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蜡烛的变化蜡烛的变化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体验探究的乐趣,乐于合作交流,愿意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2会设计、完成简单的实验,能对实验现象进行简单归纳。3认识物质变化的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4、让学生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5、能让学生体验实验获得证据、交流获得结论的重要。重点:重点:通过蜡烛熔化和燃烧的实验,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难点:难点:寻找证据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设计理念设计理念1、学习科学要以探究为核心本课中研究蜡烛的变化时,教师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亲自动手探究,重要的是把观察到的事实收集并在“实验观察记录表”上记录下来。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本课教学,运用多元智力理论,将以往“个体户”式的单向学习,转为主动参与小组活动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教师积极地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动手做”的机会,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研究,发现科学。设计思路设计思路:科学课学生的思维一定要具有层次性,注重科学课前后的衔接,也是我设计教学所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课前后的衔接就好像一个连环套一样,一环套一环,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具有了一定的层次性。本课由实验得出结论时所采用的逻辑推理方法是归纳法,归纳出物质的变化有产生和不产生新物质两类。我便将第一部分重点设计为实验探究,从简单的形状、形态变化,到较复杂的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二是加强课堂的拓展外延性,让学生说出自己观察到的更多的物质世界的变化,使学生对变化有一种更全面的认识。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小组实验材料:蜡烛,酒精灯,火柴,铁架台,大烧杯,瓷片、蒸发皿、实验记录单等。自选材料:醋,鸡蛋、烧杯、火柴、生鸡蛋、澄清石灰水、白糖、吸管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魔术引入一、魔术引入 师:把银白色的铁丝插入蓝色的溶液里,结果怎样?老师想问一问同学们:班 里谁的力气最大,老师这里有两杯无色透明的液体,谁能把它们吹浑浊。 这种神奇的变化能强烈吸引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这种神奇的变化能强烈吸引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生表演。师生共同揭示秘密。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变化。(举起手中的粉笔,)你们看,老师手里的粉笔,当用它来写字时,写一会儿,粉笔会有什么变化?(生答:变短。)如果老师不小心把这支粉笔掉在了地上,它又会有什么变化?(生答:断开了。)同学身上也在发生着变化。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你们最大的变化是什么?(长高了)你们的身高变化是不是每天都能看见呢?这说明有的变化是缓慢的,不容易被发现,而有的变化却很明显,很容易发现。就像老师刚才表演的这个魔术一样,一下子变红了,一下子又变回去了。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物质的变化。(板书变化)唐代诗人李商隐曾经有这么一句诗,叫“蜡炬成灰泪始干”,就是描述我们周围的一个常见物体的变化,你们知道这种物体叫什么吗?(蜡烛)今天我们就从蜡烛身上来研究我们周围的奇妙变化,好吗?(板书:蜡烛的变化)二、探究蜡烛的变化二、探究蜡烛的变化(一)加热蜡烛(一)加热蜡烛1、谈话: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闻一闻等一些方法来了解蜡烛的特点,比一比看哪一组的同学观察的最仔细。2、分组观察。3、问:通过观察,你们了解到了蜡烛的哪些特点?(蜡烛是白色的,呈圆柱体。蜡烛由蜡油和中间的蜡芯构成。 蜡烛摸上去有一种滑滑的感觉。第一次闻上去没有什么味道,细细再闻的话,有一种说不出的味)4、今天我们想要来研究蜡烛的变化,你觉得光凭我们刚才的观察能发现蜡烛身上的变化吗?那么你们准备怎么来研究呢?(点燃、加热、用小刀刮、可以放在水中来研究变化)教师板书:切断、点燃、加热5、谈话:下面我们就来选择给蜡烛加热的方法来试一试。为了实验的效果更明显一点,我们用蜡块来代替蜡烛来做这个实验,因为他们的制作原料都是一样的。在实验前请大家猜测一下:加热以后,它会有什么变化?冷却以后又会有什么变化呢?这几位同学的猜测究竟对不对呢?我们还要通过什么来验证?6、谈话:在做这个实验时要注意哪些事项,出示小黑板,温馨提示。7、学生实验、教师巡视。8、问:蜡烛在加热的过程中,固体变成了什么?(变成了流动的液体)板书:加热:固体液体又问:如果蜡烛停止加热冷却下来又会有什么变化呢?9、学生观察并记录。10、加热过的蜡烛冷却以后你们发现了什么?(板书:冷却:液体固体)11、小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发现:蜡块从加热到冷却这一个过程,只是它的什么发生了变化?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板书:没有新物质产生)12、点燃蜡烛,观察一下有什么现象发生了?(二)点燃蜡烛。(二)点燃蜡烛。1、谈话:下面就请同学们把书翻到 30 页,请同学们先读一读,再讨论一下实验时要注意哪些事项。2、分组实验。4、分实验内容汇报实验结果。5、小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发现:蜡烛燃烧以后会产生哪些新的物质?于是科学家就把变化分成两类,我们来看一下科学家们是怎样给物质变化分类的。学生轻声读一读。6、过渡:刚才我们研究了蜡烛的变化,知道了它的变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 另一种是 那么其它物质的变化又会是怎样的呢?同学们想不想来探究一下其它物体的变化情况。 【研究蜡烛,培养他们今后养成通过实验验证结论的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研究蜡烛,培养他们今后养成通过实验验证结论的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因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倡导以探究为主,力。因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倡导以探究为主,学生通过自主实验的过程中既可以使其对这两种变化有什么样的特征有了直观学生通过自主实验的过程中既可以使其对这两种变化有什么样的特征有了直观地认识,同时又可以在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地认识,同时又可以在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对于以后养成通过实验自主探究日常生活和助于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对于以后养成通过实验自主探究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习惯,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习惯,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三、探究其他物体的变化三、探究其他物体的变化我们继续探究实验内容实验现象1、压扁饮料罐 2、把鸡蛋放进醋中 3、把食盐放进水中并搅 拌4、火柴燃烧 5、在碱水中加入白醋 6、加热白糖 1、谈话:老师为大家准备了醋、鸡蛋、食盐,还有白糖。由于时间有限,我们不能把 5 个实验全部都做。每组派代表来实验探究。2、猜测:其他同学先猜测一下,你们要做的实验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3、展示自己的成果。4、总结:通过对其他物质变化的研究,我们进一步证明物质变化有两类,一类是仅仅是形态发生变化,另一类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增加了很多小实验。这些小实验材料来源于生活,学生并不陌生,并且实验增加了很多小实验。这些小实验材料来源于生活,学生并不陌生,并且实验 操作简单、实验现象明显,学生自然兴趣浓厚。在做这些实验时,一方面为课操作简单、实验现象明显,学生自然兴趣浓厚。在做这些实验时,一方面为课 堂时间所限,另一方面也为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我让学生自己决定选择其中的堂时间所限,另一方面也为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我让学生自己决定选择其中的 两个实验,并且如果时间允许,还可再做其他实验,这更激起同学们的探究热两个实验,并且如果时间允许,还可再做其他实验,这更激起同学们的探究热 情。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高潮迭起,不断有情。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高潮迭起,不断有“重大重大”发现:发现:“鸡蛋鸡蛋 放进醋中产生气泡放进醋中产生气泡”、“醋倒进碱中产生大量气泡醋倒进碱中产生大量气泡”。虽是生活中的小实验,。虽是生活中的小实验, 学生却有发现新大陆的惊喜。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实验,学生较容易地将物质学生却有发现新大陆的惊喜。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实验,学生较容易地将物质 变化分成了两类。变化分成了两类。】四、生活拓展四、生活拓展 1、谈话:其实在生活中也有很多有趣的变化,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下面这些现象属于哪一类变化?并说出理由。 下列这些现象属于哪一类变化,并说出理由。 A 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 B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1、生鸡蛋变成熟鸡蛋 2、冰融化成水 3、木头做成家具 4、木头燃烧 5、自行车车胎爆裂 6、弹药爆炸 7、紫砂泥做成紫砂坯 8、树叶变黄 9、小麦加工成面粉 10、面粉做成馒头 【让让科科学学回回应应于于生生活活,拓拓展展学学生生的的知知识识面面。 】 板书加热 形态的变化 蜡烛的变化 固体液体-固体点燃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碳 二氧化碳 水 蜡烛的变化实验方法实验现象有无产生新物质加热 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烧杯 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内壁涂有澄 清石灰水的烧杯将白瓷片盖在火焰上方 下列各种现象属于哪种变化实验内容实验现象有无产生新物质1、压扁饮料罐2、把鸡蛋放进醋中3、把食盐放入水中并搅拌4、火柴燃烧5、在碱水中加入白醋6、加热白糖 下列这些现象属于哪一类变化,并说出理由。 A 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 B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1、生鸡蛋变成熟鸡蛋 2、冰融化成水 3、木头做成家具 4、木头燃烧 5、自行车车胎爆裂 6、弹药爆炸 7、电灯发光 8、树叶变黄 9、小麦加工成面粉 10、面粉做成馒头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