科定理,远比我们所能背诵的古诗多得多,我们在一道题上的思考,远比我们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多得多,通常所说的“人文学科”无一例外地成为了学校里的“弱势群体”。理科的大学生一篇论文写得错字连篇已经司空见惯了,书店里一轮轮的“奶酪”风暴也逐渐让我们习以为常,小学生写个日记, 旁边总摆着本什么好词好句好段之类的书,至于贯穿小学到高中的各种奥林匹克竞赛则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孩子们从小就在为着表扬,为着成绩, 为着日后优质的物质生活而奋斗,而最终成为了知识的奴隶,除了艰深的专业知识,他们基本上一无所有,成为毫无个性的社会建设的工具。不得不佩服雅斯贝尔斯的远见卓识,在那么久以前, 他就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知识固然是需要学习的,但是它仅仅是一个工具,是通往科学的思维,通往理性的路径,不是教育的全部内涵,不是教育存在的原因,更不是教育最终的目的与任务。而只有技术与知识的教育,是严重缺失的教育,学生有所谓的“知识结构”,却不可能唤醒精神自由地生成,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灵魂。正如雅斯贝尔斯的另一部著作当代的精神处境所指出的那样: “教育借着个人自己的存有,使个人体认到整体的存在,他从自我出来,走进世界,不再牢牢地停留在某个地方,因此他虽然仍然生活在狭小的环境中,却因与所有人的生命发生关联,而充满活力。一个人如果与一个更明朗、更丰富的世界结合为一体,他将更能成为他自己。”本文的开头曾经提到,在什么是教育这本书里,雅斯贝尔斯所看重的两位教育家,一个是苏格拉底,一个是孔子。苏格拉底是西方的,孔子是东方的,他们生活的时代与环境相去甚远, 但那两种时代的氛围却都是雅斯贝尔斯心中的理想与经典。孔子的教育场景似乎反映着中国历史上丰富的精神气象,为雅斯贝尔斯思考人类的文明提供了一个经典意象,而所谓的“苏格拉底式教育”则是雅斯贝尔斯心中最理想的西方教育。在雅斯贝尔斯看来,其实这两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方式,是有很多的共同点的。他们与学生之间都是一种平等的关系,都使用“善意的争辩”,一步一步,循循善诱,使学生获得“道”,也就是真理。苏格拉底式的教育使“双方均可自由地思索”,在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与论辩中, 学生获得了强烈的求知欲,也就是对真理不懈探求的动力。他自己对一切真、善、理性的信念矢志不渝的坚守,也不断地影响着他的学生们,从而使他们坚定不移地追求真理,守卫自己的灵魂与精神家园。论语中孔子和学生们的对话,充满了智者的善良与幽默,他给学生探索的自由,而不是给他们一个标准答案。他常常在问:“尔何如?”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作为一个老师,他真挚,谦虚,讲究因材施教,保持学生的个性,同时,他自始至终地坚持自己对于善、恶、仁、礼的认识,他坚信,那些就是他的真理,正是因为他的坚持影响了他所有的学生甚至学生的学生,儒家思想才能在中国传承这么多年,以至于深深扎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自由地追求真理,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是教育应该教会我们的,逝者如斯,周围的世界总是不断地在变化,但我们的教育, 应当始终坚持着它的本真,它应当将一代代人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 并始终保持对真理的虔诚与热情,否则所有的教育,都会变得毫无意义。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