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8页
第2页 / 共68页
第3页 / 共68页
第4页 / 共68页
第5页 / 共68页
第6页 / 共68页
第7页 / 共68页
第8页 / 共68页
第9页 / 共68页
第10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2 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常见类型 2、 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特征 3、 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4、 关注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二、教学重点 1、 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 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探索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四、课时安排:2 课时 五、教学过程 5-1-1水中生活的动物 (第 1 课时) 一、动物的种类 1、 大约有 150 万种 2、 两类 一类是脊椎动物 (分类依据:体内有无脊柱)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 二、水中生活的动物鱼类 1、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链鱼、鳙鱼 2、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两个特点:一是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二是能在水中呼吸 3、 鱼类的形态特点: a)体形:呈梭形(流线形) ,能减少水中阻力 b)体色:背面颜色较深,腹面颜色较浅,是一种保护色 c)体表:被覆鳞片,体表有黏液,减少水中阻力 d)体表感觉器官侧线:能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 e)运动器官鳍 胸鳍:平衡作用,帮助转换方向 腹鳍:平衡作用,防止左右摇摆 臀鳍:平衡身体作用 背鳍:对鱼体的平衡起着关键的作用,防止身体侧翻 尾鳍:控制前进方向,产生前进的动力 躯干部和尾部:妆生前进的动力f) 鳔:使鱼能够浮停在不同的水层中g) 呼吸器官鳃 鳃丝 :气体交换的场所鳃弓鳃耙 :过滤水中的物质 4、 鱼:体表被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以此适应 水中生活。六、作业 1、目前已发现的动物种类约有( )A、150 种 B、100 万种 C、150 万种 D、200 万种 2、观察水中生活的鱼,会看到它的口和鳃盖后缘相互交错地时而张开,时而闭合,这 是鱼在( )A、摄食 B、生殖 C、呼吸 D、排泄 3、鲫鱼在水中向前游泳的动力主要来自( )A、胸鳍和腹鳍的不断摆动 B、尾鳍的不断摆动C、尾部和身体的左右摆动 D、各种鳍的不断摆动 4、鱼呼吸时,水流流经的路线是( )A、体外 鼻孔 鳃 血液 B、体外 口 鳃 血液C、体外 口 鳃 体外 D、体外 鼻孔 口 鳃 体外 七、教学反思5-1-1水中生活的动物 (第 2 课时) 一、其他水生动物 1、 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 外。如:海葵、珊瑚、海蜇、水母、水螅等。 2、 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的动物。如:贝、螺、蚌、乌贼、章鱼等。 3、 甲壳动物: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如:水蚤、虾、蟹等。 4、 其他动物:海豚、鲸、海豹(哺乳动物) 、龟、鳖(爬行动物)等。 二、动物间的联系: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 三、水域环境的保护四、作业:1、下列不属于鱼纲的动物是( )A、鲫鱼 B、金鱼 C、鲸鱼 D、青鱼2、在常见的腔肠动物中,能食用的是( )A、水螅 B、海蜇 C、海葵 D、珊瑚虫3、水域环境遭到破坏的原因是( ) A、工厂污水的排放 B、生活污染物的排放C、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 D、包括以上三项 五、教学反思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2 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形态、结构 和生理功能特点 2、 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活动,阐明蚯蚓和兔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 适应的特点。 3、 概述环节动物、哺乳动物的主要特点 4、 强化“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引导学生概括出陆地上的动物适于环境生活的特点。 2、 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活动,阐明蚯蚓和兔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 适应的特点。 3、 强化“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三、课时安排:2 课时 四、教学过程 5-1-2陆地生活的动物(第 1 课时) 一、与水域相比,陆地环境要复杂得多 1、 比较干燥 2、 昼夜温差大 3、 缺少水中的浮力 4、 有气态的氧 5、 陆地环境复杂多变 二、陆地动物适应环境的特点 1、 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昆虫的外骨骼,爬行动物角质的鳞或甲) 2、 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位于身体内部的呼吸器官(如肺、气管) 3、 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 4、 一般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如足、翅) 三、环节动物: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节构成。如:蚯蚓、沙蚕、水蛭等生活环境: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形态结构:由环节构成鞋 蚯蚓 呼吸: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环带:近环带端为头,生殖的作用运动: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刚毛协助运动五、作业 1、蜈蚣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与其陆地相适应有什么意义( )A、便于运动 B、防止体内水分散失C、可以更快逃避敌害 D、以上都不对 2、蚯蚓在干燥的环境里不久会死亡,这是因为( )A、循环系统受损 B、神经系统受损C、蚯蚓是穴居动物,怕光 D、无法呼吸,窒息死亡3、下列不是环节动物的是( )A、沙蚕 B、蚯蚓 C、蛔虫 D、水蛭 六、教学反思5-1-3陆地生活的动物 (第 2 课时) 一、哺乳动物 约有 4000 多种,除个别种类外,都具有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等特征外表: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呼吸:用肺呼吸循环:心脏四腔,两条循环路线(体循环和肺循环) 兔 消化: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消化道上盲肠发达,这与吃植物的生活习性 相适应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神经组成体温:恒定膈:哺乳动物所特有的结构 二、恒温动物:哺乳类和鸟类 三、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陆地生活的动物基本环境条件:足够的食物、水分和隐蔽地四、作业 1、具有“友好使者”称号的为我国特有的珍贵哺乳动物是( )A、麋鹿 B、大熊猫 C、白鳍豚 D、金丝猴 2、哺乳动物所特有的结构是( )A、肺 B、心脏 C、膈 D、胃 3、下列几种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中,不发球哺乳动物的是( )A、在熊猫 B、金丝猴 C、白鳍豚 D、扬子鳄 五、教学反思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2 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阐明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2、 概述鸟类、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3、 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特点”的探究活动和对昆虫翅的“观察与思考” 4、 举例说出动物的生活可能跨越多种环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阐明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节肢动物主要特征 2、 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特点”的探究活动和对昆虫翅的“观察与思考” 三、课时安排:2 课时 四、教学过程 5-1-4空中飞行的动物(第 1 课时) 一、空中飞行的动物有:鸟类、昆虫和蝙蝠(哺乳动物) 二、鸟类 1、 种类:9000 多种 2、 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体形: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表:被覆羽毛,正羽(对飞翔及平衡起决定作用) 、绒羽(保暖) 、毛羽。前肢:变成翼,用于飞行骨:胸骨有龙骨突,骨薄而轻,长骨中空,利于飞行肌肉:胸肌发达,飞行的能量和动力来源 鸟 呼吸系统:有独特的囊辅助呼吸,进行“双重呼吸”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的功能强体温:高而恒定直肠:很短,有利于飞行时迅速排便,减轻飞行重量消化、吸收、排出粪便都很迅速 3、 鸟类:体表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体温高 而恒定。五、作业 1、鸟类飞行时,需要大量的氧气。鸟类呼吸时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 )A、皮肤和肺 B、气囊 C、肺 D、气囊和肺 2、家鸽适应飞翔,其骨骼特征( )A、长而厚 B、短而轻 C、长而硬 D、薄而轻,长骨中空 3、鸟类每呼吸一次,肺里进行气体交换的次数是(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 4、家鸽的直肠很短,粪便保留时间短,其意义是( )A、减轻体重 B、消化效率高 C、磨碎食物 D、吸收效率高 六、教学反思5-1-2空中飞行的动物(第 2 课时) 一、昆虫 1、 种类:100 万种 2、 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3、 昆虫的主要特征 运动器官:足(三对)和翅(两对)外骨骼: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 用二、节肢动物 1、 概念: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昆虫(纲):如蝗虫、蝴蝶、蝇等 2、 节肢动物(门) 蛛形(纲):如蜘蛛、螨虫、蝎子等甲壳(纲):如吓、蟹、水蚤等多足(纲):如蜈蚣等三、两栖动物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营水陆肉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 肤辅助呼吸。如:青蛙、蟾蜍等四、作业 1、下列动物种类最多的是( )A、昆虫 B、鱼类 C、鸟类 D、哺乳类 2、蝉蜕是蝉的( )A、受精卵 B、皮肤 C、外骨骼 D、卵细胞 3、蝗虫的外对 蝗虫的陆地生活的作业是( )A、抵御敌害 B、协助运动C、有利于捕食 D、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4、下列节肢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A、蜘蛛 B、蜈蚣 C、蜜蜂 D、蝎子五、教学反思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一、教学目标 1、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理解关节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3、了解肌肉的结构及其特性 4、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关节的牢固性和灵活性 2、理解运动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意义 3、根据素材分析推理,进行探究性学习 三、教学难点 1、理解骨、关节、肌肉之间的关系 2、理解在运动中肌肉之间的协作关系 四、课时安排:1 课时 五、教学过程5-2-1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骨关节头 关节面骨骼 关节窝 运动系统 关节软骨: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的组成 关节 关节囊:结缔组织构成,内表面能分 动物的运动 泌滑液,减少摩擦(与关节炎的形成有关) 关节腔:内有滑液,减少摩擦结构特点:灵活性和牢固性骨骼肌:由肌腹和肌键组成,具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六、作业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 )组成A、骨和骨骼肌 B、骨骼、关节和骨骼肌 C、骨骼和骨骼肌 D、关节和骨 2、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疾病。患者关节腔中大量积液并伴有肿胀疼痛,其病变部位是( )A、关节面 B、关节软骨 C、关节囊 D、关节腔 3、当手指尖无意触到高温物体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收缩和舒张情况是(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C、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 D、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4、使肱三头肌附着在不同骨上的结构是( )A、肌腱 B、肌腹 C、神经 D、血管 七、教学反思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一、教学目标 1、 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 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原因 二、教学重点 掌握动物的几种行为类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