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测量建筑工程测量考试题考试题一、填空题:(一、填空题:(1515 分,每空分,每空 1 1 分)分)1测量的任务包括测绘与放样两方面,测绘是 ;放样是 。2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必须有三个参量:(a) ,(b) (c) 。3钢尺丈量时的距离的温度改正数的符号与 有关,而倾斜改正数的符号与两点间高差的正负 。4直线定向所用的标准方向,主要有 、 和 。5经纬仪的结构有 、 、 和 4 条主要轴线。6用盘左、盘右取平均值的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消除 。二是非判断题(二是非判断题(1010 分,每题分,每题 1 1 分)分)1在小区域进行测量时,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距离测量的影响较大,故应考虑。 ( )2高斯投影中,偏离中央子午线愈远变形愈大。 ( )3在测量工作中采用的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定南北方向为 X 轴,东西方向为 Y轴,象限按反时针方向编号。 ( )4测量成果的处理,距离与角度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高程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面。( )5某钢尺经检定,其实际长度比名义长度长 0.01m,现用此钢尺丈量 10 个尺段距离,如不考虑其他因素,丈量结果将必比实际距离长了 0.1m。 ( ) 。6一条直线的正反坐标方位角永远相差 180, 这是因为作为坐标方位角的标准方向线是始终平行的。 ( )7当经纬仪各轴间具有正确的几何关系时,观测同一方向内不同高度目标时,水平度盘的读数是一样的。 ( )8在测量过程中,存在偶然误差,此种误差可以采用一定的观测方法或计算改正数的方法加以消除。 ( )9用同一钢尺在相同条件下丈量两条直线,丈量结果:一条长 100 米,一条长 200 米,其相对误差均为 1/3000,这说明该两条直线丈量精度相同。 ( )10地形测图前的准备工作之一是在图纸上打方格网,对于各种不同的大比例尺测图,其方格边长采用不同的数值。 ()三、单项选择题(三、单项选择题(2020 分,每题分,每题 2 2 分)分)1斜坡上丈量距离要加倾斜改正,其改正数符号( )A恒为负B恒为正C上坡为正,下坡为负D根据高差符号来决定2某钢尺名义长 30m,经检定实际长度为 29.995m,用此钢尺丈量 10 段,其结果是( ) 。A使距离长了 0.05mB使距离短了 0.05mC使距离长了 0.5mD使距离短了 0.5m3相位式光电测距仪的测距公式中的所谓“光尺”是指( ) 。AfBf/2CD/24水准测量过程中,当精平后,望远镜由后视转到前视时,有时会发现符合水准气泡偏歪较大,其主要原因是( ) 。A圆水准器未检定好B竖轴与轴套之间油脂不适量等因素造成的C圆水准器整平精度低D兼有(b)、(c)两种原因5水准测量中的转点指的是( ) 。A水准仪所安置的位置B水准尺的立尺点C为传递高程所选的立尺点D水准路线的转弯点6经纬仪视准轴检校的目的是( ) 。A使视准轴垂直横轴B使十字丝纵丝垂直横轴C使视准轴垂直仪器竖轴D使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7经纬仪望远镜、竖盘和竖盘指标之间的关系是( )A望远镜转动,指标也跟着动,竖盘不动B望远镜转动,竖盘跟着动,指标不动C望远镜转动,竖盘与指标都跟着动D望远镜转动,竖盘与指标都不动8算术平均值中误差比单位观测值中误差缩小倍,由此得出结论:( )nA观测次数越多,精度提高越多B观测次数增加可以提高精度,但无限增加效益不高C精度提高与观测次数成正比D无限增加次数来提高精度,会带来好处9某正方形, 丈量了四边, 每边中误差均为 m, 其周长之中误差 m, 正确的计算公式是( )Am=4mBm=3.14mCm=2mDm=m210在地形测图中,为了测定山顶某一古塔的位置,当不便量距时,可采用:( )A极坐标法B前方交会法C后方交会法D侧方交会法四名词解释(四名词解释(1515 分分, ,每题每题 3 3 分)分)1参考椭球面2绝对高程 3直线定线 4象限角5偶然误差五简答题(五简答题(2020 分分, ,每题每题 5 5 分)分)1试绘图说明跨山头的定线的步骤?2水准测量中产生误差的因素有哪些?哪些误差可以通过适当的观测的方法或经过计算加以减弱以至消除?哪些误差不能消除?3经纬仪测站安置工作的内容是什么?简述其目的和步骤?4偶然误差有哪些统计规律性?六计算题(六计算题(20 分,分,6+6+8 分)分)1检定 30 m 钢尺的实际长度为 30.0025m,检定时的温度 t。为 20,用该钢尺丈量某段距离为 120.016 m,丈量时的温度 t 为 28,已知钢尺的膨胀系数 为 1.2510-5,求该钢尺的尺长方程式和该段的实际距离为多少?(6 分)2. 某段距离用钢尺进行 6 次等精度丈量,其结果如下,试计算该距离的算术平均值,观测值中误差及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 (6 分)丈量值: 256.565, 256.563, 256.570, 256.573, 256.571, 256.5663已知四边形内角为 1=94,2=89,3=91,4=86,现已知 12=31,试求其它各边的方位角,并化算为象限角。 (8 分)建筑工程测量建筑工程测量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填空题一、填空题1. 测量地面上的地物地貌绘制到图纸上、把图上的设计测设到地面上2. 经度、纬度和高程3. 测量时温度、无关4. 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和纵坐标轴方向5. 视准轴、横轴、水准管轴和竖轴6. 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和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的误差二、是非判断题二、是非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单项选择题三、单项选择题1. 2. 3. 4. 5. 6. 7.B 8.B 9. 10.B四、名词解释四、名词解释1. 各国为测绘本国领土的需要,选择一种椭球定位方法,使椭球面与本国的大地水准面非常接近,该椭球面称为参考椭球面2. 地面上某点沿它的铅垂线至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3. 在已知两点之间或在它们延长线上定出若干点,以便丈量距离4. 从标准方向线北端或南端,顺时针或反时针计算到某直线所夹的水平角5.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产生的误差不为常数或其误差也不按一定的规律变化五、简答题五、简答题1.答题要点:甲AA乙BB跨山头定线步骤如下:如上图所示,在山头两侧互不通视 A、B 两点插标杆,甲目估 AB 线上的 1点立标杆(1点要靠近 A 点并能看到 B 点),甲指挥乙将另一标杆立在 B1线上的 2点(2点要靠近 B 点并能看到 A 点) 。然后,乙指挥甲将 1点的标杆移到 2A 线上的 1“点。如此交替指挥对方移动,直到甲看到 1、2、B 成一直线,乙看到 2、1、A 成一直线,则 1、2 两点在 AB 直线上。2.答题要点:有三大类:第一类属仪器误差: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误差可通过安量测站在前后尺等距处加以消除,零点磨损可通过安置偶数测站数,尺长有系统误差可在计算中加改正数,而刻划不准和尺面弯曲则无法消除其影响。第二类观测误差,这类误差大多数具有偶然性。而水准尺安置倾斜影响极大,解决办法是水准尺旁装上圆水准器。第三类外界条件产生的误差,减小仪器下沉误差的影响,要用“后-前-前-后”的观测程序, 解决尺垫下沉要用往返观测法。减弱大气折光影响,则要选择合适的观测时间。3.答题要点:对中、整平。对中的目的是使仪器水平度盘中心与测站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整平的目的是使仪器竖轴竖直和水平度盘水平。对中用垂球,当差较大时,要移三脚架,差较小时,松中心螺旋略移基座。有光学对中器的仪器,还要用光学对中器对中。整平包括粗平与精平,操作都要转脚螺旋,精平时水准管先平行一对脚螺旋,转脚螺旋使汽泡居中,然后水准管垂直于该对脚螺旋,转第三个脚螺旋使汽泡居中,如此至少反复做两遍。4.答题要点:(a)在一定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超过一定的限值;(b)绝对值较小的误差比绝对值较大的误差出现的概率大;(c)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d)同一量的等精度观测,其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着观测次数的无限增加而趋于零。六、计算题六、计算题1.解:尺长方程式为: l t =30+0.0025+1.2510 -530 (t-20)D=120.016+(0.0025/30)120.016+1.2510 -5(28-20)120.016=120.038m2.解:观测值改正数: -3, -5, +2, +5, +3, -2算数平均值:256.568观测中误差:3.899算数平均值中误差:1.5923.解:23=122(SE58) 34=211(SW31) 41=305(NW55)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