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共 22 页,第 1 页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化工系统工程化工系统工程复习题复习题一、一、选择题选择题1)过程是对原料进行某些物理或化学变换,使其性质发生预期变化。以下哪个不属于过程的范畴A. 烃类裂解, B. 不锈钢棒加工成螺栓C. 海水晒盐,D. 颗粒筛选2)化学工程是过程系统工程的A. 研究工具 B. 服务和研究对象C. 优化手段 D. 实施方法3)由乙醇-水组成的混合物,可用以下哪种方程来预测其汽液气液平衡A. PRB. SRKC. SHBWRD. NRTL4)在一个绝热封闭体系中,投入了 5 种已知质量的化合物,这些物质在其中发生了 3 个化学反应,产生了 2 种新化合物。当系统稳定下来后,生成了 2 个液相层、1 个固相,1 个气相,要确定系统的状态需要几个变量?A. 2 B. 5C. 7D. 115)某车间有 5 股流量稳定的物料同时进入一个带搅拌器的储罐中,储罐底部有一台带出口阀的离心泵将混合物料输送到其它车间。有什么手段可以维持储罐内液位稳定?A. 关闭阀 B. 阀全开 C. 调节阀开度使出料量等于总进料量 D. 无法控制6)一股有 8 个组分的物流,被分割成 5 股,可写出的独立物料平衡方程数量是几个?A. 4B. 5C. 6D. 77)液相混合物中有 5mol/h 的 A 与 10mol/h 的 B,温度为 40,压力为 1MPa。进入反应器后发生液相化学反应生成产物 C,要控制产物 C 的收率,你能调节哪些变量?A. 反应温度B. 反应压力C. 出口物料冷却温度D. 什么都控制不了8)一股有 8 个组分的物流,其自由度等于A. 8B. 9C. 10D. 119)一股有 8 个组分的物流,进料条件已知。进入闪蒸罐进行闪蒸分离,能够影响闪蒸罐操作的独立变量数是多少个?A. 2B. 4C. 8D. 10共 22 页,第 2 页10) 某车间有一常规精馏塔,进料中有 8 个组分。当操作压力一定时,在日常生产中能够用来独立控制产品质量的手段有几种?A. 3B. 2 C. 15D. 511) 一块无进料、无侧线抽出、无外取热的平衡级单元,已知气液相进料条件,其自由度是多少个?A. 1B. 2 C. 3 D. 412) 从平衡级分离的角度来看,闪蒸分离相当于几块理论板A. 1B. 2C. 3 D. 413) 下面哪个单元不适合用公式法分析单元自由度?A. 分割器 B. 两相闪蒸 C. 3 相闪蒸D. 精馏塔14) 在进行闪蒸计算前,必须先确认体系处于两相区。怎样才能判断体系的状态?A. 将汽化分率=0 及=1 代入方程 f()=0,可直接判断B. 计算出所处压力下的泡点温度、露点温度,再与体系温度对比可判断C. 由于计算相平衡常数需知气液组成,而计算气液组成又需知相平衡常数,构成循环,故无法判断D. 不知道15) 一股热物料与一股冷物料进行热量交换,换热量固定,下面哪种情况是正确的A. 冷、热物流的出口温度均可独立指定B. 出口温度可指定,但出口压力不可随意变化C. 出口温度不能改变,压力与流动压降有关D. 出口温度、压力均可随意调整16) 分析过程系统结构时可根据哪一种图直接写出节点相邻矩阵:A. 原则流程图B. 节点-边有向图C. 方框图D. 以上 3 种图形均可17) 从过程系统的节点相邻矩阵怎样才能发现流股“汇集单元”A. 行有多个非零元素B. 列有多个非零元素C. 行有 1 个非零元素D. 列有 1 个非零元素18) 从过程系统的节点相邻矩阵怎样才能发现“分支单元”A. 行有多个非零元素B. 列有多个非零元素C. 行有 1 个非零元素D. 列有 1 个非零元素共 22 页,第 3 页19) 某节点相邻矩阵中第 3 列没有非零元素,则说明该列对应单元属于:A. 孤立单元,与其它单元无关B. 无法解释C. 输入端单元D. 输出端单元20) 某关联矩阵中,节点所对应的行有 2 个“+”物流,3 个“-”物流,则该节点有:A. 0 个输入,5 个输出B. 5 个输入,0 个输出C. 2 个输入,3 个输出D. 3 个输入,2 个输出21) 某过程系统的联接表共有 30 行,其中节点 D 所对应的代码在左列出现了 3 次,则:A. 该系统共有 30 个单元 B. 该系统共有 3 条弧C. 该系统共有 30 个单元,节点 D 有 3 个输出弧D. 从目前信息看不出有多少个单元,但该系统共有 30 条弧,且节点 D 有 3 条输出弧22) 一股已知所有进料条件的物料经过一个电加热器加热后进入一个带调节阀的闪蒸器进行气液分离,该系统在操作时的自由度是多少个?(不考虑流动压降)A. 0B. 1C. 2D. 323) 如果某过程系统节点相邻矩阵 A 连乘 3 次,得到一个新的矩阵 B,即 B=AAA。如果 B 中的元素 b58=1,b37=0,则说明:A. 从节点 5 经过 3 段弧可到达节点 8;从节点 3 经过 3 段弧终点不是节点 7,但途中可能路过节点 7B. 从节点 5 经过 3 段弧可到达节点 8;从节点 3 经过 3 段弧中途一定没有经过节点 7C. 只要在 A、A*A 中出现过一次 1,在以后再相乘时相应位置均会为 1D. 无法说明任何信息24) 某节点相邻矩阵 A 经过运算得到 AA、AAA 两个新的矩阵,将 A、AA、AAA三个矩阵布尔相加后得到可及矩阵 A*,其中元素值a35=a53=1、a37=a73=1、a57=1、a75=0,则说明:A. 节点 3 与 5 组成一个独立回路、节点 3 与 7 组成一个独立回路,且这两个回路没有任何关系B. 节点 3 与 5 组成一个简单回路、节点 3 与 7 组成一个简单回路,且这两个回路构成复合回路C. 节点 3、5、7 共同组成一个尺寸为 3 的简单回路D. 节点 5 与 7 构成回路共 22 页,第 4 页25) 在节点相邻矩阵 A 中全零列表示输出端单元,该节点在 AA、AAA 等运算中仍会为全零列。在某可及矩阵 A*中依次删除的全零列顺序及相应的拟节点为3、1,6、2,4,5,则该系统:A. 还无法判断该系统能否分解B. 不可分解,必须整体求解C. 可分解为3、1,6、2,4,5三个子系统,依次求解D. 可分隔为3、1,6、2,4,5三个子系统,逆序求解26) 由描述过程系统结构的原始索引矩阵 I 运用乘幂法则通过比较与替代获得了新的矩阵J=I*I,其中,出现了 4 个相同的节点对3-3、6-6、8-8、7-7,则:A. 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一定是运算错误,重新计算B. 3、6、7、8共同组成一个尺寸为 4 的回路,必须整体处理C. 一定是3,6、7,8分别构成回路,并形成复合回路D. 这 4 个节点构成两个简单回路,但目前的信息还无法判断具体组合信息27) 采用面向方程法模拟时,下面哪个优点不是属于面向方程法的A. 循环物流不需迭代B. 设计规定不许迭代C. 复杂流程模拟稳定性提高D. 建模难度低28) 某过程系统的模型方程组共有 100 个方程,非零系数数量是 2000 个。该方程组的稀疏比是多少?A. 0.02B. 0.2C. 2D. 2029) 一个有 5 个方程的方程组,要进行分解,则必须指定多少个不同的输出变量A. 1B. 2C. 3D. 530) 某方程组中,变量 x5总共出现在 8 个方程中,则在将方程组转化为有向图时,选择 x5作为变量的那个方程将有几条输出弧A. 5B. 6C. 7D. 831) 对过程系统最优化问题的描述,下面哪一种表达是错误的?A. 最优化问题必须有优化变量、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B. 过程系统优化问题都可以写出代数表达式,用常规的最优化问题求解方法进行求解C. 过程系统优化无法写出具体的数学表达式,所以必须采用数值计算方法D. 过程系统中所有的独立变量都有作为优化变量资格共 22 页,第 5 页32) 在正常生产时下面哪一种目标不能用于作为过程系统的优化目标A. 系统消耗的循环水、电力和燃料消耗最少。因为它们是不同的物料,无法对比B. 关键产物的收率最大C. 系统的加工量最大D. 精馏塔的理论塔板数最少33) 正常生产时,工程师不能选择哪个变量作为优化变量A. 设备操作压力B. 反应器温度C. 塔的进料位置D. 泵的输入功率34) 在对炼油厂进行生产计划优化时,下面哪种叙述是错误的?A. 约束条件包括各设备的物料平衡、生产能力、产品质量、产品供求量等B. 一股物料分成多股去向不同的设备时每个去向都必须设置为变量C. 在价值类目标函数中,可以忽略产量恒定的产品,只保留可变变量,不会对最优解产生影响D. 可以把系统中所有的选定的独立变量作为优化变量35) 关于换热网络设计的最求目标,下面哪种是错误的A. 最少的换热器数量B. 最少的换热器总重量C. 最多的热量回收D. 传热温差尽量接近 036) 关于最小允许传热温差的叙述,哪种是正确的A. 是热力学传热极限B. 是工程上能接受的传热极限C. 数值越大,可回收热量越多D. 数值越小,传热推动力越大37) 某换热系统中,有多股工艺物流,其中有一股 280的饱和水蒸汽放出热量成为饱和水,另有一股饱和状态下的水变为 160的饱和蒸汽。现需要计算夹点,规定最小允许传热温差为 20,有关这两股物流下面哪一个温度区间的划分可能是正确的A. ,260,260,160,160,B. ,280,280,160,160,C. ,260,260,140,140,D. ,280,280,140,140,38) 某工艺物流,其流率为 200 kg/s,换热后升温 20。在温度变化的范围内其热容变化较小,取其平均值 3 kJ/(kg.K),其热容流率和热负荷是多少?A. 热容流率 600kW/K; 热负荷 12000kW B. 热容流率 4000kW/K; 热负荷 12000kWC. 热容流率 600kW/K; 热负荷 4000kW D. 热容流率 600kW/K; 热负荷 400kW共 22 页,第 6 页39) 划分夹点温度区间的方法是:A. 冷流与热流端点温度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没有潜热的相同温度点只保留一个B. 热流端点温度减去最小允许传热温差与冷流的端点温度一起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没有潜热的相同温度点只保留一个C. 冷流端点温度减去最小允许传热温差与热流的端点温度一起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没有潜热的相同温度点只保留一个D. 热流端点温度减去最小允许传热温差与冷流的端点温度一起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相同温度点只保留一个,有潜热的系统无法计算夹点40) 计算夹点时,温度区间 1 的输出热负荷是 120kW,温度区间 2 的热流负荷是 200kW,冷流负荷是 300kW,则温度区间 2 向温度区间 3 输出的热负荷是多少?A. 120kW B. 200kWC. 80kWD. 20kW41) 热流 H1 要求从 360降温到 160;H2 从 300降温到 180;冷流 C1 要求从 60升温到 220。规定最小允许传热温差为 20,下面哪个温度区间的划分是正确的?A. 360,300,220,200,160,60B. 340,280,200,140,60C. 340,280,200,160,60D. 340,280,220,160,140,6042) 某换热系统,当 I1=0 时,温度区间之间的最小传热负荷为-200kW,最后一个温度区间输出负荷为 60kW,则该系统的最小加热负荷和最小冷却负荷是多少 kW?A. 0,60B. 200,60C. 200,260D. 0,26043) 换热网络中有一股热流热容流率为 4kW/K,温度从 18080;另一股冷流热容流率为 2kW/K,温度从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