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关于公共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调查分 析及对策研究论文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特色数据库 调查 对策 论文摘要通过对国内市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自建特色数据库的调查,发现公共图书馆反映地方经济、参考决策内容的数据库较少,数据库缺乏标准,知识产权突出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公共图书馆应加大地方经济、政治、参考决策等内容数据库的建设并与有关部门联合建设专题知识库,加强数据库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合理解决知识产权的纠纷及加强宣传推广等对策。 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已进入了以信息资源共享为目标的数字图书馆时代。作为地区文献信息中心的公共图书馆收藏了本地区的各种信息资源,在继承文化、传递信息、开发和保护地方文化遗产、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理应作出贡献。因而深层次挖掘本地特色文化和根据本地经济建设需求建设地方特色数据库,开展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的工作重点之一。调查发现,在建有特色数据库的 78 个省市级公共图书馆中,以地域特色资源为内容的特色数据库占 91。本文通过对全国省市级公共图书馆构建特色数据库的情况进行调查并作出分析,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 公共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是指能够体现公共图书馆文献和数据资源特色的信息总汇,是公共图书馆根据本馆的馆藏特色、地方特色,集中收集各类带有指引性的专题文献建立起来的独具特色的、可共享的文献信息资源库。根据百度搜索2中国地图对市级以上公共图书馆逐一进行统计,共有 78 个公共图书馆建立了 483个特色数据库,建设特色数据库最多的省份是江苏,有 13 个市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建有特色数据库,其次是广东省,有 10 个市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建有特色数据库,再次是浙江,有 6 个市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建有特色数据库。而地处西部较落后的西藏、青海、云南、贵州省没有一所公共图书馆建设特色数据库,这说明公共图书馆自建的特色数据库与所处的地域经济有关。调查发现省级图书馆在建设特色数据库中真正起到龙头作用,充分发挥了在地方文化建设等的重要作用。 1.1 公共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选题 1.1.1 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 地方文献是指有关本地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资料,包括史料、人物、出版三个组成部分。史料主要包括地方史志、年鉴、家谱、族谱等历史资料。如国家图书馆建立的敦煌文献、西夏文献、地方志,山西图书馆建立的山西家谱等就属于此类数据库。反映人物的数据库不仅包括当地籍贯的古今名人,也包括对当地有影响的人物;不仅有以个体建立的数据库,也有以团体建立的数据库,如常熟图书馆建立的古代名人、近代名人、现代名人、金曾豪文学数据库。出版主要为反映地方的图书、期刊、报纸而建立的数据库,如哈尔滨图书馆建立的馆藏哈尔滨地方文摘、建国前报纸全文数据库、中东铁路画册数据库。公共图书馆作为地方文献信息中心,拥有大量的地方文献,这是目前公共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主体。一些图书馆把地方文献转化成全文数据库,一些图书馆仅建成文献目录。这类数据库共有221 个,占公共图书馆特色数据库总数的 46。建设得较好的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 31.1.2 地方文化特色数据库 地方文化特色数据库就是以特色文化为数据报道源而建立的数据库,它是指某一地区特有的且又有一定影响和较大价值的文化,具有地方性、特色性、影响性、价值性等特点,既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它涵盖历史、文学艺术、风景名胜、土特产乃至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领域。这类特色数据库有 154 个,占总数的 32。主要典型的数据库如表 2 所示: 1.1.3 专题特色数据库为满足特定读者需求,根据本地发生的特定事件建立的特色数据库为专题特色数据库。这类数据库有些反映了特定的历史事件,如抗日战争期间很多地方留下了不同的珍贵历史资料,也出现了一大批为了民族而奋斗的英雄,为了保存历史资料和弘扬民族精神,辽宁图书馆建立了“东北抗战事件库”、 “九一八专题数据库”、 “东北抗战图片库”、 “张学良专题数据库”;武汉图书馆建立了“二七工人运动”数据库,山东图书馆也建立了“五三惨案”数据库。也有一些专题特色数据库根据当地的特定事件而建立,如甘肃图书馆建立的“沙尘暴研究专题数据库”、 “甘肃工业发展研究专题数据库”等。这类数据库共有 38 个,占总数的8。 1.1.4 图片、多媒体数据库以当地遗留下来的珍贵图片、照片等为来源通过扫描、翻拍等技术制成电子资源以及将当地的视频进行收集建立数据库。如首都图书馆建立的“古籍插图库”、 “奥林匹克运动会与艺术多媒体资源库”、 “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多媒体资源库”;上海图书馆建立的“图录照片库”、 “抗战图片库”;南京图书馆建立的“古代体育图片库”;湛江图书馆的“多媒体视频点播”等。此类数据库共有 32 个,占总数的 7。 1.1.5 经济参考决策数据库为支持本地经济、参考决策建立的数据库。如黑龙江图书馆建立的“黑龙江边境贸易”、 “黑龙江农业”;常州图书馆建立的“参考消息”;张家港图书馆建立的“决策参考”数据库等。这类数据库建设较少,仅有 14 个,占4总数的 3。 1.2 特色数据库内容和类型 公共图书馆特色数据库文献类型多种多样,除有图书、期刊、会议录、论文集等,很多特色数据库还具有图片、音频、视频信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数据库。如国家图书馆自建的数据库有中文电子图书、博士论文、民国文献、在线讲座、在线展览、甲骨实物与甲骨拓片、敦煌文献、金石拓片、地方志、西夏文献、年画、音像资源。特色数据库资源总量已达 130TB,其中全文数据内容已达到 1.2 亿页。在数据库类型方面,大多数数据库都提供了全文,可直接满足用户获取信息原文的需求。 1.3 特色数据库的检索途径 特色数据库的检索质量主要通过检索途径、检索范围、显示方式设定、检索式及复合检索等体现出来。友好易操作的检索界面、快速多样的检索途径,是保证数据库质量的基础。部分特色数据库提供了检索途径的选择,如首都图书馆建的特色数据库中国共产党北京党史资源库检索途径有:题名、分类号、著者、团体著者、个人主题、团体主题、地名主题、普通主题、年代范围主题、检索词、图片颜色、照片拍摄日期。在检索式构造和检索结果排序方面,一些特色数据库还提供了高级检索、布尔逻辑检索,使用户可以构造较复杂的检索式,获得较准确的检索结果。如国家图书馆建的特色数据库为了方便读者使用,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库,实现了对多种类型资源的跨库检索,读者可以在线或到馆检索、浏览、阅读这些资源。 2 公共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反映地方经济、政治、参考决策等内容的数据库偏少 5从以上公共图书馆建设的特色数据库现状分析可看出,反映地方经济的特色数据库仅有 9 个,参考决策的特色数据库也仅有 5 个。公共图书馆应为当地经济发展、政府决策以及当地的企业、社团和利益集团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而目前的情况却与公共图书馆职责相差甚远。 2.2 重复建设,缺乏协作,资源不能共享 从公共图书馆所建特色数据库看,有重复建库现象,如哈尔滨市图书馆、辽宁图书馆、大连图书馆都在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数据库,只是专题名称有小小的不同,造成资源浪费。一些特色数据库规模太小,专题分得过细,如常熟图书馆建设的“古代名人、近代名人、现代名人、常熟两院院士”显得太臃肿,如能改为“常熟名人”让人看了一目了然。建设特色数据库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数据库建成之后一些图书馆由于缺乏以上资源,对数据库深层次开发也不够重视,数据库建设宣传的资料更是少之甚少,使得建设好的数据库不为广大市民所知。还有一些公共图书馆网络连接也不够通畅,数据传输速度较慢,部分数据库还受到IP 地址限制,给用户使用带来诸多不便。这显然违背了特色数据库建设初衷。 2.3 数据库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 建设数据库需要选择建库软件,某些公共图书馆自行开发数据库软件,某些公共图书馆则购买相应的软件,这样公共图书馆建设特色数据库都是在各自的系统平台进行,没有统一标准,由此造成数据格式各不相同。数据库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是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和文献信息检索自动化的重要基础与前提之一。目前,公共图书馆自建的特色数据库大多数标准化程度低,这给数据交换、联网带来诸多麻烦,其利用、共享也受到影响。由于我国缺乏统一的信息资源建设系统,管6理方面也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各系统都有各自的标准。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标准化方面,具体表现在基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标引系统、检索系统和操作系统等多种多样,数据库格式、字段不一;数据的标引、分编、检索点选取没有统一的标准和严格的质量控制,由此造成数据库的兼容性与互操作性差,原始数据处理不完备、不准确、不规范、不统一,从而影响了数据库的共享,限制了数据库作用的发挥。 2.4 检索方式和途径单一 在所调查的公共图书馆中,自建的特色数据库只有少部分提供高级检索,多数特色数据库没有简介,用户操作界面也不够友好;一些数据库在本馆主页很难找到,要找到它需要多次点击,如福建省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建立的特色数据库就很难找到;一些数据库甚至没有检索功能,只能简单浏览,如杭州图书馆建立的“艺术鉴赏”、 “之江文学”、 “文澜书话”、 “杭州杂志”、 “文化杭州”只有分类浏览,没有检索功能。在检索途径方面,虽然一些数据库提供了题名、著者、关键词等多种检索途径,但多数数据库没有提供检索式的构建,更没有提供二次检索,造成用户查全率和查准率不高。 2.5 知识产权问题突出 馆藏文献数字化和网络资源的利用是公共图书馆建设特色数据库主要途径。馆藏文献数字化就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把一定形式的信息,如文字、图像、声音等输入计算机系统并转换成二进制编码,再进行组织、加工、存储,采用数字传输技术传送,然后根据需要再把这些数字化的信息还原成原来的信息形式。那么,文献数字化是类似翻译的演绎行为,还是著作权中的复制行为?我国著作权法第 9 条对“复制”的定义是“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7作一份或多份”的行为。虽然在这个定义中没有把数字化包含在内,但是我们从复制行为的主观目的、特定方式、劳动特征三方面来看,对文献数字化处理应是一种复制行为。另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1996 年提出的关于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若干问题的条约中的实质性条款和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进工作组发表的白皮书知识产权与国家信息基础设施,都明确认定作品数字化属于复制。因而馆藏文献数字化著作权的归属、内容、行使与限制都应比照复制权中的有关规定来执行,纳入著作权法的调整范畴,著作权人对作品数字化享有专有权利,其他人在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的情况,不得对原作品实施数字化行为,否则容易造成侵权行为。对网络资源的利用也是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网络信息资源的加工利用肯定会涉及到版权问题。根据版权原则,数字图书馆的数字化网上资源大致可分为两类:社会性共有信息;受版权法保护的作品。根据版权保护的原则,对两类资源的浏览和利用都是允许的,但下载、打印网上资源一般只能用于供本人学习、研究之有,不可用于商业目的,如果用于商业目的,须向版权人支付许可费。 3 公共图书馆建设特色数据库的对策 3.1 加大数据库建设的力度,加强联合,建设专题知识库 公共图书馆应为当地领导科学决策本地的经济、政治等建设提供参考服务。数据库建设需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若每个图书馆都独立进行,必然受到技术、人力、资金及资源的制约,难以保证数据库的质量。省级公共图书馆在建设地域特色数据库中应发挥龙头作用,规划布局市级公共图书馆的建设,避免重复建库。另外,还应与当地高校图书馆、地方研究所、博物馆、文化馆、各地县志办等共8建特色数据库。这些部门都收集了大量有价值的地方文献,如将这些资料联合整合、形成资源相互补充,实现各单位人、财、物力优势互补,走联合共建之路,建立专题知识库,可以使知识库内容丰富、充实,从而可推进网络资源共享。 3.2 加强数据库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公共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库软件的自主选择,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