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迈向区域教育高地的足印迈向区域教育高地的足印 攀枝花教育改革发展五十年走笔攀枝花教育改革发展五十年走笔 6 月 22 日晚,四川省 2015 年高考成绩“放榜”时刻,攀枝花再次迎来大幅增长的喜人成绩:全市本科上线 3682 人,比去年净增 233 人,上线率 44.7%,增幅达6.76%, 其中重本上线1175人, 比去年净增352人, 上线率14.2%, 增幅达42.77%;与 2007 年相比,本科和重本上线人数分别增长了 130.1 和 211.7 个百分点,而全省同期仅增长 39.5 和 96.0 个百分点,攀枝花的增幅是全省的 3.3 倍和 2.2 倍! 一时间,正在为建设区域教育高地而奋斗的攀枝花教育人为之热血沸腾:从分管教育的副省长五年前综合定性攀枝花教育已迈进全省第一方阵,到省教育厅2014 年综合考评中攀枝花教育居列全省第五,再到而今以高考为最具说服力指标的教育质量、育人水平的连年稳步提升,我们既为筚路蓝缕来之不易的每一小步而自豪,更为“在全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建成学习型社会,建成教育强市和区域性教育高地”而信心百倍! 【 “荒原”起步“荒原”起步,艰苦创业,艰苦创业】 在今天的攀枝花市行政区划范围内,由于自古人烟稀少、经济落后,教育事业发展十分缓慢。在新中国建国之初的 1950 年,只有小学 83 所,教师 100 余人,在校学生不足 4000 人。即便经过新中国建国以来十五年的建设发展,直到 1965年大规模开发建设之际,学校教育底子仍然十分薄弱,几近“荒原” ,不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尚为一片空白,就连基础教育也只有小学 383 所(在校生21836 人) 、初中 5 所(在校生 995 人) 、高中 1 所(在校生 126 人) ,另有幼儿园3 所、在园幼儿 402 人。据各种统计年鉴所载 1965 年数据计算,攀枝花的总人口数约为 38.2 万,占四川全省的 0.74%,而小学在校生人数却仅占全省的 0.28%;全国每万人口中有初中在校学生 111 人、高中在校学生 18 人,而攀枝花的这一数据却分别为 25 人和 3 人,分别只相当于全国水平的 22.5%和 18.3%。 中小学教职工队伍也极其“寒碜” 。在与目前同口径的全市行政区划范围内,1965 年包括小学 1252 人、中学 117 人在内的总共 1369 名教职工中,小学文化占20%,初中文化占 60%,中师、高中学历的加在一起也只有 20%,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一个也没有。在市人民委员会办公室文教组(市教育局最早前身)1965 年 6月接管的 140 多所学校的 427 名教职工中,只有 20 人接受过师范教育(即进过中师或初等师范学堂) ,按百分比计算不到 5%。 从教育设备设施角度看, 市人民委员会办公室文教组 1965 年接管的学校 90%是借用庙宇、祠堂、牛棚、马厩在办学,绝大多数是茅草房、 “干打垒”土墙校舍。即便建市初期几年间,由于一切以生产建设为重,非生产建设从简,所谓的新建校舍也基本上都是土墙和油毛毡、席片围钉而成,几个石头一张板就是课堂桌凳,而且甚至还有一部分是简陋到没有屋子的“树荫下学校” 。而农村学校,则由于当时普遍的低生产力水平,物资匮乏,学校教育办学条件的简陋也是可以想见。 正是在这样一片教育荒原上,攀枝花教育人在党和政府坚强领导下,紧随攀枝花开发建设步伐一路走来。 【群策群力,群策群力,快速发展快速发展】 建市之初,来自全国各地的十数万建设大军涌入攀枝花,虽然出于保生产需要,曾规定职工三年内不带家属,但随着攀钢 1 号高炉的建成投产,职工家属开始大量迁入。据统计,1965-1971 年间,全市共迁入人口 37.36 万,平均每年迁入5.34 万人;在接下来的 1972-1978 年间,虽然每年迁入的人口数下降到了 2.61 万,但与前面七年迁入人口以男性单身工人为主不同,这期间迁入者中妇女儿童比例大幅度增加。 从男性总人口与女性总人口的倍数关系看: 在全市行政区划内, 1965年为 1.66 倍, 1970 年为 2.30 倍; 在最能体现外来人口迁入的市区, 1965 年和 1970年的这一比例分别为 6.03 倍和 4.26 倍,直到 1978 年才降至两倍以下。越来越多学龄儿童的到来,迫切要求解决有学可上、有书可读的问题。 鉴于市政功能不健全且短时间也难以改观的实际情况,市政府决定实行“两条腿走路”方针,在地方政府努力兴办更多学校的同事,充分发挥企业办学积极性,原则上要求凡员工过千人企业都要开办子弟学校。于是在整个七十年代,攀枝花的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平均每年净增中小学生八千至一万人。到 1980 年,全市已建起普通中小学校 887 所(其中小学 791 所、初中 55 所、高中 41 所) ,在校学生 160556 人(其中小学生 122123 人、初中生 31578 人、高中生 6855 人) ,教职工 9164 人(其中小学 5525 人、中学 3639 人) 。尤为难得的是,虽然 1980 年全市的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已达 93.5%(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0.5 个百分点) 、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已达 71.3%(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4.6 个百分点) ;但到 1985 年,全市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增至 8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9.6 个百分点) ,每万人口中初中生达 429 人(比全国平均水平多 41 人) ,每万人口中两类高中(普高、职高)学生达 112 人(比全国平均水平多 23 人) 。在教师队伍方面,小学、初中、高中专人教师的学历达标率 1980 年分别为 51.2%、17.5%和 51.5%,到 1985 年已分别提高到 64.8%、 34.8%和 54.7%, 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高出 3.2、 9.5 和 11 个百分点。 在此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厂矿企业子弟校替政府分忧,在全市中小学教育(尤其是城市中小学教育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 1980 年的全市 160556名普通中小学在校生中,厂矿子弟校在校生达 49367 人,占比为 30.74%;在 1985年的全市城区 72650 名普通中小学在校生中,厂矿子弟校在校生达 49735 人,占比高达 68.5%(小学段更高,达 72.5%) 。尤其是以攀钢为代表的企业普通中小学教育走上了向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改革要质量的道路,其学校办学思想、管理水平、教学水平以及综合教育质量快速提升,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同行前列,被誉为冶金系统企业办教育的一面旗帜,对全市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带动、推动作用。在上世纪最后四分之一世纪,全市高中毕业生考入北大、清华 66 名学子中,毕业于企业办高中学校的达 53 人,占比高达 80.3%,在 1998年更是创造了攀钢两所高中考入北大、清华达 12 人(全市共 14 人)的辉煌。 正是在地方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面统筹下,包括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攀枝花市的教育普及率得到了快速提高。在全市 1991 年底全面完成普及初等教育任务之际,东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各项指标 1992 年即率先全部达到省上规定要求,成为全省首批实现“普九”的 3 个县(区)之一,到 1999 年盐边县通过省上验收,至此全市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方面,早在 1996 年,东区范围内的初中学校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专和技校的比例就达到了 95%左右,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到 1998 年,不但东区范围的初中学校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的比例提高到 97.5%,西区也达到了 91.4%,而成都市1998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其城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也才达到 91.4%。 然而到九十年代后期,随着国家经济改革发展格局的变化,驻攀大型国企雄风逐渐式微,经济效益开始滑坡,尤其是出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国家明确提出要将企业承担的办社会职能逐步移交给地方政府,企业办中小学校由此境况日下,投入得不到保障,办学条件跟不上,教师待遇下滑,幸得一众赤胆忠心教育人的坚守,才得以基本保住教学质量没有降低,但二十来年在全市的明显优势地位却日渐远去了。 仍以全市高中毕业生考入北大、 清华学子为例, 全市 2000-2005年共考上的 41 人中,毕业于企业办高中学校的只有 17 人,占比跌至 41.5%。 【政府统筹政府统筹,全面优化,全面优化】 新世纪以来,市政府积极主动作为,接过了举办与管理全市中小学学校教育的全部重任。早在 2001 年,市属企业办中小学问题就得到了妥善解决:学生全部到地方学校就读,校舍校产留给企业自行处置,教师按一定师生比由地方政府考录为市政公办教师。随后两三年,又陆续接收了市域内电力系统、铁路系统、林业系统等企业举办的中小学校,到 2005 年 11 月底一次性全部接收攀钢、十九冶、攀煤三大国企的所有中小学校, 全市共接收企业办学 58 所 (其中市政府接收 2 所,东区接收 27 所,西区接收 25 所,仁和区 2 所,米易县、盐边县各 1 所) ,市、县(区)两级政府承担起了直接举办和管理辖区内全部中小学校教育的职责。 事实上,可以说市、县(区)两级政府肩上的办学责任由此陡然增加了不少:接收学校占城区学校总数的四分之三,接收教职工占城区学校教职工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尤其是东区,此前只有 8 所学校(其中初中 1 所、小学 5 所、幼儿园 2所) ,教职工 375 人,学生 6700 余人,接收之后学校增至 33 所(其中高中 3 所,单设初中 1 所, 九年一贯制学校 11 所, 小学 16 所, 幼儿园 2 所) , 教职工增至 3854人(是原来的十倍) ,学生增至三万余人。 企业办学移交地方以后,全市中小学教育所面临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学校布局存在诸多缺陷。一方面,市域内的大型国企家属区空间分布“战线”长,相互交织,按照原来“自扫门前雪”的办学责任,所举办的中小学校布点多,很多学校规模不大,且不同企业以及地方政府举办的学校相互之间“犬牙交错” ,当全部统一到同一个办学主体之下时,布局的不合理性显得尤其突出。另一方面,由于学校移交前部分企业因经济效益差等原因,出现了一部分学校办学资金困难,校舍年久失修,教学仪器设备老化,甚至造成部分骨干教师流失、教学质量每况愈下,最终显现为生源大幅度萎缩、学校没有再办下去必要的问题。为此,市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审时度势,科学编制并稳步实施了攀枝花市“十一五”中小学布局规划 ,按照“以人为本、优化配置、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整体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和“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思路,对所接收学校和原市县(区)管理学校的教育资源进行了重新整合、整体布局。 如东区政府根据东风-高峰片区的生源情况,对市十五小(原十九冶电装小学) 、市十六小(原十九冶四公司子弟小学) 、市二十二中小(原攀钢八中小) 、市十六中(原十九冶一中)进行调整整合,将十六中高中部撤并入市十五中,将二十二中小初中部撤并入十六中,将十五小、十六小和二十二中小小学部合并,组建新十六小,使用二十二中小校址,调整布局后的这一片区保留两所小学(市十四小、市十六小)和 1 所初中(十六中) ,在空间布局上与生源总量达到了一个比较协调的关系水平。 又如全市的普通高中办学布局调整。针对此前学校数量多、规模小、优秀师资力量分散情况,东区将市十四中(原攀钢四中) 、市十五中(原攀钢五中)和市十六中(原十九冶一中)高中部整合,成立新十五中全区唯一一所普通高中学校,西区将市十中高中部和市十二中(原攀煤一中)合并,组建新十二中全区唯一一所普通高中学校,市教育局将其直属中学里面的一中、四中高中部撤销(停止招生) ,教师分流进入两所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市三中、市七中) ,高中教育除“国示”外只保留市九中高中部。经过三年时间的调整,全市普通高中学校由 17 所减至 9 所,每所学校的规模扩大了,优质师资也集中了,为全市普通高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