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闻口臭味道,知身体7种变化正常情况下,人的口腔内是没有什么味道的,如果口腔出现了异味,那大多说明身体某部 分出现了问题。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口臭这种与气味有关的症状,不同的气味往往 代表不同的疾病。口淡乏味:属脾胃气虚。因脾胃腐熟运化功能低下,病人食少纳呆,故感口淡乏味而口臭。口甜或腻:属脾胃湿热。因甜味入脾,湿热蕴结脾胃,浊气上泛于口,故感口甜或私腻不 爽。 口中泛酸:属伤食。因暴饮暴食,损伤脾胃,食停胃中不化,胃中浊气上泛,故感口中酸 搜。 口苦::属热。可见于火邪为病和胆热之证。因苦味入心,心属火,又胆液味苦,故火邪炎 上或胆气上泛,皆可使口中味苦。 口咸:多属肾病及寒证。因咸味入肾, 肾主水,肾病及寒水上泛,皆可使口中味咸。 口辣:口内有辛辣味,伴见舌上麻辣感,或夹有腥味,皆为肺热,因辛味入肺,邪热之气 蕴于肺中。 口臭:口内出气有臭秽不洁感,多属胃火偏盛,常在温热病及“口疮” 、 “牙宣”等证中出 现口臭。推荐阅读:口臭是病症,切不可小视以下是针对口腔气味的几种调理方法,供大家参考使用: 口淡:有见于外感风寒的,以祛邪为主;若见于病后胃虚的,用六君子汤调理(人参、白术、 半夏、陈皮、获茶、甘草),再加入茬香、范仁、佩兰叶等,芳化和中。 口甜:若口腻不爽,常伴舌苔厚腻,为湿浊极重,脾胃不化,可用平胃散(苍术、川朴、陈 皮、甘草)和蓉香、佩兰、叩仁、米仁。 口酸:伤食者用保和丸之类(山检、神曲、法夏、获答、陈皮、连翘、萝卜子);肝热乘脾者, 用左金丸(黄连、吴茱芡)加神曲、焦山植、积实等。 口苦:内经称为“胆痒” 。治宜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黄答、木通、车前子、当归、 生地、柴胡、甘草、山桅、泽泻)。肝热或心火上炎者亦可用白菊花、莲子心之类泡水饮。 推荐阅读:口臭影响身心健康 口咸:属虚火者,用滋肾丸(黄粕、知母、肉桂)引火下行;属虚寒者,用附桂八味丸(附子、 肉桂、熟地、山英肉、山药、获茶、丹皮、泽泻)加五味子等。 口辣:肺热者,用加味泻白散(桑皮、桔梗、地骨皮、甘草、黄岑、麦冬、五味子、知母)。 口臭:口臭如腐者,属消化不良,伤食,用保和丸作为口臭的治疗方法之;胃火偏盛者,用 清胃散加减(当归、黄连、生地、丹皮、升麻、大黄、石膏)。常有口臭秽气者,也可用 蓉香煎汤,时时含漱。温馨提醒:身体出现异状应该及早进行检查,寻找原因,而不可自行臆测而乱用药物,也 不可置之不理,以免加重病情。 (http:/www.ntgjwc.com/qtjb/kc/570.html)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