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各单元重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各单元重点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本单元教材解读 大自然的景物多么迷人,燕子呓呢,柳树发芽,荷花绽放,泉水丁冬流淌。本组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选编了燕子 古诗两首 荷花 珍珠泉四篇课文,一个本单元教材解读大自然的景物多么迷人,燕子呓呢,柳树发芽,荷花绽放,泉水丁冬流淌。本组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选编了燕子 古诗两首 荷花 珍珠泉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前三篇为精读课文,后一篇为略读课文。四篇课文多角度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有的描绘了春天燕子从南方飞来;有的描绘了二月的柳丝和万紫千红的春日;有的描写了夏日池塘荷花绽放;还有的描写了家乡的珍珠般的泉水。我们可以从这些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感受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本单元的导语提示了观察家乡的景物,并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这是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作准备。本单元的其他内容和活动,都是围绕大自然景物专题安排的。课后的资料袋介绍了我国的自然奇观神奇的泉。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 ,是说、写自己观察和发现的家乡美好景物。 “宽带网”安排了了解和搜集作家笔下的有关大自然景物的精彩描写。学习本组课文,要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还可以从课文中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通过说、写及课外了解、搜集的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可结合与本册课本配套的课外读本第一组,引导学生在早上及午休时间自行阅读。本单元的单元目标定为:1通过各种方法识字本单元的生字,会写要求书写的汉字,能正确读写部分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第 1、2 课,并能背诵第 3 课中自己喜欢的部分。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家乡和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4学习作者的一些写作方法,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把握整体教材的特点外,还应抓住每一课的特点,突出重点:1 燕子(1)课前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春天,并搜集有关图片或诗歌。(2)抓住重点语句,让学生体验燕子的可爱和作者的喜爱之情;学习作者是怎样有顺序、抓住特点、展开想象来观察燕子的,是怎样用准确的语句写出燕子的特点,写出自己对燕子喜爱之情的。(3)要写的生字较多,重点是“燕、稻、聚、漾、演” 。2(4)抄写结合,注重积累。2 古诗二首要学习诗人对春天大自然的感受和喜爱之情;学习诗人是怎样抓住富有春天特点的景物来观察和表达柳树、春日的特点的,是如何展开想象的。(1) 咏柳课前让学生观察柳树及其生长情况。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抓住后两句,学习古诗。(2) 春日讲解“寻芳” “万紫千红” 。结合咏柳说说这首诗写的是春天的什么景色。古诗拓展。3 荷花(1)要感受荷花清新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体验作者热爱荷花的深情;学习作者是怎样在观察中展开丰富想象的;学习作者是如何按一定的顺序把一池荷花描绘成了一幅活灵活现的荷花图,把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融入这美丽的荷花图中的。(2)写的字较多,重点是摆好字的结构及“佛”的笔顺和读音。(3)结合“小练笔” ,写写自己心中的花。4 珍珠泉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师要把主动权交给孩子。(1)课前了解有关“泉水”的知识,可以搜集图片、文字资料。(2)让孩子们交流读后的感受,了解珍珠泉的特点,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3)在此基础上,老师总结怎样观察景物和写作景物的方法,进一步明确观察和表达要有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适当展开想象。 (4)用好资料袋,丰富学生知识。5语文园地一(1)口语交际介绍家乡景物活动,交流自己在观察中的发现,说说景物的地点,有哪些特点,要表达出对家乡这处风景热爱的感情。 “口语交际”注重讲评,比比谁观察得细致、讲得清楚;谁讲得动人、给人流下深刻印象。这也是给习作做好口语表达的准备。 (2)习作,要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开拓思路,写自己家乡的景物,注意学习使用阅读教学中学过的写作方法,按一定顺序写出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习作完成后进行交流活动,展3示自己的习作,互相评价,修改字句,分享习作的快乐。(3) “我的发现”是关于反义词的练习,重点引导学 r 发现相反的两个字和起来所表达的是另一个意思。(4) “宽带网”可以结合习作进行。可以依据地区气候的实际情况,也可以把这组课文的学习往后移一个单元。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保护是 21 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本组教材围绕“爱护周围环境”这个专题进行编排。要通过本单元教学,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在一年级下册第三组安排了“保护环境” ,二年级上册第七组安排了“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专题。与以往专题不同的是,本组教学内容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围绕“环境保护”这个专题,本组教材将导语、课文、课后练习、语文园地以及综合性学习等相关内容以整合的方式编排在一起。其中, “调查周围环境”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 5 课翠鸟之后,提示学生此次活动要求调查的内容、所选择的组织和调查方式;在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之后,提示学生交流开展活动的方式,整理调查材料,做好展示和交流的准备。本组的四篇课文中, 翠鸟 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反映了人们对待植物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前三篇属于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本组的导语提醒学生“留心周围的环境,再想想,为了保护周围的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 ;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以具体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去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以及他人为保护环境所作出的努力,使其在内心深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有所触动和感悟;顺着这个情感发展主线,教材在课文后面安排学生去亲身调查、开展以“调查周围环境”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中,教材在学生开展的调查活动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围绕专题和此次活动,开展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等学习活动。二、教学目标:1.认识本组“秆、绣、赤”等 31 个生字,会写“翠、衬、衫”等 40 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能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4.主动积累好词佳句,学习一些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5.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三、教学重难点:能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主动积累好词佳句,学习一些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4四、教学课时安排:翠鸟 2 课时 燕子专列 2 课时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2 课时 路旁的橡树 1 课时语文园地二 4 课时 单元复习 2 课时三下语文知识集萃一、二单元三下语文知识集萃一、二单元 词语搭配词语搭配蒙蒙的细雨 蓝蓝的天空 乌黑光亮的羽毛 俊俏轻快的翅膀 增添生机 谱成赞歌 一阵清香 一朵荷花 一幅画一片花瓣 一首歌曲 一身羽毛 一眼清泉 一对翅膀一束金光 一串珍珠 展开花瓣 露出莲蓬 闻到清香 词语积累词语积累1 带有“春”的词语: 春风化雨 春风得意 春华秋实 春色满园春意盎然 满面春风 阳春白雪 雨后春笋 春兰秋菊 春花秋月2 带有“花”的词语: 花容月貌 鸟语花香 花团锦簇 百花齐放昙花一现 落花流水 奇花异草 火树银花 花红柳绿 花枝招展 近义词近义词俊俏俏丽 聚拢聚集 生机生气 掠过横过光景风景 等闲平常 清香芳香 破裂分裂姿势姿态 仿佛好像 裁 剪 似 像 反义词反义词偶尔经常 增添减少 俊俏丑陋 机灵笨拙快乐痛苦 微风狂风 细 粗 新 旧 词语搭配词语搭配橄榄色的头巾 翠绿色的花纹 浅绿色的外衣 赤褐色的衬衫舒适的列车 特殊的客人 冻僵的燕子 美丽的村庄锋利的斧头 裸露的土地 咆哮的洪水 各式各样的工具应有尽有的家具 鸣声清脆 羽毛美丽 眼睛透亮森林郁郁葱葱 河水清澈见底 天空湛蓝深远 空气清新甜润遇到麻烦 濒临死亡寻找燕子 冒着春寒 盯着大雪 踏着山路 词语积累词语积累1 带有带有“鸟鸟”的词语:的词语: 鸟语花香 小鸟依人 鸟枪换炮 惊弓之鸟5笨鸟先飞 鸟尽弓藏 一石二鸟 笼中之鸟 百鸟朝凤2 形容天气情况的词语:形容天气情况的词语:风和日丽 秋高气爽 阳光明媚 天寒地冻 鹅毛大雪烈日炎炎 骄阳似火 天高云淡 雨过天晴 一叶知秋 3 带有带有“雨雨”的词语:的词语: 暴风骤雨 倾盆大雨 春雨如油 大雨滂沱 风吹雨打 风雨交加 和风细雨 狂风暴雨 疾风暴雨 春雨绵绵 近义词近义词鲜艳艳丽 灵活灵巧 逃脱逃跑 注视凝视透亮光亮 摇晃摇动 特殊特别 疲劳疲倦寻找搜寻 展览深蓝 锋利锐利 裸露暴露 反义词反义词灵活迟钝 喜欢厌恶 鲜艳暗淡 容易困难陡峭平缓 舒适难受 坚硬柔软 特殊普通减少增加 扩大减少 消失出现 裸露遮盖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由三篇精读课文寓言两则 惊弓之鸟 画杨桃和一篇略读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及一个语文园地组成。单元专题“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贯穿教材始终。四篇课文形式多样,有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和传说故事,也有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每篇课文都是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 亡羊补牢说明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寓言两则南辕北辙讽刺了那些行动和目的相反的人。 惊弓之鸟告诉我们一个人做事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并根据自己的发现做出正确判断。 画杨桃通过生活中的平常小事说明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教育我们做事、看问题要实事求是。 想别人没想到的说明做事情要善于开动脑筋,想另人没想到的。这四篇课文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思想方法。语文园地安排的内容也与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