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5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小学生课余生活特点与指导策略中小学生课余生活特点与指导策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情况调查中小学生课余生活特点与指导策略李 季中小学生课余生活是学习与文化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青少年成长与素质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未成年人思想品德与价值取向的表现和反映。为了更全面、真实地了解和把握未成年人的文化生活和思想道德现状与特点规律,切实地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德育的时代性、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有效地改变“5+20 现象”和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协调发展,广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研究课题组,采取座谈访问、抽样调查方法,最近对广州地区 41 所中小学校,6075 名学生及其父母和班主任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一、中小学生零用钱及用途情况(一)中小学生零用钱与课余生活。中小学生零用钱的用途情况与其课余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零用钱的用途及比重是其课余生活形式与内容的写照。有没有零用钱和零用钱多少是中小学生对课余生活有没有自主权与选择权的标志。(二)中小学生每月平均零用钱情况。接近六成的学生每月有固定零用钱,100 元以内为 45.1%,其中绝大部分为 50 元以内;学生所得固定零用钱比例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学生的零用钱或利是主要用作购买学习用品和课外读物、食物与生活用品,娱乐与交往消费等。依次为:买文具第一占 28.8%,其次是买书报杂志占 19.5%,买零食等 14.9%,买衣服鞋类 13.8%,买玩具/饰物 4.6%,上网 3.1%,买礼物送人 1.8%。男生零用钱用于买零食、买玩具/饰物、上网和买礼物送人略多于女生;女生零用钱用于买书报杂志、买衣服鞋类、买文具方面略多于男生,差异明显。小学生买文具和玩具花钱最多;高中生在买书报杂志、买衣服鞋类方面花钱最多。(三)中小学生零用钱的特点与教育指导。1、中小学生所得零用钱比例和零用钱数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表明学生课余生活的自主权与选择权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这是一种常态现象。随着中小学生手上零用钱增加,学校和家庭理财教育成为迫切的现实需要和学会成长的一种必然要求。2、女生零用钱使用的合理性、理智性普遍高于男生,零用钱多用于买书报杂志、买衣服鞋类、买文具方面。因此,男生更应加强管钱和合理用钱教育。3、小学生以学习性、游戏性零用钱花费为主;初中生的零用钱多用在生活性、玩乐性消费上;高中生的零用钱则以文化性、自主性花费为主。不同年龄学生的理财教育应有所侧重,理财教育的基础在小学生,重点是初中生,高中生可适当进行一些投资性质的理财教育。二、中小学生课余活动情况与活动心态(一)中小学生课余生活状态与素质发展。中小学生课余生活中的经常性活动情况是学习与生活现状的真实的反映;课余生活中的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活动的情况是思想情感与价值观念的直接体现。了解和探讨中小学生课余生活状况,引导和培养他们积极的课余生活心态,对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和发展他们良好的品德和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二)中小学生课余生活状况。1、中小学生课余经常性的活动情况。中小学生课余经常的活动依次为:做作业或复习功课 55.4%;看电视 15.8%;阅读课外书刊 10.5%;参加体育运动 8.4%;上网 3.4%;玩电子游戏 1.6%;参加校外辅导班或兴趣班 1.4;逛街 1.2%。男生课余经常性做作业比例远低于女生(47.4%:62.4%),差异非常显著。这说明,男生作业速度和课余活动丰富性高于和大于女生;女生做作业和复习态度较男生认真。男生课余经常性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比例多于女生;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男生更是远高于女生。差异非常显著。男女生上网情况没有差异。课余经常性做作业或复习功课情况,小学、初中、高中学生随年龄增长而减少;课余经常性看电视和上网,小学、初中、高中学生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在玩电子游戏方面初中生比例最高;而在阅读课外书刊方面小学、初中、高中学生比例接近,表现出相同的兴趣。中小学生课余经常性活动的特点:(1)中小学生课余经常活动的形式较丰富,除家庭作业外文化娱乐体育休闲活动都有,但做作业或复习功课占据了学生全部课余生活内容的大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小学生经常的课余活动主要还是功课或学习的延续,并不是可以休闲身心、自由支配的真正意义上的课余生活。(2)在父母眼里孩子经常看电视甚于阅读书报,父母期望孩子多做功课和阅读书报,反映了父母对孩子学习上的高期望心态。(3)男生天性比女生好动和好玩,女生喜欢阅读和学习的自觉性要比男生强。(4)小学生课余作业和功课时间一般比初中和高中生多,适当提高小学生作业的速度有助于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2、中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情况。最喜欢的活动依次是:阅读课外书刊24.9%;看电视 22.2%;参加体育运动 16.5%;上网 11.3%;做作业或复习功课 8.5%;逛街 6.3%;玩电子游戏 5.4%;参加校外辅导班或兴趣班 2.6%。学生最经常的活动与最喜欢的活动反差最大的是做作业或复习功课,经常性活动中的第一位成为最喜欢活动中的第五位(55.4%:8.5%)。学生最经常的活动与最喜欢的活动相一致的是看电视(第二位 15.8%:22.2%),参加体育运动(第四位与第三位 8.4%:10.5%),上网(第五位与第四位 3.4%:11.3%)。38.3%的父母认为子女最喜欢的活动第一是看电视,而只有 22.2%的学生把看电视看作最喜欢的活动(第二位);24.9%的学生把阅读课外书刊看作最喜欢的活动(第一位),而只有 18.9%的父母把看阅读看作子女最喜欢的活动(第二位)。差异均非常显著。在学生经常的活动中排列第一的做作业或复习功课,在父母和孩子认为最喜欢的活动中均只是排在第五位,比例为 7.6%和 8.5%。学生第三、第四位最喜欢的活动是体育活动和上网(16.5%和 11.3%),父母的看法略低,排在第四、第五位(12.9%和 7.8%)。男生最喜欢的活动首选体育活动(23.9%),其次为阅读课外书刊和看电视(同为 18.9%),再次为上网和电子玩游戏(分别为 11.8%和 10.1%);女生最喜欢的活动首选阅读课外书刊(30.1%),其次为看电视(同为 25.0%),再次为上网、体育活动和逛街(分别为10.8%、10.1%和 10.0%)。女生喜欢逛街与男生相比是 10.0%:2.0%,差异显著。小学、初中、高中学生随年龄增长而减少的喜欢项目有:做作业或复习功课(12.9%:6.3%:4.1%);阅读课外书刊(30.8%:22.8%:17.7%),差异非常显著;参加校外辅导班或兴趣班(4.1%:1.7%:1.4%)。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喜欢项目有:上网(6.5%:13.5%:16.5%),差异显著;体育活动(14.8%:18.3%:17.3%),初中生为最高。反映了年龄特点与高中生学习压力更大的问题。看电视是小学、初中、高中学生普遍喜欢的活动,几乎没有年龄的差异(21.0%:23.4%:22.6%)。中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的特点:(1)做作业或复习功课是最经常的活动但不是最喜欢的活动。这形成了学生课余生活选择的矛盾,其实质是意志和情感的矛盾。喜欢是活动自主性的表现和情感的动力,但学习尤其是做作业或复习功课往往不易成为学生喜欢的活动。因此需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动机。同时,让学生经常性的学习与课余活动同时成为喜欢的活动是教育的责任和艺术。(2)过高估计孩子喜欢看电视和过低估计孩子喜欢阅读课外书刊,反映了父母对孩子课余文化生活的想当然和不了解。深入了解孩子的课余活动及其喜好而不要以先入为主的想法和眼光去看待孩子,是信息化与多元文化价值时代为人父母者的一种必要的教育修养。(3)男生爱运动,女生爱阅读是一种普遍情况。(4)一方面是升学压力随年级增长而增加;另一方面是学习与阅读兴趣呈现逐渐淡化、退化倾向。这都是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5)电视是中小学生普遍性的课余文化生活与娱乐活动,中小学生的媒体文化教育尤其是电视教育和初中生的上网教育仍然是迫切需要关注的话题。3、中小学生最不喜欢的活动情况。学生最不喜欢的活动依次是:参加校外辅导班或兴趣班 22.2%;玩电子游戏 21.1%; 逛街 18.6%;参加体育运动 9.7;5%;做作业或复习功课 9.5%;上网 9.5%;阅读课外书刊 4.4%;看电视 2.8%。亲子对学生最不喜欢的活动意见基本一致的活动有:做作业或复习功课(12.9%:9.5%);看电视(2.9%:2.8%);上网(8.8%:9.5%);体育活动(12.0%:9.7%)。意见不一致的活动有:阅读课外书刊父母高于子女(9.5%:4.4%),差异显著;参加校外辅导班或兴趣班父母低于子女(14.9%:22.2%),差异显著;玩电子游戏(14.0%:21.1%),差异显著。不喜欢做作业或复习功课,男生的比例略高于女生(10.8%:8.3%);不喜欢参加体育运动、玩电子游戏,女生高于男生(12.9%:6.1%和 27.1%:14.2%),差异显著;不喜欢逛街男生明显高于女生(27.5%:10.9%)。小学、初中、高中学生随年龄增长而增长不喜欢的项目包括:做作业或复习功课(4.1%:9.9%:17.6%);参加校外辅导班或兴趣班(15.6%:27.6%:26.5%),差异显著。随年龄增长而减弱不喜欢程度的项目有:上网(13.6%:8.0%:4.5%);逛街(21.1%:20.1%:12.9%)。不喜欢玩电子游戏的比例初中生最低(21.1%:15.9%:19.3%)。中小学生不喜欢的活动的特点:(1)参加校外辅导班或兴趣班主要是父母的意愿和选择而非孩子的志趣。由此引出两个思考:其一,参加校外辅导班或兴趣班不仅要学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兴趣;其二,违背孩子的意愿强迫他(她)参加校外辅导班或兴趣班是否必要?会不会得不偿失?(2)父母对孩子阅读课外书刊、参加校外辅导班或兴趣班和玩电子游戏等缺乏了解和存在偏见,不少父母误以为孩子喜欢电子游戏而不喜欢阅读,误以为孩子与自己一样喜欢参加校外辅导班或兴趣班。(3)初中生更喜欢玩电子游戏。初中生的课余生活丰富性创设和引导以及零用钱管理等应引起重视。(三)中小学生课余生活特点比较与指导策略。1.做作业或复习功课是学生最经常的活动,但不在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活动之列。可见,中小学生课后做作业或复习功课主要不是主动行为,而是任务要求和责任心使然。喜欢是一种自愿与快乐的学习心态和情感性学习动力,它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是有效学习的重要因素。因此,学校和教师一方面要积极养成学生自觉完成课后作业和功课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应努力培养学生主动与快乐学习的心态,使学生最经常的活动成为一种喜欢的活动,把“痛苦地学习着”的现状改变为“学习并快乐着” 。2. 父母与孩子对课余生活状态经常性、喜欢与否的看法存在较大的差异甚至矛盾。父母多抱怨孩子经常看电视、喜欢看电视玩和电子游戏甚于做功课、阅读书报和参加校外辅导班或兴趣班;父母普遍期望孩子勤学习、多复习功课和参加校外辅导班或兴趣班;父母不太了解和理解孩子喜欢阅读课外书刊的需要和兴趣。看电视和阅读课外书刊是学生最经常也是最喜欢的活动,但常常不是教育者特别是家长所期望的活动。分歧的焦点在于学习与休闲观念的冲突、成绩与素质关注点的冲突、自觉性与要求的冲突。改变猜度式亲子沟通方式为交流式亲子沟通习惯;主动了解孩子课余生活活动的状况、需要和心态;尊重学生课余生活的选择自由并给予适当的建议性指导;鼓励孩子的阅读兴趣,创设家庭阅读环境,营造学习型和谐家庭,形成亲子学习共同体;等等;都是化解亲子课余活动矛盾冲突的有效途径。3. 参加体育运动和上网是中小学生课余生活中接近前三位的临界性的活动,在经常性活动中居于第 4、5 位,在喜欢的活动中居第 3、4 位,并呈现上升趋势特点。对于生性活泼好动和正处在身体发育成长的中小学生来说,参加体育运动应该是但并没有成为他们课余最经常和最喜欢的活动形式,主要原因与学业负担过重、缺乏运动场所和没有养成运动习惯等有关。因此,学校、家庭和社区应大力创造让中小学生广泛参与运动的条件和培养他们的运动意识与习惯。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