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紫砂壶名家咸仲英介绍及作品紫砂壶名家咸仲英介绍及作品【咸仲英咸仲英】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 性别:男性别:男 出生:出生:1940-11-25【简介简介】 神刀篆刻传人,师从民国七大紫砂艺人任淦庭,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研究员级高工, 济公壶与妈祖壶创始人,笔法精湛,结构严谨,刻绘苍劲有力,清秀飘逸!【详细介绍详细介绍】咸仲英,号冰心,紫砂之家签约艺人。中国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 美术师、国际民间叙事研究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手指画研究会理事、江 苏省陶瓷艺术学会会员、江苏省快活林漫画协会理事、无锡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宜兴文联 委员。一九四零年生,一九五五年的四月由共青团丁蜀区委书记唐炳元负责考核介绍,他以 四张动物单条画(老虎、狮子、马、猴子)优秀作品,考取蜀山紫砂工场(属汤渡陶业社) “紫砂工艺厂”蜀山陶业社的前身。凭团区委介绍信到蜀山拜任淦庭先生为师,当时紫砂工 场场长王凤来(曾是蜀山镇镇长)由于紫砂工场正处于筹建时期,工场都在私人窑户家中, 窑棚内没有台子和凳子。干活时膝盖头做台子、掇罐合在地上就是凳子。建立紫砂工场他 是任老第二个开山门徒弟(第一个是徐秀棠、第三个是冯希雅) 。他是解放后发展紫砂老艺 人(任淦庭、朱可心、顾景舟等七位)归队时同时进厂,是解放后紫砂工场开山门三徒之 一。当时工场场长、会计、管理、制坯、雕刻、窑务、仓库、釉水、食堂共计只有 70 多人。 没有徒工宿舍,他住在师傅家中,由于师傅身体瘦弱,他每天扶任老到工场上下班。他在 任老家中很勤快,深得师傅喜爱,在陶刻技术上得以真传。任老的笔法、刀法学得比较全 面,有次任先生出席江苏省文联代表会也让他随从到南京,并安排一张列席证。17 岁的他 第一次见到好多艺术家,苏州刺绣的金静芬、扬州剪纸的张永寿等开阔了眼界,对工艺美 术更加坚定学习信心。由于他在学习期间刻苦钻研,成绩突出,五八年初被领导调任紫砂艺术学校当教师, 他认真指教,表现特好,为紫砂雕刻培养大批人才。五九年光荣出席了宜兴县文教群英会。 同年十二月又光荣出席江苏文教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听取了省委书记江谓清、 省长惠浴宇的报告,获得省长惠浴宇鉴章,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奖状、奖品。上级的关爱使 他工作更加努力为紫砂工艺的发扬与继承更坚定信心,为紫砂工艺的弘扬献计献策。学校 的教育工作结束后仍回到厂部,在原来的工作岗位上认真创作设计。艺术上书攻秦篆,隶 入邓石如法帖、山水、花鸟、人物、走兽具佳、尤擅长陶刻、举凡古诗今词、商周青铜铭 文、钟丁、石鼓、秦砖汉瓦等,在装饰上以新领先,以奇取胜。刀是心和手的艺术,她出自于情,作用于功, “静”则使其过程畅达圆通,留下美的心迹这种高级的精神性创造要求艺术家必须走过一个自醒的过程。一个艺术的操作方式与 人之行为方式融为一体的过程。 紫砂之家拥有咸仲英紫砂壶 89 件,详情参加紫砂之家。每件作品既继承传统又刻意求新,因质地不同而刀法有别,因器形与泥色之相异而设 计不同,使形、神、意融为一体,拙中生巧。如新作中国名山四季挂盘注重大气势、 大处落笔,小处收拾,运刀出神入化,力求细腻流畅而动静结合,看似一团乱麻,实际却 融合了各种传统技法。把大自然的景观本体,用紫砂五色泥土幻化出山势、云雾、流水、 闪现出纷繁色彩,幽远意境和秀润、灵透之气。挂盘虎啸 、 观音一只注重神态表现, 显示威风和立体感;一只表现线条和色泽端庄和清秀,颇有情趣。早期作品“屈原”、 “洞天 福地”、 “宜兴善卷春色”、 “红楼梦人物通景瓶”等,近期作品“桂林通景瓶”、 “黄山清凉台”、 “海 天佛国瓶”等多次在日本、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台湾及全国陶艺展展出深受行 家赞赏。一九八七年装饰雕刻特大百寿瓶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九二年首创宜兴制陶史上 最大的双面立体陶扇,陶扇由 18 块立体陶板组成,扇面工艺平整,色泽肌理,集造型、装 饰、书画、金石陶刻于一体,正面镌刻了封神演义中哪咤闹海的生动场面,背面锩刻 着哪吒闹海及故事概述,整个作品主题鲜明,构图奇绝,画中数十人神态各异,神话色彩 浓烈,引人入胜。书画作品黄山人字瀑、太湖春色、满园春色、牵牛花,入选无锡市级展览,因作品优 秀被吸收为无锡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东坡品茶图、济公品茶图、秋香、黄山烟云等曾刊登 在台、港陶艺书刊及国内报刊杂志上,部分已被港台书画爱好者收藏。八十年代开始,他致力于传统紫砂壶的创新设计。从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中寻找题材, 注意中华民族之喜闻乐见,充实新意,使作品高雅力求神奇趣怪,1986 年电视传统设计, 把神话故事和历史人物抽象设计茶壶,增添工艺设计新路子。画了 10 多副草图和夫人陆巧 英经过多次反复试制,终于成功作出济公壶利用济公的法宝、僧帽、破芭蕉扇、破鞋、 吹火筒和酒葫芦。壶盖和壶把以佛珠相连,正面刻“积善除魔济颠僧”,另一面只刻上“南无 阿弥陀佛”整个作品造型趣怪,幽默含蓄、技法精巧。以海峡两岸人民和平幸福、团结友爱 为象征的和平女神“妈祖”为创造妈祖壶特意赴福建写生拍照,抓住特微,认真研究,他在 夫人陆巧英合作下一举成功。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以中国古文化的“唐钟”, 充分利用紫砂泥的优美细条加以配制,集书画、镌刻、雕塑、造型于一体,具有较高艺术 效果。 “好云壶”以鱼跃门交好运为题材,展示了人民喜闻乐见、吉祥如意的美好心愿。迎合 了东南亚人民的心愿。以三国志刘关张为主题,以京剧脸谱为表现手法,壶身壶盖和咀以 京剧乐器为素材、正面以彩泥脸谱,另一面刻上桃园结义四个草书,整件作品新颖别致, 妙趣横生。 “只可有一,不可有二”是他从艺五十年陶艺研究探索的成功奥妙。另外他与夫人陆巧英合作的“双英壶”、 “金猴拱寿壶”、 “历代钱币壶”、 “聚宝壶”“龟蛇永寿” 、 “济公壶”、 “玉洁壶”等,在全国陶瓷展、香港宜兴紫砂名壶展上大放异彩。特别是:“济公 壶”的造型趣怪,技法精彩,轰动东南亚,掀起了一股“济公壶热”,并受到了全国人大副委 员长彭冲和著名科学家周培源的高度评价。他制作了五把“济公壶”选为中央首长出访西欧 国家的礼品,在国内受到江渭清、惠浴宇、陈云、品正操、邵华、彭冲、周培源、王光英、 刘励英、董良辉、陈至立、刘振元、倪天增、钟敬文、周魏峙、贾芝等首长的接见。1989 年在北京首届国际博览会上“大济公壶”成为荣获金奖的组壶之一。台湾“艺术家”、 “生活别 册”、香港“大公报”、 “亚洲电视台”、国内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南方日报、新华日报、 扬子晚报等几十家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均作了相继报道。作品成为紫砂市场的抢手货, 受到海内外人士的青睐。以“神乎其技、技艺超群”闻名于世。1996 年 4 月,他与夫人陆巧 英出席国际民间叙事研究会、北京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紫砂陶艺的再创造兼谈济公壶 创作思路 、 民间叙事与妈祖壶博得中外专家一致赞评,获得荣誉证书。1997 年 11 月赴上海参展,他在沪陶艺现场表演,第二次受到国务委员陈至立的亲切接见,并被聘为上 海市陶瓷艺术中心的艺术顾问。作品曾获轻工部二等奖,十一省三市二等奖及 86、87 年省优秀作品奖。济公壶、好 运壶荣获 89 年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组壶之一。1996 年中华长城紫砂挂盘获国际民间叙事 研究会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最高荣誉称号及奖状。1998 年 4 月参加首届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 作品大济公壶、妈祖壶荣获金奖。2000 年被聘为上海市陶瓷艺术中心艺术顾问。2003 年 第 37 届全国旅游品和工艺品交易会塈国际礼品和家用消费品博览会,并五件作品参展。 2005 年出席宜兴国际陶艺研讨会作品入选宜兴国际陶艺展。受到中外来宾高度评价。目前,他正处于艺术创作的高峰,一些陶刻新品和紫砂壶新样正的抓紧创作。他认为: 要在有生之年,再创作一批高质量的紫砂精品,为弘扬紫砂陶的文化,为宜国的民族工艺 增光添彩。并正在为紫砂陶刻造型技艺培养青年接班人而加倍工作。【紫砂之家咸仲英作品赏析】【心经仿古】 作者:咸仲英 编号:15412 泥料:原矿紫泥 容量:260cc【济公壶】 作者:咸仲英 编号:15563 泥料:原矿紫泥 容量:340cc【心经仿古(底】 作者:咸仲英 编号:16675 泥料:原矿底槽清 容量:350cc【掇只】 作者:咸仲英 编号:17647泥料:原矿紫泥【大济公壶】 作者:咸仲英 编号:16988 泥料:原矿紫泥 容量:1500cc【福鼓】 作者:咸仲英 编号:16807 泥料:原矿清水泥 容量:440cc【心经祥和】 作者:咸仲英 编号:16677 泥料:原矿底槽清 容量:430cc【广福】 作者:咸仲英 编号:16678 泥料:原矿底槽清 容量:480cc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