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打破藩篱打破藩篱 让管理人才让管理人才“各得其所各得其所”在近日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以下简称“人才规划纲要” )中,十大“重大政策”提出了未来10 年人才工作的宏观举措。其中,有两大政策直接涉及了人才流动:实施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政策;实施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合理流动政策。在人才规划纲要的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等方面,也多处提到要破除人才流动障碍,形成充满活力的流动机制,让人才结构走向合理。“关于人才流动,在这次规划纲要中是一个人才开发运行层面的问题。纲要当中有四句话: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中介组织提供服务,人才自主择业。 ”参与编制人才规划纲要的武汉工程大学副校长桂昭明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让人才真正流动起来,是让人才结构不断走向合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参与编制人才规划纲要的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说, “制定人才规划纲要的出发点是优化人才结构” ,具体地说,除了要促进人才流动,形成合理布局,还要调整产业结构,让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趋于同步。人才结构调整呼唤人才流动在参与编制人才规划纲要的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看来,目前,我国的人才结构尚不合理。他举例说,中小学中具有专科学历的教师比例,农村比城市低 2838;在农村大约每 1000 人中才有一个乡村医生。人才规划纲要在序言中提到:“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消除”等问题说明了当前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杨伟民分析说,前段时间同时出现的“就业难”与“用工荒”矛盾现象最直接地反映了人才结构存在的问题。 “从根源上讲,出现这一问题,原因在于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出现了不匹配的情况。我们的生产能力在这儿放着,但是人没有跟进。另外,培养的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是因为我们没有那方面的生产能力,所以他就没有就业岗位。 ”杨伟民说。要让人才结构趋于合理,优化人才流动机制十分重要。桂昭明列举了一组数字:从 2000 年到 2006 年,把中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流出人才与流入人才数量相比,净流入东部地区是 913 万,中部地区4 万,西部地区负 13 万;绝对流出数,西部地区接近 100 万。 “这说明人才流动不是很合理” 。杨伟民认为,经济和人口必然要向少部分区域集中, “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这样一种情况” 。目前人才主要流向东部,这只是因为东部的经济聚集区需要大量的人才,要解决中西部地区的人才匮乏问题,就需要这些地方创造一些能吸引人才的条件。“未来如果那些地区提供了足够的就业岗位,能够发挥和创造人才价值的话,人才也会流动到当地。如果中西部地区有了就业岗位,虽然工资稍微低一些,但和东部地区比较,没有那么多的社会成本,人们一比较,觉得还不如留在当地城市就业。这种趋向现在已经出现。 ”杨伟民说,人才良性流动形成后,人才结构也会相应地得到优化。人才流动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人才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 。这些障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桂昭明向记者总结了三大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户籍管理制度,身份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多年来,我国的户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才的流动,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不少困扰。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为例,从表面上看,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呈现出人才“供过于求”的局面。可事实上,在不少领域尤其是新兴领域,高素质人才极度缺乏,甚至“一才难求” 。户籍制度是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不少大城市在接纳大学毕业生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进人指标、户口指标等因素的限制,户口问题成了大学毕业生合理流动以及用人单位自主招聘人才的一大障碍。在身份管理制度方面,桂昭明说,目前对身份管理的过度限制,导致一些应有的人才流动被封锁了。 “没有必要的身份变化,你就不能当公务员,不能到事业单位;哪怕真要流动了,也要通过很多繁琐的程序。 ”桂昭明说。桂昭明建议,要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 “你适合这个岗位,不管你是什么身份,都可以上这个岗,包括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 。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现在的社会保险不能随着人才流动实现跨区域流动, “这个省不承认那个省的” 。这就使人才流动之后可能享受不到应有的社会保障。桂昭明认为,这极大地打击了人才流动的积极性。就各类单位之间的人才流动而言,桂昭明认为,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与其他单位之间的人才流动是一个难点。 “在我们统计的全国人才流动数据中,目前国有企业人才进入市场的有 10,非公企业是 90,国有企业是一个很大的要攻破的难点。国有企业就是一个铁饭碗,事业单位是一个人事改革的堡垒。 ”桂昭明说,国有单位、事业单位只有真正地完全进入市场,才能够真正打破藩篱,清除人才流动障碍。搞活人才市场 激发人才活力究竟如何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人才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完善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推进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市场服务功能,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建立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中介组织提供服务、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健全人才市场供求、价格、竞争机制,进一步促进人才供求主体到位。大力发展人才服务业。加强政府对人才流动的政策引导和监督,推动产业、区域人才协调发展,促进人才资源有效配置。 ”引进市场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这对优化人才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桂昭明介绍说,以前,我国的人才由各个省区市的人事部门调备处配置,这几年改革力度加大,各个省份成立了人才交流中心。 “但这也是一个半官方的机构,政府应该是管办分离,既然管人才你就不要办人才的具体事情。 ”桂昭明认为,政府应更多地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由市场发挥调节作用,这样才能让人才在市场中自主择业,充分流动。在具体操作中, “如何让人才实现自主择业”是难点。对此,桂昭明分析说,人才规划纲要这次也明确提出,为了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要大力发展中介组织服务,发展大量的中介组织。 “例如美国的光辉国际组织,全球有 70 多家分部,4000 多名员工,这对美国的人才配置起了很大的作用。 ”桂昭明说。在桂昭明看来,这种人才流动的中介组织,除了提供信息服务,还要全方位地为人才流动的相关事宜服务,包括“来了之后怎么安排,办医疗保险、家政服务、孩子上学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人才流动起来无后顾之忧” 。人才规划纲要在完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的具体任务中提到:在建立统一规范、更加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基础上,发展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市场;健全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积极培育专业化人才服务机构,注重发挥人才服务行业协会作用;进一步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制定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基础性作用的政策措施;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调整户口迁移政策,使之有利于引进人才杨伟民表示,人才充分流动起来之后,人才的结构布局必将逐渐趋于合理,这需要一个过程,最终也会影响我国的经济结构布局,带动社会经济更健康地发展。时间管理(Time Management) 目录1 什么是时间管理 2 时间管理方法 3 最新的时间管理概念-GTD 4 时间管理的十一条金律1 5 时间管理案例分析 5.1 案例一:浅谈高校管理者的时间管理2 5.2 案例二:时间管理的小故事3 5.3 案例三:时间管理华为成功之宝4 6 几款在线的时间管理工具 7 参考文献 什么是时间管理时间管理是有效地运用时间,降低变动性。 时间管理的目的:决定该做些什么;决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 时间管理最重要的功能:是透过事先的规划,做为一种提醒与指引。一、无法管理外在的要求?应接不暇 主管最大的困扰就是,太多来自外界的干扰,随时得放下手边的工作去做别的事情。 担任主管的责任之一就是集合多人的努力,共同完成一份工作。换句话说,主管的工作有很大的一部份需要与别人互动,外界的干扰是主管工作的一部份。你可以排定某些时段做为你的工作空挡,当有人临时找你需要讨论事情时,告诉他,你这会儿忙着呢,不急的话儿,在你的空挡时间再来详谈。 时间管理发展得很快,第一代是建立备忘录;第二代就需要事先的计划和准备;第三代会根据你对任务的理解排列优先顺序。到了第四代,就是分工合作的授权管理。 二、做事没有方法?阅历 我们常运用自己所熟悉或直觉想到的方法做事,但事实上,这并不是最有效率的方法。 完成一件事情,可以有许多方法,关键在于你能否找出最快速的方法。不要毫不考虑的就直接做了,先花几分钟的时间衡量一下,有什么方法可以更有效率的完成事情? 三、周围干扰因素?自控 周围众多干扰因素,是时间流逝的致命杀手,嘈杂声、杂志、零食、报纸、美容品、温度、安全感、方向感、氛围、性欲、压力、烟瘾、联想、健康状况,都是诸多的影响因素。 编辑时间管理方法(一) 、计划管理 关于计划,有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季度计划、年度计划。时间管理的重点是待办单、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 待办单:将你每日要做的一些工作事先列出一份清单,排出优先次序,确认完成时间,以突出工作重点。要避免遗忘就要避免半途而废,尽可能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干一起了一起。 待办单主要包括的内容:非日常工作、特殊事项、行动计划中的工作、昨日未完成的事项等。 待办单的使用注意:每天在固定时间制定待办单(一上班就做) 、只制定一张待办单、完成一项工作划掉一项、待办单要为应付紧急情况留出时间、最关键的一项,每天坚持。 每年年末作出下一年度工作规划; 每季季末作出下季末工作规划;每月月末作出下月工作计划;每周周末作出下周工作计划 (二) 、时间“四象限”法 著名管理学家科维提出了一个时间管理的理论,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了划分,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象限”:既紧急又重要(如人事危机、客户投诉、即将到期的任务、财务危机等) 、重要但不紧急(如建立人际关系、新的机会、人员培训、制订防范措施等) 、紧急但不重要(如电话铃声、不速之客、行政检查、主管部门会议等) 、既不紧急也不重要(如客套的闲谈、无聊的信件、个人的爱好等) 。时间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观念是应有重点地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集中地放在处理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上,这样可以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在人们的日常工作中,很多时候往往有机会去很好地计划和完成一件事。但常常却又没有及时地去做,随着时间的推移,造成工作质量的下降。因此,应把主要的精力有重点地放在重要但不紧急这个“象限”的事务上是必要的。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处理上,需要很好地安排时间。一个好的方法是建立预约。建立了预约,自己的时间才不会被别人所占据,从而有效地开展工作。 时间管理之重要事情 如何区别重要与不重要的事情? 1、会影响群体利益的事情为重要的事情; 2、上级关注的事情为重要的事情; 3、会影响绩效考核的事情为重要的事情。 4、对组织和个人而言价值重大的事情为重要事情。 (重大包括金额和性质两方面。 ) 该时间管理方法常常被以如下图式表示: 1、对重要和紧急的事情当然是立即就做 2、而对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不做 3、平时多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 (因为这是第二象限,常常被称为第二象限工作法) 4、对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选择做。 (三) 、有效的时间管理 美国管理学者彼得德鲁克(PFDrucker)认为,有效的时间管理主要是记录自己的时间,以认清时间耗在什么地方; 管理自己的时间,设法减少非生产性工作的时间; 集中自己的时间,由零星而集中,成为连续性的时间段。 (四) 、时间 abc 分类法 将自己工作按轻重缓急分为:a(紧急、重要) 、b(次要) 、c(一般)三类;安排各项工作优先顺序,粗略估计各项工作时间和占用百分比;在工作中记载实际耗用时间;每日计划时间安排与耗用时间对比,分析时间运用效率;重新调整自己的时间安排,更有效地工作。 (五) 、考虑不确定性 在时间管理的过程中,还需应付意外的不确定性事件,因为计划没有变化快,需为意外事件留时间。有三个预防此类事件发生的方法:第一是为每件计划都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