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 中国企业要努力适应世界”在手机竞争白热化的当下,从三联商社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其收购德景电子的重点或不仅局限在普通手机市场领域,同时更加觊觎的是在外界看来较为陌生的行业手机领域。 三联商社日前对外宣布的德景电子经营计划是: 在稳定发展原有ODM、OEM?等业务的同时, 逐步 增加并加强行业手机的研发、 制造和销售的业务。不过, 德景电子能否持续盈利问题却连续引发监管层担忧。 9 月 20 日,上交所曾就收购标的盈利能力对三联商社下发了问询函。三联商社事后的回应是: 德景电子在原有的智能移动通讯终端业务持续平稳发展的同时, 未来业务的主要增长点在行业手机方面。2015?年德景电子的行业手机业务仅实现收入 137.73?万元。 2016 年 18?月德景电子行业手机已实现收入 8270.69?万元 ( 未经审计)。 行业手机实现收入及占比持续增长。 三联商社还表示, 针对具有特殊信息安全需求的行业和部门( 如政府、 军队、公安系统、铁路公司、航天行业、金融行业等),德景电子联 合产业联盟内的成员正在共同开发为不同客户定制的多款产品, 这些产品将在 2016 年、2017?年为公司提供稳定的订单,保障业务的增长。通信专家项立刚对记者表示,手机厂商从事行业手机领域, 考验的是厂商的行业技术、行业研究、行业资源积累等。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飙 表示,相对普通手机市场,行业手机确实显得比较小众,这个领域曾有酷派等公司探究过, 但到现在为止,行 业内还未形成一个格局。 一般而言,行业手机主要是为实现某种功能所致, 此类手机可能不会做得太精致,但毛利还是比较可观的。“ 国美来做 行业手机,也有一定的优势,因为国美自身在行业商务订单领域有很强的获取能力。 ” 孙燕飙也这样认为。黑莓转投软件服务商阵营本报记者 向炎涛 北京报道在公布最新一财季的亏损业绩的同时, 加拿大手机公司黑莓CEO 程守宗 “ 兑现”了他一年前的 承诺:如果黑莓今年设备业务不能实现盈利,将关闭手机业务部门。9 月 28 日, 黑莓在二季度财报中宣布,公司计划终止所有内部 硬件开发, 将其外包给合作伙伴,自身则专注于软件开发。 黑莓向 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未来黑莓不再自己研发和生产手机硬件,但 是合作伙伴开发的手机硬件仍需要得到黑莓认可。之后,有网络传闻称,中兴或 许会接手黑莓手机业务。 对此,中兴方面对 中国经营报记者称并未发布相关消息。黑莓公司也予以否认。 业内认为, 在应对 iOS 和安卓两大阵营冲击之时,黑莓未能及时作出正确的调整,从而导致了今 日的落寞。转型软件业务或能让黑莓摆脱当前困局,但未来无论谁接 手其手机硬件业务, 仍是未知数。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属于黑莓的 辉煌时刻,已一去不复返。手机业务持续亏损9 月 28 日, 黑莓发布截至 8月 31 日的 2017 财年第二季度财 报。 延续上一季度 6.7 亿美元的亏损势头, 本季度黑莓营收 3.34 亿 美元,同比下滑 31.8%,亏损 3.72亿美元。 在财报中,黑莓宣布,公司计划结束所有的内部硬件开发业务,而将其外包给合作伙伴。“ 这能够使我们减少资金投入并提高 投资回报率。 ”程守宗表示。黑莓公司对本报记者表示,未来在市场上仍然可以买到黑莓手机, 但硬件研发会外包给世界 各地的手机生产厂商。 不过,合作 伙伴研发的手机硬件需要得到黑莓的认可,黑莓仍然会提供 BB10系统。 这似乎是程守宗对承诺的“ 兑现”。 一年前, 这位 CEO 在 Code?Mobile 会议上指出,如果未 来一年内不能令设备业务扭亏为盈,将关闭手机业务部门。彼时,自程守宗上任以来,黑 莓已经推出了多款新的产品,但未能改变硬件销量持续下滑的局面。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 Gartner 公 布的 2015 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和移动操作系统的数据显示,iOS 和安卓两大系统占据了全 球 98.4%的市场份额,而黑莓系统的市场份额从之前的 0.5%下降到 至 0.2%。之后,黑莓系统不再被单独统计,而被列入 “ 其他” ( others)之列。本报记者梳理黑莓近年财报发现,自 2013 财年开始,黑莓年度业绩持续亏损至今,其中,2014 财 年巨亏达 59 亿美元。在 8 月 31 日结束的第二财季中,手机业务占黑莓总收入的 30%。 据外媒报道,该季度,黑莓手机出货量仅 40 万台, 亏损 800 万美元。考虑到大量资产减记情况, 这一财季公司亏损达 3.72 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 在黑莓宣布 停止内部手机开发之后的第二天,中兴通讯智能终端发了一条微博 称: “ 再见! ”并配图称, “ 告别是为 了遇见新的旅程! ”引发网友猜测中兴将接手黑莓手机业务。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中兴与黑莓此前就有接触。早在 2014 年,中 兴就从黑莓引进三个团队,打造天机系列; 而中兴手机复兴也需要 “ 有所行动”。记者就此传闻向中兴方面求证,对方表示,并未发布相关消息。而中兴通讯智能终端在发布前述 微博后的数小时后揭晓答案称,为了更好地与消费者沟通, 中兴 通讯智能终端将正式更名为: “ 中兴手机”。 也有中兴内部人士表 示,这条微博其实也是为了致敬黑莓。 黑莓方面则对本报记者表示, 黑莓目前和中兴在业务上并没有 合作关系。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 认为, 中兴即使获得黑莓手机品牌授权也并无多大价值。“ 一个手 机厂商要盈利仅仅有品牌也不够,需要技术、渠道、资金等多方 面因素, 仅仅得到黑莓品牌意义不大。 黑莓的落寞和诺基亚类似, 都是在功能机时代所积累的资源已经不符合智能机时代的发展, 无论是谁接手, 想要盘活都不易。 ”王艳辉表示。壮士断腕黑莓走到今天这一步,即使在“ 莓粉”看来也毫不意外。 早期, 凭借安全封闭、Push?mail 邮件服务、BBM 通讯等特性 和功能,黑莓赢得了众多政商界人士的热捧, 在美国市场一度逼近 50%的市场份额,奥巴马则是最著 名的 “ 代言人”。在业内看来,如果说苹果 iOS和三星安卓两大阵营的崛起从外 部给了黑莓重创,那么,黑莓自身在应对外部冲击时所作出的不当 调整则是致命的。极少的应用软件、固守全键盘设计、价格居高不下、生态搭建不 全等因素已使黑莓饱受诟病。 然而,放弃自家系统转投安卓阵营则被认为是对黑莓的最后一击。 2015 年, 为了迎合更多消费者, 黑莓发布首款安卓智能手机 Priv,在此之前,黑莓已经向竞争对手安卓和 iOS 逐步开放自己的 应用,并且其系统上也支持安卓应用。这一措施不但没有吸引到更多 用户,反而销量节节下滑。 今年 7月,黑莓又发布了第二代搭载安卓 系统的智能手机 DTEK50,并取消了物理键盘, 由国产厂商 TCL 代 工生产,外观和 TCL 的 Alcatel?i- dol?4 极为相似。“ 一旦黑莓采用安卓系统,之 前基于黑莓自家封闭系统之上的安全性势必大打折扣;发布安卓系统手机也会使仅有的属于黑莓的 市场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IT 评论员孙永杰表示。 北京某黑莓手机销售商称,自己也是莓粉,对于黑莓如今放弃手 机硬件开发一点儿也不意外。“ 目 前,国内没有行货,只能通过水货渠道购买。 最高峰时,一天可以卖 几十台,但如今已不能指望黑莓的销量。 ”其表示。放弃手机业务之后,黑莓提出 了新的移动解决方案战略,与印度尼西亚的一家电信合资公司签署了首个主要的设备软件授权协议, 在这一战略下,黑莓将专注于包括安全和应用在内的软件开发,成为一家纯粹的软件公司。 软件业务是黑莓重要的增长来源。 第二财季财报显示,虽然总 营收同比下滑了 31.8%,但软件和服务业务营收 1.38 亿美元, 同比 增长 89%,占总营收的 41.3%。程守宗上任以来,已经带领黑 莓先后收购了 Secusmart、Movirtu、WatchDox、AtHoc 等软件厂商,其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正在投入越来越多的资金进行研发。 “ 专注软件业务或许能让黑莓 摆脱当前亏损的困局,但公司规模势必会减小。”孙永杰表示,属于黑莓的 风光时刻,可以说一去不复返了。英雄迟暮本报记者 孙聪颖 北京报道两年后,家电外资第一股惠而 浦 ( 600983.SH)再次汇报整合成果。白电行业大势不振,惠而浦未能独 善其身,2016 上半年公司收入和利润双双下滑。 2014 年惠而浦代替合肥市国资委, 晋升为合肥三洋第一大股 东,并在 A 股挂牌上市,成为首家登陆主板的外资家电企业。 引入外资控股,改变所有制形式,合肥三洋的变身,为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两年来,新惠而浦投石探路,备受关注。 2014 年 11 月, 合肥三洋进行股东投票, 公司名称变更为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变更为惠而浦。 备受关注的全球家电制 造企业惠而浦并购中国家电领军企 业合肥三洋一事,取得突破性进展。惠而浦收购合肥三洋是以协 议收购方式实现的,前者受让日本 三 洋 所 持 有 的 合 肥 三 洋157,245,200 股股票,还认购合肥三 洋向其非公开发行的 233,639,000股股票。 之后惠而浦持有合肥三洋 51%的股权,成为实际控股股东。 原第一大股东、合肥三洋实际控制人合肥市国资委成为第二股 东, 并出让了合肥三洋的控股权。彼时合肥三洋由一家国有企业,成 为一家外资控股企业。当时外界将其解读为混改新 模式。 在此次股权结构变化后,外资除了参股之外,还可以控股。 此 外,随着外资控股,家电企业国际化可以提速。 日前, 中国经营报记者独家专访了惠而浦 ( 中国)股份有限公 司董事长金友华。 中国经营报: 上市公司业绩 为王,惠而浦公司核心财务指标滑坡干扰了外界对其未来发展预期的研 判,引入外资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 也受到牵连。 如何回应这种说法?金友华:惠而浦 2016 年上半年度实现销售收入 26.63 亿元, 同比 下滑 4.1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80 亿元,比去年同期下 降 11.20%。 业绩下滑与行业增速放缓有直接关系,今年上半年,白电企业报忧 不报喜。 惠而浦的整合仍在进行当中, 管理体系和产品研发能力建设 均向国际企业过渡的过程中, 影响了效率, 不过还是外资中增速最快的。最迟 2016 年年底,惠而浦将完成对中国所有业务的整合。 在此过程中,需要有 “ 中国特色”团队的支持。 中国经营报:离惠而浦收购合 肥三洋两年的时间, 新公司的整合正在进行中, 文化和管理模式会遭遇碰撞,在此过程中,最突出的心得是什么? 金友华: 磨合的过程漫长而艰难。国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先进性毋庸置疑。 和国际相比,中国企业在管理上也有一些经验和一些方法,但 并不系统, 而真正的管理是一门科学。 中国企业和国际企业的差距,对于着眼于国际化的企业而言,是中国模式适应世界,还是世界模式适应中 国, 这是目前整合行业的焦点问题。国际品牌不如中国本土品牌接地气, 中国品牌进入国际市场也面临着诸多瓶颈。 虽然中国市场本身就很大, 但企业要做强, 还是要放眼全球市 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家电企业依然需要适应世界。 中国经营报: 有无具体的管 理案例,体现国际企业的管理经验?金友华: 比如说在精益化制造 和工业 4.0 工厂建设方面,惠而浦最 近正在建一个工业 4.0 的全新工厂。在建设过程中, 美国人会花很多精 力, 从大数据中选择工具和模板设计这个工厂。 到 2019、2020 年整个 固定生产费用能下降 50%。惠而浦美国总部开发一款新产 品,从市场调研到工业设计,再到实施生产阶段都有标准化的流程。 现 在遇到的具体的磨合问题是, 标准流程的时间太长, 而中国的市场变 化又特别快,存在时效性问题。 中国经营报:近年来,智能家 居产品成为白电企业的新盈利点,也 有不少企业将智能家居视为白电也 寒冬中的救命稻草,你如何看待此行 业的发展?金友华:对于智能化,现在炒作 太多。真正的智能家电研发首先要充分思考和调研, 了解消费者到底需 要。 要让消费者用起来更简单,而不是变得更复杂。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