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工业集聚、产业集聚和新产业区形成综述人类的许多经济活动都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趋势。世界范围内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及 其对地区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使其日益成为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等不同学科 共同探讨的对象。在一些开创性研究的启发和带动下,工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不 断深入和发展。 一般来说,工业集聚不同于产业集群。工业集聚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但并 非任何工业集聚都能发展成为产业集群。从概念上来说,工业集聚(Industrial Agglomeration)指的是相同或不同类型的工业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它侧重于工业在 空间上的分布状态。而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则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 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 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Porter,1998)。显然,与企业在空间上简单的集聚相比,产 业集群则是一个类似于生物有机体的产业群落,它是企业自组织或有组织的综合体,而不 是无组织的混合体和堆积物,它揭示了在一些地方相关企业集结成群,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的现象和机制(王缉慈,2002)。 近年来,产业集群表现出来的强劲竞争力也引起了很多国家和地区公共政策制定者的关注,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无论在中心的还是外围的区域,发展产业集群已成 为工业政策的一种新形式。关于工业集聚的研究关于工业集聚的研究工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分布是现代工业布局最突出的特点。对于工业集聚形成的内在机 制的研究将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地区工业化的进程。一、工业集聚的理论基础一、工业集聚的理论基础工业集聚理论的古典基石集中体现在以韦伯(Webber)为代表的古典区位论和马歇尔 (Marshall)关于产业区的论述上,前者由艾萨德(Isard)继承和发展,最终形成在实证 研究和规划中广泛应用的产业综合体(Industrial Complex)模型,后者演化成纯经济分析 中的产业集聚模型(Gordon IR. and McCann P. 2000) 。1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 马歇尔(1890)是最早关注工业集聚现象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将工业集聚的特定地区 称为“产业区” ,产业区内集中了大量相关的中小企业。在马歇尔看来,这些工业之所以能 够在产业区内集聚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获取外部规模经济。马歇尔认为外部经济十分重要。 “这种经济往往能因许多性质相似的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即通常所说的工业地区分 布而获得” (马歇尔,1964) 。 马歇尔阐述了为什么集中在一起的厂商比单个孤立的厂商更有效率的三个主要原因: 厂商集中能促进专业化供应商队伍的形成;厂商的地理集中分布有利于劳动力市场共享; 厂商的地理集中有助于知识外溢(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2002) 。 大量工业企业在地理上集中完全可以提供一个足够大的市场使各种各样的专业化供应 商得以生存。马歇尔提到了有关辅助工业的发展问题, “辅助工业从事于生产过程中的一个2小的部门,为许多邻近的工业进行工作,这些辅助工业就能不断地使用具有高度专门性质 的机械,虽然这种机械的原价也许很高,折旧率也许很大,但也能够本” (马歇尔,1964) 。 同时,工业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能为提供拥有高度专业化技术的工人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 劳动力市场。 “雇主们往往到他们会找到他们所需要的有专门技能的优良工人的地方去;同 时,寻找职业的人,自然到有许多雇主需要像他们那样的技能的地方去,因而在那里技能 就会有良好的市场,一个孤立的工厂之厂主,即使他能得到一般劳动的大量供给,也往往 因缺少某种专门技能的劳动而束手无策;而熟练的工人如被解雇,也不易有别的办法” (马 歇尔,1964) 。更为重要的是,当同行业中的很多公司集中在一个地区时, “行业的秘密不 再成为秘密;而似乎是公开了,孩子们不知不觉地也学到许多秘密。优良的工作受到正确 地赏识,机械上以及制造方法和企业的一般组织上的发明和改良之成绩,得到迅速的研究: 如果一个人有了一种新思想,就为别人所采纳,并与别人的意见结合起来,因此,它就成 为更新的思想之源泉” (马歇尔,1964) 。 马歇尔的研究无疑是具有开创性的,但他的这一部分思想因缺乏严格的数理表达方法, 而长期被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所遗弃。马歇尔用外部经济的概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 产业集聚的原因,但他却忽视了区位和运输成本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实际上不同的产业和 区位,工业集聚的程度和持续性是不同的。 2韦伯的工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现代工业区位的奠基人韦伯在工业区位论一书中,首次建立了有关集聚的一套规 则和概念。韦伯将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影响工业分布于各个区域的“区 域性因素” ,另一类在工业区域分布中,把工业集中于某地而不是其他地方的“集聚因素” 。 他认为:“集聚因素是一种优势 ,或是一种生产的廉价,或者是生产在很大程度上被带 到某一地点所产生的市场化” 。 “在一定集中化程度下,成本因工业的集中化而降低。单位 产品的成本指数比工业完全分散情况下的成本指数低,也比集中程度低的工业要低” (阿尔 弗雷德韦伯,1997) 。 韦伯将工业集聚分为两个阶段,韦伯将工业集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仅通过企业自身简单的规模扩张使工业集 中化,这是初级阶段;第二阶段,各个大企业以其完善的组织而地方集中化,这时,大规 模生产显著的经济优势就是有效的地方性集聚性因素,这是集聚最重要的高级阶段(阿尔 弗雷德韦伯,1997) 。高级阶段的基本要素有以下四个方面:技术设备的发展使生产过 程专业化,而专业化的生产部门更要求工业的集聚;劳动力的高度分工要求完善且灵活 的劳动力组织,劳动力组织有利于集聚的发生;集聚可以产生广泛的市场化,批量购买 和销售降低了生产的成本,提高了效率;集中化可以使基础设施,如煤气、自来水管道、 街道等共享,从而降低“一般经常性开支成本” ,同时,一般经常性开支的降低还会促进集 中化。韦伯还 从运输指向和劳动力指向两个不同的途径分析产业集群能够达到的最大 规模。 韦伯还对工业集聚做了定量研究。他设想用其创始的等费用线方法来确定工业集聚的 原则。即集聚中心的形成以及单个企业在该中心的集聚依赖两个条件:与假定的集聚单 元相联系的临界等运费线的交叉部分存在,在这些交叉部分中必须达到一定的生产量。 当这两个条件满足时,单个生产单元将发生集聚。单个企业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什么 样的产出量,只要它的临界等运费线同其他足够多的企业的临界等运费线交叉形成集聚单 元,那么它将和它们一起集中(阿尔弗雷德韦伯,1997) 。 韦伯主要是从企业的区位选择角度来研究工业集聚。他将集聚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集 聚所得利益与因迁移而追加的运输和劳动力成本进行比较的结果。与马歇尔一样,韦伯的 著述出现在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诞生之前,传统的古典理论仍占据着主流,因此,他们的 集聚理论被称为古典集聚理论。古典集聚理论一般认为集聚的产生是自下而上的。33增长极理论与地域生产综合体增长极理论与地域生产综合体 与古典集聚理论不同,增长极理论和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将集聚的产生看做是自上而 下的结果。增长极理论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rancois Perroux)提出来的,其后由 布德维尔(Boudeville) 、缪尔达尔(G. Myrdal)等加以扩展和完善。增长极理论认为,经 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 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弗朗索瓦佩鲁, 1998) 。佩鲁所认为的增长极是一种“推动性单位(Propulsive Unit) ” ,它自身的增长和创 新将促进其他单位的增长。推动性单位可能是一个工厂,或是同部门内的一组工厂,或是 有共同和约关系的某些工厂的集合。而布德维尔则将增长极理解为相关产业的空间集聚。 根据增长极理论,政策制定的关键是在地区内建立推动性工业,通过工业集聚来推动经济 增长。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是由科洛索夫斯基(Korosovski)等前苏联学者提出来的。科洛 索夫斯基将地域生产综合体(Territorial Production Complex)定义为:“在一个工业点或 一个完整的地区内,根据地区的自然条件、运输和经济地理位置,恰当地(有计划地)安置 各企业,从而获得特定的经济效果,这样的一种各企业间的经济结合就称为生产综合体” 。 涅克拉索夫认为,地域生产综合体是“在经济区、加盟共和国、自治共和国、省、边区内, 一个或几个专门化部门的高度结合,并基本上共同利用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基础设施” 。从前 苏联一些学者的定义可见,地域生产综合体具有聚集性质。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来源于前 苏联国民经济建设的实践,它是以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的,具有集中人力、物力、 财力办大事的优势,综合体的建设完全是由国家投资完成,因此,其自上而下形成聚集的 特征更加明显。 4新经济地理学的工业集聚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的工业集聚理论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将空间的观念引入了规范的经济学研究框架中。 基于垄断竞争市场结构和规模报酬递增的假设,提出了新的空间经济理论。在此基础上, 克鲁格曼发展了集聚经济的观点。克鲁格曼的工业集聚模型是基于以下事实:企业和产业 一般倾向于在特定区位空间集中,不同群体和不同的相关活动又倾向于集结在不同的地方, 空间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与产业专业化有关。这种同时存在的空间产业集聚和区域专业化的 现象,是在城市和区域经济分析中被广泛接受的报酬递增原则的基础。克鲁格曼的工业集 聚模型假设一个国家有两个地区,有两种生产活动(如农业和制造业) ,工业生产具有规模 报酬递增的特点,而农业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在一个区域内,工业生产活动的空间格局最 终演变的结果将会是集聚,这从理论上证明了工业活动趋向于空间集聚的一般性趋势,并 阐明由于外在环境的限制,如贸易保护、地理分割等原因,产业区集聚的空间格局可以是 多样的。某些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历史和特殊事件、某种偏好、某种生产要素的天然 的可获得性等,都可能在自我强化的过程中趋于不断放大而对工业集聚的形成和地区经济 的发展产生决定性作用。但工业集聚一旦形成,又会通过生产的前向和后向关联以及要素 的流动产生积累效应,使得非理性的经济分布具有“锁定”效应。因此,在现实世界中, 工业集聚的形成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克鲁格曼的工作实际上为主流经济学分析理论框架 下研究空间集聚形态的多样性开辟了空间,证明了经济发展中, “区位是重要的” 。 克鲁格曼将区位理论和贸易理论等有效地整合在一起,用模型化的方法通过严密的数 学论证从深层次上揭示了产业集聚发生的机制,弥补了马歇尔和韦伯观点的不足。克鲁格 曼的模型为产业政策扶持提供了理论依据,使产业政策有可能成为地方工业集聚形成和不 断自我强化的促成因素。4二、工业集聚的类型二、工业集聚的类型工业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会形成各种不同形式的集聚体。为此,国内外学者从不 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马库森(Markusen)对工业集聚区的 分类(Markusen,1996) 。马库森根据集聚区内企业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四 种典型的工业区类型(见图 171、表 171):马歇尔式工业区(Marshallian District) 。 主要是由地方性的中小企业组成,规模经济相对较低,大量贸易在区内进行,与区外企业 的联系和合作程度低。如美国硅谷、意大利产业区等为这一类型。轮轴式工业区(Hub- and-spoke District) 。由一个或几个大型企业支配,供应商在外围。美国的底特律和西雅图 就是这种情况。卫星平台式工业区(Satellite Platform District) 。主要由区域外的大型企 业的分支机构组成。如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科技园区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