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的范式创新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的范式创新顾海兵 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内容提要 没有一流的研究管理,决没有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文章认为,政府对人 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管理范式是需要改革与创新的。文章提出,应该由控制管理范式转到调 节管理范式,由刚性管理范式转到刚柔相济范式。文章对如何实现这种范式转换提出了若 干创新性对策。主题词 人文社会科学 管理 范式 调节 刚柔相济无论人们对范式如何理解,目前已经公认政府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管理范式是需要 改革的、是需要创新的。没有一流的研究管理,决没有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是建立 秩序、激活力量、提高效率的手段,管理创新是繁荣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保证、有力 引导与重要突破口,管理创新是具有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与长远性的问题,管理创新 与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创新是相辅相成的。虽然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管理所取得 的成绩必须充分肯定,但同时必须承认,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管理还没有有效适应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这种政府在管理上的滞后或相对滞后(立的不足)与所存在的弊端 (破的不够)已经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进一步发展的不利条件之一。总结过去 的经验教训,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瞄准国外的先进管理,我们认为在新世纪头 20 年的战 略机遇期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管理范式需要进行如下创新。 由控制管理范式转到调节管理范式根据目前中国的组织体制,政府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管理主要是指中央与省 (市、自治区)两级政府的行政部门(主要是教育部门)与省辖市的政府对人文社会科学 研究事业的管理。这一管理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由直 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就像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管理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一样。但是, 由于高校等研究机构与企业的差异,政府对高校等研究机构的管理可能不是完全转为间接 管理,或者说用间接管理刻画今后政府对高校等研究机构的目标管理模式可能不一定合适。 因此,我们在这里提出,政府对高校等研究机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管理应该是由目 前的控制管理范式转为调节管理范式(为方便计,以下简称控制管理范式为控制范式、调 节管理范式为调节范式) 。至于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范式可以称为统制管理范式(可简称为 统制范式)实事求是地说,由于改革的深化,从政府对高校等研究机构资源的直接控制看(表现 为直接划拨经费,有些经费不是采用划拨方式而是招标、竞争等方式,这类经费在一定程 度上属于直接控制,是总量上的直接控制) ,由于学费、企业资金进入等的增加,其所占份 额已经大大降低。但从政府的直接与间接控制看,政府所占份额或政府所起作用依然是主 要的或决定性的。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来自政府纵向的研究经费可能所占比重不高, 但其权重很大。以某教育部直属高校(相当于国立高校)文科为例(依据其网上公布的资 料) ,其科研项目的奖励等级是:国家重大项目每项 6 万元(如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 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重大项目等) ,国家重点项目每项 4 万元(如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年度重大项目等) ,国家一般项目每项 2万元(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年度重点项目等) ,省部级项目每 项 1 万元(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教育部跨世纪人才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重点分 课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特殊教育规划项目,教育部体卫司科研项目,市教育科学规划项 目,市教委委托项目,民政部民政理论研究项目等) ;来自政府纵向的项目,经费超过 25 万元的部分奖励其 4%,来自横向的非政府项目,经费超过 25 万元的部分只奖励其 2%; 教改项目中,国家级精品课程每项 6 万元,教育部重点项目每项 4 万元,教育部一般项目 每项 2 万元,省级精品课程每项 2 万元。至于地方所属高校与此类似,不需赘述。因此, 把目前政府对对高校等研究机构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管理判定为控制管理范式是恰 当的。这种控制范式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有其客观性。但是从发展看,从 政府经费的配置过程中的市场化运作程度仍有待提高看,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政府对人 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管理是干预偏多的、是控制特别是直接控制过大的,市场的力量、 社会的力量是偏小的,发展的目标管理模式应该是调节管理范式。 如何实现政府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管理由控制范式向调节范式的转变呢?我们 认为基本的对策有:投入高校等研究机构的财政性研究经费要统筹使用,项目要整合,要尽可能集中, 避免分散、分割而带来的重复浪费,要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国家战略性项目上,要有重大 项目、联合攻关性项目,要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置于国家文化安全、国家安全的大系统之 中。不仅要统筹国家各有关部门投入到高校等研究机构的财政性研究经费,而且要统筹各 有关部门内部各所属机构投入到高校等研究机构的财政性研究经费。投入高校等研究机构的财政性研究经费要尽可能以基金形式运作,按市场化原则操 作,政府要尽可能避免直接操作。比如,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年度重大项目的确定已 经做到了不再直接操作,而是首先向所有大学公开招标,其次在评标过程中在遵守回避原 则条件下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参加评审的专家,评审专家与参加答辩的大学在答辩前完全 实行背靠背,再次在答辩与评审过程中教育部有关司局的工作人员,不论是领导还是一般 干部,完全做到不干预、保持公平公正。当然,改革无止境,今后可以在总结经验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要制定法规促进社会资金更快更多地进入高校等研究机构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 我们可以比照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法规尽快制定相应的法规,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财政补 贴政策、收费减让政策、办事简化政策等促进民间资金的进入,逐步做到在高校等研究机 构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财政经费是前导、社会资金与社会基金是主体的格局。在学术评价中重视纵向项目但也不歧视横向项目。要改变目前来自政府的纵向项目 权重过高的倾向,动辄就是 6-10 倍的等级是不合适的。建议今后既要有事前的评价(不同 项目有区别,争取到纵向项目的比争取到横向项目的可以有高 1 倍的奖励) ,但更要有事后 的评价(所有项目,不管来源与身份,以完成后的经过统一再评价的质量论英雄) ,把出精 品力作作为人文社科管理的根本目标。政府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管理主要是制定科学的政策、监督政策的执行,政 府的责任是提供市场不可能提供或提供成本很高的公共服务,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 的发展战略与规划,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统计与监测等,政府主要工作(之一)是汰 劣,评优,评重点等工作主要由社会与市场去选择,事务性工作包括学术评价工作主要由 第三方承担,不再集裁判员、运动员、主办者、承办者于一身。由刚性管理范式到刚柔相济范式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指出,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包括中国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取得数量性增长的同时,质量性增长问题突出,可以说,增产未增收、增产质未优。 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来说,没有数量固然不行,但是,只有数量而缺乏质量更加致命,人 文社会科学研究对经济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学术精品与学术创新上。如果说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则学术创新是学术的灵魂。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有数量而缺质 量的状况呢?主要原因或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管理不符合人文社 会科学事业发展的规律。其突出表现之一就是目前我们实行的刚性管理范式。 所谓刚性管理范式其主要内容是:政府部门与高校及研究所对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的学者(包括硕士生与博士生)与机构明确地或隐含地规定必须在一年或三年内发表多少 篇本专业(一级学科)中文论文与多少篇外文论文、论文必须达到多少千字,必须在指定 的国内与国外杂志上发表多少篇论文,必须获得(主持)多少国家级科研项目、多少省部 级科研项目,必须达到计算机考试多少等级,必须达到外语(英语)考试多少级,必须获 得多少国家级科研奖励、多少省部级科研奖励,必须指导多少硕士生与博士生,必须达到 什么学位,必须在国外有多少年留学经验,必须列入国家级人才计划、省部级人才计划, 必须有多少国家级研究基地、多少省部级研究基地,必须获得多少研究经费等。刚性管理 范式实行的是一票否决制,以科研的数量(篇数与字数)与级别(行政级别、社会等级) 论英雄。在刚性管理范式下,有的高校出现了知名教授年度考核不合格的怪事,有的人著 书不立说,有的人以商业手段发表论文,有的杂志以商业手段推销版面,有的找枪手代劳, 有的沽名钓誉,有的权学交易,有的弄虚作假,有的被逼无奈而违心搞短平快,有的被逼 调离,等等。显然这种刚性管理范式是有弊端的。那么,能不能取消这种刚性管理范式而 代之以弹性管理范式呢?从中国的传统与经济转轨阶段的国情看,从实证调查看,在相当 时间内还不能取消这种刚性管理范式。合适的做法是降低刚性,即实行刚柔相济的管理范 式。 所谓刚柔相济的管理范式就是对多数人、多数机构在多数时候必须实行刚性管理,对 少数人、少数机构在任何时候都不实行刚性管理而实行弹性管理,对有些人、有些机构在 有些时候不实行刚性管理而实行弹性管理。刚柔相济的管理范式就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 合的管理范式,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搞一刀切的管理范式。我国有些教育部门、有 些高校与研究所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管理已经采用了这种范式,比如对资深教授、终身 教授、免检教授、指导教授实行弹性管理。现在的问题是改革还很不充分。我们认为今后 应着重抓好这样一些工作:大幅度减少刚性考核的数量指标,拉长考核时间。比如,考核时间可以拉长到 3 年, 考核只限于论文发表数量,可以定为 3 篇,杂志可以选择全国性、国际性学术刊物(重点 高校、重点研究机构、一级学会等主办) 。同时,对所有已发表文章进行发表后再评价。取 消职称评聘中的外语与计算机刚性要求。目前已经有地方放松了这一要求。对公认的知名教授以及极少数陈景润式的学者实行在较长时间里(如 5-10 年)免予 考核的制度,同时实行备案登记制度。但不要把这种做法异化为身份制度,不一定设立身 份式的容易产生内耗的资深教授、终身教授、责任教授、指导教授,进行动态式管理,避 免新的终身制、大锅饭、以资历压能力。鼓励争取项目、鼓励团队协作、鼓励争取经费、鼓励国际合作,但并不因此而歧视 没有项目者、没有经费者、单兵作战者、立足国内与基层者。不要非此即彼,要创造条条 大路通罗马的宽松环境,不拘一格选人才。要有学科划分(一级学科划分、二级学科划分等) ,但不可固化,要改变经济学教授 只能发经济学文章、发其他学科文章不算科研成果的游戏规则,鼓励跨学科研究,学科交 叉、学科渗透、学科交叠、学科互动(人文社会科学内部之间、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 之间)已经成为科研创新的重要途径,为新兴学科、边缘学科、新的学术增长点的发展创设自由的空间。 科研管理决不仅仅是填填表格、组织申报材料、组织总结材料,应该把推进理论成 果的转化(直接使用、直接应用、间接使用、间接应用) 、扩大理论成果的增加值(推广、 宣传等)作为重要任务,协调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对策研究之间的关系,不忽视基础研 究,但要特别重视理论的实践性与最终实践性,要特别重视理论为市场经济、为经济主体 的企业服务,可以在国家人文社科研究经费中划出一个固定份额专门用于理论成果的转化, 有关政府机构中要增加科研管理人员的编制,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教育部、科技部等) 要专设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司,真正做到与自然科学研究在人财物各方面同等重要,避 免成果问世即死亡,管理切不可一刀切,真正做到优化资源配置。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