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97年6月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un. , 1997 第26卷 第2期Journal of ShaanxiNormalU niversity(Social Science)Vo1. 26 No. 2收稿日期: 1996- 08- 30 拙文 隋唐以前黄渭洛汇流区河道变迁,载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3期。 作者曾于1995年7月至8月,亲临三河汇流区作实际考察,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本文即是在爬罗梳理史料与实际考察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 史念海:历史时期黄河在中游的侧蚀,载 河山集 二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版。【历史地理研究】隋唐五代时期黄渭洛汇流区河道变迁王 元 林(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西安710062;作者,男, 27岁,博士生)摘 要 历代各朝多重视黄河下游河道变迁,极少注意黄河中游。中游黄渭洛汇流区河道多游荡变化。 隋唐五代时期黄渭洛三河 “春以泮冻,秋以涸冻”,涨溢频繁,间有摆动侵蚀。 时三河河道虽有迁徙,但并非现今的混乱不堪,形成今日的局面应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关键词 黄渭洛 汇流区 河道滚滚黄河从禹门口迤逦而来,滔滔渭河滋润关中飘洒东行,漪漪洛河穿越陕北蜿蜒南流,三河浩浩荡荡交汇于潼关近旁,使这一天险更具魅力。在北到禹门口、 北山,南界秦岭,东临峨 嵋原、 中条山,西至石川河的广大汇流区内,黄河从禹门口至潼关(即黄河小北干流)长13215 公里,洛河从头至洛口(即洛河下游)长138公里,渭河从交口至渭口长142公里。 近年来,三河 江流区洪灾不断,河道频频变迁。1993年和1994年9月,洛河下游发生罕见的大洪水; 1996年17月,黄河小北干流出现多次洪流; 1996年7月,汇流区渭河也决口泛溢。 然而,历史时期三河汇流区河道并非如此。 笔者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对隋唐五代时期黄渭洛汇流区河道 变迁作进一步探讨,并采用文献记载与实际考察相结合的方法,以便较准确揭示其间的变 迁,以期对今日三河的治理有所助益,恳请当世方家指正。 隋唐五代,中国封建社会进入鼎盛时期。 承前余波,汇流区黄渭洛河道也日趋纷杂,河流时 常涨溢,沙洲也日益增多,河道时有迁移,曲流蜿蜒,三河变化较以前各代更为甚之。隋唐之际,黄河小北干流出禹门口后,河道趋向东南,给西岸淤出大片肥田沃土。 唐武德七 年(624),“云得臣白龙门引河溉田六千余顷”(新唐书 卷37地理一关内道同州韩城),既灌如 此多的田地,不是短时间能淤出的,应从隋代开始,黄河已渐东移。 与此相对应的是,从汉至唐, “北至峨嵋原的西北角下,而且还应该向北延伸到河津城西北的苍头村北”,南至汾阴睢,由于这一狭长地带的阻隔,“汾河和黄河几乎并流了几十里,才流入黄河”。而隋代汾阴城南迁3319里,就是由于黄河东蚀所致。至唐代中叶,汾河口已北移,在距今山西万荣县宝鼎镇北25里 的地方(元和郡县图志 卷12河东道河中府),大概在今万荣县南北甲店村正西,由此证明,黄河主流已东徙。这里需作补充的是,在汾黄狭长地带的北部,黄河已开始侵蚀,使中间狭长地带渐被水侵而四面环水,出现河渚。有史可查的河渚就有两个,其中一个竟有十五六顷之田可以耕种,“河水四绕,东西趋岸各数百步”(光绪 河津县志 卷11艺文一,隋末唐初王绩 答冯子华处士书),其渚“东南隅有连沙盘石,地颇显敞”(光绪 河津县志 卷11艺文一,隋末唐初吕才 东皋子集序),竟可修寺建庙。隋末大儒文中子王通之弟王绩曾居此河渚之上。王绩继承 “先人故田”,则这块河渚当在隋初甚至更早就已形成。这里田地庐舍,男耕女织,一派田园风光,仿佛人间仙岛。其南的另一块河渚上,隐士仲长子光已居住30年之久。可见,这两块河渚最迟在隋初已具雏形,由于河水向东侵蚀,竟使原来两河中间的可耕之田退缩成 “河水四绕” 的河洲了。与北部相对应,在河汾狭长地带的南部,黄河河道也侵夺汾河,使汾口北移。唐开成五年(840),日本僧人圆仁曾在宝鼎县(汾阴县改名)北25里的秦村,“向西望见黄河”(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卷3),黄河距秦村不远,目视可及。唐宝鼎县治今万荣宝鼎镇,今宝鼎镇北25里左右也有一秦村,不但名称、 距离相同,而且这里位于河岸旁边,极可能是唐长安至太原的驿道所经之处。因此,圆仁曾经驻足的秦村即今万荣县黄河岸边的秦村无疑。今汾河从村西老岸不远处流过,黄汾之间虽有沙洲相隔,但已有汊流沟通。 而唐开成时汾河口较今还应上提,即黄河还应在秦村西北就已东偏而接纳汾河。如果圆仁旅唐所看到的的确是黄河,那么,黄河从元和元年(806)至开成五年的34年间,黄汾间的狭长地域,由于黄河向东的侵蚀(也包括汾河向西的侵蚀),竟使汾河由原来的南北甲店而北移最少10里,至秦村甚或更远地方,黄河向东年侵蚀达147米多。汾河口南的瀵水,隋蒲州刺史杨尚希就曾引瀵水立堤 “开稻田数千顷”(隋书 卷46杨尚希传)。据 尔雅注 卷中 释水 第12和 太平寰宇记 卷46蒲州临晋县)西38里,也就是在今临猗县屈村、 南赵村老岸下。 今屈村与南赵村位于黄河东岸阶地上,高程为364米,而瀵水所在的河滩平均高程为353米,相差11米,由于河滩不断淤高,隋时的高程差还是大于11米的。如此高度,稻田怎能垦种于原上?因而只能在岸下滩地插种,近水开源,而瀵水正是黄河滩地下水的出露。 时黄河只有偏西,东岸才有如此数千顷的稻田可淤灌。 黄河主流在临晋县偏西,可为史念海先生唐时黄河沿西岸夏阳流经结论的又一有力佐证。黄河河道偏西,当在唐夏阳县城(治今陕西合阳夏阳)东流过。 边塞诗人岑参有诗为证:“常爱夏阳县,往年曾再过。县中饶白鸟,郭外是黄河”(全唐诗 卷200,岑参 送崔主簿赴夏阳)。既是亲身经历,亲眼目睹,怎能会有差错?夏阳县以南即是唐合阳县境。从东晋见于记载的瀵泉,北魏郦道元时已三泉并涌(水经 卷4河水注),至唐代,春秋合阳城所在的城村及附近的阶地上,431 水经 卷4河水注:“(瀵水)历蒲坂西,西流注于河” 。瀵水为黄河岸旁平地涌出的泉水,即地下水 的出露,不可能是流经原上的瀵水,这与西岸合阳境黄河中渚之上的瀵水是一样的(郭璞 尔雅注 卷中 释水 第12),郦氏所载瀵水正是 “喷泉上涌,大几如轮,深则不测”,才可引灌数千亩稻田。元和郡县图志 成书于元和八年(813),所载山川当是元和时情形,计算以元和元年(806)为准。史念海:历史时期黄河在中游的侧蚀,载 河山集2集。读史方舆纪要 卷41蒲州府,隋迁建的汾阴城在今万荣县宝鼎镇。瀵泉仍迭涌不断(元和郡县图志 卷2关内道二),看来黄河未在此处施虐,唐时黄河当靠这一阶 地旁流过。正是黄河的西趋,代宗大历九年(775),夏阳县有山徙于河上,声如雷吼”(新唐书 卷35五行二)。这种情况的发生,应是黄河侧蚀整个台地崩塌所致,也与黄河长期沿西岸流经有关。崩塌何山,史无明文,书此备考。 唐合阳县境南部,黄河却是偏东流。贞元四年(788),堰 谷水而成阳班湫(新唐书 卷37地理一)。据清乾隆 合阳县全志 卷1地理一 载,其故地在合阳县东南廉庄东岸下,就是清雍正年间成书的 陕西通志 也将阳班湫清绘于金水河北的黄河之滨(雍正 陕西通志 卷6同州府疆域图)。 谷水即今金水,或称金水河。 今廉庄位于黄河老岸上,高度已达480米左右,而金水 河河床低于两岸近百米,就是金水河一直下切,唐时也不可能堰此高度而引水成湫。 因此,阳班湫只能在低洼之地而不可高居原上。以今地形推之,金水河口与廉庄岸下河滩高度都在340342米,相差无几,唐时亦不会相去甚远。堰 谷水只能在其出台原后而修堰成堤,傍岸北流, 沿途灌溉,余水成湫。 而用于灌溉的田地应有一定的规模,如黄河不偏东流,怎能有一定的田地 可灌溉?因此,黄河从夏阳附近偏西流,至廉庄与金水河口应偏东流。 金水河以下,黄河在朝邑县(治今陕西大荔废朝邑)与河中府(蒲州改名)之间流过。 左岸为河东重镇,右岸亦为京畿三辅要地,蒲津关为两岸往来必经之途。 因此,这段黄河河道尤为人们 瞩目。 武德三年(620),析朝邑县和河东县(治今山西永济蒲州老城,与河中府治所同)地置河滨 县(新唐书 卷37地理一),其县故名思义,应当濒临黄河,说明两县辖境的滩地当亦不少。虽武 德时州县机构混乱,而此县仅存7年,至贞观元年(627)遂废。但既能设县,说明河岸滩地仍有 一定的规模。贞观十二年(638),太宗在右岸长春宫(故址在今大荔北塞子村)附近的河滩上打猎(新唐书 卷2太宗纪)。既是行猎场所,河滩面积也应不小,才可能成为动物栖息之地。时蒲 津关在黄河右岸,距河东县4里(元和郡县图志 卷12河东道河中府),黄河在距蒲州城不足4 里的地方流过,而且河道中有一中渚,黄河东西分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卷3)。有唐一代,黄河 在此流经的大势当是如此。 开元七年(719),同州刺史姜师度在黄河西岸修古通灵陂,“引洛堰河以溉田百余顷”(新唐书 卷37地理一)。今大荔县东有一低洼地,西起长安屯东,东至 浒村西,东西长约6公里, 南北宽约015公里有余,洼地海拔350米以下,低于四周平地10米左右,其位置距黄洛甚近, 南可引洛,东可堰黄。 从其位置及地形分析,古通灵陂就是这块今名盐池洼的地方,三国魏引洛灌临晋陂即在此处(晋书 卷26食货志)。盐池洼西南今仍有一条古渠道,俗名 “旱河”,旱河北 通盐池洼,南接洛河,南端的南北庄子村已在洛河岸旁。因此,唐开元时,洛河只有从南北庄子 村南流过,引洛才会便利。今天洛河河道在此与唐时没有两样,仍缓缓绕庄子村南流过。就是 堰黄的遗迹也可寻访,今盐池洼东端为 浒村,村东即是黄河老岸,洼地与黄河老岸最近处仅1里左右。今 浒村中一条10米多深的濠沟穿村而过,沟底与黄河滩面一样高,东西连接滩地和洼地。从地形和位置推论,堰黄河灌通灵陂的水道很可能就是村中这条壕沟,而堰河口应在浒村以北的黄河西岸,从堰河口至通灵陂,其间还是有一定的距离,以便灌溉沿途田地。 同在开元盛世,蒲津关附近的黄河上,用铁索连接的大浮桥在开元十二年(724)建成。 河桥 旧制 “横 百丈,连舰十艘”(全唐文 卷226,张说 蒲津桥赞),河宽应较河桥略窄,即300米左右, 河中还有中渚存在。 开成五年(840),圆仁徙步行走其上,桥长仅 “阔二百步许”(入唐求法巡礼行531记 卷3)。 如二百步以210步当之,时一步为5尺,则桥长约为309175米左右,与前结果相符,而黄河宽度应略小于桥长,亦在300米上下。就是连接铁牛以系舟航的铁 ,被 “襟束于中 ”(全唐文 卷226,张说 蒲津桥赞)。这个中 在北周时已见于记载,时置城设险(周书 卷39韦 传)。隋末,李渊起兵太原,“朝邑法曹靳孝谟以蒲津、 中 二城来降”(资治通鉴 卷184隋恭帝义宁元年),则这个中 城仍是河中险要。唐开元时情形已如上言,中 用以固定桥身,其上建有河亭,成为文人学士赋诗歌咏的所在。而桥东,也是店铺林立,成为旅人投宿休息的场所;桥西蒲津关早已闻名遐迩,蒲津城隋末已闻见史册。 其地黄河波涛,惊心动魄;汀洲沙屿,堤岸春色;人潮如流,穿梭不断,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至开成时,“黄河从河中府已北向南流,到河中府南便向东流”,河中府名符其实,突出于河滨。 中间沙渚,使河 “分东西流”,“南流不远,两派合”(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卷3)。至五代后汉乾 元年(948),黄河右岸的西关城(即蒲津关城)仍然是屹立西岸,雄姿不减当年(资治通鉴 卷288后汉高祖乾 元年)。据前所言,黄河距蒲州不足4里,蒲州城西南的鹳鹊楼,“影倒洪流二百余载,独立乎中州”(全唐文 卷430,李翰 河中鹳鹊楼集序),耸立于河旁。楼西还有百尺之墙(全唐诗 卷283,李益 同崔登鹳鹊楼),墙西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