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学复习知识点梳理(一)名词解释1.教育: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广义教育和狭义教育之分。广义教育是指,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2教学过程: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科学文化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同时,是学生身心获得一定发展,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过程.3.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引导他们经过积极思考与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学会分析问题,树立求真意识和人文情怀的原则。 4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的保持在记忆中,以便根据需要迅速在现出来,卓有成效的运用的原则。5.修养: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是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6.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的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 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性活动。7.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承担教书育人,培养国家和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8.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经过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转换,调整和变动,以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展现其智慧才能,实现其人生抱负。9.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是指就教育所培养的社会实践主体在生产,科技,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挥的作用而言的,他指向的主要是社会整体的存在,延续,演变和发展。10.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来决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这就是所谓的个人本位论。11.社会本位论:是指教育目的是由社会需要所决定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就是教育要追求的目标,教育应按社会对人的要求来设定。12全面发展:是指受教育者个人必须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13独立个性:是指德,智,体,美等素质在受教育这个人身上的特殊组合,不可一律化,即全面发展的个性。14.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行的规则,如,各种相关的教育法律,规则,条列等。15.终身教育:是指人一生各阶段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也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综合。前者从纵向上讲,说明终身教育不仅仅是青少年的教育,而且涵盖了人的一生;后者从横向上来讲,说明终身教育即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16.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17.教科书:亦称课本,它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规范用书。18.课程: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特定的知识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活动方式构成的一种动态的教育存在。从育人目标的角度看,课程是一种培养人的蓝图;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看,课程是一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连接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引导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知识体系及获取的路径。19.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有计划地组织与引导下,能动的学习、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自身的智能与体力,养成良好的品行与美感,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简言之,教学乃是在教师引导下能动地学习知识以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2)简答题1教学基本环节中,备课有何意义?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课前教师必须备好课;编制出学期教学进化度计划,写好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2.备课有哪些步骤?第一步是深入专研教材;第二步是全面了解学生;第三步是确定教学目标;第四步是选择并确定教法;第五步是编制教案。3.教育社会功能中的政治功能有哪些?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青一代的政治社会化;教育通过造就政治管理人才,促进政治体制的变革与完善;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民主政治建设;教育还是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的重要力量。4.教育的经济功能有哪些?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劳动力的基本途径;现代教育是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变为直接生产力的重要途径;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5.教育的生态功?树立健康生态文明的理念;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民族素质;引导建设生态文明的活动。6.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7.古代教育的特点?原始教育主要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进行;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并不断被强化;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8.现代教育的特点?学校教育逐步普及;教育的公益性日益突出;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教育制度逐步完善。9.人发展有哪些特点?未完成性;能动性。10.人发展有哪些规律?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整体性。11.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有哪些?遗传;环境;个体能动性;教育。12.遗传对人的发展有哪些作用?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遗传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13.坏境对人发展的作用?环境是人发展的外部条件;环境的给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14.个体能动性对人发展的作用?个体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个体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个体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15.学校教育的价值?学校教育的价值主要在于,引导年轻一代通过掌握知识获得身心发展,使他们按照社会发展和家庭及个人所期望的要求社会化,专门化,个性化,以保障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的培养,从而积极有力的促进社会向前发展,这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特点,优势和作用。16.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生产力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发展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17.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体现在哪些?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着教育的性质;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受教育权;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18.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体现在哪些地方?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于水平;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和变革。19.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哪些?复杂性,创造性,专业性,示范性。20.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提高业务水平,增强自身修养,树立教师威信;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增进师生间心理相容度。21.学生有哪些本质属性?学生是处于人生发展最迅速的时期的人,其发展有可塑性和可能性;学生发展的可塑性和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是个体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学生是学习的做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2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指什么?是指在国家教育的总目标的指导下,由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必须的课程和教学目标构成的教学目标系统,他们由抽象到具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结构。一般来说,这一目标体系由四个层次构成,一是国家或社会所规定的教育总目标;二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三是课程目标;四是教学目标。23.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高尚的师德;宽厚的文化素养;专门的教育素养;健康的心理素质。24.我国教育目的包含哪些基本点?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坚持全面发展;培养独立个性。23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有哪些?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劳育。24.教育制度有哪些特点?客观性,规范性,历史性,强制性。25.现代学校制度有哪些?现代学制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双轨学制,二是单轨学制,三是分支型学制。原来的西欧学制为双轨学制,美国学制属单学制,苏联学制属分支型学。26.我国现行学制是什么?我国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开始的,1902 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一称“壬寅学制”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学制,但未及实施。1904 年,又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有称睽卯学制,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其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7.我国现行学校制度改革体现在哪些方面?适度发展学前教育;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高等教育。28.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论专著是?1918 年博比特的课程 。29.课程的基本要素有哪些?社会;知识;学生。30.世界各地课改发展的趋势?追求卓越的整体性课程目标;注重课程编制的时代性,基础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讲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31.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有哪些?倡导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的知识生成方式和自主学习方式;增强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和综合性。32.教学的意义有哪些?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33.教学的任务有哪些?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发展体力,智力,能力和创造才能;培养正确地思想,价值观,情感与态度。34.教学过程的性质是什么?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求和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35.传授或接受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有哪些?引起求知欲;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35.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有哪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三)散乱知识点1.1995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方针是目前通行的教育目的的最规范的表述。2.2004 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选法修正案再次明确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体力、体制、智力等方面全面发展。3.古希腊的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在教学中,并不把真知直接教给学生,而是通过对话、诘问。让学生陷入矛盾的困境,然后引导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去获得真知。4.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雄辩术原理提出了“模仿、理论、联系的学习过程理论。5.美国的夸美纽斯推进学年制度、分科教学和班级授课。6.法国卢梭的自然教育是指儿童内在的身心发展。开启了教育的心理学基础研究。7.赫然巴特“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渊源。8.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是我国最早的,也是世界最早的,出现于战国末期,是由儒家思孟学派编写的。比外国的早 300 多年。9.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培养是西方最早的有关教育问题的专著。10.1632 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针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论述了教学原则。11.1762 年,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爱弥儿 ,系统地阐述了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12.1806,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出版了普通教育学 ,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