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6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5页 / 共26页
第6页 / 共26页
第7页 / 共26页
第8页 / 共26页
第9页 / 共26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 1 页第一章总目名称广东省 M 县 M 中学新校区建设项目(下简称“ 新校区建设”项目)办单位M 县新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企业法人 营业执照等另见附件)。该公司成立于 2006 年,作为 M 与国家开发银行广东分行开展信用合作的借款人,代表 M 县委、县政府,直接负责 M 中学新校区建设项目的投融次管理、建设,对国家开发银行广东分行借款实行“借、用、还”一体化动作。用单位M 中学是 M 县教育的窗口,1999 年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建校以来惠施春风雨露,广育红桃紫李,英才辈出,硕果累累,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学校高举“三个代表” 伟大旗帜,全面 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良好校风。学校曾多次荣获县“先进集体” 、市“文明单位”、省 “贯彻学校体卫条例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依据 M 县 M 中学与我公司签订的委托合同;2、依据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2002 年(试用版);3、M 县建设“ 文化 M”规划纲要(20042020 年);4、M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及 2020 年远景目标(框架草案);5、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目提出的背景和理由从 2004 年起,M 县有普通高中两间:M 中学和梅青中学。2003 年,应届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比例为 40%,2004 年 44%,2005 年48%;高中毕业生升学率 2003 年为 81%,2004 年为 2005 年为88%。由于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全县初中生毕业率达 99%以上,从第 2 页20032005 年升中率和升大率来看,M 高中阶段教育是基础教育“ 瓶颈” 的 问题 十分突出,与经济、社会发展、高校扩招需求和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不相适应。M 中学建校百年,在各级党政的重视和广大侨胞、社会各界的长期大力支持下,多方筹集奖金,新建了一批校舍,教育教学条件以不断改善、提高。但由于学校处在县城中心地带,所占地域有限,仅有 41354平方米,已无丝毫发展空间,客观条件制约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乃至全县高中教育的发展。按照省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县级到 2005 年要有一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和全省高中阶段学校接受水平目标(至 2010 年应达 85%以上),结合 M 县 20052010 年普通高中学位的需求, M 县委、县政府决定把 M 中学做强做大,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和普通高中的学位需求,力争至 2010 年普及高中教育。由于申报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基本条件之一是省一级学校,而 M 中学已于 1999 年评为省一级学校,因此, 县政府已于 2004 年底向省提出建设 M 中学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申 报工作。围绕建设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工作,2005 年县委、县政府确定把平中新校区建设作为今明两年的重点工作,决定在原 M 中学学农基地(文殊庵)和二九二大队队址建设 M 中学新校区。为确保让新校区建设工程高质量、高标准按期完工,县委。县政府于 9 月 12 日专门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顾问、县长任组长、县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M 中学新校区建设领导小组”;随后于 9 月 28 日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任总指挥,抽调相关单位人员为工作人员的“M 中学新校区建设指挥部”,全面负责新校区的建设工作。通过成立机构,从组织上确保了新校区进行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在 2006 年 9 月开学前投入使用。目概况本 次 可 行 性 研 究 的 新 校 区 建 设 项 目 占 地 260 亩 ,总 建 筑 面 积 53000平 方 米 ,项 目 投 资 需 7080 万 元 。项 目 建 成 后 可 增 加 优 质 高 中 学 位 2675 人 。第 3 行性研究结论经过对新校区建设项目的背景与需求分析,工程技术方案、经济、环境、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可行性研究,结合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本可行性研究报告认为,“M 中学新校区建 设”项目是可行的,也是十分迫切需要的。“M 中学新校区建设”项目将彻底解决困扰了 M 教育多年的“瓶颈”问题,直接改善了教育环境,提高了 M 县的整体教育水平,促进 M 县早日实现“文化 M,科教兴县”的战备目 标。题与建议1、由于学校建设是一项公共基础教育建设,不以运营盈利为目的,建设所需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建议 M 县委、县政府给予充分的支持。2、“新校区建设” 项目所需资金庞大,鉴于 M 县的财政状况,除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外,还应动员社会各界、海外同胞共同出力,多方面筹集资金。3、做好资金使用计划,实行健全的建设管理和财务制度,严格控制各项成本的预算支出以及建设总投资,确保建设资金的高效使用。4、“新校区建设” 项目因占地面积大,地质结构变化大,应做好工程地质岩土勘察工作,避免发生基础问题。5、做好“ 新校区建设” 项目的整体工作 计划,确保 2006 年 9 月开学前投入使用。第二章会发展层次分析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方针政策,努力克服经济运行中的各种困难,经济运行总体质量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改善,国民经济稳步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成就,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5 年,国民经济稳步健康增长,据统计,M 县全年生产总值第 4 元,比上年增长 其中第一产业 元,第二产业 元,比上年增长 第三产业 元,比上年增长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 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比上年增长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元,比上年增长 对外贸易成效显著,实际利用外贸大幅增长。全年贸易出口总额完成 1671 万美元。比上年增长 105%。2005 年,财税收入大幅增长,实现全年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县级财政收入 6323 万元,比上年增长 33%。国税收入 9221 地税收入 4921 万元,比增 金融运行稳健,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元,比上年增长 元,比上年增长 近几年来,在县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占 例年年增长;同时,县委、县政府积极多方面筹集教育资金,不断改善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和校园环境。因此,在 M 县的现行经济财政状况下,通 过财政资金支持、银行稳健贷款、以及社会各界和海外同胞的大力支持,“M 中学新校区建设”项目是可以实现的。在 M 县高中教育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情况下,“M 中学新校区建设”项目是关系到全县广大学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民心工程”福系千户千载。“新校区建 设”项目完成后,将极大地促进 M 县高中教育的普及和整体教育环境的提高。从长远来说,教育是关系到经济现代化全局的核心环节,教育的发展可以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促进社会生产力提高,形成良好的社会精神生活环境,增强 M 县的发展后续力。会需求层次分析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社会向着经济快速发展的方向演进时,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教育,若不率先实现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就不可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科教兴国,教育是基础;完善、发展基础教育,使之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提高全民的教育水平和公民的整体素质,是摆在各级人民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第 5 页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教育摆在现代化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部于 2004 年 2 月 10 日公布了20032007 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发展普通高中教育,扩大规模,提高质量”等多项方针政策和改革措施,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专业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加强教育同科技与经济、同文化与社会的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大的智力支持和知识贡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作为处在我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更需要一大批跨越式的、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才。广东省“ 十五 ”重点 专项计 划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五” 计划提出了“扩大教育 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办学效益、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办好大教育”。 这些都是贯彻落实邓小平当代教育思想,加快实施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举措。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发展和我国入世,为全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M 县也不可避免地将在发展的洪流中被推向上一个新台阶。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对人口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 M 县高中教育的滞后现状,已严重地制约了 M 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影响到人口素质的提高,与当前的国内外形势极不适应。要改变这样的高中教育现状,广大群众是无能为力的,必须靠政府来解决。因此,我们必须把扩大高中教育当成一项头等大事来抓,尽快全面解决 M 县高中阶段教育是基础教育“瓶颈” 的问题,以适 应社会的快速发展。这样“M 中学新校区建设”项目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学 现状M 中学是百年老校,经不断改革与发展,成绩斐然。百年来涌现出了包括著名抗日英烈黄梅兴、姚子青等,著名学者吴三立、姚碧澄、张辰、丘民立等。据不完全统计,现仍在位获教授级(含研究员、主任医师)职称者有 128 人,获硕士、博士、高级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者 342 人,其它高级职称或副研究员以及在党政军部门,担任高、中级职称的优秀第 6 页干部,人数更多。1978 年 M 中学定为县、市重点中学, 1999 年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学校自定为市、县重点中学以来,每年高考成绩都处于梅州市前列。学校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分类推进,全面提高”已成为 M 中学的办学特色。学校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注重选拔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充实教师队伍,目前有高级教师 59 人,中级教师 68 人,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但校园占地面积仅 41354 平方米,建筑面积仅 29800 平方米,却要容纳 41 个教学班,2742 位学生。校园空地面积除去绿化带外已是非常有限,学生已无丝毫活动空间。现有建筑面积已大大超过了最大承受容量,所有教学班都是 70 人以上的大班,许多功能课室不复存在,用来做日常授课教室。学校没有运动场,上体育课必须到县体育场。学校周边已无拓展的空间,客观环境制约了 M 中学的进一步发展。因此,“M 中学新校区建设”项目是符合 M 中学现状,尤其是符合广大学子对高中优质学位的迫切需求,是 M 县委、县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务实措施,必将促进 M 教育的整体发展。第三章场址分析根据 M 县委、县政府有关文件,决定在原 M 中学学农基地(文殊庵)和二九二大队队址建设 M 中学新校区。本次可行性研究的“M 中学新校区建设”项目均在新校区用地范围内,下面就对场址进行分析研究。会发展趋势近几年来,M 县国民经济增长较快, 2005 元,比上年增长 财税收入大幅增长,金融运行平稳。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6323 万元,比上年增长 33%;全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10586 元,农村人均纯收入 3913 元,分别比去年增长 工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县工业总产值 元,比去年增长 农第 7 页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粮食播种面积达 亩,元,增长 4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