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 1 页 共 7 页宏观经济学试卷一、不定项选择(每小题 1.5 分,共 24 分) 1、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则该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收入(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不能确定2、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 0.6,政府购买增加 400 亿元,则国民收入( )。A增加 160 亿元 B增加 240 亿元 C增加 400 亿元 D增加 1000 亿元3、 ( )不属于不属于宏观经济学上的投资。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C购买普通股票 D建造一座住宅4、 如果企业的市场化程度越大,对政府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来说( )A. 产出效应较大,挤出效应较小 B. 产出效应较大,挤出效应较大C. 产出效应较小,挤出效应较大 D. 产出效应较小,挤出效应较小5、以下列入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的为( )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政府为修建高速铁路而发放的一笔资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购买一辆用过的福特汽车、LM 曲线斜率不变,IS 曲线斜率越小,则货币政策作用效果( ) 。A越大 B越小 C零 D为负、与挤出效应呈“负相关”关系的变量是( ) 。A支出乘数 B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的敏感程度C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D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第 2 页 共 7 页8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在凯恩斯陷阱中,货币供给增加时,( )。 A利率将上升 B利率将下降 C利率不变 D利率可能下降也可能上升9、政府给予投资津贴的财政政策会使利率和投资如何变化?( )A利率增加,投资减少 B利率减少,投资减少C利率增加,投资增加 D利率减少,投资增加10、在 IS 曲线以右、LM 曲线以左的非均衡状态下:( ) 。 AI S BI M DL M11、当经济处于复苏时,将会出现的经济现象是( )。A就业增加 B产量扩大 C消费减少 D投资增加12、价格水平上升导致( ) 。A实际货币余额供给下降,LM 曲线右移B实际货币余额供给下降,LM 曲线左移C实际货币余额供给上升,LM 曲线左移 D实际货币余额供给上升,LM 曲线右移13、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实施货币政策时可以采取( )。A降低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率B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进政府债券C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D降低贴现率14、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 ( )可能导致通货膨胀。A. 出口减少 B. 进口增加 C. 工资提高但劳动生产率不变 D. 税收不变但政府支出扩大第 3 页 共 7 页15、货币供给增加使 LM 右移 m( 1/k),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 LM 的移动量,则必须是:( )。A. LM 陡峭,IS 也陡峭 B. LM 和 IS 一样平缓 C. LM 陡峭而 IS 平缓 D. LM 平缓而 IS 陡峭16、以下经济总量属于存量概念的有( ) 。A国民收入 B. 货币供应量 C. 投资 D. 货币流通量17、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是( )。A需求拉动 B成本推进 C经济结构变动 D失业率降低18、如果利率和收入都能按供求情况自动得到调整,则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 IS 曲线的左下方、LM 曲线的右下方的区域中时,会发生( )。A利率上升,收入增加 B利率上升,收入不变 C利率上升,收入减少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9下面关于经济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有( )。A经济增长是一种经济长期的趋势B一般采用 GDP 来衡量经济增长C经济增长也可以定义为人均实际 GDP 的增长 D经济增长着重研究总供给在长期中的变动20、以下哪种消费理论认为“一个暂时性的减税对消费没有影响”。( )A.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B.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C. 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 D. 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第 4 页 共 7 页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8 分) 1、国内生产总值:2、流动偏好陷阱:三、简答题.(每小题 7 分,共 21 分) 1利用储蓄函数作图并简要说明两部门经济中,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及非均衡国民收入如何向均 衡收入移动。230 多年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较高并且稳定的增长率。根据经济增长核算方程,试述政府应 从哪些方面来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3.在两部门经济中,试推导 IS 曲线并分析 IS 曲线的移动受哪些因素影响。四、问答题(第一题 10 分,第二题 12 分,共 22 分)1宏观经济政策使用的原则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原则2.假定政府要削减税收,试用 IS-LM 模型表示以下两种情况减税的影响:(1)用适应性货币政策保持利率不变(2)货币存量不变说明两种情况下减税的经济后果有什么区别?五、计算题(10 分)假设货币需求 L=0.1Y -5r,货币供给 M=300,价格水平为 1,消费 C =30+0.9Yd,税收 T=200,投资 I =290,政府支出 G =200。试求:(1)IS和LM曲线方程。 (3 分)(2)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 分)(3)若政府支出从 200 增加到 250 时,收入、利率和投资会有什么变化?(3 分)第 5 页 共 7 页(4)是否存在“挤出效应”?为什么?(2 分) 六、材料分析.(15 分)20102010 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在过去的一年当中,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政府相继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这些强有力的刺激政策作用下,2009 年我国宏观经济成功走出低谷,实体经济快速反弹,但与此同时,伴随着资产市场价格的快速上涨,通货膨胀的压力也逐渐成为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总体来看,随着实体经济层面的根本性好转以及国外经济环境的改善,2010 年我国经济仍会保持平稳快速增长,但同时也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增速回调趋势不可避免,出口会随着世界经济的温和复苏而好转,消费仍将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回升势头,但需要把更多精力放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去,结构调整任重道远。另外,内外双重因素导致通货膨胀压力不容忽视,虽然出现严重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但物价水平将会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国内资产市场价格快速攀升而诱发形成的资产泡沫需要警惕,一旦央行加息,资产泡沫的风险会进一步加大,给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造成巨大冲击。 文章来源: 中国网 (2010-3-14)一年一度的全国即将登场。2009 年,中国经济在全球危机阴霾下实现“V”型反转,回顾总结去年成功“保八”的经验,凝聚共识、提振信心,不出意外将成此次的重要议题,在中国荣登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2010 年的发展目标与政策路径部署将吸引更多关注目光当然,一场关于经济结构转型的行动才是此次讨论的重中之重,从高层的持续表态来看,决心不可谓不大,打破体制垄断、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提振国内消费、提高投资效率等等,在喊了多年口号之后,在资产泡沫、城乡二元体制、既得利益者等依旧存在的今天,在国外需求与国内矛盾倒逼而到了不得不调整的眼下,能否迎来改观?令人期待而又难以乐观。同时,我们曾是如何沉浸在 GDP 增长中的?GDP 的高速增长掩盖、甚至恶化了什么?中国如何迎接一个次高速增长的年代?仍旧期待答案春节过后,一年一度的中国全国“”即将登场。2009 年,中国经济在全球危机阴霾下实现的超级“V”型反转,将使“”这桩中国国内的政治生活大事吸引到外界更多关注的目光。依据以往经验,今年中国“”将通过回顾总结去年成功实现 GDP“保八”凝聚共识、提振信心,同时宣示部署 2010 年的发展目标与政策路径。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不会沉醉于荣登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和剑指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光鲜表象,一场攸关未来十年、甚至数十年能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的转型行动业已渐次推进,并将于“”期间成为舆论焦点。第 6 页 共 7 页“扩内需、促消费、调收入、重创新”,前所未有的决心表达,无论从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是春节前中国高层的密集表态中皆可清晰看到。统计显示,2009 年中国出口对 GDP 贡献率为负 3.9 个百分点,出口负增长甚至是两位数的下滑在近几十年来尚属首次,且这一成绩单是在近乎穷尽政策扶持手段的情况下所取得。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滚动壮大,海外市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势必越来越小。与此同时,中国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美欧发达经济体因危机导致的消费与生产模式改变,以及日益增多的贸易摩擦都在预示中国正在逼近头顶的天花板,曾经习以为常的出口高歌猛进时代将一去不返。在出口因外需萎靡大幅后撤的 2009 年,投资无疑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头号功臣,亦将在今年继续扮演重要角色。但关键在于,高强度投资对经济拉动的不可持续与边际效益递减规律,注定其只能纾一时之困,而非长久之计。正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本月初在中央党校讲话时所言,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则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而从其讲话中多达五十多个“加快”的表述中,更能体味出中国对于经济转型的迫切渴求。转型之根本在于立足解决困扰中国经济多年的消费不足问题,催生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内动力,通过加速农村城镇化步伐、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等手段,真正激活中国这个拥有 13 亿人,比美欧日人口总和还要多的天量市场。经过 30 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均 GDP 在 2008 年超过 3000 美元,从发达国家历史经验来看,跨越这个门槛国家的消费需求将会出现大幅提升。在 2009 年应对危机过程中,消费需求的异军突起为中国经济增长贡献了 4.6 个百分点,创近十年之新高。对于出口与投资,另外两架拉动 GDP 增长的马车来讲,转变发展方式同样重要而迫切。如何改变出口产品结构,扭转“中国制造”在海外的低端形象,成为中国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的必经之路。长期以来,中国大部分出口商品仅录得产业链上利润最为微薄的一段,姑且不论其对资源、环境带来的诸种浪费与危害,这种以量取胜粗放发展方式的未来空间也将日益逼仄。在投资领域,中国不仅要警惕投资过度带来的经济过热风险,还须推进垄断性行业改革,着力提高投资效率,加快国内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开放步伐,引导民营资本流向实业,鼓励民间创业,切实破除“玻璃门”、“弹簧门”现象,以遏制因投资过于集中产生的所谓“国进民退”态势。勿须讳言,中国经济若要实现科技与制度双轨创新,完成转型远非朝夕之功。转变发展方式,说到底就是要启动推行涉及方方面面的新一轮改革,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但更值得期待。资料来源:中国政府门户网站根据上述资料和你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解,试分析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