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近二十年来通货膨胀发生的年份,持续时间及解决办法1984-1997 我国通货膨胀下的货币政策概况分析 在中国渐进式性的市场化进程中,中国经济改革的本质是要建立一个主要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经济改革带来的一个副作用就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治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经济改革是否可以继续下去。在我国总需求大于总供给,通货膨胀不断出现且愈演愈烈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使我国经济总体保持了健康良好的发展势态,其显示了巨大的力量。关于通货膨胀目前我国学者的主要定义为:通货膨胀就是货币发行过多,货币发行量超过了货币需求量;通货膨胀就是货币购买力的下降,同量的货币现在的购买量小于过去;通货膨胀就是物价总水平上涨或持续一段时间的上涨,物价的上升部分超过了物价的下降部分,或物价只有上升部分而没有下降部分。其中,对于我国在 19841997 阶段的通货膨胀,笔者认为定义中的前两种较适用。当时货币政策的调控工具主要集中于货币数量这一基本指标,对通货膨胀治理有着重大作用。本文历史地回顾当代中国的货币政策,试图说明货币政策的实行是如何调节通货膨胀的,对我国目前的经济情况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我们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来进行研究分析: 一、19841986 年的货币政策分析 1.19841986 年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反通货膨胀。 在当时政策的引导下,我国经济从 1982 年开始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经过连续两年多的扩张,1984 年第四季度,我国的经济开始出现了明显的过热势头。为了满足高速经济的发展,弥补财政的较大赤字,中央的货币开始超量发行,1984 年末流通中的现金达到 792.1 亿元,比上年同期上涨 49.5%,使得通货膨胀直线上升,致使 1984 年 10 月中旬发生了改革开放以来了第一次“抢购风潮” 。1984 年第四季度的零售总额为 944 亿元,比 1983 年同期上涨 28.8%。为了防止经济状况的进一步恶化,央行开始实施以平衡信贷、降低通货膨胀率为主要目标的货币政策。这次货币政策的实施,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一个标志,由行政命令转变为宏观调控,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程度不高,以及货币政策工具的不完善,因而货币政策效果并不明显。 2. 19841986 年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信贷规模+货币供应量。 我们可以通过这几年的数据来进行分析,如表 1 所示: 19841986 年中国货币供应增长率年份 M0 M1 M21984 49.5 34.4 29.71985 24.7 12.0 25.91986 23.3 42.0 29.3 表 1 注:M0,M1, M2 所对应数据均为本年度对上年度货币增长率 这次经济过热,主要是由于信贷失控和货币投放过度造成的。此阶段为经济扩张阶段,可以看到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增长率明显的要高于其它年份,如 1984 年的货币发行量为 262.3 亿元,比上年增长 49.5%。针对 1984 年的经济过热,中央银行于 1985 年开始收缩货币供给,M0 削减为 195.7 亿元,货币供应增长率降至 24.7%,1986 年又降至 23.3%。事实上,1984 年的货币过度投放主要是由当年全国信贷计划会议提出改革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决议后,引发各商业银行纷纷抢贷的结果。但除抢贷外,各种政府的行政命令贷款也是当时计划外贷款形式之一,计划信贷的突破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同时,价格改革对货币量的投放过度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价格改革是一个英明的举措,但却形成了当时的“双轨”价格体制的局面。计划价格和市场价格作为两种不同的价格是由两种相互冲突的力量形成的:行政权利和市场机制。双价格体制下,政府要给企业一定的货币量,对企业进行货币补贴,但补贴的多少政府官员有着重要的发言权,企业的工作重点不是加强市场竞争能力,而是加强和政府的联系。对企业补贴增加,货币的投放量则必然要增加。我国的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双轨制弊大于利。当时的双轨制是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3. 19841986 年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贷款规模指令性计划。 1985 年:政府动用国家外汇储备缩小购买力缺口,回笼货币;严格限制信贷规模,调整银行贷款利率,压缩对固定资产投资需求;限期收回 1984 年第四季度超额发放的贷款。1986 年开始实施“稳中求松”的货币政策:取消了中国人民银行对各专业银行的贷款限额指标,允许各专业银行根据实际需求和可能决定贷款规模;中国人民银行在信贷安排资金的基础上,在发放 50 亿元贷款给各专业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允许其下属各地分行,动用超额准备金发放贷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二、19871991 年的货币政策分析 1.19871991 年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反通货膨胀。 针对 1986 年出现的通货膨胀,央行着手制定相关的货币政策以抑制通货膨胀,但是此轮货币政策的制定是不成功的。19871988 年又是一个经济扩张的阶段,物价指数在前一期经济扩张的拉动下,持续走高,上升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历史高点。以 1985 年的物价指数为基点,1986 年的物价指数上涨6.0%,1987 年的物价指数上涨 13.7%,1988 年的物价指数上涨 34.8%。此次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依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长要求和解决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从 1986 年开始加大政府财政支出,不断扩大政府财政赤字,特别是 1988 年实行财政的“包干”体制以后,社会的需求进一步猛增。与此同时,为了解决政府赤字问题,货币连年超经济发行,到 1988 年第四季度,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为2134 亿元,比上年同期上涨 46.7%。由于货币的超量发行,市场货币的流通量剧增,引发了物价的猛烈上涨,货币贬值。同年 5 月政府宣布物价补贴由暗补转为明补2,6 月份政府一再表示要下决心克服价格改革的障碍,7 月份政府尝试着开放了名牌烟酒的价格。这一系列措施加剧了居民的不确定性心理预期,引发了 1988 年 8 月中旬的抢购风潮和挤兑银行存款的现象。1988 年第四季度末的零售总额比上年同期上涨 20.3%,8 月份银行存款减少了 26 亿元,官方宣布的通货膨胀率达到 18.5%。为了整顿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央对经济实行全面的“治理整顿” ,其措施之严厉堪称改革开放以来之最。 2. 19871991 年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信贷规模+货币供应量+利率调整。 与 19841986 年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稍有不同,在 1988 年第四季度,银行系统推出将存款收益与通货膨胀率挂钩的指数计划即“定期存款保值措施” ,迅速阻止银行的挤兑情况,1988 年第四季度三年期的存款利率为 9.71,1989 年一季度调整为 13.14。我们还是通过表 2 的数据来进行具体分析: 19871991 年中国货币供应增长率年份 M0 M1 M2 1987 19.4 20.4 24.21988 46.7 21.6 21.01989 9.8 5.7 18.31990 12.8 19.7 28.01991 20.2 23.6 26.51988 年发放的贷款总额上升了 28.6%,M0 发行量为 679.5 亿元,比上年增长 46.7%,1988 年的货币投放主要是上年年终各商业银行突击放贷的结果。为了应对通货膨胀,中央银行从 1988 年第四季度起推行了以紧缩为重点的“治理整顿”措施,1989 年贷款总额下降了 3.5%,货币供应量比上年减少了 470 亿元,货币供应增长率降至 9.8%。虽然此次货币政策的实施,对于通货膨胀的治理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但是过于严厉的货币政策却直接导致了 1989 年和 1990 年经济增长的低迷状态。 3. 19871991 年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贷款规模指令性计划。 具体货币政策为:19871988 年 8 月的经济扩张阶段,实施的是“控制总量,调整结构”的货币政策;1988 年 9 月1990 年的经济收缩阶段,实施的是先紧缩后放松的货币政策;1991 年,经济恢复到了低通胀下的快速增长路径,货币政策取得了预期的效果。19871988 年:政府改进中央银行信贷管理体制,采取信贷规模控制办法,要求各专业银行进行企业化改革,自求资金平衡;强化中央银行对贷款的季节控制,将贷款控制权集中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1987 年 8 月,当意识到货币不稳定而使通货膨胀开始攀升的时候,中国人民银行提出了贷款总量和货币发行的带有紧缩特征的控制目标;1988 年起进一步确立“控制总量,调整结构”的货币政策,在限制货币信贷规模的前提下,对信贷结构进行调整,正确引导资金流通。1988 年 9 月开始紧缩银根:加强货币信贷的计划管理,建立起全社会信贷监控制度;对信贷实行“限额管理,以存定贷”的办法,根据存款比例来确定信贷规模;对贷款限额实行“全年亮底、按季控制、适度调节”的办法,保证贷款用于生产性建设;加强信贷结构调节,保证重点生产,对一般性贷款进行压缩;抬高贷款利率,减轻通货膨胀压力。1989 年 9 月起: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量和银行的信贷规模;下调利率,对国家的重点项目建设实行优惠利率的政策倾斜;放宽贷款规模限制,解决资金不足问题。至1991 年底,亏损的国有企业所积累的企业之间的三角债务达 2000 亿,政府对国有部门投放了 350 亿元人民币直接对国有大中企业发放“启动贷款”和“安定团结贷款” ,保证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正常运营。我们可以看出,此次货币政策的调节具有剧烈性,不持续性,对经济的运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19921997 年的货币政策分析 1.19921997 年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反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平衡。 中国的经济经历了 19901992 年三年的低通货膨胀期,中国的经济在 1992 年邓小平南巡之后开始活跃。到 1993 年上半年,通货膨胀压力又开始上升,金融业陷入无序状态。国内金融市场,大量资金集中于沿海地区的房地产市场,银行、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为了实现各自不同的利益,逃避央行的规定和监管,为房地产业大量融资,使得货币量超量投放,信贷规模一再突破计划。中央政府于 1993 年夏开始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朱镕基总理亲自任人民银行的行长。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金融纪律;使国有银行与其隶属的信托投资公司分离;所有专业银行必须立即取消计划外贷款;限制地区间贷款;派出工作组到各省检查执行情况等等。与此同时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大幅度贬值,人民币兑美元比率由 1:5.64 骤然下降到1:8.27,国际收支恶化。由于国内巨大的需求压力,在高涨的投资需求下,财政赤字和货币供应超常增长,使得通货膨胀全面爆发。在当时经济过热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抑制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平衡。 2.19921997 年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信贷规模+货币供应量。 1988 年的货币投放过度是上年年终各商业银行突击放贷的结果,而 1992 和 1993 年却是当时的房地产和股票投机热潮各商业银行大量拆借资金而出现信贷失控的结果。我们通过表 3 来分析:19921997 年中国货币供应增长率 年份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M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