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奥斯特瓦尔德从相片上来看,炯炯有神的眼睛,神彩奕奕的面庞,微微发红的胡须与蓝眼 睛相互映衬,浓密的头发一直梳到后头。他走起路来总是那么急速,思考问 题总是那么敏锐,新的思想和新的灵感就像喷涌的泉水,从不间断地在充满 睿智的大脑里激荡。这就是弗里德里希威廉奥斯特瓦尔德(F r i e d r i c h W i l h e l m O s t w a l d ,1 8 5 3 1 9 3 2 年)。 这个名字,对于当今一代学习化学的学生来说,奥斯特瓦尔德的名字只 是意味着物理化学的奠基人。而对于学习艺术的学生来说,奥斯特瓦尔德的 名字却代表着对颜色的分类和测量体制作出卓越贡献的创始人。这两类学生 也许不会认为奥斯特瓦尔德是同一个人,他们很难想象,同一个人怎么会在 如此迥然不同的领域作出同样伟大的成就。 但是,奇迹毕竟在奥斯特瓦尔德的身上发生了。这位被称为“高级万能 博士”的学者,其才干是多方面的。而且,他的卓越贡献并不仅仅限于化学 和颜色学。他是一个非凡的“天才综合体”。 奥斯特瓦尔德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化学家,而且也是名副其实的哲学家、 科学史家、心理学家、艺术家、语言学家、作家,同时也是一位颇受欢迎的 教师和精力充沛的编辑,一位影响巨大的宣传者、组织者和社会活动家。 在化学研究领域,奥斯特瓦尔德是物理化学这一新学科的创始人、代言 人和组织者。在化学平衡、反应速度、亲和力、催化等课题的研究上成果卓 著,曾获得 1 9 0 9 年诺贝尔化学奖,被誉为法国的拉瓦锡。奥斯特瓦尔德也是 2 0 世纪起主导作用的颜色学研究者,他通过创立颜色数量理论和主观颜色学 系统,大大丰富了颜色学。 他具有极强的综合、阐释和表达能力,他吸引并造就了一批有才华的学 生,他善于把新观念和新见解传播到学术界或普及到公众之中。他就科学哲 学、科学方法论、科学天才、科学组织、一般文化问题、能源、公共教育、 人道主义、国际主义、战争与和平、世界语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诱人的见 解和行动方案。他勤于笔耕,论著丰厚,一生共撰写了 4 5 本书,5 0 0 篇科学 论文,5 0 0 0 篇评论文章,还编辑了 6 种杂志。他积极投身反对宗教的群众运 动中,热情地支持和推动教育改革和社会改造,是一位战斗的无神论者。他 的成就和影响举世公认。据他的女儿统计,他担当的职务和加在他身上的荣 誉称号多达 6 7 项。 奥斯特瓦尔德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和思想财富。这位传奇式的 伟大人物也许可以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多才多艺的巨人列奥纳多达芬奇相 媲美。奥斯特瓦尔德也是一个平凡的人。他在学校并不是标准的好学生;他 功成名就之后依然像普通人一样地工作和生活;他有众多的兴趣和业余爱 好,尤其喜欢演奏乐曲和画风景画;他中年以后开始厌烦人际间的复杂关系, 在 5 3 岁时就断然辞去莱比锡大学的教授职务,回到乡间,在自己营造的生活 空间内从事他感兴趣的工作。当然,他也存在同凡人一样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奥斯特瓦尔德丰富的思想和切实的实践,正是在伟大与平凡的两极张力 中迸发、体现出来的,这样的张力也造就了奥斯特瓦尔德这样一个名副其实 的人伟大的凡人,平凡的伟人。 在奥斯特瓦尔德逝世后,唐南(F G D o n a a n )在一篇纪念讲演中对他 作了这样的评价:“在他的一生中,新思想没有一刻不在他的头脑里喷涌, 他的流利的笔锋没有一刻不在把他洞察到的真理传播到光亮未及之处。他的 一生是丰富的、充实的、成功的,他尽其可能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他的旺盛的精力。在科学上、在哲学上,谁也无法获得绝对真理,因为思维、研究和 发现的巨流永不休止地奔腾着, 我们可以怀着深深的真诚和敬意说, 威廉 奥 斯特瓦尔德为伟大的事业进行了持久的、勇敢的奋斗。” 在这本小册子中,我们将追述奥斯特瓦尔德的生活、工作和思想,叙述 他成长的道路和成功秘诀,从中可以领略到奥斯特瓦尔德的科学贡献、科学 思想和科学方法,并在纵观他的思想、行为、语言之后,了解奥斯特瓦尔德 究竟是一个具有怎样高贵品质的伟人。一、童年花葩1 8 5 3 年 9 月 2 日,威廉奥斯特瓦尔德出生在拉脱维亚的首府里加。这 是一个濒临波罗的海的城市,当时是俄国的领地。里加是一座约有千年历史 的古城,其建筑风格和典章制度与德国的吕贝克市相仿。城中的上流社会和 中产阶级,如贵族、大地主、文士、商贾,以及下层贫民都讲德语,其风俗 习惯和精神生活也根植于德国文化。伊曼努尔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初 版(1 7 8 1 年 5 月)就是由里加书店出版的。 威廉奥斯特瓦尔德的双亲都是德国移民的后裔。他的父亲戈特弗里 德奥斯特瓦尔德是一贫如洗的手艺人,长期在俄罗斯流浪,后定居在出生 地里加,靠制木桶为生。他的母亲伊丽莎白洛伊克尔是面包师傅的女儿, 纯粹的德国血统,生于莫斯特,祖辈是从德国黑森移居而来的。他们结合后, 在里加安顿下来。因此,小威廉无论在理智上还是在感情上,都认为自己是 德国人。后来,他在求学期间极力反对沙皇俄国推行的泛斯拉夫运动,对强 迫用俄语授课十分反感,并由衷地厌恶那些没有民族气节的德国人。这就是 他所谓的“德国魂”。 制桶师傅和面包师傅的女儿结婚时还没有自己的房子。婚后,他们起早 贪黑,省吃俭用,好不容易积攒了一笔钱,买下了一座简陋、破旧的小屋。 刚刚懂事的小威廉感到十分心满意足,毕竟有自己的家了!为了节约家庭的 日用开支,母亲经常把父亲工棚里的锯末收集起来当柴烧。经过几年的惨淡 经营,他们买了新居,扩大了营业规模,家境逐渐有了改善,但仍谈不上殷 实富有。 威廉的父亲身材魁梧,性格暴躁,孩子们都怕他,尽量设法躲他。不过, 他倒也内秀,天分高,心灵手巧,喜欢画画。母亲身材纤瘦,机敏聪慧,干 起活来干脆利落,是一位十分称职的家庭主妇。母亲除了给全家做饭外,还 要照管孩子,操持家务,母亲的负担是很重的。尽管如此,母亲不仅把家务 料理得井井有条,而且还能挤出点时间读书看报,在有限的余暇内调剂一下 精神生活。母亲酷爱艺术,尤其喜欢戏剧,只要经济允许,父亲总是给她在 市立剧院预定座位。 威廉上有哥哥,下有弟弟,没有姐妹。他的兄弟长得都像父亲一样高大, 爱做热闹、粗野的游戏。而威廉的身材、秉性和情趣都与母亲相似,喜欢一 个人安静地做自己的事情。母亲的言传身教,不仅对他的思想发展和知识积 累有明显的影响,而且也给他注入了艺术家的素质。不过,他爱好绘画的天 性和制造器物的技巧,恐怕主要得益于他的父亲。父亲在多年的漂泊生活中 备尝艰辛,这既锤炼了他的意志,也使他见多识广。他定下了一条神圣不可 变更的家规:宁可作出最大的牺牲,也要为孩子的智力成长和出人头地提供 一切机会。也就是在这条不成文家规的庇护下,威廉在青少年时代充分发展 了未来创造者的个性和才能。 在威廉奥斯特瓦尔德的记忆中,他首次科学实验是在离家不远的小河 钓鱼。他坐在河渠边,等待鱼儿上钩。他父亲的一个朋友看见了,严厉警告 他当心点,免得被水蛭咬伤而落入水中。开始,他感到十分恐惧,但不一会 就镇定下来。他想,如果水蛭咬我,我可以丢掉鱼竿跑到岸边。就这样,他 继续安心钓鱼,但是结果并不是像他所想的那样令人满意:水蛭没有咬他, 他也没钓上鱼来。后来,这条河渠及其周围地区成了一帮幼小研究者的活动地盘。小奥斯 特瓦尔德和他的兄弟以及他们的朋友彻底地探索了河渠内都有些什么东西, 每一个新发现都由整个小组广泛地进行讨论。这种活动极大的吸引着他,尽 管母亲有点不大高兴,因为这常常给家里惹下麻烦。不过,母亲并没有阻拦 他的活动。 奥斯特瓦尔德的父亲的最大的癖好是狩猎。在距家 1 0 公里的地方,有一 大片湖沼,春天各种野鸟都飞到这里安家,冬天有野兔和狐狸,临水的山崖 还有山鸡。小奥斯特瓦尔德非常喜欢和父亲一起外出,但他并不愿意父亲开 枪打中那些毫无戒备之心的动物,每当父亲让他送猎物给亲友时,他心里总 是隐隐作痛,不忍看猎物的惨状。奥斯特瓦尔德自幼喜爱动物,后来从通俗 科学书籍中接受的爱动物的教育更增强了他的恻隐之心。在上小学时,不少 小朋友放学后,用竹枪打鸟,他常常趁小朋友还未瞄准小鸟时,设法赶走它 们。为此,小朋友对他产生不满。 接受了 4 年启蒙教育后,在 1 0 岁时,父亲决定把他送入一所新型的实科 中学,尽管当时里加也有教会学校和古典式的中学。这所学校的学制为 5 年。 头一年开始学俄语,依次还要学法语、拉丁语,还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 等自然科学课程,不过化学要到第 5 学期才开始讲授。最后一年还容许学习 大学的一些教学内容。学校里配备最优秀的教师,实行的是感化教育和启发 教学。因此,父亲的这一果断决定对奥斯特瓦尔德未来的全面发展具有决定 性的意义。他的创造天性和广泛志趣不仅未受到压抑,而且还培养了他未来 作为科学家和组织者的素质和才干。 在实科中学,奥斯特瓦尔德头一年还是一个十分顺从的听话的学生,各 科成绩均名列前茅。后来,由于阅读形形色色的书刊,在他的眼前展现了一 个五彩斑烂的世界。他在精神上逐步独立起来,开始比较自觉地、有意识地 选择自己的发展和成长道路。 1 1 岁时,他偶尔看到一本制作烟花的书,著者是韦伯斯基。书中提到的 化学药品除惯用名和学名外,还标注了化学式。奥斯特瓦尔德向老师询问化 学式的意义,老师只是告诉他,到五年级时就会明白的。就这样,他只好在 无人指导的情况下自己动手摸索,设法制作烟花。父母对他的举动都很支持。 母亲把省下的零用钱全交给他,用于购买硝石、硫磺、锑等化学药品,还把 厨房的研钵、筛子、器皿让给他用,父亲明知在木工铺里制作烟花有危险, 还是把地下室的一间屋子腾了出来,供他进行实验。即使这样,他还是没有 足够的钱去购买用于制取浓硝酸的曲颈瓶、玻璃管等器具。奥斯特瓦尔德一 方面利用冬休到建筑工地干零活挣钱,一方面作贴花画筹措铜币。在备足了 起码的药品和仪器后,他按照书中的说明和图示精心操作、反复试验,终于 成功地制出了他渴望已久的烟花。望着五彩缤纷的焰火冲向夜空,奥斯特瓦 尔德真是喜出望外。 通过制作烟花,增强了他对化学的兴趣,为他打下了化学训练的基础。 美丽的焰火点燃了他满腔的热情,打开了他心灵的窗户,照亮了他人生前进 的道路。 试制烟花这一件事,在奥斯特瓦尔德的一生中的确是具有决定性的。他 深深地体会到:无论是科学还是技术,通过印刷品保存下来,对后来人都有 着巨大的教益;另外,仅仅看书是不够的,还要亲自动手去做,去实践,才 能得到比书本所讲的还要多得多的东西;但是,要完成任何一件值得花时间去做的事情,仅凭良好的愿望和热情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坚强的意志和毅力 以及科学的方法。在成功之时,奥斯特瓦尔德还体验到一种近于痛苦的深奥 的幸福。这种幸福,恐怕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体验到。奥斯特瓦尔德晚年 发明的幸福公式,也许与此不无关系。 烟花试制成功后,奥斯特瓦尔德又认真地考虑了制作真正的火箭的可能 性。在犹豫了一段时间后,他作了真诚的尝试,并在小朋友的帮助下最终完 成了这项工作。在什么地方发射它呢?他们决定在厨房的烟筒道里发射火 箭,在这里不会有什么破坏。火箭终于发射成功,这一胜利鼓舞了他们,他 们几乎以工场的规模开始生产烟花爆竹了。 后来,奥斯特瓦尔德又迷上了照相,奥斯特瓦尔德手头什么照相器材也 没有,一切都得从头做起。他用父亲装雪茄的空匣子作照相机暗箱,用母亲 的观剧镜作镜头,用涂有药液的硬纸片作显影纸,拆下窗格上的玻璃作底板。 在里加买不到的化学药品,他便设法用容易买到的物质制取。在其他人看来, 这简直是毫无希望的可笑之举,然而奥斯特瓦尔德却出人意料地洗出了照 片,他当时比燃放烟花还要兴奋。要知道,奥斯特瓦尔德所取得的试验成功 的当时,他还没有上过化学课哩! 1 9 0 5 年 1 2 月 1 9 日,奥斯特瓦尔德在莱比锡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发表圣 诞节讲话时回忆起这一经历。他说:“在这一切困难面前,我发现应用一个 原则是有用的无论何时你想去作某事,但又没有成功的把握,你会发现, 最好的帮助是大声吹嘘:你将在某某时候完成这一业绩。这样,你就会责成 自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