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让孩子每天进步一点点吴章鸿,武汉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中心实验室工人。就是这名普通工人,单身妈妈,含辛茹苦地将儿子吴纯培养成连获 15 项大奖的国际钢琴冠军。 吴章鸿的故事选录让 11 岁的儿子掌管生活费吴章鸿 10 年前离婚,她说自己当时是个“无文凭、无技术、无丈夫、无存款”的“四无妈妈” 。她和儿子当时是家徒四壁。 儿子吴纯喜欢弹钢琴,学钢琴,花费巨大。吴章鸿横下心,无论怎么艰难,都要将儿子培养成才。 为培养儿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和体会生活的艰辛,吴章鸿决定让 11 岁的儿子掌管生活费,把一个月的饭菜钱都交到吴纯手里,任由他支配,但是平均每天不能超过 10 元钱。 吴纯 14 岁时,吴章鸿就鼓励他去做钢琴家教。当吴纯第一次拿到自己挣回的 100 元钱后并一口气跑回家告诉妈妈“我能挣钱了!”时,吴章鸿鼻子一酸,泪水哗哗地淌了起来。 步行到机场接“落榜”儿子1997 年 12 月底,吴纯被选送去香港参加“首届中国钢琴曲目比赛” 。遗憾的是,由于临场发挥不佳,吴纯没能拿到名次。 走前她曾对儿子说:“妈妈不去送你,也不会去接你,因为家里没有钱。 ” 但现在她决定去机场接儿子,因为孩子失败了,此时他最需要支持与理解。可从她家到机场如乘出租车,要花 200 元钱。最后, “我花了 1 元钱,乘公共汽车赶到民航小区,然后步行走上了通向机场的公路。” 走下飞机的吴纯忽然听见母亲的呼唤,一脸惊讶:“妈妈,您怎么来啦?对不起,家里花了那么多钱,我却没有拿到奖,你怪我吗?” 吴章鸿含泪拍拍儿子的肩头,鼓励道:“儿子,这次不行,咱下次再来。妈妈相信你能从这次比赛中总结经验和教训。 ” 每天进步一点点儿子出国后,吴章鸿心里空荡荡的,寝食难安:年仅 16 岁的儿子在国外能否健康成长?她从各种杂志书籍上选择好文章,特别是优秀人士成功的小故事,圈出重点,写下读书心得, “每周一信” ,寄给儿子。为了加强与吴纯的联系,2001 年,已经 45 岁的吴章鸿还学会了使用电脑与上网,在网上和儿子交流。 母子俩还精挑细选,从“每周一信”的上千篇文章中优中选优,2004 年 3 月辑录出版了每天进步一点点一书。该书至今已再版 9 次。 吴章鸿希望,能与更多的家长和孩子分享这些蕴含人生哲理的文章,每天进步一点点,让人生最优秀的品德和最高尚的人格播洒到更多幼小的心田里。 唤醒孩子内心的“原动力”我在各地做报告的时候,经常听到一些家长说孩子不爱读书,光想着玩。我也现场问过一些孩子,他们为什么要读书,孩子们都很茫然,说不知道。我认为这是家长教育的不成功,家长没有唤醒孩子内心的“原动力” 。比如我的孩子吴纯,从我有了他开始,我的目的就很明确,我就是要让我的孩子成长得优秀,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我要尽我所能调动他的潜能发挥。 几乎每一个母亲都有这样的感受:孩子要有本事,要有养活自己的一技之长,这种技能不仅仅是文化,还有各种生存能力。现在有些家长,不敢把生活的艰难告诉孩子,担心孩子的承受能力,以致让孩子不知道自己将来要承担的责任,也不具备基本的生存本领。吴纯在很小的时候,就问过我为什么我们家里这么穷,而那些伯伯家里却什么都有。当时我就告诉孩子,妈妈收入低,是因为妈妈文化水平低,对社会的贡献小,创造的财富也少。那些大学里的伯伯们,他们是专家,是学者,为社会创造着很多的财富,他们得到高的回报也是应该的。 我在生活中的种种苦恼和面对的困难,都从来没瞒着孩子,总是和孩子一起分享和承担,我想让他看到在困境中妈妈没有倒下去,让他学会坚强。我也想让他感受到深深的母爱,从而唤起他的责任。其实孩子的承受能力是无可限量的,没必要担心孩子受不了压力,压力就是动力,任何成功都是在压力下逼出来的,让孩子明确学习的目的,明白身上的责任,面对现实的压力,并和他一起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困难,这是每一位家长要努力做到的。 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几乎每位家长都会为自己的孩子设计成长计划,比如要让孩子成为钢琴家,但并不是你制定完这个计划,就在高处等着孩子自然成长为钢琴家。这需要父母在孩子的每一个成长阶段,一步步地陪着孩子去达到这个目标。 当然对孩子的期望,一定要建立在尊重孩子,和孩子共同沟通的基础上,不能家长一厢情愿。我之所以这么不遗余力地让吴纯学钢琴,是因为他自己热爱,我相信孩子在这个领域能学到一技之长。哪怕他最后只是一个在饭店弹奏的钢琴手,我也觉得不错。因为他没有危害社会,他凭自己的劳动活下去。说实话,现在他所取得的成绩,是我当初没有预料到的,但是我和儿子有一个共识,就是每天都要进步,每年都要进步,只要我们一直在进步,这就够了。 当初吴纯是在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发现了他具有音乐天赋,而我当时最现实的想法,就是想让他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小男孩大多没长性,学习没有毅力,而学钢琴可以培养他吃苦的精神,可以让他专心地做一件事,还可以手脑并用,锻炼智力。这就是我最初让他学钢琴的目的,因为这样的心态,我把考级拿证书看得不重要,吴纯是在学钢琴五年以后才参加考级的。我觉得对孩子的学习,不能急于求成,应该从平时一点一滴的习惯培养做起,比如,必须按时完成作业,不无故请假等等,有了这些好的习惯,才会让孩子进入可持续性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帮助孩子克服学习困难 每个孩子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困难,有些孩子厌学,不去努力解决学习中的困难,这和家长也有关系。家长从孩子入小学的那天起就应该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件艰苦的事,所有学的东西将来都是有用的,凡是老师要求做到的,就算有再大的困难也要坚持做到。就像是战士炸碉堡一样,把学习中的一个个困难炸掉。 我刚离婚的时候,家徒四壁。这时候,我就跟学校里的同事请求,让他孩子不弹钢琴的时候,吴纯到他家借钢琴练习,那段时间,整整十个月,吴纯都是借别人的钢琴在学,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没有耽误一节课。 吴纯出国以后,特别怕学俄罗斯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他说一听那些生僻的单词头都大了,但我鼓励他:没有攻不下的堡垒,越是困难的学科越要找到它的规律性,只要找到规律性,就容易学习了,在我的鼓励下,孩子慢慢地进入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孩子是一只长线股票我是一个普通母亲,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我把儿子当成我的全部事业。我并不反对其他女性拥有自己的事业,甚至是很大的事业,但是我觉得,既然你把孩子生了下来,就应该担起做母亲的责任,要把孩子的成长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尽自己所能,给孩子一个好的起点,一个“跳一跳能够到”的目标。个人的事业可能有辉煌也有衰落,但孩子会是你的阳光,你的希望。 我认为,一个女人,要用她的一生来做一个好母亲,全身心地去爱孩子,并且爱得理智。当然这需要和孩子很好地沟通,在孩子心目中父母应该有一定的信任度。有了信任度,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里。 我有这样一个观点:孩子是一只长线股票,孩子的潜力和发展是无可限量的。我这不是功利,是希望那些看不到孩子实力的父母,不要把孩子排斥在你的生命之外,孩子是你生命的延续,他可能将来给不了你太多的金钱,甚至会离开你。但是,你能不断地看到他进步,看到他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你就会分享着他的快乐。 母亲,就是这样一项“痛并快乐着的事业” 。我对母亲的理解是:无私的奉献,无悔的付出。 做学习型的合格母亲现在做什么职业都要持证上岗,只有做父母,孩子一生下来就是理所当然地上岗。但我认为这只是自然型父母,不一定是合格父母。合格的父母应该是学习型的父母,要用他的一生去学习教子之道,和孩子一起成长和进步。 在我看来,孩子都是天使,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我认为一个合格父母的标志是:能以身作则,懂得言传身教,说话算数,坚持用有原则的、科学的、理智的爱,来关怀教育孩子。 幸福家庭能够造就出色的孩子,不幸的家庭和生活的困境一样能让孩子走向成功。作为单身母亲,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就是家庭的主角,没有人可以代替我的工作,哪怕是一点点。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艰难日子里,我所做出的每一个决定,每一个计划,每一个表情,每一句话,都要力求准确和无误,都要十分到位。这个过程,不能排练,没有预习,也不可能试演,现实的生活要求我们即兴演出并且要争取一次获得成功,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十分不容易。 家庭教育,其实就是因时、因事、因环境对孩子进行的启发式、点拨式、感染式、参与式的教育。家长应该针对身边所发生的具体事情,具体情况,给孩子因势利导的教育。然而,父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父母对自己一言一行的规范和约束,其实就是对孩子最有力、最富有权威性的教育。让孩子主动学习的秘密中国有句古话说:3 岁看大,7 岁知老。现在中国社会处于巨大的转型期中,从农业社会一下进入了商业社会。而现在的中国对商业道德和商业伦理本身的认识又不完整,中国人在商业社会里坑蒙拐骗的现象比比皆是。很多小企业都陷入这样一个慌乱中间,而在这样一个慌乱中我们应该怎样教育孩子?比如说我们教育孩子诚恳,但孩子诚恳后又在外面受别人欺负;我们教育孩子善良,结果我们发现善良的孩子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我们就会反思,是不是该教孩子投机取巧一点,是不是该教孩子更加凶悍一点。我们成人做的一些事情,有些时候会不知不觉给孩子展示了不好的东西,对孩子本身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带来重大影响。因此,我们教育孩子的方针出了问题。家庭教育的头等大事人品教育 现在的中国进入了对家庭教育非常复杂的时代,社会里面有标准,家庭里面有标准,而且,这些标准还有可能是错误的标准。比如说,我们的标准是要求孩子在班里进前 5 名,孩子只要能考上北大、清华就算成功,到哈佛、耶鲁就更加成功。这虽然是标准,但在我看来,都是错误的标准。为什么错误,因为它最后变成了家庭的惟一标准。而孩子的成长有很多标准,比如说人品是否高洁是一个标准,个性是否健康是一个标准,做事是否有创造力、想象力是一个标准,有没有吃苦精神、有没有勤奋精神是一个标准,有没有摔倒在地上敢于爬起来的精神也是一个标准。中国现在的社会,把成功限定在一个特别狭小的范围之内,对孩子们来说考高分,成绩好就是标准;孩子五六岁会弹钢琴,就会得到奖赏。我们中国的成人世界里从不以一个人拥有多少真心朋友作为成功的一个标准,我们成人世界里的标准就是这个人有钱,有地位,有财富。 我自己深深的陷入到这样的痛苦之中,许多人见到我后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 “俞老师,你现在也进入中国富豪榜了!”没有人会说:“俞老师,你的人品不错。 ”第二句是:“你作为新东方的掌门人,新东方很赚钱啊。 ”假如说有一天新东方倒闭了,我一分钱都没有了,还有人认为我是一个成功者吗?如果我成了一个身无分文,必须要靠自己的力气赚钱的人时,还会有人过来告诉我:“俞老师,你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那时候我才觉得这个人是我真正的朋友,真正认可了我的成功。我本人认为自己是一个成功者,不是因为我有新东方,我赚了钱,而是我有一个做人的基本准则,我始终认为我是一个善良的人,我是一个心中没有邪恶念头的人,从小到大,我没有做过一件伤害别人的事情。当然有时候话语上一不小心说了一句伤害别人的话,这是有可能的。有些话脱口而出,别人会觉得不舒服,我可以向他表示道歉,但是伤天害理的事情我肯定没有做过。 我觉得我成功的第二点,在于我非常愿意去帮助别人。其实一个人无论在什么地位都是可以帮助别人的。我现在有条件可以向甘肃的地震灾区捐款 300 万元,可以为甘南建造一所新东方希望小学,我很乐意去帮助他们。当我们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你也可以帮助别人。大家都认为做事情需要自己有才能,但还有另外一种办法,我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从小就特别热爱劳动,我干农活,干家务活,我在 14 岁的时候,就获得了我们县里的插秧冠军,17 岁时,我是县里优秀的手扶拖拉机手,我父母的勤劳带动我的勤劳。我这个人成绩一直不好也不坏,老师根本就不关心我。但我想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所以我从小学一年级起就一直打扫教室卫生。到了北大以后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为宿舍打扫卫生,这一打扫就干了四年。所以我们宿舍从来没排过卫生值日表。另外,我每天都拎着宿舍的水壶去给同学打水,把它当作一种体育锻炼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