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 1 -新课标下高中作文创新思维训练-辩证思维、发散性思维举隅叶明洪(贵州省关岭县第一中学 贵州 关岭 561300)摘要: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作文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创新思维 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水平,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要突破思维定势、 扩展写作空间、开掘写作灵泉,加强思维训练是治本之策。本文从辩证思维、 发散性思维训练两个方面作粗略探讨,旨在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关键词: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发散性思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 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 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 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由此可见,新课标着力强调学生习作创造性的表述 能力以及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长期以来,传统的作文 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 按照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思维模式和思维轨道去思考问题,只是通过反复操练让 学生掌握了完成写作的动作,而没有使学生在写作中加深对生活的认识、对人 生的体验,没有点燃他们的感知、想象、情感、志趣的火花,更不用说培养创 造性思维了。 创新思维指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的思维,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形 式。创新思维具有独立性、连动性、多样性、跨越性等特征。作文教学从人出 发,其要义就是要抓住思维要素。要从根本上解决作文的质量,重视创新思维 的科学训练,是治本之策。与写作活动密切相关的创新思维形式很多,诸如辩 证思维、发散性思维、想象思维、联想思维、直觉思维、抽象思维等。这里只 就辩证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略作以下阐述。 一、辩证思维能力训练一、辩证思维能力训练 辩证思维是运用辩证法来建立判断和推理的思维方法。辩证思维属于一种 高层次的思维方式,它要求用矛盾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分析问题,从而 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养成全面动态看问题的习惯。运用到写作中可以使学生 突破原有的狭隘的思维定势,在写作时找到更佳的写作角度,使文章出现更多 的闪光点,从而达到写作水平的质的飞跃。 (一)矛盾的观点(一)矛盾的观点 矛盾观就是对立统一观,被列宁称之为“辩证法的实质” 。矛盾是指事物内 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之间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 对立统一的,但在具体形态上又各不相同。在自然界,动植物共同组建了一个- 2 -巨大的网状食物链,它们之间相互依存,任何一种生物的消亡都造成食物链的 断裂,从而使整个生态系统失衡;社会生活也是如此,如买与卖、攻与守、富 裕与贫穷,先进与落后。失去了任何一方,另一方就没有存在的意义,而双方 共同存在时,又是对立的;在思维领域中,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之间既有 同一性又有对立性。总之,矛盾的与其对立的一方双方是相互联系,互为前提 的。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关键要找出对立统一点,深入挖掘材料的本质。请 看下面这则材料: 秋是什么颜色?稻子说:“秋是黄色的,我就是叫秋吹黄的” 。高梁说: “秋是红色的,我就是秋色染红的” 。棉花说:“秋是白色的,不然我怎么有这 银装素裹呢?”墨菊说:“秋是黑色的,我开放的花朵就是明证” 。松柏说: “秋和夏没什么区别,都像我一样青翠” 。 秋天听了,摇摇头说:“不不,我是五彩缤纷的。如果我只属于一种颜色, 那该是多么单调啊”! 以上材料中,关于秋天的颜色,稻子、高梁、棉花、墨菊、松柏都有自己 不同的见解,而且各不相同,黄色、红色、白色、褐色、青色,从这点看来, 不同的颜色之间是“对立”的关系。然而,秋天的话,将对立统一了起来: “我是五彩缤纷的” 。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正是颜色的多样化 才成了秋天,任何单一的颜色都不免单调乏味。这则才料中对立统一之处很明 显,但学生却可以由此引发开去,任何一个人的特色都不是整个人类统一的颜 色,尊重承认每个人的个性发展,形成多样化,才能最终成为整人类的颜色。 从浅层的审题到深度的挖掘,思维也就开阔了。 (二)联系的观点(二)联系的观点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用认 识论的观点审视世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这就要求我们 在写作过程中,不能孤立的、表面的看问题,既要着眼于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 的联系,又也要注意事物与外部要素的关系。如大家熟悉的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是一首饱含哲理的小诗。诗中写出了一刹那的意境,重点突出了联系性。 “你” , “风景” , “看风景的人” , “明月的窗” , “别人” ,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人和 物,事实上却是息息相关,互依、互存、互动的,你欣赏风景,其实也点缀着 风景;你在月光下遐想,别人也许正在欣赏你的剪影。 我们经常发现学生的作文常犯的错误就是用片面的、孤立的眼光看问题, 不能用联系的观点来观察和思考问题,不能坚持“整体论” 、 “系统论”的认识 论。这种形而上学的根本错误就在于只见树木,不见森。要从根本上减少这一 错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思考和分析问题。比如有一道 作文题入迷与入门 ,可引导学生分析“入迷”与“入门”的相互条件,只有 对科学、对事业的不断追求达到着迷的程度,才能事业有成,有所建树,达到 入门;反过来,入门又促使人更加着迷,一个人只要入门,就会更加执着于所 追求的学业或事业,所以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再比如另一道作文题“开卷有 益”之我见 ,大多数学生抓住了“益”字,谈读书对陶冶情操,增长知识的作- 3 -用。也可以启发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即“开卷未必有益” ,因为随着改革 开放,一方面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一些资本主义腐朽的文化也传 入我国,黄色淫秽书刊充斥着市场。因此开卷有“益”也有“害” ,两者之间也 是辩证的,相互联系的。 (三)发展的观点(三)发展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普遍联系是与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密不可分 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过程中。人类社会本身就 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到今天的社会 主义社会,社会形态是在一级一级不断进步,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就是要求我们不仅要看到事物整体的动态运动,还 要注意某一阶段在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作用,重视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如 荀子在劝学篇中所言“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 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行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 江海” 。这是量变为质变创造了条件。 在写作中,训练学生发展观的方法很多。可以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件事 情组织学生讨论,要求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阐述道理,然后作文。比如 有一篇文章把坏事变成好事 ,该文的主要内容是:部分地区发生了水灾,有 的地方灾情非常严重。受灾自然是一件坏事情,但是如果我们能正确对待,坏 事也可以变成好事。洪水给我们带来了灾难,但我们不能只看到困难而灰心丧 气,还应该看到困难可以磨练我们的意志,可以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只要 我们有百折不饶的精神,有坚强的意志和干劲, “坏事不会永远是坏事” 。这体 现出辩证的观点,其中也包含了发展观。 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蕴哲理的成语或俗语,让他们分 析其中的本意和引申义并写出书面分析结果,然后联系实际作文。如“塞翁失 马” , “刻舟求剑”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等。事物是发展的,要用发展变化 的眼光看问题,不能死守教条,以静止的眼光看问题。 当然,并不是所有量变都是有利的。所以,在审视事物的时候,我们既要 看到事物的量变是否有利,还要注意“度”的问题。有一则材料: 一个小女孩,在草地上发现一个蛹,把它带回家,过了几天,蛹出现了一 道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几个小时,身体被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小女孩 看着于心不忍,于是,她拿出剪刀把蛹剪开,帮助蝴蝶脱蛹而出。可是,这只 蝴蝶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小女孩内疚地把它送回了草地。 材料中小女孩是充满爱心的,在小蝴蝶向外挣扎时,虽历尽艰辛人不能破 茧化蝶,小女孩以她的爱心与善良帮助蝴蝶出蛹。但她并不清楚,蝴蝶在蛹中 挣所的过程,其实就是蝴蝶自身生长、磨练的过程,只有自己真正突破了茧的 阻力与障碍,才能成为美丽的蝴蝶,小女孩的爱心在这里起了“揠苗助长”的 作用,好心却做了坏事,蝴蝶不成蝴蝶。爱本无害,却转化了对蝴蝶美丽的伤 害,成为畸形的生命。 二、发散性思维能力训练二、发散性思维能力训练 发散思维是以某个中心作为思维的起点,沿着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 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的思维方式,又称为多向思维、多维思维或辐射思维。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作文能否立意新颖,感受独特,构思是否浮 想联翩,思绪如天马行空。这种思维发散活动建立在知识与经验的沉淀上,是- 4 -思维操作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整个高中阶段都应该有计划地训练。作文教 学中发散性思维训练是一个由简到繁,由运用单一的方法到灵活运用多种方法, 由教师引导为主逐步过渡到学生自由运用为主,由模仿到形成方法系统的过程。 发散性思维训练是反复联系,不断强化,并呈递进式的结构。思维方法的训练 与作文教学目标的实现既为同步发展,又有着明显的阶段性。发散性思维的表 现形式很多,诸如逆向思维、侧向思维、纵向思维、横向思维等。 (一)以读写结合训练发散性思维(一)以读写结合训练发散性思维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的两项最基本的能力,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点和出 发点,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教师应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文中最 佳训练点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比如在教学失街亭一文后,可以作这 样的启发性总结:自三国演义问世以来,刚愎自用、狂妄自大,言过其实 已经成了马谡的代名词,街亭一战让这个征战沙场的男人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 谈资。可是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其实马谡身上有很多优点:第一,马谡关键 时刻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可以说他是大位英雄。第二,马谡视法如山,敢作 敢当,可以说他是位伟丈夫。第三,马谡信守诺言,不苟且偷生,可说他是诚 信之人。第四,马谡打了败仗,不是选择逃跑或投降,而是如期回营接受处罚, 其品德难能可贵。如果再深入一点:马谡立下军令状兵败街亭伏法,符合孙中 山先生“以无知致有知”的改革精神,虽然他熟读兵书,精通兵法,但书本上 学来的知识谁都不能保证是灵丹妙药,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践,探索真理需要 一个过程,以无知致有知也是必要的。马谡的失败只有一次,而伟人孙中山先 生的领导革命起义失败很多次,我们笑马谡难道也要笑孙中山?既然不笑孙中 山,为何要笑马谡?诸葛亮不也是常败将军吗?自古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大 多数认为那些失败者是如何如可的无能,胜利者是如何如何的有才。如果马谡 不通兵法,不懂军事,何以得到诸葛亮的重用呢?由此再进一步启发学生联系 当今我们政府中的某些官员,自己犯了错误,甚至触犯了国家法律,不是推诿 塞责,就是通关系、走后门四处求情。一旦调换单位,不仅免于处罚,而且乌 纱照戴甚而加官进爵至此,要求学生以我所“认识”的马谡为题写一 篇作文,相信学生一定能写出富有新意的文章来。 这就是发散性思维,掌握这种思维方式,可以使人发现通常不易发现的不 同凡俗的见解,使思维具有创造性。 (二)以课堂讨论训练发散性思维(二)以课堂讨论训练发散性思维 纵观这些年来的高考作文题,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一直受到出题者的青睐。 全国各大考区的命题尽管方式各异,但共同特点就是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在给 了学生更大的思考和发挥空间,减少命题限制的同时,也更强调创新思维、知 识积累、理解力和分析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可以找一些材料,从选择多角度进行审题立意 入手,让学生就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思维辐射,尽量提炼出来源于材料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