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说活着与电影活着之比较内容摘要:余华的活着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活着”本身的故事,主人公福贵在极端的不幸之下仍然保持着的乐观的生活态度给人带来久久的震撼,并且长时间地郁结在胸中。而张艺谋的活着讲述了特殊年代下人们的普遍生活状态,意在引发人们对怎样活着,怎样活得更好这一命题的思考,相比之下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大众。然而无论是余华还是张艺谋的活着 ,都促使受众思考自己应该以何种方式存世。关键词:余华 张艺谋 活着 一.小说活着 小说活着名为“活着” ,但却给读者讲了一个充斥死亡的故事。整部作品从福贵的爹经受不住徐家在自己手里败落变得一无所有的打击而气死开始,就一直充满腥风血雨。作者用紧凑的笔法为我们接二连三地铺开了 10 个人物的死亡:福贵的娘、老全、龙二、有庆、春生、凤霞、家珍、二喜以及最后的苦根。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将人生之大不幸集中到一个人身上,十分极端地为我们作了一个归谬,即福贵这个经历过家破人亡、枪林弹雨、人性缺失等种种可怖的时代和命运的人依然还能“自鸣得意”地讲述自己的故事,那我们呢?所以活着“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 、 “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 这种将问题推向极端化的思维方式以及近乎绝情的叙述方式毫无疑问让人感到震撼,因为那是生命的震颤。但是与此同时也更加引起人们的反思:人的一生,从传统的逻辑上讲就是一条直线,那么每一分每一秒都是这条直线上的点,它们是平等的,没有差别的,生和死同人生当中的任一时刻一样,我们都只经历一次。这个道理所有人都明白,但是我们仍然更加在意生和死这两个点,那是因为我们人为赋予了生和死特殊的含意,使得这两个点别具一格,所以自然而然生和死在人们心中就被放大了。生是喜悦的,因为它代表着新生命的降临,代表着新一代的希望;而死是丑陋的,因为我们惧怕它,因为它离我们太过遥远以至于我们对其一无所知。然而作者却在作品中借福贵之口对生与死进行了解构:福贵说, “我的一双儿女都是死在生孩子上的,有庆死是别人生孩子,凤霞死在自己生孩子。 ”这也就告诉我们,在作者看来,人生并非是单一的一条直线,它实际上是一个圈,生与死交织着,两者同样地令人喜悦,也同样地令人悲伤,在悲伤中蕴含着喜悦,在喜悦中孕育着悲伤,我们为两者付出的感情没有任何差别。所以作者是平和的,他能冷静地让主人公福贵经历常人所不能经历之痛,逐渐以一种包容的心胸对待生死,而读者也在这样一个过程里和福贵一起慢慢走向平和。 有些观点说“福贵对于亲人死亡,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淡定,毫无抗争意识” 、 “这一文化偶像是否也同样代表中国人身上一直难以改变的国民劣根性麻木、忍受、无抗争” 。实则不然,我们不妨看一看福贵在亲人和朋友死去时的情感状态: (1)我爹死后,我像是染上瘟疫一样浑身无力,整日坐在茅屋前的地上,一会眼泪汪汪,一会唉声叹气。 (父亲死时) (2)春生先哭了,春生一哭我也忍不住哭了。 (战友老全死时) (3)我站在门口脑袋一垂,眼泪便刷刷地流了出来。 (母亲死时) (4)我往家里走去时脖子上一阵阵冒冷气。 (地主龙二死时) (5)我一下子就看不见医生了,脑袋里黑乎乎一片,只有眼泪哗哗地掉出来。 (儿子有庆死时) (6)一个人命再大,要是自己想死,那就怎么也活不了。我把这话对家珍说了,家珍听后难受了一天。 (春生死时) (7)我站在雪里听着二喜在里面一遍遍叫着凤霞,心里疼得蹲在了地上。我的心里就跟结了冰似的一阵阵发麻,我的一双儿女就这样去了,到了那种时候想哭都没有了眼泪。 (女儿凤霞死时) (8)家珍说到下辈子还要做我的女人,我的眼泪就掉了出来,掉到了她的脸上。 (家珍死前) (9)我一听到二喜出事了被送到医院里,马上就哭了。 (二喜死时)(10)我慌了,在床上坐下来想了又想,想到苦根会不会是死了,这么一想我忍不住哭了起来。 (苦根死时) 从以上十次死亡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福贵从未麻木过,他的眼泪是流不尽的大海,亲人的死会让他痛得潸然泪下,仇人的死会让他吓得屁滚尿流。死亡是必然事件,没有人可以逃脱岁月的手掌,但是何时死如何死是偶然的,所谓命,就是对不可知的偶然的结局赋予必然的哲学意义。福贵对命的抗争就是好好活着,小说中或是借他人之口或是他自己感悟都提到了这一点:“我对自己说:这下可要好好活了。 ”这是龙二死后福贵说的一段话;“我又放心不下,对他说:春生,你要答应我活着。 ”所以我们看到,即使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他也从未想过放弃生命,依然与他的老牛福贵一起好好地活着。他对死亡并非不畏惧,而且害怕得要命,但他只是静静地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从容而淡定,他甚至为以后埋葬他的人准备了十块钱。因为他知道自己逃脱不了,所以才更加平和,敢于直面死亡,但这绝不是麻木的、无抗争的表现。好好活着,就是他的抗争,是一个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对命运的抗争! 由此可见,正如作者在中文版序中说的那样,这篇文章写的是“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 。它清楚明白地告诉我们,活着就是活着,不需要任何理由,活着是一种生存状态,更是一种超然的生活境界,好好活着才是人生的王道。 二.电影活着 虽然电影活着的叙述并不似小说那样深刻地诠释了活着的本质,但是它却更贴近大众的现实生活。可以说小说活着是一位老者回顾一生的感慨,而电影活着则更多地寄托了对下一代能更好地活着的希望,融入了导演对于怎样活着这一命题的思考。所以我认为,电影对作品进行了一定的再加工,但是主体上还是忠于小说的。 电影对小说的忠实不胜枚举。首先在内容情节方面,福贵输光家产、当兵、有庆被压死、凤霞难产死等等在电影中都有体现,大体框架是一致的,此处不作赘述。这里要强调的是,在故事发展的节奏上,电影也与小说暗合,只是小说中故事叙事者福贵被“我”打断在电影中是由音乐来完成的。小说中的二重叙述即“我”的插入在书中一共有 4 次(除故事讲述的开始和结束) ,分别在第 34 页、第 67 页、第 126 页和第 166页,与之相对应的情节是家珍被父亲接走,龙二之死,有庆之死和家珍之死。这几个情节在全书中起到推动故事发展和人物心理转变的作用,十分地重要,而电影中在这几个情节结束时也都响起了由二胡和唢呐演奏的主旋律,凄婉而悲凉的高亢,那是一次次生命的呐喊,是主人公对生活真谛的领悟。可见电影虽然改变了叙述方式,但是节奏上还是遵循了原著,这充分说明导演对情节的理解和作者是一致的。 但是电影说到底还是导演对剧本的再创造,所以它没有完全照搬照抄。电影和小说相比突出了事件背景,并且把整个故事符号化,从而削弱了小说的极端性,使之成为当时背景下一个普通的、正常的、普遍的事件。 某些观点说“电影的政治化取代了小说人性化的叙事” ,不免有些曲解了电影。导演在采访中曾说到, “余华的活着实际很荒诞,而且戏剧性很强,而我那时正想用最朴实的手法,以平常人的心态去拍平常人的故事,以此对自己来一次彻底的反动 。 ”我们不妨从以下两点来剖析这个观点: 第一,政治背景在电影表现中被突出了,但这并不是导演要展现的重点。 我们都知道,电影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种时空艺术。电影区别于单纯的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关键在于它的特殊时空综合性,即它是一种一维时间二维空间的特殊三维艺术,也就是说在荧幕这个二维平面上按时间顺序发展的故事投射在我们人脑中形成了三维的空间概念。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里所说的时空维度是作品存在方式的时空维度,而不是作品表现的时空维度。这就告诉我们,电影在场景设置上不可能像小说一样一句话带过,它需要一定的现场还原才能给接受者直观的印象。 活着的历史背景本来就比较敏感,它极易被理解为对大跃进对文革的批判,所以当导演在电影中明确突出了 40 年代、50 年代、60 年代和以后这四个时间段,就更加容易遭到误读。从其对小说最大的改动部分结局来看,电影的结局是福贵、家珍、二喜和馒头三代四人一起吃饭,这是一个平凡又普通的场景,然而对于小说里死了所有亲人的福贵独自放着牛的画面来说要温馨得多。同时,老中青三代人也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传递,尤其是孙子馒头(苦根)的存在让我们看到活着的希望,电影中也多次提到“鸡养大后变成鹅,鹅养大后变成羊,羊养大后变成牛” 。这告诉我们, “希望”不仅在于我们能活着,并且能活得更好。电影最后福贵也对馒头这样说:“馒头长大了就不骑牛啦,就坐火车,坐飞机,那时候啊,日子就越来越好!”由此可知,导演意在描绘特殊年代下人们的普遍生存状态,其最终目的还是想让接受者回归到对于生命本质的思考,感受到生活的希望,而非简单地向读者介绍一段苦难史,批判一下政治对人的扼杀。 第二,小说中对政治背景的描写不可忽略。 相较于电影,小说中的政治背景似乎是被淡化了,作者是在平凡朴实地为我们叙述一个自己的故事。可是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那这个背景的存在与否就不重要了,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个故事独立出来,变成一个天煞孤星的顽强奋斗史。然而作者却偏偏要把故事设置在那样一个年代,可见必定是有其用意的。首先,那样一个年代是主人公福贵们命运悲剧性的来源。福贵早年被抓壮丁是因为战乱,在战争中他痛失了战友,也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他经历了无数劫后余生,对活着也就有了更加热切的渴盼,这是很典型的“福贵们”的经历。后来儿子有庆死在给县长女人生孩子抽血上,医生只说了句“胡闹”就去看县长的女人了,这带有很明显的中国特色唯官是从的色彩。另外政策的颁布对民众的生活也有着直接影响。福贵去城里看凤霞的时候这样说道, “好在那时是人民公社,村里人在一起干活,我用不着焦急。 ”足以说明福贵也钻了很多制度的空子,于他自己来说是有利的。但是制度不会一成不变, “我跟苦根在一起过了半年,村里包产到户了,日子过起来也就更难。 ”作者在这里轻描淡写地说日子艰难,完全是一笔带过,但是这正是苦根最后被撑死的根本原因所在,而且前后相似的描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制度的变迁。可见制度和政策对于靠天吃饭的!再有,在这样的背景下所造就的如今的福贵更让人顶礼膜拜。50 到 60 年代正是中国最黑暗最难熬的年代,这样一个年代都能熬过去的人还有什么熬不过去呢? 综上我们应该明白,电影实质上是对小说的一点补充。小说里向我们展示的活着是无理由的,是极端的,但又是质朴的真理;而电影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平常人,一个普通人,还应该看到生活中的希望,那样我们才能活得更好,所以电影为我们描绘的就是生活在苦难时代的人的生活态度的一个典型,那就是福贵。 三.结语 同样地描写活着 ,作家和导演给出两种不同的方式,但是其终究也只是让我们看到了活着和怎样活着的一种。然而一个个偶然性使得没有两个人能拥有相同的命运,所以每个人对“活着”的理解都不尽相同。说到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思考,到底要以何种方式、何种态度存世,还看个人自己的选择。 参考文献: 1余华:活着 ,作家出版社,2012 年 8 月第三版. 2李尔崴:直面张艺谋 ,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 年 1 月第一版. 3黄宇:如何“活着”论余华长篇小说人物对“苦难”的抗争意识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电影评介青年文学家 2012 年 04 期.4黄传波:从人性化到政治化试论张艺谋电影对余华小说的几处改编 ,德州学院, 电影评介电影评介 2008 年 24 期. 张怡,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试验班学生。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