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社会研究方法社会研究方法课题设计课题设计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题目:题目:从对灰太狼的喜爱看当代女大学生的择偶观从对灰太狼的喜爱看当代女大学生的择偶观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姓名:姓名:刘然 吕雪 王海树 韦永芬学号:学号:S10814008 S10814012 S10814032 S10814035专业:专业:社会学导师:导师:田飞日期:日期:2010 年 4 月 29 日一、文献回顾一、文献回顾随着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热播,灰太狼爱妻护子的模范丈夫形象深入人 心,网络上不断有女性表示欣赏灰太狼,表示有一个灰太狼这样的老公是非常 幸福的事,灰太狼成为了都市女性找老公的最理想对象,网络上还出现了一句 流行语 “嫁人就嫁灰太狼”,并受到了广大女大学生的喜爱,由此引发一 些学者关注。以下就是有关此次研究的文献回顾:(一)(一)“灰太狼灰太狼”方面方面1、在喜羊羊与灰太狼现象的受众文化心理分析一文中,王玥提 出现代女性对灰太狼的追捧反映出当代女性迫切希望改变婚姻关系中的从属地 位的心理。在许多家庭中,所有家务仍全由妻子来做,许多女性不仅要像封建 社会里的妇女一样操持家务,还要像当代男性一样工作赚钱养家,而在喜羊 羊与灰太狼中,灰太狼经常下厨、洗衣服、打扫房间,这符合了女性渴望婚 后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家务的心理,因此做家务的灰太狼备受女性的喜爱。由此 可见,灰太狼家庭中表现出来的夫妻关系比较符合当代女性的理想。女性们对 灰太狼这一形象的青睐,表现了她们女性意识的觉醒,表现了中国当代女性对 提高女性地位、改变从属关系的渴望。2、在解读 喜羊羊与灰太狼一文中,田利红评价说国产动画片 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持续热播证明了其取得的空前成功:从尼采对艺术是对痛 苦人生经由审美的桥梁化为生命的快乐的观点看,它是对人生这一出悲剧的戏 剧化,喜剧化;从弗洛伊德关于一个人内心三个层面:超我,本我,自我的分析2看,它是对人内心活动的外显性剖析;从萨特的存在主义的角度看,它是对自身 存在的阐释。尼采认为“人生本无意义,艺术的使命就是赋予它以意义,使得 人生成为可能。”“艺术的价值正是在于战胜人生的可悲性质,生命的痛苦正 是经由审美的桥梁化为生命的快乐。而灰太狼的一生正是体现了这种观点。另 外,灰太狼也是本我的化身,他受着现实原则的支配,为了达到自己活着的目 的,每天都在挖空心思,想要吃掉小肥羊。同时灰太狼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 存在的意义。 3、在中国新闻网上2009年02月l7日的新闻网友列十理由 称嫁人就嫁灰 太狼做人要做懒羊羊中,列出了“嫁人就嫁灰太狼”的十大理由:理由一、 爱老婆胜过爱自己;理由二、吃苦受累爱劳动;理由三、聪明能干有毅力;理 由四、动手能力极强;理由五、为老婆花钱不心疼;理由六、不花心从一而终; 理由七、绝不偷藏私房钱;理由八、不和老婆讨论对错:理由九、亲自下厨无 怨言;理由十、想尽方法哄老婆。并提出中国当代女性的择偶标准是:宽容体 贴坦诚,感情专一, 会做家务,具备一定的能力。这个择偶标准表明了当代女 性意识的觉醒,女性在婚姻关系中已不愿再处于从属地位,而更希望能拥有家 庭事务的决策权,希望夫妻双方能共同承担家务,渴望一种和谐平等的两性关 系。(二)择偶观方面(二)择偶观方面1、在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与都市女性择偶观嬗变一文中,陈英俊提出 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的变动影响了主流社会资本在不同社会人群中的分配,那 些占据主流社会资本的人群自然是都市女性择偶时的首选对象;尽管不同时代 的都市女性择偶的对象不同,但通过婚姻改变命运却是这些女性的共同特性。2、在新时期高校女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策略一文中,刘莉提出爱情 在人生价值中占有重要位置,择偶观在人生观中的位置也非同一般。女大学生 的择偶观是一种社会性情感,是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外在条件以 及自身具备的价值观、人格特性等内在条件双重限制的。在今天,女大学生一 方面自我意识日趋强烈,择偶上呈现。自我导向”趋势,另一方面又易受“拜 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庸俗观念的影响。 3、在内隐择偶观的理论假设一文中,刘素凡,葛操二人总结了择偶理 论的演变与发展,共包括个人取向的择偶理论、社会取向的择偶理论和进化论 取向的择偶理论三方面内容,其中社会取向的择偶理论又包括社会交换理论、 择偶坡度理论和同类婚(homogay)理论三个方面,而进化论取向的择偶理论又包 含了性策略理论和好基因模型。同时他们二人又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即内隐 择偶观理论。内隐择偶观是什么呢?它是个人的一种择偶趋向,不受社会经济、 人际关系等客观条件的影响,是个体内心对幸福追求意愿的最真实的表达。内 隐择偶观因人而异,并同样具有性别差异和跨文化差异。同时,内隐择偶观应 该是一种稳定的东西,不轻易随外在环境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因时间的变迁 而改变;它对人的心理机能起作用,但人们却不一定能意识到它的作用,是超 越于人的意识之外却能潜在地影响人们的行为、意识和判断。 4、在改革开放30年与青年择偶观的变迁一文中,王水珍提出从改革开 放30年中青年择偶观念的变迁可以看出,青年择偶观念总体上是通过“三去”, 即去政治化、去道德化、去组织化(工作单位、家庭的影响),实现自主择偶, 走出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家庭包办,也更走出了“激情燃烧的岁月”3中领导的政治包办,不再以政治化因素为择偶的考量原则,这充分体现解放与 个性的张扬。伴随着上述三个阶段的总体特征是开放尤其是性观念的开放, 经验研究普遍得出的结论是贞操观念普遍淡化,婚前性行为有增无减,甚至是 婚前怀孕已经被当代青年人广泛接受,试婚等新现象更证明了观念开放性的增 强。 5、在择偶模式和性别偏好研究西方理论和本土经验资料的解释 一文中,李煜、徐安琪主要围绕社会学的“交换理论”、“同类婚假设”和社 会心理学的“相似性原则”展开, 在对西方理论以实证资料进行检验的基础上, 探索当代青年择偶及性别偏好的本土化模式。研究发现, 择偶双方的相似相容 以塑就幸福稳定的婚姻是择偶标准的主旋律; 但在市场化转型过程中, 传统的 两性资源交换模式依然留存,并出现一些新的特征; 同时, 择偶标准中对社会地 位的相似性和同类婚的偏好相应弱化。他们认为相似性原则是择偶的基本规律, 无论从哪个理论角度, 这个结论总是成立的, 虽然对具体是什么“相似”始终 有争议。从交换论的视角, 公平交易最有可能发在资源拥有相近的人之间;从社 会结构论层面, 所谓的相似就是在经济社会背景地位的类似; 从社会心理学角 度, 个性的相似性既易于沟通和减少冲突, 还会带来心理满足。 6、在“80 后”女性择偶观之理性分析一文中,崔桐、马婧二人提出 80后们已经成熟并持有自己独特的择偶观,尤其是他们中女性的择偶观,似乎 更能代表一个时代的变迁。择偶观从来都是社会价值取向的折射。择偶是一种 重要的心理、社会、文化现象。“一张文凭、二国语言(精通英文)、三房一 厅、四季名牌、五官端正、六六(落落)大方、七千月薪、八面玲珑、九(酒) 烟不沾、十分老实。”这是日前中国新闻周刊上刊载的关于“80 后”女孩 择偶标准的一种调侃说法。虽然有几分调侃,但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80 后” 们择偶观的变化。(三)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个人认为,时代在变,人们的价值观、择偶观也在不断变化,不可能存在 能够解释人们的一切择偶行为的理论,因此,现当代的理论只能是作为研究的 参考资料。对灰太狼的喜爱的确反映出当代女大学生择偶观的变化,最起码说 明了金钱已不再是女性择偶的唯一标准。我认为现实中的“灰太狼”其实是很 难遇到的,这也反映出现代女性对于择偶对象的一个美好的愿望。那么为什么 灰太狼如此深受现代女性的喜爱,其原因又是如何?每个人心里都对这个事情 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二、研究方法二、研究方法(一)(一) 、方法论、方法论此次研究主要采取实证主义方法论,通过具体、客观的观察,客观地阐明 社会“究竟是如何”,关注于社会现象的原因和规律。采用实验、系统观察、 调查、访问、文献考察等方法获取经验证据,通过经验概括结论。在此种方法 论中注意人的特殊性,考虑到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之间的差距,充分发挥研究 者在研究过程的主观性。(二)(二) 、研究方式、研究方式4此次研究主要采用调查研究的方式,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 本收集量化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三)(三) 、具体技术、具体技术1 1、调查地点、调查地点:安徽大学磬苑校区 2 2、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安徽大学磬苑校区在校大一至大三女生(大四学生现在多已 离校,不作为调查对象) 。 3 3、调查方法:、调查方法:分层抽样 (1) 以安大 07-09 级所有女生,进行分层抽样,取 90 个样本。 (2) 问卷设计好后,取 30 个样本进行问卷试调查,根据试调查的结果以 及所反映的问卷的问题,对问卷进行更新,形成正式问卷。 (3) 对三个年级取 90 个样本,每个年级取 30 个样本。 (4) 问卷调查过程中随机对部分同学进行访谈,以更深入地了解情况。 4 4、资料分析比较方法、资料分析比较方法 运用 SPSS 统计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四)(四) 、预使用的理论、预使用的理论20 世纪 20 年代开始就有很多学者在个人心理层面对择偶进行了许多分析 和研究,大致分为几类研究视角: 精神分析视角,如“父母偶像”理论;进化心理学视角如性策略理论、好 基因模型等;经济学视角,如“社会交换”理论等;社会心理学视角,如“社 会学习”理论、 “刺激价值角色”理论等。1 1、 “父母择偶父母择偶”理论理论 弗洛伊德的“父母偶像”理论。该理论认为,男孩子由于其“恋母情结” 会选择据有其母亲个性品质的女子作为他的恋爱对象,而女孩子则因其“恋父 情结”会选择据有其父亲个性品质的男子作为她的恋爱对象(弗洛伊德,1986) 。 他的这种心理分析理论,过分强调了生理和心理因素,强调先天的性意识对个 性发展的意义,认为在择偶行为中生理、心理需要的因素大于社会选择的因素。 尽管后来有些社会学家对其进行了补充,如波盖特维林得出这样的研究结果: 大多数人容易爱上与幼年时和自己亲近的父母一方或代替这种相似的人(多米 尼安,1989) 。但父母偶像理论仍遭到许多质疑。2 2、 “需求互补需求互补”理论理论 温奇的“互补需要”理论。该理论认为,虽然择偶同诸多因素如年龄、种 族、血统、住宅的邻近、社会经济地位、教育或先前的婚姻地位等相一致,但 是当择偶表现为心理需求和个人动机时,他势必是互补而非同一的。它强调在 择偶时婚侣人士选择各自需求互补性的爱人为结婚对象。这对于婚姻生活相互 吸引、婚姻质量、婚姻冲突等问题具有比较强的优势,例如支配欲强的男性往 往选择依性强的女性为偶,想受人侍侯的男性往往选择会侍侯人的女性为偶等 等。3 3、 “刺激刺激价值价值角色角色”理论理论5刺激阶段。以感官为判断依据。如外表、年龄、种族特征。 价值阶段。对比价值观是否相容,是否有共同语言和共同信仰等。 角色阶段。双方评价是否符合自己的角色期望,在为人父母、居家生活等 各项生活任务方面是否保持一致性。 以上三个阶段,其中任何一个阶段出现问题,均会导致关系解体。4 4、 “进化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理论理论 进化心理学理论核心理念强调,由于进化与遗传的作用,人类具有先天的 择偶心理机制,以下介绍亲本投资理论,性策略理论,好基因模型,二元模型 四个具有代表性的进化心理学理论。 亲本投资理论:男女双方由于生殖细胞的数量悬殊,导致“投资”差异导 致良性之间的差异。如同性投资少的话竞争性大,所以众多男士追求女士,拥 有金钱和权力大的容易成功! 性策略理论:从理论上讲,男女分别进化了不同的性策略,有短期策略和 长期策略。男性一般更加倾向于采用短期性策略获得更多伴侣,从而获得更大 的生育机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