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 吉林省四平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面试备考资料: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更多信息,欢迎关注:吉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公共安全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需求。我国是各种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多发的国家之一。每年由于公共安全危机造成的损失占国家 GDP 的 6%左右,尤其是在公众利益诉求多元化与社会转型期间矛盾激化的双重压力下,公共安全体系的健全日趋紧迫。【中公教育专家解析】一、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的内涵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健全公共安全体系。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1.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2.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3.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密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二、健全公共安全体系面临的问题我国公共安全问题突出绝不是偶然。它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深层社会矛盾的具体表现。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公共安全管理主体缺失目前,我国虽然在公共安全管理领域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有特色的管理体制,但这种体制是以分领域、分部门的分散管理为特点的,政府尚未设立一个权威、统一、常态化的公共安全管理职能部门实行专业化管理。沿用“条块化”管理方式,无法及时统筹涉及公共安全的各个区域和重要部门,也无法监督、保障安全措施的执行到位。致使职能部门在服务内容上,彼此独立,互不隶属,自成一体。部分职能部门之间于是相互推脱、互不配合,在需多个职能部门协作的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中,往往因为配合不默契或相互推脱而失效。(二)法律体系不完善而且进程缓慢我国目前已有不少城市安全相关的法规,但随着时代变化和人口发展,已经很难适应现实要求,迫切需要进行修订。尤其是对于无主办单位的自发性群众聚集活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还存在短板,应加紧完善。政府部门应将有限的立法资源投入到公共安全中,尽快消除法律盲点。(三)公共安全教育缺失目前国内的安全教育大多停留在规则、秩序的笼统概念上,对于危机情况下如何自救以及日常安全教育的实施细则方面存在诸多亟待改善的空间。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伤亡者中,不少是 20 岁左右的年轻人。我们的学校应将安全教育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确保授课时数,安全教育的内容要进一步突出实用性和操作性,而不能仅仅停留在理念和书本上。(四)职能部门和监管之间缺乏良好的协调机制政府信息系统缺乏,信息收集渠道过窄,信息发布不力。虽然各部门都建立了独立的灾害信息管理系统,但这些系统往往自成体系,难以实现灾害信息和减灾资源的充分共享和优化配置。媒体部门作用弱化,政府部门间信息沟通严重不足的缺陷在公共危机时期暴露无遗。三、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的举措正如美国管理学家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所言:政府管理的目的是“使用少量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钱治疗,最有效的公共安全管理是避免危机与灾害的发生”。因此,现代政府公共安全管理的工作重心应从以救助为主的公共安全管理方式逐渐转化到以预防为主的公共安全管理模式。主要措施如下:第一,健全体制,明确责任。各地区统筹联合,建立统一、权威、专业的公共安全管理部门,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管理机制。政府要将人力、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应用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在企业生产安全方面,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落实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在食品卫生安全方面,建立从产业链上游至中游到下游全程严密监管机制。在无组织群众活动安全方面,建立完善的应急预警机制。第二,强化法治。要加快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法制体系,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第三,依靠科技。高度重视运用科技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把科技产品运用到维护公共安全上面去。将大数据应用引入公共安全管理。利用手机或移动终端,建立“大数据”模型,为今后可能发生的公共安全危机,提供消息发布、舆论引导,甚至预测风险。第四,协同应对,快速反应。建立公共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制定公共安全应急预案,搞好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安全防范和管理水平。使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能够快速反应,高效运转,临危不乱。第五,建立危机管理教育机制,增强公众公共危机意识。对公众进行专门的危机管理教育。通过危机意识教育和案例教学,使民众掌握一定的自我保护的方法,通过学习,增强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对的能力。四、生产安全、食药安全、群众自发活动安全的具体举措本主题主要从生产安全、食药安全、群众自发活动安全三个维度探讨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的具体举措。(一)生产安全1.健全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1)加快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抓紧制定安全生产法实施条例等配套法规,各省级人民政府要推动安全生产地方性法规、规章制修订工作,健全安全生产法治保障体系。(2)制定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快制修订安全生产强制性国家标准,逐步缩减推荐性标准。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建立完善行业安全管理标准,并及时向社会公布。2.依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1)建立完善安全监管责任制。全面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将其纳入领导干部政绩业绩考核内容,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2)督促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企业严格履行法定责任和义务,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切实做到安全生产责任到位、投入到位、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和应急救援到位。(3)进一步严格事故调查处理。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各级人民政府必须按照事故等级和管辖权限,依法开展事故调查,并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介入调查。完善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制度。3.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机制(1)加强重点监管执法。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组织排查梳理高危企业分布情况和近5 年来事故发生情况,确定重点监管对象,纳入国家重点监管调度范围并实行动态管理。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合监管执法,做到依法严肃查处突出问题,并通过暗访暗查、约谈曝光、专家会诊、警示教育等方式督促整改。(2)加强源头监管和治理。建立岗位安全知识、职业病危害防护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制度,全面推行教考分离,对发生事故的要依法倒查企业安全生产培训制度落实情况,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要依法责令停产整顿,直至关闭退出。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建立与企业联网的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实行企业自查自报自改与政府监督检查并网衔接,并建立健全线下配套监管制度,实现分级分类、互联互通、闭环管理。(3)改进监督检查方式。各地区和相关部门要建立完善“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暗查暗访安全检查制度。推行安全生产网格化动态监管机制。(4)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诚信约束机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信用记录并纳入国家和地方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要实行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并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4.严格规范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行为(1)建立权力和责任清单。相关部门要以清单方式明确每项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职权和责任,制定工作流程图,并通过政府网站和政府公告等载体,及时向社会公开,切实做到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不缺位、不越位。(2)强化严格规范执法。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依法明确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相关设施或者设备,停止供电、停止供应民用爆炸物品,查封、扣押、取缔和上限处罚等执法决定的具体情形、时限、执行责任和落实措施。(二)食药安全1.要建立企业首负责任制。企业是生产经营主体,也必须成为质量安全责任主体。建立生产经营者首负责任制和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一旦发现问题,要在经济上重罚、法律上严惩,使之不敢、不能、不想生产经营不合格、不安全商品。2.强化基层监管执法保障,不断夯实监管基础乡镇(街道)要明确负责食品安全工作的机构。加强工商、公安、食品药品监管所(站)的协作配合,强化基层一线食品监管,打通监管执法的“最后一公里”,把监管触角延伸到乡村。3.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提高科学监管能力加强监管信息平台建设,强化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建立全覆盖的数据库,建立食品药品动态监管系统,实现食品药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4.完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确保改革和监管工作落到实处要把食品药品体制改革和监管工作纳入政府综合目标考核范畴,进一步建立健全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发现与解决监管体制改革和监管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确保政令畅通、执行不打折扣。(三)群众自发活动安全1.梳理“风险隐患清单”,完善应急导向标识。梳理安全提示措施,符合条件的,建立基层应急管理单元。2.填补无组织的大规模群众活动的法律空白,出台群众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办法。组织修订应急联动处置暂行办法,提升应急联动处置效率。3.将“大数据”等新技术纳入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在手机已成随身携带的必备品的当下,政府可利用手机或移动终端,建立“大数据”模型,提高对风险的预见和控制水平。4.政府部门应在全市重要公共场所设立显示屏、户外广播等安全提示设施;做好监测预警和应急准备,备足安保力量,加强现场疏导;必要时采取人流管控措施,严防人流对冲等隐患;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市民游客采取合理避险措施。5.政府应尽快建立一套成熟有效、各方联动的应急处置系统,同时加强民众自救和互救意识的培养。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保护人民生命的财产安全,既是健全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也是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题中之义,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如果政府对公共安全的管理不能使社会公众满意,很可能产生连锁反应,引发更深层次的危机,甚至导致政府公信力的下降,最终波及现有的社会秩序。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