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知识拓展 请填空(课本里没有的内容,请补充写入课本) (1) 大道之行也选自_ (2) 礼记 ,_家经典之一,全书包括曲礼 檀弓 王制 月令 礼运 学记 乐记 中庸 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 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 礼运,是礼记的名篇,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 作。 四书:_、_、_、_。 五经: _、_、_、_、_ _。 (3)孔子,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乘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大道之行也的导学案 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有这番言论。二、读准字音并翻译。 1、给红字注音(请在你的课本上注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 、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 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 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2、解释加红色的词语(请在你的课本上注解)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 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3、翻译全文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3)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2(4)男/有分,女/有归。(5)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6)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7)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8)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4、在课文里划分朗读节奏,并按节奏朗读课文。 (参考答案如下)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 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 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5、朗读,并思考问题,然后补充下列板书。 a 本文的结构是。请用“/”在课本把文章分为三层,并概括各层的 意思。 b 赏读第二层,说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 6、请补充板书 一、总提(第 1 句):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大道之行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二、分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三个方面)(1)从“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废疾者皆有所养” ,可见人人都 (2)从“男有分,女有归” ,可见人人都能 (3)从“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 ,可见 三、总括(最后一句):“是谓大同。 ” 拿现实社会与“大同”社会对比,对大同社会总结。7、完成课后练习二8、拓展和延伸: (1)大同社会同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之处?从桃花源中的 那些句子可以看出?你是如何看待文中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3(2)我们的城市、我们的生活有“大同”的踪影吗?(3)我们的社会与“大同”相比,有什么差距?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