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6页
第2页 / 共46页
第3页 / 共46页
第4页 / 共46页
第5页 / 共46页
第6页 / 共46页
第7页 / 共46页
第8页 / 共46页
第9页 / 共46页
第1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专题十四 诗词鉴赏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文 言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 是提高中华儿女文化素养的极好资源 。 因此 , 文言诗词成为中学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 , 自然也是中考必不可少的考查内容 。 课标要求 : “ 诵读古代诗词 , 有意识地在积累 、 感悟和运用中 ,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 ” 根据课标要求 , 中考试题在文言诗词方面的考查 , 基本上锁定在积累 、 感悟 、运用 、 欣赏的范围内 。 从字词解释 、 句意理解 、 名句名篇背诵等方面考查积累 , 从诗句理解 、文意领会 、 内容概括 、 感情体会等方面考查感悟 , 从分析诗句意义与联系实际方面考查运用 ,从词句品析 、 文意领悟 、 感情体验等方面考查欣赏品位 和审美情趣 。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 诗意理解 。 诗意理解就是凭借自己的文言积累和试卷提供的注释 , 读懂每一句每一层每一节 , 就连标题 、 小序也不要放过 。 对诗词中所写的景 、 物 、 情 、 理 , 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诗句的含义 , 一一弄清 。 2 意境把握 。 诗歌的意境 , 是作品中通过对寄托情感的自然景物 、 生活画面等形象的描写 , 体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 意境把握可以通过找景 ( 描写了哪些景物 ) 、 绘景 ( 描绘诗词中展现出来的情景画面 ) 、 品景 ( 说说画面美在哪里 , 有何感受 ) 来完成 。 描述时要力求忠实于原诗 ,语言力求生动形 象 , 有诗意 。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3 内容概括 。 从诗句中提取内容要点 , 对景物的特点 、 人物的感情态度 、 作者的观点 、全诗的主旨等 , 能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清楚 。 4 写法品析 。 诗词中字词的用法 , 各种修辞的运用 , 句法的作用 , 景与情 、 事与理的关系 , 全诗的结构特色 , 作品的艺术风格等等 , 这些方面有些什么特点 , 为表现诗词的主旨起到怎样的作用 。 5 情感体味 。 情感是诗词的灵魂 。 诗词中的情感 , 有的委婉缠绵 , 有的激昂澎湃 , 有的沉郁 , 有的张扬 , 有的直抒胸臆 , 有的借景抒情 。 诗词的情感与其主旨有着直接关系 , 把握住诗词的情感走向 , 有利于准确读懂其含义 。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2010 天津 )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北国风光 , 千里冰封 , 万里雪飘 。 ( 毛泽东沁园春 雪 ) 这三句总写北国雪景 , 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 、 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 。 B 山随平野尽 , 江入大荒流 。 ( 李白渡荆门送别 ) 这两句诗描绘了长江进入中游以后 , 江峡渐尽 、 平野旷出 、 江水开阔的景象 。 C 蒹葭苍苍 , 白露为霜 。 所谓伊人 , 在水一方 。 溯洄从之 , 道阻且长 。 溯游从之 , 宛在水中央 。 ( 诗经 蒹葭 ) 这一章中前四句是写景 , 金秋露浓霜重 ; 后四句是抒情 , 伊人情深意长 。 D 远远的街灯明了 ,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 天上的明星现了 ,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 (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 诗中由 “ 街灯 ” 到 “ 明星 ” 的联想 , 吸引着读者的视线从人间转到天上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中关键句的理解和把握。做此类题,既要弄懂作品的表层意思,又要理解其深层含义。要联系写作背景、作者生平及诗词中使用的典故去把握。此题 两句写景,三四句展示诗的中心意象:诗人在河畔徜徉,凝望追寻对岸的 “ 伊人 ” 。后四句是抒情,写诗人望穿秋水,执著追求,但 “ 伊人 ” 都飘渺阻隔,写出诗人无可奈何、空虚惆怅的情致。故选 C 。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2 0 1 0 河南 ) 阅读下面一首诗 , 完成 1 2 题 。 饮酒 ( 其五 )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 请从炼字角度说说 “ 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 妙在何处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 “ 此中有真意 , 欲辨已忘言 ” 中的 “ 真意 ” 指的是什么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解析: 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这种题型要求品味出诗中关键字词的妙处,有什么表达效果。做此类题不能离开诗的写作背景和诗所要表达的主题,要抓住诗句的主体,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去品味赏析作答。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 1 题中两句诗承接上文 , 因为有了 “ 心远地自偏 ” 的精神境界 , 才会悠闲地在篱下采菊 , 抬头见山 , 是那样地怡然自得 , 那样地超凡脱俗 ! “ 悠然 ” 不仅属于人 , 也属于山 。 人闲逸而自在 , 山静穆而高远 。 在那一刻 , 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 , 融为一支轻盈的乐曲 。 这两句诗妙在自己无心见山 , 远山自入双目 , 心与物游 , 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 第 2 题中 “ 真意 ” 是作者情感的真实流露 , 是诗歌的主旨 。 参考答案: 1. 示例一: “ 悠然 ” 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 得、闲适、恬淡。示例二: “ 见 ” 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 任选一词,言之成理即可 ) 2. 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 意思对即可 )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考点训练 17, 18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诗词鉴赏(一) (时间: 50分钟 分值: 74分)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 ( 2010 河北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 回答 ( 1 ) ( 3 ) 题 。 ( 5 分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1 ) 这首诗的作者是 _ _ _ _ _ ; 标题中的 “ 乐天 ” 是指诗人 _ _ _ _ _ 。 ( 2 分 ) ( 2 ) 用 “ / ” 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 。 ( 每句只划一处 ) ( 1 分 ) 巴 山 楚 水 凄 凉 地 , 二 十 三 年 弃 置 身 。 ( 3 ) 这首诗的颈联蕴涵了什么道理 ? ( 2 分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 ( 1 ) 刘禹锡 白居易 ( 2 ) 巴山楚水 / 凄 凉地,二十三年 / 弃置身 。 ( 3 ) 蕴含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2 ( 2 0 1 0 杭州 )( 5 分 ) 早 梅 ( 唐 ) 张 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 , 迥临村路傍溪桥 。 不知近水花先发 , 疑是经冬雪未销 。 【注】 “ 销 ” 同 “ 消 ” 。 ( 1 ) 对于 “ 一树寒梅白玉条 ” 中的 “ 白玉条 ” 三字 , 有人说不恰当 , 不符合梅花呈朵状的形态特征 。 谈谈你的看法 。 ( 2 分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2 ) “ 不知近水花先发 , 疑是经冬雪未销 。 ” 两句语言质朴 , 但包含着不尽的意蕴 。 请作简要赏析 。 ( 3 分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 ( 1 ) “ 白玉条 ” 句是恰当的 , 因为这样更能体现梅花开得旺盛 , 压满枝头 , 同时 , 也能说明诗人当时的立足点是在远处 , 和颔联相呼应 。 ( 2 ) 这两句是写诗人的观察发现 。 远望寒梅 , 似雪非雪 , 迷离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