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技导报 2014, 32 (2)www.kjdb.org“为自己而工作为自己而工作” 职场 文/ /马臻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研究员。栏目主持人栏目主持人 马臻, 电子信箱: zhenmafudan.edu.cn。早晨在去公司的公交车上, 读着俞 敏洪写的一本小册子 永不言败 。书中 有一篇文章 “为自己而工作” , 让我想起 很久前一次与朋友志的电话。 “, 为自己而工作。 ” 与志聊到工 作, 电话中我这么说。 随后几天, 和志碰头了。他说:“我 仔细想了想, 并不认同。我认为, 为自己 工作就是自私的表现” 在企业里, 志肯定很受欢迎: 公司给 你工资, 提供你生存的物质; 你为公司工 作, 天经地义。正可谓,“拿人钱财, 替人 消灾” 。然而我认为, 一定要培养为自己 而工作的心态。 2013年10月, 在一次 “沙龙” 上, 公 司领导点名让我发言, 我说了这么一句: “, 今天老板在这里, 我拿着你的工 资, 我也敢这么说, 在为自己而工作 ” 接着我分享了几个小故事, 说明为 自己工作并不是一种自私的表现, 而是体现 “我是工作的主人” 的观念, 是一种 主动的思维。 分享一: 我和一位同事鹏需要经常出 差到广州。每次出差都需要预定酒店。 每一次我去他的房间, 都会看到他订的房 间是该宾馆观赏广州夜景极佳的位置。 “鹏, 每次你订的房间都这么好, 运 气也太好了吧? ” 我很羡慕地说道。 “呃, 这个比较好办啊, 一是要提前 预定, 二是要求酒店给你06编号的房间 啊。 ” 鹏应答着,“因为之前住过一次06编 号的房间, 房间很大而且视野很好。 ” 鹏的主动要求, 能让自己睡得舒坦, 解除旅途疲劳的同时又能欣赏广州繁华 的夜景。细小的主动思维能够改变生 活。 分享二: 英语里有主动句式与被动 句式。主动句的主体是 “我” , 被动句的 主体是 “我之外的事物” 。比如 “我处理 好了某某事” ,“某某事被我处理好了”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做事风格。这是俞敏 洪在 永不言败 中 “主动的力量” 一文中 提出来的, 他从自己的英语教学中, 提炼 出了对工作的感悟。 逢年过节朋友们结伴旅游。有的人 心里早有了去目的地旅行的计划和安 排。而有的人, 还没有考虑, 当假期来临 时, 他们对自己旅程安排茫然不知所措。 你不安排旅程, 朋友的旅程就成了 你的旅程。 你不安排工作, 上司的任务清单就 成了你的工作。 你不安排生活, 生活就会让你随波 逐流。 很多人、 事、 物可能来得早, 也可能 来得晚。多一份主动, 生活会给你多一 份预期。文/ /郭峰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软件开发工程师。细节影响成败细节影响成败我有一名学生不接电话的行为让我 很烦。我对他说, 如果一直这样的话, 即 使找到所谓的好工作也行之不远。我曾 对他说, 想象一下, 以后你不在时你老婆 临产, 打电话找不到你会有什么后果? 我再举几个例子说明细节影响成败。 例子1: 我家需要修3个射灯, 联系 了物业人员, 约好周日某时间段修。但 到了周日, 没人过来。我问物业人员, 他 们说负责修灯的外包公司早上已经派出 一个工人, 但打了无数个电话, 都联系不 上他。下周日, 情况照旧。 例子2: 我约好车行的销售员周日下 午4点验车。带着全家过去后, 销售员正 忙着接待别人。他说:“5分钟就好” , 结 果, 5 分钟等于 30 分钟。后来, 他对我 说,“最早星期四能够把车开走。 ” 我脑子 里马上对这个 “星期四” 打了个问号。 学生听了我的话, 说:“马老师, 你太 注意细节了, 有的人注重结果, 不注重过 程, 只要最后帮你弄好了, 不管是今天还是明天。 ” 但我并不这么认为, 因为如果你明 天才能修, 那就不要拍胸脯说今天就能 修好, 害得我在家里白等了一天, 而明天 还要上班呢。仅仅 “修好” 就好了吗?怎 么能不考虑具体过程和过程中反映出的 做事、 做人态度?说穿了, 这就是 “靠谱” 和 “不靠谱” 的区别嘛! 回头想想, 很多学生都不注重细 节。有的学生交暑期实践申请, 到截止 期那天才找指导老师签字, 没有留出足 够时间让老师看材料。有的学生在组织 科创项目评审时没有提前准备好电脑、 投影仪和申请材料, 耽搁了评审进程。 有的研究生想用别人的仪器, 结果 约了机时却不去做实验, 结果管理仪器 的人以后就不让他用仪器了。有的离开 实验室时不关门, 钥匙插在门上面, 有的 在实验室吃东西, 敞开口的饮料放在电 脑键盘旁边, 不及时清理垃圾, 有的不及 时更换用完的气体钢瓶, 把别人仪器上的零件拆下来装在自己的仪器上 有的研究生号称能熟练使用文献管 理软件 EndNote, 但整理出来的论文参 考文献部分始终错误百出。后来, 导师 让他使用EndNote调整论文中的文献顺 序, 他没有使用该软件 “格式化” 论文, 而 是 “手动调整” 文献顺序。 有的人读文献不看作者名字和所属 的科研机构。甚至在面试时泛泛而谈某 个实验技术在这个方面、 那个方面有广 泛应用, 可是被问到具体的内容时, 却答 不上来。 以上这些都是细节问题。正是对细节 的态度, 决定你将来在职场上能走多远!(编辑编辑李娜李娜)90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