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单元 水课 题 生命与水课 型新授课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目标1通顺流利的朗读课文,掌握本课 8 个生字,正确理解读写“粗制滥造、新 陈代谢、吐故纳新”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充分认识到水和我们的生命的关系,抓住重点 词句体会说明文用词准确,体会文中的比喻句,积累好词佳句。 3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能为课文中的段落拟定小标题,拟出提纲;学习课 文围绕中心按一定顺序准确生动的说明事物的方法。 4在体会文章内容的同时,理解“水就是生命” ,使学生感受到水的重要性, 从小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水和人类的密切关系,理解“水 就是生命” ,理清课文脉络,并为课文中的段落拟定小标题,拟出提纲。 2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文章的说明方法。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水和人类的密切关系,理解“水 就是生命” ,理清课文脉络,并为课文中的段落拟定小标题,拟出提纲。 2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文章的说明方法。教具准备搜集关于水的科学小文章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顺流利的朗读课文,掌握本课 8 个生字,正确理解读写“粗制滥造、新 陈代谢、吐故纳新”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充分认识到水和我们的生命的关系,抓住重点 词句体会说明文用词准确,体会文中的比喻句,积累好词佳句。教学重难 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充分认识到水和我们的生命的关系,抓住重点词 句体会说明文用词准确,体会文中的比喻句,积累好词佳句。活动内容活动方式补充及设计意 图教学过一、谈话激趣,导入 新课。二、初读课文,感知 内容。1教师板书“水”字。 2过渡:孩子们, “水”是什么?关 于水你了解哪些知识,能谈谈吗? (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小结:水的确像大家说的那 样非常重要,大自然离不开水, “白 水明田外,碧峰出水后。 ”山,因为有 水才变得秀美,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因为有春水的环 绕,才使得农家小院更加舒适,花草 鱼虫离不开水,人类也离不开水,今 天我们学习生命与水 。 (板书课题)1第一遍读课文,要求放开自己的 声音,读准每个字的音,读通句子。 2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词,纠正错 误读音。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哪些生命与水 是一篇说明文, 向我们介绍了 水和人类的密 切关系。在进 行教学设计时, 充分考虑到了 说明文的文体 特点,注意向 学生渗透一些 简单的说明事 物的方法,学 习阅读说明文。 让学生在课文 学习中增长知 识,学习用联 系的眼光看待 事物,激发学程三、集体交流,理清 课文脉络。四、品读课文,感受 水的伟大 (学习 26 自然段)(1)第二自然段:技 艺高超的化学师:(2)第三自然段:优 秀的运输兵”: 再次品读课文第四段, 说说水是一个怎样的 调节器。关于水的知识,小组讨论,并把自己 的讨论结果整理在笔记本上。 1集体交流,围绕着“水就是生命” 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2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然后学 生根据课文的段落顺序,调整黑板上 学生板书的内容的顺序。结合交流, 学生自己板书:技艺高超的化学师、 优秀的运输兵、体温的调节器、良好 的润滑剂、勤奋又忠诚的卫士、科学 饮水、构成生命的重要成分。 过渡:通过黑板上的提纲,同学们可 以一目了然地了解课文的内容,今后 同学们在阅读学习中也可以采用这种 方法。 1出示:液、汗、泪、尿、泄,齐 读,你发现了什么? 2水在我们的身体中扮演了“技艺 高超的化学师” 、 “优秀的运输兵” 、 “体温的调节器” 、 “良好的润滑剂” 、 “勤奋又忠诚的卫士”等角色,哪些 段落对这些角色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为什么说水是:“技艺高超的化学师” 、 “优秀的运输兵” 、 “良好的润滑剂” 、 “勤奋又忠诚的卫士”?请同学们再 一次认真读书,划出有关语句,标出 重点词语,读读这些词句体会一下。过渡:孩子们,你们知道各种食物 所含的营养,怎样才能被身体吸收和 利用吗? 是呀,因为有了这些液体,我们才能 让自己的身体变得这么强健,所以我 们应该好好感谢这些液体,这些了不 起的液体,读读这一段,读出它的了 不起。 读读这一段,思考什么叫“新陈代谢” ?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的过程是怎样的?同样, “良好的润滑剂” 、 “勤奋又忠 诚的卫士”又是通过哪些语句体现出 来的,谁能读出有关的句子,并且读 出润滑剂的“良好” ,读出卫士的 “勤奋与忠诚”? 生的兴趣(教给学生学 习的方法:写 比较详细的提 纲笔记,可以 帮助我们比较 具体的掌握内 容要点)指读板书。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加 以注意呢? 五、总结升华: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调节器前板书“准 确的”或“了不起”等词语孩子们,课文中说,水是:“技 艺高超的化学师” 、 “优秀的运输兵” 、 “良好的润滑剂” 、 “勤奋又忠诚的卫 士” ,但是,没说水是什么样的调节 器,你能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体会 一下水是什么样的调节器吗?为什么?由此可见,水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看到水对于我们的身体这么重要,你 想对水说些什么? 的确,不吃饭可 以坚持几十天,但是不喝水一个星期 也活不成!水在我们的身体中发挥着 重要的作用,维持着我们的生命(板 书:维持生命)所以我们要讲究科学 饮水。 (板书:科学饮水)孩子们,我们已经知道了水与我 们生命的关系,可是你知道我们当地 的可饮用水的情况吗?(老师提供当 地水资源的几组数据) ,请大家爱护 我们的水源!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 标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能为课文中的段落拟定小标题,拟出提纲;学习课 文围绕中心按一定顺序准确生动的说明事物的方法。在体会文章内容的同时, 理解“水就是生命” ,使学生感受到水的重要性,从小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教学重 难点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能为课文中的段落拟定小标题,拟出提纲;学习课 文围绕中心按一定顺序准确生动的说明事物的方法。活动内容活动方式补充及设计意 图教学一、复习回顾二、学习写较详细的提 纲三、快速浏览课文 1思考:课文运用什么 方法来说明水就是生命? 你是怎样理解“水就是 生命”的? 回顾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 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通过黑板上的提纲,同学们可以 一目了然的了解我们这篇课文所 学的内容,今后同学们在阅读学 习中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齐读 板书。 (可以抓住改写课文部分内容与 原文比较体会课文的说明方法: 比如: (1)课件出示:将课文第一段改 写为“水,在人体里有非常重要 的的作用。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读读这句话,再读读原文,比(教给学生学 习的方法:写 比较详细的提 纲笔记,可以 帮助我们比较 具体的掌握内 容要点。 )过程四、指导生字书写较一下有什么不同?原文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体会运用列数字 说明的方法。 ) (2)孩子们,如果我们把课文的 第七自然段删掉,还能不能说明 水的重要?为什么? 这样修改后,虽然谁的重要性也 能说明白,但是,你觉得,与原 课文相比较,有什么不妥? 教师小结:是呀,修改后的课文, 读起来不再那么生动了,也不再 有趣了,所以,我们在对事物进 行说明介绍时,别忘了让自己的 语言风趣些、生动些,这样,人 们才愿意读! 1学生自学生字,教师指导各别 生字的书写。 2学生书写,当堂听写。作业:课下自己搜集、交流有关水的资料。板板书书设设计计构成生命高超的化学师优秀的运输兵维持生命准确的调节器水就是生命良好的润滑剂勤奋、忠诚的卫士多喝水,少喝饮料科学饮水自然冷却的新鲜白开水每天早晨喝一杯淡盐水教 学 反 思课 题 古诗二首课 型新授课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目标1识记本课四个生字并能做到正确书写、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 3感受两首诗的不同风格,积累与水有关的古诗。 4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点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情感。以读促悟,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诵中想象诗的意 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难点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情感。以读促悟,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诵中想象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具准备自制课件(西湖美丽的风景图片并为朗诵配音)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 2、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情感。教学重难 点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情感。以读促悟,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诵中想象诗的意 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活动内容活动方式补充及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一、导游介绍,激趣 导入 1谈话: 2这首诗的作者是 谁?你了解他吗? (出示多媒体课件) 3理解题目: 你 现在能明白题目的意 思了吗? 过渡:900 多年来, 此诗妇孺皆能成诵, 成为咏西湖诗中的名 篇,为什么人们最喜 欢这首诗呢?让我们 先来读一读吧。 二、质疑解疑,理解 诗意三、吟诵品读,深入 感悟四、总结学法假期中,我们班的同学在家人 的带领下到杭州的西湖游玩,那里给 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就 请他来当导游带我们一起去游览一番。 西湖美吗?(学生边介绍边出示课件, 带领学生领略西湖的美丽风光) 从你们专注的眼神,惊异的表情,老 师已经感受到了。面对西湖的山光水 色,我们只感到语言的贫乏,可古时 候的诗人们,却能用寥寥数语勾勒出 西湖的美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 最有名的一篇。 (板书课题,齐读课 题) (交流苏轼的资料)苏轼,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北宋大文学家、大艺术 家,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 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对后世影响很深。 他的诗词,挥洒自如,明快豪放,善 于运用新鲜的比喻描写山水景物。 (指名解题,注意调整词序:“饮湖 上”应为“湖上饮” ,题目可调整为 “雨后初晴湖上饮” ,把省略的部分 补充完整,意思是雨后初晴(在)西 湖上饮(酒)时(看到的景象) )一 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开 始天气晴朗,不大功夫竟阴了天,下 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 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 光。于是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饮湖 上初晴后雨 。 1指名读,纠正字音及不恰当的停 顿。学生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组交流学习体会:学会了什么, 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学生自读、 质疑,将不懂的词、句标出。 1 (课件出示古诗的前两句)指名读,课件出示:质疑解疑, 理解诗意;吟诵品读, 深入感悟小结:寥寥数语却能 勾画出西湖多姿多彩 的魅力,怪不得近千 年来,人们每每来到 西湖都要吟诵这优美 的诗句。让我们也来 回味一下,配乐(如 平湖秋月 )朗诵 古诗,并配以西湖优 美画面。谈感受。 2从这两句诗文中,你感受到西湖 在晴天和雨天的景色各是怎样的?用 自己的语言描述。 学生自读感 悟。鼓励学生借助工具书、结合西湖 美景图片了解诗文大意。 集体交流不理解之处。 (注意“潋滟” 、 “空濛” 、 “西子” 、 “总相宜”的意思 (领略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特 的,理解“晴方好” “雨亦奇”是诗 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 ) 3体会作者看到这般美景的心情。 指导学生朗读,建议放慢语速去读。 4学生练习,指名读,范读,齐读。5西湖晴天、雨天都如此美丽,不 禁使作者想起古代的一个美女西施, 发出如此感慨。 6 (课件出示古诗后两句)指名读。 为什么作者拿西施来比西湖呢?(学 生首先会想到两者都有个“西”字, 更要引导学生理解两者都具有的自然 之美:西施无论是化淡妆穿素衣,还 是涂浓妆穿锦衣,总是美丽迷人。西 湖无论是晴天的波光荡漾,还是雨天 的迷蒙山色,都让人流连忘返。还有 西施是古代春秋时期的越国人。那时 越国的地域与后来及现在所称的“浙 江”的地域大致相当。杭州及西湖正 处在西施的故乡一带。苏轼在杭州就 很自然地想到著名的古代美女西施, 并拿她来与西湖相比。 ) 7因为这巧妙的比喻,使这两句诗 成为传世名句;也因为这传神的比喻, 使“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称。让我 们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感受这美妙 的诗句。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句。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 2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