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5 年下期高二语文半期考试题年下期高二语文半期考试题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 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甲 必考题第卷 阅读题 1、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漫谈“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品格 赵建成孔子在后世被尊为圣人,享有至上的尊荣,然而在其所生活的时代,他却是处处碰壁,甚至发出了“知我者其天乎”的感慨。 论语记录了时人对孔子的评价: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这个晨门与论语中其他的隐士都是勇于避世、果于忘世的知其不可而不为者。晨门对孔子的评价虽在一定程度上含有一些讥诮的意味,是对孔子的否定,但对孔子的认识却十分深刻,非常准确地概括了孔子一生的主流精神,即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和奋斗精神,又具有悲剧美的意蕴。孔子编订六经、广收门徒、周游列国,为的是实现他的政治理想。而在礼乐崩坏的春秋时代,他的政治主张并不为各国当政者所采纳,因此这只能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伟业。但孔子并没有放弃,靠的就是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孔子在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中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原因之一也正是这种精神。“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是一种十分可贵的文化品格。它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原始先民时期,是对中国古代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神话的一些著名篇章如山海经中的“精卫填海”、 “夸父逐日”、 “刑天舞干戚”等可以看作这种文化品格的最早源头。这虽然是神话传说,但反映的却是中国原始先民的意志品质,可以说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文化品格的先声。2然而,这种文化品格的确立是由孔子完成的,是他为之注入更为深厚和丰富的内涵,并通过具体的行动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是一种文化自信。孔子为匡人所困,他说,文王去世后,周代的文化不都体现在我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后来的人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若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可见,孔子是以文王、周公的继任者自居的,这既为他提供了自信的力量,也使他的内心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孔子而言,他的一切行动不是建立在预判了结果的基础之上的,而是从他所信奉的道德标准出发,去做他该做的事。当然在做之前,他可能已经预见了事情的结果,但这并不会影响他应有的行动。陈成子弑其君齐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鲁哀公而请讨之。哀公命其告夫季孙、孟孙、仲孙三子。孔子又告夫三子,不可。两次“告”的结果,孔子是早就知道的,但“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子路也曾经说过,君子出仕,要尽其应尽之职责,而其政治主张行不通,早就知道了。这种对于形势的认识,应来自孔子。为与不为,都是一种人生选择,但孔子所确立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是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朱熹论语精义曰:“夫可不可在天,而为不为在己。圣人畏天命,故修其在己者,以听之天,未尝遗天下。圣人亦不敢忘天下。虽知其不可,得不为哉?”宋钱时融堂四书管见卷七亦云:“知其不可而不为者,晨门之所以贤;知其不可而不可以不为者,夫子之所以圣。晨门但知晨门,而不知夫子之为夫子者也。 ”他们都看到了这种文化品格的可贵之处与重大意义。孔子之后,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众多优秀的代表人物身上集中体现出来。屈原和文天祥便是其中尤为特出者。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诗句是他们高洁品格、高尚人格的光辉写照。他们的言行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文化品格的突出表现,尤其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亡的重大关头,起到了重大的精神支3撑作用,培养了中国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影响深远。今天,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仍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摘自 2014 年 9 月 15 日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1下列对“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孔子确立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这种品格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也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B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孔子一生的主流精神,他编订六经、广收门徒、周游列国,在中 国的历史与文化中产生重大的影响,靠的就是这种精神。 C孔子之后,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被众多优秀的代表人物继承,特别在国家和民族 面临危亡的重大关头,起到了重大的精神支撑作用。 D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起源于上古时代,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精卫填海” 、 “夸 父逐日” 、 “刑天舞干戚”等正是这种文化品格的前奏。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晨门讥诮孔子,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孔子;但他说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 ,也褒奖了孔 子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和奋斗精神。 B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反映了上古时期原始先民的意志品质,是中国古代民族精神 的继承和发展,因而是一种十分可贵的文化品格。 C孔子在做他认为该做的事情前一般都能根据形势预知最后的结果,但在“知其不可而为 之”精神的内驱下,他也绝不退缩。 D宋代钱时认为晨门“贤”在“知其不可而不为” ,但晨门不了解也不可能像孔子那样 “知其不可而不可以不为” ,因而晨门成不了“圣人”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培养了中国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直 到今天,仍是我们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B孔子在其所生活的时代处处碰壁,主要原因是他总以文王、周公的继任者自居,他的自 信使各国的当政者感到了威胁,从而不敢接纳他。 C对于“为”与“不为” ,孔子不是站在个人得失上所作出的功利性选择,而是“听命于 天” , “不敢忘天下” ,因而具有更高的精神境界。 D孔子的一切行动都不计后果,只要符合他所信奉的道德标准,即使在做之前明知会失败, 他仍会毫不动摇,这也正是其人生悲剧所在。 2、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1)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人也。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曰:“此孝子也,杀之不义。 ”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居南方十余年,躬耕守节。太祖平荆州,以芝为菅长。时天下草创,多不奉法。郡主簿刘节,旧族豪侠,宾客千余家,出为盗贼,入乱吏治。顷之,芝差节客王同4等为兵,掾史据白:“节家前后未尝给徭,若至时藏匿,必为留负。 ”芝不听,与节书曰:“君为大宗,加股肱郡,而宾客每不与役,既众庶怨望,或流声上闻。今调同等为兵,幸时发遣。 ”兵已集郡,而节藏同等,因令督邮以军兴诡责县,县掾史穷困,乞代同行。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太守郝光素敬信芝,即以节代同行,青州号芝“以郡主簿为兵”。迁广平令。征虏将军刘勋,贵宠骄豪,又芝故郡将,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勋与芝书,不著姓名,而多所属托,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黄初中,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请不行。会内官欲以事托芝,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昭犹惮芝,不为通。芝为教与群下曰:“盖君能设教,不能使吏必不犯也。吏能犯教,而不能使君必不闻也。夫设教而犯,君之劣也;犯教而闻,吏之祸也。君劣于上,吏祸于下,此政事所以不理也。可不各勉之哉!”于是下吏莫不自励。后为大司农。芝奏曰:“王者之治,崇本抑末,务农重谷。方今二虏未灭,师旅不息,国家之要,惟在谷帛。专以农桑为务,于国计为便。 ”明帝从之。芝性亮直,不矜廉隅。与宾客谈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卒于官,家无余财,自魏迄今为河南尹者莫及芝。【注】 菅:地名,在今山东单县北。廉隅:本指棱角,后喻人品行端正。(选自三国志魏书)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贼至,以刃临芝。 临:逼迫 B时天下草创,多不奉法。 创:伤害 C若至时藏匿,必为留负。 留:滞留,误期 D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 报:给回信,答复 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司马芝正直的一组是( ) 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 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 芝不报其书,一皆如 法 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 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请不行 卒于官,家无 余财 A B C D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司马芝年轻时,在去荆州避难的路上,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品质;在南方居住十几年, 能够恪守礼义节操。 B在任菅县长官期间,司马芝不畏豪强,征调主簿刘节的门客当兵,同时写信给刘节,晓5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一向豪侠的刘节代替门客去当兵。 C征虏将军刘勋,恃宠骄横,多次写信嘱托司马芝帮忙,司马芝一概依法处理。后来刘勋 犯法被杀,和他有关联的人都被定罪,而司马芝却受到称赞。 D司马芝性情正直,严于执法,不受请托,权贵至亲都不敢私下求他办事。他死后家无余 财,从魏建国以来,历任河南尹没有能比上他的。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 君为大宗,加股肱郡,而宾客每不与役,既众庶怨望,或流声上闻。 (5 分) (2) 与宾客谈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 (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旅 宿 杜 牧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8颈联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手法的,试简要分析。 (5 分) 9联系全诗,简要分析尾联蕴含的诗人情感。 (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下列诗文中空缺处。 (6 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_ ,_”两句,写的 是演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2)王维使至塞上中“ , ”一联,写了到 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 ”。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 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3、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25 分) 丑 兵莫 言七六年冬天,排里分来几个山东籍新战士,除王三社外,都是小巧玲珑的身材,白白净净的脸儿。王三社,真是丑得扎眼眶子,与其他人在一起,恰似白杨林中生出了一棵歪脖子榆树,6白花花的鸡蛋堆里滚出了一个干疤土豆。我刚提排长,意气洋洋,神气得像只刚扎毛的小公鸡。我不但在军事技术、内务卫生方面始终想压住兄弟排,就是在风度上也想让战士们都像我一样(我是全团有名的“美男子”)。可偏偏来个丑八怪,大煞风景。 丑兵对任何事情都热心得让人厌烦,喜欢提建议,口齿又不太清楚,常常将我的姓“郭”字读成“狗”字。我对他的反感与日俱增。小豆子他们几个猴兵,天天拿丑兵开心,稍有空闲,就拉着丑兵问:“哎,老卡(卡西莫多),艾丝米拉达没来找你吗?”丑兵既不怒,也不骂,只是用白眼珠子望着天。有一天中午,全排正在吃饭,小豆子他们对着丑兵笑,我瞅了丑兵一眼。真没想到,这位老先生竟然戴了个脖圈!这是什么脖圈哟!黑不溜秋,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