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8页
第2页 / 共98页
第3页 / 共98页
第4页 / 共98页
第5页 / 共98页
第6页 / 共98页
第7页 / 共98页
第8页 / 共98页
第9页 / 共98页
第10页 / 共98页
亲,该文档总共9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编制招聘考试教师编制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教育学教育学+心理学心理学+新课改新课改+针对性练习以针对性练习以及答案及答案)最全复习资料最全复习资料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来源: 曹国超的日志新课程师资培训统一考试模拟卷新课程师资培训统一考试模拟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 , , ”和*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 目标、 目标和 目标。3、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 、 、 为 中心的状况。4、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 、 和 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 。5、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 、 、 。6、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 的 评价体系。7、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 、 、 和 的依据。8、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 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 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9、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 。10、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 的呈现 方式、 方式和 方式的变革。二、选择题(从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在答案题号上打;每小题 2分,共10分)1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A.充分地传授知识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1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A. 以综合课程为主 B. 以分科课程为主 C.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 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13、 “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 )A. 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 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C. 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D. 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B. 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D. 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1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 )A. 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 B. 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C. 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D. 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三、判断题(在你认为正确或错误的说法后面的括号内打或打;每小题2分,共20分)16、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 ( )17、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 )18、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课程为主。 ( )19、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国审制”,形成了教材编写、出版、选用混乱的 局面,不利于教师把握教学和考试的标准。 ( )20、 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培养目标,只能在语文、美术、音乐 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没有办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 )21、 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标很有必要,不但应该在心理 健康教育课中培养,其他课程也都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 )22、 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只能 在思想品德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无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 )23、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了。 ( )24、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验新课程的过程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 ( )25、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积极地举手 回答。 (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26、谈谈你对“教师为主导(引导) ,学生为主体”的认识。27、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你对新课程提倡的“促进者”这一教师角色的理解。28、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你将怎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改革的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 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 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 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 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 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 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 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 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课程 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 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 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 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 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 实践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对地方,学 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课程结构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 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 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 (或物理、化学、生物) 、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 、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 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 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 程,积极试行学分制止管理。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 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 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 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中,加强信息技术教 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 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 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 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 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 市普遍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 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 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和价值观;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 学生创新与实践。幼儿园教育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 原则,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未 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 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应在坚持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 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 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 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 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 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 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 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材开发与管理教材开发与管理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 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 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 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 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 厂、农村、部队和科研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