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近年中小学教育的变化、存在问题、解决思路近年中小学教育的变化、存在问题、解决思路(姓名: 班级:1 学号:)摘要摘要:本文从教育发展的宏观角度出发,结合中国特殊的人口发展状况与近年 来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运用义务教育理论,对中国中小学义务教育的现状进 行了分析,深入理解了我国政府的相关发展义务教育的政策。关键词关键词:教育 政策 经济发展近年来,中国教育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数据证明 中国目前的教育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我们在看到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必须正视目 前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教育弊端。一、近几年中小学教育政策一、近几年中小学教育政策2011 年全国人大民族委建议国务院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方面的政策措施 的贯彻落实力度,切实解决代表们在议案中所反映的困难和问题,把法律法规 中的有关规定落到实处。 今年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主席团将部分代表提出 的“关于制定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法的议案”交付民族委员会审议。 民族委员会在报告中表示,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 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十一五”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和“十二五”开局以 来,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加大 对教育等民生领域、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教育工程项 目,使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现状有了很大的改观,促进了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 普及和巩固。但也应该看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落后的状况还没有 得到根本的改变,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还十分明显。比如在办学条件、生均经费、 教师待遇、师资力量等方面,仍然存在突出的困难。这些地区要尽早实现教育 公平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民族委员会认为,代表们提出的这项议案很有意义,议案比较充分、详细 地分析了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可行的方案,充 分体现了人大代表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事业的关心和重视。但考虑到现行法律 法规中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已有了一些规定,且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已经或即 将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将公共教育资源的投入重点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 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因此,民族委员会建 议国务院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方面的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力度,切实解决代表 们在议案中所反映的困难和问题,把法律法规中的有关规定落到实处。同时, 民族委员会计划在年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情况 进行专题调研。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建议。 2012 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 8 月 29 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 署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审议通 过教育督导条例(草案)。 会议讨论通过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确定了以下政 策措施:(一)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鼓励建立学校联盟,提倡对口帮扶, 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提高社会教育资源利用水平。 (二)均衡配置办学资源。增加财政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以及薄弱环节的投 入。各省级政府要为农村中小学配齐图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音体美等器材, 改善学生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三)均衡配置教师资源。鼓励优秀高校毕 业生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 师,在工资、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 (四)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少年、孤儿、流 浪儿童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五)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导 向的质量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过 重课业负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校开展教 育教学改革实验,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六)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完 善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建立以居住地学龄人口为基准的义务教育管理和公共服 务机制。会议指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要统筹考虑城乡人口流动、学龄人口 变化,以及当地地理环境及交通状况、教育条件保障能力、学生家庭经济负担 等因素,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努力满足适龄儿童少年就近接受良好义务 教育的要求。会议对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提出了指导意见。一要科学制定农 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合理确定县域内教学点、村小、中心小学、初中学 校布局,以及寄宿制学校和非寄宿制学校的比例,确保学校布局与学龄人口居 住分布相适应。二要严格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程序。确因生源减少需要 撤并学校的,必须严格履行论证、公示、报批等程序,广泛听取学生家长、学 校师生、村民自治组织和乡镇政府的意见,保障群众充分参与并监督决策过程。 已经撤并的学校或教学点,确有必要的应重新规划,按程序予以恢复。三要办 好村小和教学点。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保证正常运转。采取多种措施改善 办学条件,提高村小和教学点教学质量。四要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 按照国家或省级标准为寄宿制学校配备教学、生活设施和必要的管理、服务、 保安人员。加强安全管理和教育。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切实保障学生上下 学交通安全。二、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二、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地方县、乡财政难以承担两次税费改革后的财政责任。长期以来,国家财 政只负担城市义务教育经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农村、农民自己负担。 义务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后,60%左右的县级财政无力保证义务教育支出,农民的 教育负担仍然很重,教育质量难以保证。 税费改革后,取消了农村教育附加费 和大部分教育集资,使得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大为缩减。在农村地区,教育费附 加是补充教师工资不足部分的主要来源,农村教育集资则是改善校舍和办学条 件的主要经费来源。国家对于义务教育大概是承担 9,省里面承担 13,大 头由县里承担。税费改革造成的经费缺口,只靠地方财政是根本无法填补的, 学校公办、民办教师的津贴费和代课教师的工资没有了来源,只好纷纷外出打 工。城乡之间同等教师工资差距一般是在一倍以上,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必然是使得好的资源流向城市,进而造成了城市越来越发展、农村越来越困难 的马太效应,陷入了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恶性循环。 教育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师资水平是直接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关键因 素,由于农村老师的工资比较低,因此一般的大学毕业生都不愿意到农村去教 书,所以农村中小学的教师整体素质较低,但是同时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又严 重制约着师资力量的调整。比如某西部比较落后地区的小学,一个正式的教师 每个月工资 1000 多元,编制外的老师只有 600 多元,有些教了 20 多年的编制 外老师也只有 400-500 多元,这样的薪酬还不如城市里打工仔。另一方面,主 要的骨干教师大量流失,大量往城里调,学校宁愿增加代课教师,因为一名正 式教师的工资相当于五六名代课教师的工资。在农村很多学校,基本没有体音 美教师,老师往往是全才全职,什么课程都教,其教学质量可想而知,很多学 生到了小学六年级还不如城里的四、五年级的学生,也就不足为奇了。当前义 务教育的财政问题当前义务教育的财政问题当前义务教育的财政问题当前义务 教育的财政问题 目前农村的义务教育的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税费改革。三、解决目前教育问题的思路三、解决目前教育问题的思路十七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 “坚持教育公益 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 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 创新用人留人机制,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 计,教师为本。 在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方面,国家政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就像前面提到 的,国家在加大对西部地区“支边” 、 “支教”力度和规模的同时,也应该扩大 对愿意长期留在农村任教的教师的优惠政策和保障项目。而且,这种政策和保 障应该是持续的、灵活的,以确保对全国各个地区的农村教育都有普遍适应性。在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方面,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如健全农村教师在 职进修制;举办各类培训班,定期轮训,做到培训与教学两不误;采取得力措 施指导和约束教师自我修炼、自我成才;强化城乡教师交流,即安排城镇优秀 教师到农村学校定期任教,尤其是派往贫困地区支教,并有计划地安排农村有 发展前途的中青年教师到城市学校,在教学实践中接受培训等。 十年树木,百 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关系着民族的兴亡,促进农村义务教育, 将会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促进全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参考资料:参考资料:全国人大民族委建议国务院加大义务教育政策落实力度 来源:新 华社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