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0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3页 / 共50页
第4页 / 共50页
第5页 / 共50页
第6页 / 共50页
第7页 / 共50页
第8页 / 共50页
第9页 / 共50页
第1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 文 浙江新中考 第四篇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古诗词鉴赏 从 201 2 至 20 14 年三年间浙江各地的语文中考试题来看 , 古诗词鉴赏所考查的内容和形式都趋于稳定 ,题型有简答题、填空题和选择题 , 一般设置两道小题。 除 2012 201 4 年绍兴连续三年没有考查古诗词鉴赏 , 2012 201 3 年宁波两年未考外 , 其他所有地市在2012 2 01 4 年均考查了古诗词鉴赏。并且几乎全部采用课外古诗词材料进行考查。考查形式上还出现了比较鉴赏 , 如 2014 年嘉兴考查了两篇课外古诗比较鉴赏 ,2013 年 衢州、 2 012 年杭州考查了课内古诗词与课外诗词比较鉴赏。 预计 20 15 年各地古诗词鉴赏的考查仍会延续以上趋 势。 1 ( 201 4 金华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 , 完成 ( 1) 、 ( 2)两小题。 (4 分 ) 即 事 宋 徐侨在家贫亦好 , 居官贫更宜。 布被不妨温 , 菜羹有余滋。 客至草具杯 , 事闲遣兴诗。 外此了无挠 , 淡然心地夷。 【注】 即事:就眼前的事物、情景作诗。 徐侨:南宋政治家 , 浙江义乌人 , 吕祖谦再传弟子;中年曾辞官归里十余年 , 潜心学术。 ( 1) 诗中具体表 现 “ 贫亦好 ” 情趣的一联是 布被不妨温 , 菜羹有余滋 。 (2 分 ) ( 2) 请从诗歌中找出最能 体现诗人心境的一个词语 , 并说说你的理解。 (2 分 ) 最能体现诗人心境的词语是 “ 淡然 ” , 体现了诗人享受朴素宁静生活的淡泊情怀。 2 ( 201 4 嘉兴 ) 佳洲中学九 ( 1) 班准备以 “ 古诗中的菊花 ” 为题 , 编辑一本古诗评注集。下面诗歌是其中的两首 , 请你帮助他们完成评注。 (6 分 ) ( 甲 ) 咏菊 宋 杨万里 物性从来各一家 , 谁贪寒瘦厌年华? 菊花自择风霜国 , 不是春光外 注 菊花。 ( 乙 ) 重阳后菊花 ( 之一 ) 宋 范成大 寂寞东篱湿露华 , 依前金靥 照泥沙。 世情儿女无高韵 , 只看重阳一日花。 【注】 外:见外。 【评注】 ( 甲 ) 诗偏于理性 , 前两句从 “ 物性 ” 入手 , 用其他花来衬托菊花; ( 乙 ) 诗精于描绘 , “ 金靥 ”一词写出了菊花的灿烂美丽。 (2 分 ) ( 甲 ) 诗直抒胸臆 , 赞美了菊花 主动选择风霜 , 傲霜头寒的品性 ; ( 乙 ) 诗借花 抒感,表达了作者 讽刺世人的庸俗之情 ( 讽刺世人没有高雅情趣 ) 或:对菊花虽遭冷落依然灿烂的高洁品行的赞美 。 ( 4 分 ) 3 ( 201 3 温州 ) 古诗阅读。 (5 分 ) 柏林寺南望 唐 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 , 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 西南四五峰。 【注】 精舍:寺庙 , 指柏林寺。 霁:雨止。 ( 1) 诗的前两句描写诗人遥闻钟声、泊舟穿径的情景 ,“ 微 ”“ 深 ” 二字体现出了柏林寺 幽静或幽深 的环境特点。 (2 分 ) ( 2) 诗的后两句描写云峰相依的景象 , 请发挥想象 ,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 (3 分 ) 示例:雨后的山更加青翠了 , 云雾缭绕在四五座山峰间 , 如同妙手绘出的一幅水墨画。 4 ( 201 2 台州 ) 古诗阅读。 (4 分 ) 秋夜山居 唐 施肩吾 去雁声遥人语绝 , 谁家素机织新雪。 秋山野客醉醒时 , 百尺老松衔半月。 【注】 素机:织布机。 野客:离乡在外的游客 。 ( 1) 诗歌首句 “ 去雁 ( 仅答 “ 雁 ” 不给分 ) ” 一词点明了时令属 “ 秋 ” 。 (2 分 ) ( 2) 诗中 “ 衔 ” 字向来为人称道 , 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 (2 分 ) 示例:一个 “ 衔 ” 字把空中一轮明月被松梢遮掩的情形描绘得活灵活现。 ( 意思对即可 ) 一、把握情感 1 常见古诗词归类表 类 别 特 点 主 旨 抒情类 写景诗 白描衬托;借景抒情。 钟情归隐田园;热爱祖国河山;表达高洁品质。 送别诗 设酒折柳;多带“ 送 ”“ 别 ” 。 写依恋与不舍;表安慰与祝福;陈担忧与思念。 战争诗 格调昂扬;多含“ 征 ”“ 塞 ” 。 渴望建功立业;抒写征战惨烈;痛表山河沦丧。 行旅诗 触景生情;思乡怀人。 旅人羁旅之愁;游子思乡之情;征人念家之痛。 怀古诗 缅怀古人古迹;借昔盛讽今衰。 悲叹壮志难酬;抨击社会现实;同情人民疾苦。 哲理类 咏物诗 由物到人;托物言志。 表达高洁志向;展示生活思考;评价世态人情。 2 常考题型和方法指导 题型: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诗歌各句 ( 或相关的句子 ) 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抒发了什么情感。 二、理解诗歌景象 1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及其特定含义 ( 1) 动物类 鸿雁:常用来抒写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思。杜鹃 ( 子规 ) :与哀怨、思归有关。 ( 2) 植物类 柳: “ 留 ” 的谐音 , 有伤感离别的意味。如 “ 渭城朝雨浥轻尘 , 客舍青青柳色新 ” 。 梅: “ 性耐寒 ” , 诗人常借以表达孤高、不屑流俗的品格。如 “ 零落成泥碾作尘 , 只有香如故 ” 。 菊: “ 傲霜之花 ” , 品格高洁、坚贞 , 有隐逸之意。如 “ 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 。 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如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 野草:顽强 的生命力。如 “ 野火烧不尽 , 春 风吹又生 ” 。 ( 3) 自然现象类 明月:思乡 之愁。流水: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 或愁绪绵长。黄昏、落日:思乡怀人 , 感伤、孤寂。浮云:游子等。 ( 4) 时令类 西风:意味凄凉。重阳、中秋:象征思念亲人。 ( 5) 特定地点类 长亭:送别。南山:隐居。 ( 6) 其他 吴钩:代表勇武豪迈。号角:意指战争。 2 常考题型和方法指导 题型: “ ( 诗句 ) ” 勾勒出了怎样的画面? 答题步骤: 找出诗词中描写形象的相关语句。 概括形象的特点。 结合诗词主旨 , 指出所写形象的表达作用和效果。 答题模式: 这首诗描写了 ( 特定的环境或氛围 )的一个 ( 特征、性格、思想 ) 的 形象 ( 画面 ) 。 三、品味语言 1 诗词曲语言的特点 古代诗歌要用尽量少的词语表达尽量多的内容 ,所以具有精练含蓄的特点。理解诗歌的语言 , 除了要调用必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积累外 , 还要辨识诗歌语言的词性、语序的灵活变化 ,更要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 品味语言,主要是指品味诗词曲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正确理解其在诗歌中的含义,做到 “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 。 2 常考题型和方法指导 题型: ( 1) 这首诗中某个字 , 你认为用得好不好? ( 2) 某联或某句子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 3) 品味作品中的某个字 , 并简要分析。 答题方法: 品味字词答题时不能把该字词孤立起来 , 要放在句中 , 反复朗读体会。 答题步骤: 准确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意思。 结合所在诗句分析该字的表达作用。 明确答题方向:有无修辞或描写手法 , 若有则指出其作用;对相关意象或意境的作用;对诗人感情表达的作用。 答题模式: 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 , 它运用了 的修辞 , 写出了 的景象 , 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四、表达技巧 1 常见的表达技巧 ( 1) 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 ( 或说 “ 直抒胸臆 ”“ 即事抒怀 ” ) 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接抒情 , 如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 使我不得开心颜 ” 。 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 , 如 “ 寒蝉凄切 , 对长亭晚 , 骤雨初歇 ” ;寓情于景 , “ 感时花溅泪 , 恨别鸟惊心 ” ;托物言志 , 一般是咏物诗 , 如石灰吟;托物寓理 , 一般是哲理诗 , 如观书有感 ( 其一 ) : “ 半亩方塘一鉴开 , 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 2) 描写手法主要有: 衬托 , 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 “ 桃花潭水深千尺 , 不及汪伦送我情 ” 。反衬又有动静衬 , 如 “ 明月松间照 , 清泉石上流 ” ;声寂衬 , 如 “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 ;以乐景衬哀情 ,如 “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等。 联想和想象,又叫虚实结 合。如 “ 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 ” 。 白描。如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野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 。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比兴,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设问,反语等。 2 常考题型和方法指导 题型: ( 1)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 2)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 ( 或艺术手法 , 或手法 )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 骤: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法。 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模式: 本诗 ( 或第 句 , 或第 联 ) 运用了 的手法 , ( 该手法的作 用术语 ) 地写出了 ( 诗句解说 ) , 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 ( 2014 宁波 ) 阅读下面的诗歌 , 回答问题 。 东 坡( 宋 )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 , 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 , 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 东坡:苏轼在贬官黄州时居住与躬耕的地方。 荦 ( l 确:山多大石的样子。 概括诗歌景象特点 ( 1) 前两句诗写出了月光下的东坡 清幽、宁静 的环境特点。 【答题指导】 概括诗歌中所描写景象的特点 , 需要全面准确理解诗歌 , 找到诗句中所写的各个意象并分析这些意象共 同组成的画面的突出特征。本题限定了前两句 , 答题时便需要感受 “ 雨洗 ”“ 月色清 ”“ 野人行 ” 等画面 , 并归纳出其特点。 把握诗歌的情感 ( 2) 后两句诗景中寓情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恬淡旷达 ( 乐观 ) 的思想情感。 【答题指导】 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在处理情感时一般不是直接抒情 , 而是言在此意在彼 , 叙事则因事抒情 , 写景则借景抒情 , 咏物则托物言志 , 记史则咏史抒怀。情感的把握则需要联系诗人的经历、创作的背景 , 以及诗句中具体的意象 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 完成题目。 使至塞上 唐 王维 单车欲问边 ,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 都护在燕然。 品味诗歌的语言 颈联中的 “ 直 ”“ 圆 ” 两字用得十分传神 , 请说说它们的好处。 “ 直 ” 字 , 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 圆 ” 字 , 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 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