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清明节趣闻一则虚荣化:把死事办给 活人看。2006 年 4 月 3 日, 四川省华蓥市阳和小 学的少先队员们来到 “华蓥山游击队革命 烈士纪念碑”前祭奠 先烈。华蓥曾是江姐 等革命先烈战斗过的 地方,是“红岩精神” 的发源地之一。新华 社发向素不相识的逝 者献一束花 在上海福寿园内,上海市民汪前兵在一座刻满了普通人名字的墓碑前伫立 良久,并献上了一束花。 “我不认识他们,但是我佩服并感谢这些人的举动。 ” 他说。 汪前兵面对的,是“上海红十字遗体捐献者纪念碑” ,上面刻满了 3942 个 名字。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死后将遗体捐了出去,用于医学研究,而自己则 “尸骨无存” 。此碑立于 2002 年 3 月 1 日,是全国第一座红十字遗体捐献者纪 念碑。这些捐赠者在因病去世前坚持要让自己的遗体用于医学实验,以为他人 寻找诊治之方,有的甚至还“拖家带口”一起捐。 据报道,在西方发达国家,一名学外科的医学院学生毕业前至少要解剖 10 具人体遗体,但在我国,每 10 个学生只有 1 具遗体可供解剖。有的院校甚至平 均 20 多名学生解剖一具遗体;做实验时,许多人干脆就只能围着看。 在我国每年庞大的死亡人口中,志愿捐献遗体的比例微乎其微。记者了解 到,上海的遗体捐献在全国开展较早。据统计,截至 2006 年底,上海共有 23578 名市民自愿登记,加入了遗体(角膜)捐献志愿者的行列,有 3942 名志 愿者实现了遗体(角膜)捐献。在我国大陆已经开展遗体捐献工作的 55 个城市 中,上海遗体捐献登记数和遗体捐献接受数均占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些宝 贵的遗体,成为后人弥足珍贵的医学研究材料。 当今社会上,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将感激和敬仰献给这些无私的遗体捐献者。 福寿园负责人介绍,许多前来扫墓的市民在为自己亲人扫墓完毕后,也会特地 来到这座特殊的墓碑前瞻仰许久,献上鲜花。此外,清明节期间,在该墓地的 刑警之魂纪念墙、劳模丰碑园等几个特殊馆区内,前来祭扫的人也络绎不绝, 而其中绝大多数并不是安息在这几个馆区的亡灵的家人。据估计,清明节期间, 前来这几个特殊馆区祭扫的人群将达数万人之多。 一位市民的话也许道出了人们的心声:“在清明节,我深深怀念并感激的 不仅是我的祖辈和亲人,还包括所有为这个社会作出贡献的人。 ” 中国人要防止自己的“感恩节”走样 史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逃亡途中,跟随他的臣子介子推为保其性命,从自己腿上割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将隐居山林的介子推去世 的日子命名为寒食节,举国哀悼,这个节日后来逐渐与清明节合二为一。从这 个清明节的典故中我们可以看出,知恩图报,重情感恩,是清明节本初的内涵 之一。 多少年来,清明扫墓、祭祖承载了国人太多的情感,早已成为一种深刻的 心理积淀。在这一天,人们不远千里,也要亲自到亲人、故友坟前祭扫。有的 人甚至风雨无阻,守墓多年。日前,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位上海杨浦区的市 民带着妻子和儿子,一路手持鲜花和祭品,不停地换车、赶路,就是为了到位 于苏州郊区的横泾公墓的母亲墓前祭扫。由于下雨,他在墓前仅呆了不到一个 小时,而来回花在路上的时间有 7、8 个小时之多。他说,不管自己多疲劳,看 到母亲的坟,心里立刻就会被哀思和感念所填满。清明节期间,有数亿中国人 都在为这样一次短暂的扫墓而奔波着。这不得不让人感慨:清明扫墓和春运一 样,称世界最大的“亲情事件”! 但让人痛心的是,传统节日的内涵如今正在慢慢被忽视乃至被异化。其具 体表现有三:一是庸俗化,比如各地每年都会出现的清明扫墓中的种种“怪象” , 除了烧纸、烧香,扫墓用的祭品也在花样翻新;过去只是冥币,加上些酒菜, 现在纸制的轿车、别墅、笔记本电脑、手机也开始出现。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 纸扎的应召女郎等也进了祭品之列,使得庄严的祭奠活动变成了低俗的行为。 二是虚无化。现在网上兴起了“网络扫墓”的“时尚” ,人们通过网络,敲 几下键盘就可以将扫墓的事情办了。记者认为,如果祖宗墓葬远隔千里,网上 祭扫还情有可原;如果祖宗坟墓就在不远的地方,还搞网上祭扫,不愿到墓前 去祭奠一下,这就彻底背离了清明节的内涵。点上几柱香,送上一束花,几个 鞠躬最朴素的方式却可以充分表达人们的哀思,抒发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而在网上扫墓,即便是给先人“烧”上最好的东西,却也成了一个虚拟的世界 里虚无的游戏而已。 三是虚荣化:将死人的事办给活人看。不少人在父母生前,并没有尽到赡 养的义务,对父母的态度甚至可以说是冷淡、刻薄的。在父母去世后,他们却 要大操大办丧事以表“孝心” ,有的在清明、冬至扫墓时,也会搞得异常隆重。 还有些人家庭并不宽裕,却非要“打肿脸充胖子” ,把丧事、祭扫办得档次很高, 似乎越是花钱,就越能表现出自己的悲痛和孝顺。其实,死者长已矣,这一切 无非是活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已。 “感恩清明”:从“感恩之心”到“感恩之举” “对人们来说,花钱搞形式固然能够换得心理上的安慰,但父母活着时能 充分尽孝,才能让他们死而无憾 ,这样,哪怕清明扫墓时只是三鞠躬,都已 足够了。 ”上海理工大学乔宽元教授说。 现代社会中,所有社会成员都应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是理解他人,关 爱他人,帮助他人。而要做到这一点,每个人都应怀有“感恩之心” 。中国的清 明扫墓,无疑是一次道德事件。但不可否认的是,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清明燃 香、献花、倾诉等种种祭扫行为,是为了免除生者内心的不安。这是一种消极 意义上的“感恩之心” ,而当前我们更需要的是积极意义上的“感恩之举” 。 首先是重“死” 。人皆向死而生。死亡,以及死亡的处理方式殡葬,能 够全面地折射出一个社会人群的文化和生活的水平以及道德状况。重死,也就 要重“葬” 、重“祭” 。因而对于祭扫,人们不可轻慢,更不应因生者的种种功 利目的而使其变味。 其次是重“生” ,就是提倡“薄葬厚养” 。与其将心血和财力花在后事的大 操大办上,不如待生前的人好一点。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一位上海市民将去世 母亲的骨灰进行了海葬。他对记者说,自觉生前对母亲尽够了孝道,保证了她 晚年的幸福生活;并且在母亲高 寿辞世时,曾叮嘱要将骨灰撒海。 “简单一点,也为我们省点钱” 。 他说:“母亲在的时候我希望她 过得好,她走了也希望我们过得 好啊!”诚哉斯言。 不道德:靠回收祭品赚钱。 在一些墓园园区内,有中年 男女在墓地里来回忙碌。他们手 中提着大塑料袋,当祭祀的市民 离开不久,他们就悄悄上前将市 民留在墓前的鲜花和水果等供品 收进袋子里。有的在近前就卖掉, 有的则想办法运走。记者近日来 到慈安园、古林人文纪念园、松 鹤园、北郊陵园、青山公墓等进 行了解,发现果然有人在收集祭 品。知情者透露,所有被“回收” 的祭品 90%都被卖出。4.殡葬用品最高可赚 2000.北国网讯 “多亏我们兄弟姐妹多,大家分摊费用还能承受得起,以后 我生老病死的时候可怎么办?”刚刚为父亲办完葬礼的刘阳身心俱疲地对记者 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一场葬礼,加上买墓地的费用,全部算下来花了十五六万 元,4 个人平分一家还花了 4 万多元,这让他颇感无奈。清明将至,记者走访沈城殡葬市场时发现,大到墓地,小到骨灰盒, 暴利仍然存在于殡葬消费的每个环节。墓地要 40 万元以上的、骨灰盒要镀金 的随着殡葬用品刮起的奢侈消费风,殡葬行业的利润也是越来越惊人。“富人生意”消费流行“顶级”的“一套寿衣要 3000 元的,一个骨灰盒要好几万的,买墓地要 40 万元以上的。 ”做殡葬用品生意的陈翔从事这行已经 10 多年的时间了,尽管市 场竞争日益激烈,但他却从来没觉得钱不好赚过。据他透露,现在殡葬用品消费也出现了一股奢侈风,有些人专认这种奢侈殡葬品,甚至要求订做,或者坐 飞机到外地去购买。“我刚刚接了一份要求订做 3000 元左右寿衣的,我现在专门做富人 生意 。 ”陈翔表示,虽然殡葬用品中一直分低、中、高档商品,但是以往销售 者都是统卖,而且卖得最好的还是低、中档商品,所以销售者往往将销售重心 都放在低、中档商品上,而高档商品就是摆个图样、标个价格,有的还没有货。 但是后来他却发现,有不少消费者开始追求起殡葬奢侈品来。这些消费者不但 自己穿着顶级品牌,开着好车,而且对操办亲人的后事也非常讲究,给死者购 买上档次的寿衣和骨灰盒,而不再像以前那样仅仅注重殡葬形式上的排场。陈翔根据自己的观察,也改变了销售重点,现在在网上卖起“贵族商 品” ,只做“富人生意” 。他的高档货一般都要提前订做,还可根据消费者要求, 制作有个性化的殡葬品。比如他卖的寿衣一般都在千元以上,像一套高档的中 山装,他卖到 1500 元,而一套订制的刺绣唐装达到了 2000 元以上。记者了解 到,一般寿衣店的寿衣多在几百元,几百元到千元以上的骨灰盒也比较多见。 但是陈翔卖的骨灰盒多是万元左右的,有黑檀木、水晶、玉石材质的。陈翔说, 以前还根据消费者需求,订做过镀金的骨灰盒呢。陈翔透露,现在的生意还是挺好的,购买者一般都是有钱人,他们觉 得奢侈品代表自己的档次和身份,特别喜欢与众不同、价格较贵的商品,并希 望通过这种显富行为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殡葬用品 产品大多是“三无”的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质量相近的殡葬用品的价格在不同销售地方 价格也相差很大。同样的鲜花花圈,价格能相差 100 元。看上去质量、样式都 相近的唐装寿衣,大东区一家医院附近的寿衣店卖几百元,而有的寿衣店却要 价上千。同样,红木样式的骨灰盒有的殡仪馆是几百元,有的卖到上千元。对 这些物品的定价,购买者通常并不了解,销售者也以厂家、材料不同,而作为 差价的理由。据记者了解,虽然有的寿衣价格比高档西装还高,但大多是无商标、 厂名厂址和执行标准的“三无”产品,高档寿衣的成本价不过百元左右。问其 具体事宜,通常销售者都是含糊而过。而且有的寿衣虽然价格挺高,但是做工 却并不精细,有的寿衣钮扣一扯就掉,线头直接露在外面。而销售者则表示, 反正也是烧的东西,外表看上去好就行呗。陈翔告诉记者,以前他还知道,有的销售者将普通木头盒刷上油漆, 就能卖到几千元的事情。在殡葬用品中,品牌、质量意识还是不足的,一般都 是销售者说什么好,消费者就认为什么好,而且利用逝者亲属尽孝心,不会砍 价或者较真质量问题等心理,销售者就会推荐一些价格较贵但质量一般的商品。 目前关于相关寿衣质量标准等还缺乏详细的规定,再加上一些人的“厚葬”心 理,也导致部分殡葬用品市场“水分”挺大。记者调查 加价 10 倍算“公道”的在位于大东门附近的殡葬用品一条街,因清明的到来,生意也开始火 爆起来。经过朋友介绍,曾经从事殡葬生意多年、人称“老董”的一个殡葬经 纪人,答应领记者见识一下殡葬用品到底有多少暴利。在一个中年女业主的店里,各种骨灰盒的价位从 400 元至数千元不等, 她给记者拿出的画册上还有价位更高的骨灰盒。当记者指着其中一款价格为 3000 元的骨灰盒问她是否还能便宜时,她笑着说:“这东西都是一锤子买卖,很少有人买个骨灰盒还讲价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选不同价位的嘛! ”从她的店里出来,老董告诉记者,记者问的这款骨灰盒,进价不会超过 300 元,她的价格还算公道的,在一些高档的殡葬用品店可能卖到五六千元。 “骨灰盒应该是殡葬用品中利比较大的,最便宜的进价不过二十几元,甚至几 块钱,到了销售环节至少要翻十几番,甚至能卖出超过原价百倍的价格。 ”据老 董透露,沈阳也有几十家生产骨灰盒的小厂家,为了卖出骨灰盒,出厂价通常 不高,一般在几十元至百元之间,高档骨灰盒最高不超过三四百元。 “越是高档 的骨灰盒利润越高,有钱人的钱好赚嘛!”老董介绍,让丧主从店主处购买骨 灰盒,并代理接下来的其余殡葬环节和殡品销售,店主经常给他这样的殡葬经 纪人高达 40%以上的回扣。 “我一个月的收入中有一半都来自这种回扣, ”老董 并不讳言自己经常会拿回扣。为了回馈对方,他也会不断领客户进来消费。100 元一个的纸花圈成本价不过几元钱、三四千元的高档寿衣西装成 本价不超过百元老董说,干他们这一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