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试论传统企业理论的局限性看生态企业 理论的构建论文摘要大工业生产体系背景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企业理论在环境危机形成过程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传统的抑或现代的企业理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如何等重大理论问题,长期被人们所忽视。因此,重构企业理论,建立生态企业理论,既是建设生态文明实践的需要,也是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的要求。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西方企业理论;生态企业理论在大工业生产体系背景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企业理论在环境危机形成过程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传统的抑或现代的企业理论的科学性如何,企业健康的必要条件是什么,企业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究竞是什么,这些重大理论问题长期被人们所忽视。所以,重构企业理论,建立生态企业理论既是建设生态文明实践的需要,也是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要求。一、对马克思和西方企业理论的回顾与评价程恩富曾经将马克思的企业理论概括为四个方面:关于企业的起源理论、关于企业的规模和变迁理论、关于企业的职能和费用理论以及关于企业的契约本质和组织结构理论。自暴力也持类似的观点,他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企业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分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并从企业产生的原因、企业的边界、企业内部的控制和分配等方面与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进行了比较。马克思是在分析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时建立了自己的企业理论,他认2为:“资本主义生产实际上是在同一个资本同时雇佣人数较多的工人,因而劳动过程扩大了自己的规模并提供了较大量的产品的时候才开始的。 ”“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和决定目的,是资本尽可能多地自行增值,也就是尽可能多地生产剩余价值,因而也就是资本家尽可能多地剥削劳动力。 ”不仅资本主义生产是为了尽可能多地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的管理也是为了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服务的。马克思指出:“随着同时雇佣的工人人数的增加,他们的反抗也加剧了,因此资本为压制这种反抗所施加的压力也不断增加。资本家的管理不仅是一种由社会劳动过程的性质产生并属于社会劳动过程的特殊职能,他同时也是剥削一种社会劳动的职能,因而也是由剥削者和他所剥削的原料之间不可避免的对抗决定的。 ”“由于马克思的企业理论是在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这一特殊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因而,今天我们来看马克思的企业理论时不难发现其固有的历史局限性。马克思笔下的资本主义企业的目标函数就是最大化其剩余价值,而唯一的约束条件就是将工人的工资尽可能保持在维持生计的水平上,尽可能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和增加其劳动强度。资本主义的企业是一个投入产出的技术关系,是资本家最大限度获取剩余价值的黑箱,是剥削工人的机器,是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场所。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的企业理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企业对工人的掠夺和剥削,揭示了资本主义企业对人性的摧残,但他没有揭示并预见资本主义企业以及以这种理论为内核的生产体系、商业体系、消费体系可能产生的一系列现代问题。在传统西方企业理论中,企业作为一种生产单位,其作用就是把资本、土地和劳动等生产要素投入转化为一定的产出,因而用生产函数来描述这种投入与产出的转换关系。生产函数所揭示的是各种可能的投入组合与各种可能的产出组合之3间的繁多的对应关系。这样,企业就被简单地归结为一个由给定的技术水平所定义的生产方程,其功能不过是依照某个方程,把原料转换成产品而已。以科斯、阿尔钦、登姆塞茨、威廉姆森等为代表的产权经济学家对西方古典企业理论进行了批判、补充和完善,但依然被西方经济学家批判为“美国和其他工业化西方国家并不懂企业究竟是什么,因而也不知道企业将如何发展”。即依然没有改变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企业是在私人成本最小化条件下的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者。而这一点,正是现代商业和工业体系运行的核心准则,不抛弃这一核心准则,人类社会将继续会被这一错误理论引向歧途。二、现代企业的核心准则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背离传统企业理论下的企业活动对地球生命系统的不可逆破坏以及对地球资源的掠夺性使用,由此导致的全球环境危机已使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受到空前的生存挑战,人类的可持续生存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威胁。当今世界,不是人类自身的管理能力退化太快,而是企业根本性的变革创新速度太慢或者压根儿就没有什么改变,比较一下今天的企业行为准则与一个世纪以前的企业行为准则就清楚了。自然系统退化的速率太陕,而企业适应这种变换的变革速率太慢,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经济学家们一直非常欣赏企业这种组织形式以及他们建构的企业理论体系。经济学家从功利主义的角度用货币去衡量显在化的效率,而从来不注意和计算被浪费掉的效率,不计算污染、破坏等负外部性的损失。在理性经济人假设条件下,企业的行为准则是私人成本最小化和私人利润最大化。这里之所以强调私人成本和私人利润,是由于还存在社会成本和社会总收益。虽然私人利润最大化并不一定导致社会总收益最小化,但是私人成本最小化却必然导致社会成4本最大化,这一点在传统的经济分析中往往被忽视。这种最小最大化的企业行为准则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准则协调与公平(人与自然的协调和人与人之间的公平)是根本对立的。企业是破坏人与自然和谐的主要力量。企业对环境危机的形成通过三条路径发生作用:1企业通过向环境系统输出生产剩余一废水、废渣、废气、固体废弃物等直接破坏环境系统的功能完整和结构稳定,换句话说,就是通过转嫁私人成本从而最大化社会化成本;2通过掠夺性的资源利用,即最大限度地利用环境的经济生产功能,在累积和放大机制的作用下直接破坏环境系统;3通过企业强大的制造系统和销售系统向家庭源源不断地输出消费品,为以浪费式消费、炫富式消费为主要特征的消费社会、消费文化和社会价值取向奠定了物质基础,从而对消费剩余产生加速和放大作用。三、生态企业理论的基本思想(一)核心概念的界定为了分析方便,有必要对本文涉及到的几个核心概念进行理论界定或澄清,因为这里涉及的几个核心概念都是理论界过去使用过的,这里只是借用,但其理论含义已经与过去有了根本的区别和本质的不同。1产品经济模式 本文所指的产品经济意为生产者以生产和出售产品以获取利润为目的,消费者占有和消费产品以满足效用及体现自身的价值、社会地位为目的,整个社会的财富形式主要表现为形形色色的产品集合,是以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资源消耗越来越多、生产剩余和消费剩余输出越来越大、对环境系统的胁迫力越来越强等为主要特征的物质流动过程。产品经济模式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下表 1。52服务经济模式 与产品经济模式对应的是服务经济,是指企业以产品实体为介质,以产品实体承载的功能和服务为目的,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消费者以获得产品功能和服务为目的,从而实现效用最大化和消费剩余最小化;社会以保障民生、节约资源、改善环境质量为目的,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服务经济模式的核心思想可以归纳为下表 2。 3生态企业 什么是生态企业?目前理论界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生态企业是能够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作为其基本目标,并按照生态经济规律和生态系统的高效、和谐与优化的原理,运用生态工程手段和各种现代先进技术建立起来的对自然资源充分合理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能量多重利用、对生态环境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现代企业,或指在经营活动中关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企业。现有文献对生态企业的理论界定,其共同点就是在传统的企业运行中简单地引入环境生态元素,简单地将企业与生态结合起来,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本质,不可能改变基于企业理论的整个现代商业体系和工业体系,不可能改变产品经济模式下传统商业活动对地球资源大量吞噬所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这一基本趋势。笔者不认为生态企业就是生态和企业的简单耦合,而应该是按照一套科学、完整的企业理论体系建立起来的企业组织形式。企业对社会负责、对环境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对未来世代人负责等等都应该是依靠一套内在动力机制自我推动的,这种自我推动要与利润最大化的市场原则相一致而不是相背离,不能依靠道德和规章被动推进。对环境问题的解决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运用人类智慧去重新设计,尤其是对企业和整个商业运行模式的重新设计。(二)构建生态企业理论的初步设想生产活动始终是人类谋求发展和进步过程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活动,企业则是6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生态需求将成为人类未来的主要需求,生态文明将成为一种以追求人类与环境和谐生存和发展的新型文明,与之相适应,必须构建一种全新的生态企业理论。其理论要点包括:1生态企业的理论假设 传统的企业理论是以“经济人”作为其理论假设的。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为此可不择手段。 “经济人”的意思为理性经济人,这是古典企业理论对人的看法,即把人当作经济动物来看待,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目的只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科学认识论表明,关于人的任何假设都是有局限的,除非你不做假设,因为人是最复杂的。正因为如此,二百多年来, “经济人假设”是否合理有效的讨论一直存在。问题的焦点在于,对于经济学而言,我们是否需要一个完整的对人的假设?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受到生态压力的约束,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企业理论在这个历史进程中越来越破绽百出,而且这种企业理论在把人类推向生态灾难深渊的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生态企业理论不是简单地引入生态元素,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包括企业理论假设在内的整个企业理论体系。生态企业理论的理论假设应该是生态人假设,所谓生态人假设意指以追求生态利益和物质利益均衡为目的的经济活动主体。2生态企业的约束条件 传统的企业理论的约束条件是单一的成本约束,整个生产过程被假定为一个纯碎的投入产出的技术关系。生态企业理论的约束条件是一个多维约束。其一是资源约束,资源短缺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日益匮乏已经成为现代工商业最大的约束。其二是外部负效应最小化约束。前面的分析已经指出,环境问题本质上是企业外部负效应不断累积和放大的结果,只要外部负效应7累积和放大的机制失效,环境问题就可以自动得到解决。其三是成本最小化约束,这里的成本与传统的成本概念已有根本不同,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私人成本,还包括原来被转嫁为社会成本的部分。3生态企业的生产目的 传统企业的生产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追逐利润。生态企业理论框架下的企业的生产目的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种理解是为利润最大化,但是它的利润函数与传统企业的利润函数有着根本不同,主要表现在收入函数和成本函数上,古典企业的收人是产量的函数,而生态企业的收入是产量、功能、服务、满意的函数,生态企业的成本函数不仅包含传统意义上的成本要素,还包括环境成本等原来被社会化了的部分。另一种理解是效率最大化。效率最大化是更综合的标杆,不仅包括利润最大化,也包括资源节约和环境成本等外部负效应最小化的指标。4生态企业实现生产目的的介质 在古典企业理论中,产品是企业实现生产目的的唯一介质,在生态企业理论中,有形的物质产品对企业生产目的的实现的贡献度已经不古主要地位,企业实现生产目的的介质由产品、产品的功能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各种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共同构成,而且功能、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消费者的满意程度将越来越重要。5生态企业实现生产目的的途径 在传统的工商业运行模式中,企业生产目的实现途径是通过将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售出去,从而完成价值实现。这种商业运行模式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充满了欺诈,处于信息中心的生产者利用其信息优势对消费者进行欺诈,从而降低消费者的福利水平和福利质量。在生态企业理论框架下,企业的生产目的和消费者的消费目的都是通过租赁的方式来实现,而不8是销售和购买。这种方式有很多优势,主要表现在:最大限度地缩小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从而实现双方公平地交易;最大限度地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促进生产者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和改善产品的功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促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消费者通过获得产品的使用权来实现消费目的,不发生产权转移,有利于生产者将产品从产出到消耗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