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章产业结构理论第二节产业结构演变规律1.配第 -克拉克定理1)理论前提:时间系列推移为依据;使用了劳动力指标;三次产业分类。2)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劳动力在第一产业将减少,第二、第三产业将增加。3)劳动力移动原因:经济发展中各产业间出现收入的相对差异造成的。深层原因: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小);不同产业间技术进步的可能性有很大差别(农产品技术进步困难);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2.库兹涅茨定理1)理论前提:时间系列数据横断面(同一时点上,对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不同的国 家,由低到高排列起来进行比较);劳动力国民收入大于其比重;三次产业分类。2)内容: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比重随着年代延续,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比重大体上升,而工业部门劳动力的比重,综合看来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服务部门的劳动力相对比重上升,但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未必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的上升同步。3)结论:第一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在大多数国家都低于1,而第二和第三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则大于1;第二产业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上升是普遍现象;第三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从时间系列分析看,一般表现为下降趋势,但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是上升的,说明第三次产业具有很强的吸收劳动力的特性。3.工业化进程与工业结构演变规律1)基本定义工业: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和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工业结构: 工业的再生产过程中形成并建立起来的各个工业部门彼此之间和工业部门内部行业之间的生产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工业化:大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并达到占统治地位的过程,即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从农业占据统治地位向工业占统治地位的转变,它使一个国家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现代化工业国。2)工业化阶段第一阶段:工业由以轻工业为中心的发展向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发展推进的阶段,即重工业化。第二阶段: 以原材料工业为中心的发展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中心的发展演进,即高加工度化。第三阶段:所有工业各部门将采取越来越高级的技术、工艺和实现自动化,而且表现为以技术密集为特征的所谓尖端工业的兴起,即技术集约化。3)霍夫曼定理霍夫曼比例 =消费资料工业(75%以上用来消费的工业)的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第一阶段:霍夫曼比例为5。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有统治地位,资本资料工业的生产时不发达的。第二阶段:霍夫曼比例为2.5。与消费资料工业相比,资本资料工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显然还比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大得多。第三阶段:霍夫曼比例为1。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达到大致相当的状况。第四阶段: 霍夫曼比例小于1。 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大于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4)高加工度化:以原材料工业为重心的结构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重心的结构发展。说明工业的增长对原材料的依赖程度到一定程度会出现相对下降的趋势,从而对能源、资源的依赖程度也将相对下降。5)工业化同工业资源结构工业化过程表现为从劳动密集型工业为重心的阶段到资本密集型工业为重心的阶段,再到技术密集型工业为重心的阶段。第三节产业关联及其效应4.产业关联:各产业之间存在的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关联。种类:前向关联:某一产业的产品在其他产业中的利用而形成的产业关联,即某一产业的产品成为其他产业的投入物,通过供给关系和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后相关联:某一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需要从其他产业获得投入品所形成的依赖关系,也就是通过需求关系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第二章主导产业选择与产业结构优化第一节主导产业及其选择1.主导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活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上出现的一些影响全局的在 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这些产业率先引入创新、具有持续的高增长率、并有较强的前后关联性。特征:多层次性、综合性、序列更替性。基础产业:支撑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运行的基础部门,它决定着工业、农业、商业等直接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础工业越发达,其经济运行就越顺畅、越有效,人民的生活就越便利。与主导产业区别:主导产业代表了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方向或趋势。支柱产业: 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最大,具有稳定而广泛的资源和产品市场的产业,支柱产业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体系的主体,提供大部分的国民收入,因而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支柱。与主导产业区别:主导产业是支柱产业发展的前期形态。2.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1)赫希曼基准:依据后向联系水平确定主导产业的准则。主导产业部门的选择应依照工业部门后向联系系数的大小顺序排列。意义:主导产业的选择以最终产品的制造部门为主,市场需求有保证;主导产业部门具有强烈的中间产品需求倾向,为支持主导产业部门增长的中间投入部门提供了市场。 因此主导产业部门通过需求扩大的连锁效应,可带动经济的有效增长。赫希曼基准是以需求带动供给增长的不平衡结构的选择战略。2)罗斯托基准:依据产业部门间供给和需求的联系程度来确定主导产业部门。主导产业的作用:后向联系效应(新部门处于高速增长时期,会对原材料和机器产生新的投入需求,从而带动一批工业部门的迅速发展。) ;旁侧效应(主导部门会引起周围的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趋向于更广泛地推进工业化。) ;前向联系效应(主导部门通过增加有效供给促进经济发展。)3)筱原基准:包括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率基准。 收入弹性基准: 从社会需求来看,使产业结构与随着国民收入增长而增长的需求结构相适应的原则。收入弹性是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产品需求增加率和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率之比,反映了该产业的产品社会需求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应该优先发展收入弹性高的产业和产品。生产率上升率基准:生产率上升率基准体现为技术进步率基准,应该选择技术进步率高的产业部门作为主导产业部门。4)就业弹性基准:选择就业弹性系数大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奥肯定律: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规律。就业弹性: 当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不变时,每一单位的经济增长引起就业增长的比率。5)要素密集度基准:选择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根据国际贸易中的要素禀赋论6)过密环境基准: 选择能满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强化社会防止和改善公害的能力,并具有扩充社会资本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每单位经济的增长所引起的劳动力的增长。7)丰富劳动基准: 选择能为劳动者提供舒适、安全和稳定的劳动场所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第二节产业结构优化3.定义:通过产业调整, 使各产业实现协调发展,并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的过程。内容: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为产业结构高级化提供基础,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则推动产业结构在更高层次实现合理化。4.产业结构合理化定义:各产业内部保持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比例,保证各产业持续、协调发展,同时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内容:从静态看,三次产业以及各次产业内部的比例要相互适应。从动态看,各次产业内部以及三次产业之间增长与发展的速度要相互协调。从质态看,各产业部门的联系、变动和流向要符合经济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本质:协调,符合未来的发展方向。条件: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有效的政府;企业的自主定位。5.产业结构的高级化:1)定义:在产业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发挥主导产业的作用,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的素质,为经济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实现产业结构由低级到高级的产业演进过程。内容:一是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转变;二是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向资本、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转变;三是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演变。实质内容:结构规模由小变大;结构水平由低变高;结构联系由松变紧。2)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直接动因:创新创新:导入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从而可大大提高潜在的产出能力。表现形式:创新导致了技术进步;创新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3)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表现形式:产值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高级化;工业结构水平的高级化;高附加价值化;技术集约化(工业资源结构趋向于以技术为主体);工业结构软性化(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提高)。6.产业结构优化的标志:1)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志:工业内部结构比例关系协调;经济效益较好;工业部门结构具有开放性;有序变动性。分析方法:国际比较法、影子价格分析法(各种产品的边际产出相等时)、需求判断法(产出和需求是否接近)。2)产业结构高级化标志:四个阶段:第一,产业结构的重工业化阶段:工业结构由以轻纺工业为主转向以重化工业为主。第二,产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阶段:由以原材料为重心的结构转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重心的结构。第三,产业结构的知识技术高度密集化阶段:各工业部门越来越多的采用高级技术,以知识技术密集为特征的尖端工业广泛兴起和发展。第四,产业结构的高信息化阶段。分析方法:“标准结构法” (产值结构、劳动力结构、相对劳动生产率结构)和相似系数法第三章产业组织理论第一节产业组织理论概述1.产业组织:同一产业内所有企业的集合。构成要素:企业个体、企业相互作用形成的市场关系、产业组织环境。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组织理论是研究企业行为、企业市场关系、产业组织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及其产业效应规律的经济学理论。研究对象:产业组织。研究任务:产业组织内部企业的市场行为与有效竞争;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及其对市场行为的影响;产业组织的市场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市场结构-市场行为 -市场绩效分析模式和经济性评价;产业组织和理化标准与政府产业组织政策。2.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产业组织理论的萌芽: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市场竞争机制、分工。马歇尔:第四生产要素“组织”。包括企业内部组织形态、产业内部企业间的组织形态、产业之间的组织形态和国家组织形态;“马歇尔困境” (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两难选择的问题。)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是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起源,并尊称马歇尔为产业经济组织理论的鼻祖。2)产业组织理论的奠基张伯伦、罗宾逊: “垄断竞争理论” ,任何市场都交织并存者垄断和竞争两种力量,构建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完整的市场结构类型体系。勒纳:探讨了垄断的概念和垄断力的测量方法及其指标,被称为勒纳指数。克拉克:“有效竞争”概念。3)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 贝恩: 产业组织一书,第一部系统论述产业组织理论的教科书,标志着产业组织理论作为一门经济学学科的正式形成。该书构建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框架,主要标志:明确阐述了产业组织研究的目的和方法;提出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三个范畴(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科斯、威廉姆森、谢勒提出市场结构决定企业的市场行为,企业的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绩效; 某一市场结构又取决于特定的市场供求基本环境,从而形成了产业组织理论的SCP框架分析范式。哈佛学派强调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决定作用,被称为 “结构主义学派” 。4)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芝加哥学派: 不是建立在高效率基础上的高利润都会因为其他企业的进入而使利润率很快降低到平均水平。因此如果高度集中市场中存在着高利润率,那就能说明高度集中的市场中也能存在高生产效率。认为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决定市场结构,主张即使市场处于垄断或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只要市场绩效良好,政府就不需要进行产业管辖。芝加哥革命:明确了反垄断策略的目的在于实现企业的效益性;反对对企业进行分割;反垄断政策的重点应该放在对企业的市场行为进行预见上。可竞争市场理论:认为良好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效率的市场绩效,在传统的哈佛学派理想的市场结构以外,仍然是可以实现的,而无需众多竞争企业的存在,它可以使寡头市场,甚至是垄断市场,只要保持市场进入的完全自由,且只要不存在特别的进出市场成本,潜在竞争的压力就会迫使任何市场结构条件下的企业采取竞争行为,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包括自然垄断在内的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是可以和市场并存的。完全可竞争市场:企业退出市场时不存在沉没成本的一种市场类型。一个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