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鱼的定义 用鳃呼吸, 用鳍游泳(帮助运动与维持身体的平衡) ,大多数体披鳞片的一群 终生在水中生活的变温脊椎动物。 2、鱼体的外部分区 头部躯干(胴)部尾部 3、鱼类体型与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之间的相互适应关系1 )纺锤形头尾轴最长,背腹轴较短,左右轴最短。最常见的一种体型,大 部分行动迅速的鱼类多属于这种体型,有利于觅取食物和躲避敌害。如金枪鱼2 )侧扁形 头尾轴缩短,背腹轴相对延长,而左右轴仍为最短。这种体型的鱼 多栖息于水流较缓的水域, 运动不甚敏捷, 较少作长距离洄游。 有些种类还具有 坚硬的鳍棘,利于避敌侵袭。如乌鲳、团头鲂等3 )平扁形头尾轴最长,左右轴背腹轴。大多栖息于水底,运动较迟缓。 如黄鮟鱇4 )棒形头尾轴最长, 左右轴等于背腹轴。 适于穴居或穿绕水底礁石岩缝间。 如鳗鲡 4、硬骨鱼类口的类型及其鱼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的关系 上位口:下颌长于上颌,多属于以食浮游生物为主的中上层鱼类。 端位口:下颌和上颌几乎一样长,多为善游泳营捕食性生活的中上层鱼类。 下位口:上颌长于或稍长于下颌,多为食底栖生物为主的中下层鱼类。 5、鳍式的书写及表示方法 鳍式:记录鱼类鳍的组成和各鳍的鳍条数目的式子 鳍式的书写: A、鳍条有硬棘和鳍条(软条)之分,记录它们的数目时,以罗马数字代表鳍棘, 以阿拉伯数字代表鳍条 B、以鳍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大写来表示各鳍,即,以D代表背鳍, A代表臀鳍, C 代表尾鳍, P代表胸鳍, V代表腹鳍。各鳍之间用“; ”分开 C、某个鳍如果有2 个或以上的鳍组成,则各个鳍的数目分别统计,数字间用逗 号分开。 D、用“-”表示相互连接;用“ . ”表示鳍间分离;用“ ”表示波动范围,背鳍 与臀鳍后小鳍常用阿拉伯数字记录 E、尾鳍一般不写在组合鳍式中,如要写,一般排在最后 F、若某鳍有游离鳍条,可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并与其他鳍间用“+”号隔开 6、五种鳍的名称及其功能 背鳍维持直立和平衡,攻击或自卫 臀鳍位于肛门与尾鳍之间,其形态与功能基本上与背鳍相似 尾鳍推进鱼体运动和转变方向 胸鳍运动、转向和维持身体平衡 腹鳍协助平衡。腹鳍胸位或喉位在进化上比较高等 7、鳞片的分类 鱼类的皮肤中由钙质所组成的外骨骼_ _ _ _ _ _ 无鳃盖: 最后一对鳃裂;有鳃盖: 鳃盖后缘一般: 肛门或尿殖孔后缘特殊: 体腔末端或最前一枚具脉弓的尾椎骨2 盾鳞为软骨鱼类所特有, 由表皮和真皮联合形成, 成对角线排列。 又称皮齿 硬鳞硬鳞鱼类所特有, 完全由真皮形成, 一般不作覆瓦状排列, 鳞片间以关 节突相关连 骨鳞为真骨鱼类所有,呈覆瓦状排列,由真皮产生 8、骨鳞的结构及其生长方式 下层:纤维层,柔软,由交叉错综的纤维结缔组织组成;是一片一片地从中心 向外缘生长 上层:骨质层,脆而薄,由骨质组成,围绕鳞片中心一环一环地生长 鳞嵴:鳞片表面形成的一圈一圈的隆起,又称环片, 它在大多数鱼类中作同心 圆排列 鳞焦:鳞嵴的中心区域。鳞焦所在位置因种而异,有鳞焦基位、鳞焦顶位或位 于鳞片中心 鳞沟:鳞片上从鳞焦向四方辐射排列的凹沟。鳞沟在形状上的变异亦因种而异 9、鳞式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侧线鳞:在鱼体两侧的有侧线管穿过的鳞片 鳞式:记录鳞片数目的表达式。一般包括侧线鳞数、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数 (一)有侧线侧线鳞数侧线鳞数侧线鳞数指沿侧线直行的鳞片数目,从鳃孔上角有侧线管穿过的鳞片开 始,一直到尾鳍基部最后一鳞片为止 侧线上鳞数从背鳍起点处的一片鳞斜数到接触侧线鳞的一片鳞为止数目 侧线下鳞数从接触到侧线鳞的一片鳞斜数到腹鳍起点(鲤形目等腹鳍腹位 的鱼类,数字后用 V表示)或臀鳍起点(鲈形目等腹鳍胸位的鱼类,数字后用A 表示)的鳞片数 (二)无侧线 纵列鳞数,横列鳞数 纵列鳞数体侧中部从鳃盖后方直到尾鳍基中部的纵行鳞片数目 横列鳞数体高最高处或背鳍起点斜数到腹面正中的鳞片数目 10、肩带支持胸鳍的骨骼 腰带支持腹鳍的骨骼 韦伯氏器为鲤形总目的鱼类所具有, 位于椎骨两侧, 由第 13椎骨所分化 而成的带状骨、舶状骨、间插骨和三角骨所组成的连接鳔和内耳的一组小骨片 11、齿式 记录鲤科鱼类咽齿的形态、数目、排列状态的格式 记录数字从左侧到右侧,左侧和右侧之间用“/ ”隔开,各行数字间用“、”分开 12、鳃耙的定义、位置、功能及计数方法 鱼类鳃弓内缘处生有的骨质突起,称为鳃耙 鱼类鳃弓第一鳃弓外鳃耙数代表某鱼的鳃耙数 鳃耙是鱼类的一种滤食器官,亦有保护鳃丝的作用 一般采用上鳃耙数(咽鳃骨、上鳃骨)加下鳃耙数(角鳃骨、下鳃骨)、或者 不分上下鳃耙记载,记录第一鳃弓外鳃耙总数。 13、(硬)幽门盲囊开口于十二指肠。 扩大肠的吸收面积, 分泌与肠壁相同的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数V/A 3 分泌物 (软)螺旋瓣增加吸收面积 14、鱼类取食器官与其摄食方式的关系 (1)捕捉型口大,牙齿锐利,鳃耙短而稀,主要是防止鳃片被食物碰伤。如 鲈、真鲨等 (2)吸盘型无颌骨,齿为角质突起,舌上有齿。如盲鳗和七鳃鳗 (3)吸吮型吻呈长管状,一般无齿无鳃耙,常摄食底栖或水层中的无脊椎动 物。如海龙 (4)研磨型一般有强大的牙齿,口中大,鳃耙中长,排列较稀。如鹞鲼、鲷 类 (5)食浮游生物型口一般较大或中大,也有较小,齿细小或无齿,鳃耙长而 密。如鲢15、鳃的构造 鳃由咽部后端两侧发生。主要由鳃弓、鳃耙、鳃片和鳃间隔组成 鳃片:鳃间隔前后两侧成丝状或板状的突起。由无数鳃丝紧密排列而成 鳃小片:鳃丝两侧的突起,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半鳃:鱼类鳃弓上的每一鳃片 全鳃:每一鳃弓前后的两个半鳃 一般鱼类都有四对全鳃。软骨鱼类的鳃间隔明显,硬骨鱼类的鳃间隔退化 16、鱼类辅助呼吸器官 1)皮肤即鱼离开水时,利用其潮湿的皮肤来呼吸,血液透过极薄的皮肤直接 从空气中进行气体交换。如弹塗鱼、鲇和黄鳝等 2)肠夏季水温升高,水体含氧量很低时,血液与透过很薄的肠黏膜层扁平上 皮细胞的空气进行交换。如泥鳅 3)口咽腔黏膜利用下面布满血管的口咽腔内壁的扁平表皮细胞来呼吸空气。 如黄鳝 4)鳃上器官鱼的鳃弓或舌弓的一部分骨骼特化成一种鳃上器官,直接利用空 气中氧气进行气体交换。如胡子鲇、乌鳢、攀鲈和斗鱼等 17、闭鳔类的结构及其气体分泌和吸收原理 有鳔管与食道相通的这一类鱼为喉鳔类 鳔管退化的这一类鱼为闭鳔类1 )鳔前腹面内壁有红腺(气腺)及微血管网,此处细胞为长方形腺细胞;鳔 的后背方有一较薄的卵圆窗,此处有环肌和辐射肌,窗内布满血管2 )鳔内气体由红腺分泌产生。当辐射肌收缩时,卵圆窗面积扩大,将鳔内气 体通过卵圆窗渗入邻近的血管里;当环肌收缩时,卵圆窗缩小,停止吸收气体。 18、鱼鳔的机能1 )比重调节作用:鱼类在不同深度借放气或吸气来调节鱼体比重,使它可以 不费力地停留在水的各层2 )呼吸作用:肺鱼、多鳍鱼、雀鳝及弓鳍鱼的鳔有肺的作用3 )感觉机能:鳔能起测压计或水中传声器的作用。有些鱼的鳔与内耳发生程 度不同的联系,因而具有较灵敏的听觉和感觉压力的能力4 )发音作用:鳔对附近器官所产生的声音起着共鸣器的作用,使声音扩大 19、血细胞的分类及血清与血浆的区别; 血球分类4 血浆: 略呈黄色,含大量水分、盐分,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 血清:将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元除去所残留的液体嗜中性白血球 红血球 粒细胞嗜酸性白血球血球白血球嗜碱性白血球 淋巴球 无粒细胞 血栓细胞(血小板)单核白血球20、幼鱼和成鱼的泌尿器官 幼鱼前肾行使泌尿机能,前肾管作为输尿管 成鱼中肾行使泌尿机能,前肾管纵裂为二。个别鱼类在成体阶段仍保留前肾 21、淡水鱼与海水鱼的渗透压调节机理1 )淡水鱼类鳃和皮肤吸水,粪便和尿液损失盐分。肾脏排水,鳃上的氯细 胞(吸盐细胞)从水中吸收盐分,从食物补充盐分2 )海产硬骨鱼类鳃和皮肤失水, 尿液会排除一些水。 吞食海水和从食物中获 取水分、鳃上的泌盐细胞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粪便和尿液也排除多余的盐分3 ) 海产软骨鱼类通过血液中多量的尿素保持较高的渗透压,从食物获得盐分。 鳃和皮肤吸水。肾脏排尿和直肠腺分泌可排除过多的盐分 22、生殖器官与输尿管的关系23、第一、第二性征 第一性征直接与本身繁殖活动有关的特征。如雌鱼具卵巢,雄鱼具精巢等 第二性征:那些与鱼本身繁殖无直接关系的一些特征,如外形、珠星、婚姻色等 24、卵巢与精巢各自的类型 卵巢:1 )游离卵巢(裸卵巢):不为腹膜形成的卵巢膜所包围。如圆口类、软骨鱼类、 肺鱼类2 )封闭型卵巢(被卵巢):不裸露在外,为卵巢膜所包围。如大部分真骨鱼类。 精巢(真骨鱼类):1 ) 壶腹型腺体由圆形或长形的壶腹所组成。 精细胞的成熟过程在壶腹中进行。 精巢背侧有输精管。2 )辐射型腺体成辐射排列的叶片状, 叶片状腺体是精细胞成熟的地方。精巢 有纵裂状凹穴,底部有输出管 25、雌雄同体在同一鱼体的性腺中同时存在卵巢和精巢的现象。分同时性和雌 雄间体二类 性逆转雌、雄生殖腺转变的现象 26、鱼类的生殖方式1 )卵生:体外受精、体外发育2 )卵胎生:体内受精,体内发育,胚体的营养靠自身的卵黄或主要依靠卵黄。 如软骨鱼类许多种类、硬骨鱼类鳉形目的一些鱼和海鲫、黑鲪、褐菖鲉等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5 3 )胎生(假胎生):体内受精,体内发育,胚体与母体发生血液循环上的联系。 其营养不仅靠卵黄,而且也依靠母体 27、脑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1 )端脑位于脑最前面,由嗅脑和大脑组成,与嗅觉器官连接,是鱼类的嗅 觉中枢。还可能与鱼的高级机能及鱼类行动有关2 )间脑位于大脑后方的凹陷部分,常被中脑所遮盖。可分为上丘脑、丘脑及 下丘脑三个部分。有调节色素细胞作用的神经中枢3 )中脑由腹面的基部(被盖)及背面的顶盖两部分组成。中脑是鱼类最高视 觉中枢,有通向延脑的神经纤维,它对鱼体的运动和平衡有调节作用4 )小脑位于中脑后方, 它是鱼类运动的主要调节中枢,兼为听觉和侧线的会 同中枢5 )延脑脑的最后部分。 第 V一第 X对脑神经均由延脑发出。 包括听觉侧线感 觉中枢、呼吸中枢、味觉中枢、皮肤感觉中枢、色素细胞调节中枢 28、鱼脑构造的生态适应1 )借视觉器官觅取饵料的外海性上层鱼类:中脑、小脑发达【鲐、飞鱼】2 ) 以小型浮游生物为食的外海上层鱼类:端脑发达,有发达而分化的延脑 【白 鲑】3 ) 底栖生活的鱼类:大脑纹状体、端脑发达,小脑通常较小。延脑特别分化 【泥 鳅】4 )浅海活泼游泳的鱼类:小脑比上层鱼类小而比底层鱼类发达,中脑比底层 鱼类发达,端脑比上层鱼类发达【鲈、鳚】 十对脑神经 感觉神经:嗅神经( I ) 、视神经( 11)及听神经() 运动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及外展神经() 混合神经:三叉神经() 、面神经()、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 某些鱼类还具有一对端神经。29、鱼体皮肤感觉器官的种类 1)感觉芽:最简单,是分散在表皮细胞间的一些感觉细胞 2)丘状感觉器 ( 神经丘、陷器):感觉细胞低于支持细胞,成中凹的小丘状 3)侧线器官:高度特化的皮肤感觉器官,水生两栖动物及鱼类特有的感觉器官 4)罗伦氏壶腹:软骨鱼类所具有,即罗伦瓮 30、侧线的作用 1)测定方位和感觉水流。 一些鱼的侧线能感受低频率声波和对温度起感应作用。 2)侧线对鱼类的摄食、避敌、生殖、集群和洄游等活动都有一定的关系。侧线 的发达程度是与鱼的生活方式和栖息场所有密切关系 31、侧线的发达程度与鱼体的生活方式和栖息场所的适应关系 1)以自由游泳为主的鱼类体躯常受到周围水的运动所起的作用,侧线管往往较 发达。如鲨鱼游泳迅速,头部侧线器官发达 2)营底栖生活的鱼类身体作波状运动,它的背面及腹面有发达的侧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