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第 17篇 爱莲说 一 、 重点字词 1. 古今异义 亭亭净 植 古义: _ 今义:种植 2. 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不 蔓 不 枝 意:枝蔓,在句中意思: _ 意:枝节,在句中意思: _ 立( 立; 立)生枝蔓 长枝节 知识盘点 (2)形容词用作动词香 远 益 清 意:遥远,指空间距离大,在句中意思:_ 意:清澈,在句中意思: _ 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 显得清幽 3. 重点实词 (1)可爱者甚 蕃 蕃: _ _ (草木)茂盛。这里指繁多( ) (2)晋陶渊明 独 爱菊 独: _ (3)出淤泥而不 染 染: _ (4)濯清涟 而不 妖 濯: _ 清涟: _ 妖: _ (5)亭亭 净植 亭亭: _ (6)可远观而不可 亵 玩焉 亵: _ (7)花之 隐逸 者也 隐逸: _ 仅,只 沾染 (污秽 ) 洗涤 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美丽而不端庄 高耸的样子( 立的样子) 亲近而不庄重 隐居 (8)陶后 鲜 有闻 鲜: _ (9)宜 乎 众 矣 宜: _ 众: _ 少 应当( 然) 多 二、 重点句子翻译 1.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译文: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 2. 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文: 莲是花中的君子。 三、 问题探究 1.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的什么品质? 答: 表现了莲花的高洁傲岸,冰清玉洁。 2. 文中作者喜爱“莲”的原因是什么? 答: 因为莲具有纯洁、正直、雅致的个性特征。寄寓了作者对君子品德的追求。 3. 作者以莲自喻,表明了他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答: 表明了他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 4. 文章题为“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变式提问:本文写莲,同时还写到了菊和牡丹,这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答: 这里运用了衬托手法,用菊花正衬,牡丹反衬,突出了莲的高贵 (高洁 )品质。 5. 文末为什么将前文“菊、牡丹、莲”的写作顺序改为“菊、莲、牡丹”? 答: 为了突出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讽刺与批判,深化文章的主旨。 6.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示例:对世人缺少君子之德的遗憾 (惋惜、慨叹 ),对世人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视 (批判、嘲讽 )。 7. 在作者看来,莲花有什么可爱之处?试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 答: 莲花的可爱之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一、( 2015菏泽改编)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4题。(共 10分) (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 金题演练 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蓉少时,读书养晦堂 之西偏一室。 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 日广。每履之,足苦踬 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 “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 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 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 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 刘蓉 习惯说 ) 注 :养晦堂:刘蓉居室名。浸淫:渐渐扩展。踬:跌绊。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蕃:多。 B. 香远益清 益:增加。 C. 亭亭净植植:立。 D.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亲近而不庄重。 【 解析 】 “ 益 ” 在 “ 香远益清 ” 中是 “ 更加 ” 的意思 。 B 2. 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而)我只喜爱莲花的出自淤泥却不受污染(的品格) ,它经过清水洗涤 ,却不显得妖媚。(译出大意,1分;“独”“染”“濯”“妖”译对, 1分。共 2分) (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宜”译对,1分;语句通顺, 1分。共 2分) 3. 语段(一)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和“牡丹之爱”呢?( 2分) 写“菊之爱”和“牡丹之爱”,是从正面和反面衬托“莲之爱”,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态度。( 2分) 【 解析 】 分析“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 富贵者也”一句,可知菊花象征的是像陶渊明那样的避世者,牡丹象征追名逐利的人。这两种花都是为了衬托莲花及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4. 语段(一)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 _ _;语段(二)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 _ _ _。( 2分) 追求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高尚人格。 习惯对人的影响很大,学习要从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习惯。(每点 1分,意思正确即可。共 2分 ) 【 解析 】 爱莲说 从莲花的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三个方面写出莲花的高洁,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习惯说 最后一段揭示的道理是:对于一个人来说,无论是培养好习惯,还是克服坏习惯,都应该从少年时期开始;因为这个时期,是形成各种习惯的最初阶段,培养好习惯容易,克服坏习惯也容易。正如文中所 说的:“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而一个人在学习时,初始阶段的习惯也非常重要,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