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 1 -河南省开封市河南省开封市20152015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语 文文 试试 题题本试题分第本试题分第卷(卷( 阅读题)阅读题) 和第和第卷(卷( 表达题)表达题) 两两部分。考生作答时部分。考生作答时, ,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 , 将答题卡交回。将答题卡交回。第第卷卷 阅读题阅读题甲甲 必考题必考题一、一、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9 9 分分, , 每小题每小题 3 3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完成 1 1 3 3 题。题。中国传统的中国传统的“比德比德”的自然审美观产生于儒家的自然审美观产生于儒家, , 受其伦理受其伦理学的影响。较早见于孔子的学说学的影响。较早见于孔子的学说, ,著名的有著名的有“智者乐水智者乐水, ,仁者仁者乐山乐山”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比德比德”说的意思是自说的意思是自然物象之所以美然物象之所以美, ,在于它作为审美客体可以与审美主体在于它作为审美客体可以与审美主体比比德德, 从中可以感受或体味到某种人格美。从中可以感受或体味到某种人格美。 比比指象征或比指象征或比拟拟,德德指伦理道德或精神品德。比德说是将自然物的某些指伦理道德或精神品德。比德说是将自然物的某些特征比附于人们的某种道德情操特征比附于人们的某种道德情操, ,使自然物的自然属性人格化使自然物的自然属性人格化, , 人的道德品性客观化人的道德品性客观化, , 其实质是认为自然美美在它所比附的其实质是认为自然美美在它所比附的道德伦理品格。道德伦理品格。这种以自然这种以自然“比德比德”的做法对后世影响很大的做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 在屈原的作在屈原的作品中品中,“,“善鸟香草善鸟香草, , 以配忠贞以配忠贞; ;恶禽臭物恶禽臭物, ,以比谗佞以比谗佞”等可以看等可以看- 2 -做是孔子做是孔子“比德比德”观的继承。观的继承。 “比德比德”观在元、观在元、 明、明、 清的文清的文人画作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人画作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梅、梅、 兰、兰、 竹、竹、 菊等成为绘画菊等成为绘画的主要题材的主要题材, ,寄托着画家的人生理想寄托着画家的人生理想, , 成为崇高品德的象征。成为崇高品德的象征。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比德比德”的审美观继续发展的审美观继续发展, , 又出现了又出现了“畅神畅神”的审美观。这种审美观认为自然物的美在于能怡神悦性的审美观。这种审美观认为自然物的美在于能怡神悦性, , 比比之之“比德比德”,“”,“畅神畅神”观更具美学色彩观更具美学色彩, , 这种审美观的出现这种审美观的出现, ,扩大了对自然的审美范围。山水诗、扩大了对自然的审美范围。山水诗、 山水画特别盛行山水画特别盛行, , 与此与此种审美观大有关系。宋朝画家郭熙说种审美观大有关系。宋朝画家郭熙说:“:“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者, ,其旨安在其旨安在? ? 丘园丘园, , 养素所常处也养素所常处也; ;泉石泉石, ,啸傲所常乐也啸傲所常乐也; ;渔渔樵樵, , 隐逸所常适也。隐逸所常适也。 ”这就把人对自然的喜爱归于情感的欲这就把人对自然的喜爱归于情感的欲求了。不是为了求了。不是为了“比德比德”而是为了获得情感愉悦而是为了获得情感愉悦, , 人徜徉于人徜徉于大自然大自然, , 陶醉于大自然。中国大部分的山水诗、陶醉于大自然。中国大部分的山水诗、 山水画都是山水画都是表现这种表现这种“畅神畅神”的审美观。的审美观。对自然美的欣赏对自然美的欣赏, ,中西方有共同之处中西方有共同之处, , 即兼顾自然物的自即兼顾自然物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 但也有不同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 ,中国较多地注重自然物中国较多地注重自然物与人的联系与人的联系, , 特别是精神方面的联系特别是精神方面的联系, ,西方则较多地注重自然西方则较多地注重自然物本身的性质。西方哲学偏重于从认识论的角度观察大自然物本身的性质。西方哲学偏重于从认识论的角度观察大自然, , 主要靠理智、主要靠理智、 靠思维靠思维, ,情感因素遭到压抑。认识论的态度也情感因素遭到压抑。认识论的态度也与实践功利的态度有直接的联系。西方对自然美的认识一般与实践功利的态度有直接的联系。西方对自然美的认识一般偏重于自然物本身的性质偏重于自然物本身的性质, ,不是更多地从审美主体而是更多地不是更多地从审美主体而是更多地从审美客体寻找自然美之所在。自然在中西方艺术中的地位从审美客体寻找自然美之所在。自然在中西方艺术中的地位大不相同大不相同, ,因之因之, , 中西方是两种不同艺术体系中西方是两种不同艺术体系, ,亚里士多德提亚里士多德提- 3 -出出:“:“美与不美美与不美, , 分别就在于美的东西和艺术作品里分别就在于美的东西和艺术作品里, ,原本零原本零散的因素结合为统一体。散的因素结合为统一体。 ”美国艺术家托马斯说美国艺术家托马斯说, ,美有三要美有三要素素: : 完整、完整、 和谐、和谐、 鲜明。他们认为自然物的美在其形式诸鲜明。他们认为自然物的美在其形式诸因素的和谐统一。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因素的和谐统一。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 , 自然物的美美在与自然物的美美在与人的生活关系上。这看似与中国的自然美学观相同人的生活关系上。这看似与中国的自然美学观相同, ,但仔细比但仔细比较可以发现中国传统的自然美学观注重的是自然与人的精神较可以发现中国传统的自然美学观注重的是自然与人的精神关系关系, ,车尔尼雪夫斯基侧重于自然物的物质功利性。车尔尼雪夫斯基侧重于自然物的物质功利性。( 摘编自陈望衡摘编自陈望衡中西自然美学观比较研究中西自然美学观比较研究 )1 1 下列关于下列关于“比德比德”的自然审美观的表述的自然审美观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不正确的一项是A A比德比德”的自然审美观产生于儒家的自然审美观产生于儒家, ,他们把自然物的一些他们把自然物的一些属性与人的品德修养联系)属性与人的品德修养联系) 在一起在一起, ,让自然物寄托丰富让自然物寄托丰富情感和人生理想。情感和人生理想。B B比德比德”的自然审美观受儒家伦理学的影响的自然审美观受儒家伦理学的影响, , 注重审美注重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客体与审美主体“比德比德”,”, 使自然物的自然属性人格化使自然物的自然属性人格化, ,表表现人格美。现人格美。C C比德比德”的自然审美观认为自然物的美并不取决于它自的自然审美观认为自然物的美并不取决于它自身的价值身的价值, , 取决于它所比附的道德情操品格取决于它所比附的道德情操品格, , 也就是人也就是人的道德品性客观化。的道德品性客观化。D D屈原用善鸟香草喻指忠贞的品行屈原用善鸟香草喻指忠贞的品行, , 元、元、 明、明、 清的画清的画家用梅、家用梅、 兰、兰、 竹、竹、 菊喻指崇高的品德菊喻指崇高的品德, ,都是都是“比德比德”的自然审美观的具体体现。的自然审美观的具体体现。2 2 下列理解下列理解,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4 -A A畅神畅神”的审美观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审美观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 它强调自然它强调自然物与人的情感的关系物与人的情感的关系, , 宋朝画家郭熙就把人对自然的喜宋朝画家郭熙就把人对自然的喜好归结于人的情感欲求。好归结于人的情感欲求。B B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 , 在审美方面对自然美的认识都在审美方面对自然美的认识都有一致之处有一致之处, , 即都关注了自然物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即都关注了自然物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这一特点。属性这一特点。C C和西方相比和西方相比, , 中国传统的自然美学观更关注社会属性中国传统的自然美学观更关注社会属性, , 它认为自然美较多地表现在自然物与人它认为自然美较多地表现在自然物与人, , 特别是与人精特别是与人精神方面的联系上。神方面的联系上。D D对自然美的看法对自然美的看法, , 车尔尼雪夫斯基与中国的自然美学车尔尼雪夫斯基与中国的自然美学观最为相同观最为相同, , 他也认为他也认为, , 自然物的美美在自然物的物质自然物的美美在自然物的物质功利性和与人的生活关系上。功利性和与人的生活关系上。3 3 根据原文内容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人们希望徜徉在大自然中人们希望徜徉在大自然中, , 陶醉在大自然中陶醉在大自然中, , 怡神悦怡神悦性性; ; 山水诗、山水诗、 画的创作可以满足人们这种情感需求画的创作可以满足人们这种情感需求, ,“比德比德”说、说、 “畅神畅神”说应运而生。说应运而生。B B西方人对自然美的认识较大程度上源于西方的哲学西方人对自然美的认识较大程度上源于西方的哲学, , 他们从认识论的角度观察大自然他们从认识论的角度观察大自然, ,多是理智的、多是理智的、 思考型思考型的的, ,有功利性因素。有功利性因素。C C托马斯认为美的三要素是完整、托马斯认为美的三要素是完整、 和谐、和谐、 鲜明鲜明, , 他的他的看法印证了西方不是更多地从审美主体而是更多地从审看法印证了西方不是更多地从审美主体而是更多地从审美客体去寻找自然美。美客体去寻找自然美。- 5 -D D中西方对自然美的认识是有差异的中西方对自然美的认识是有差异的, , 这种差异反映在这种差异反映在各自的艺术作品中各自的艺术作品中, , 形成不同的艺术体系形成不同的艺术体系, ,因此因此, , 自然自然在中西方艺术中的地位大不相同。在中西方艺术中的地位大不相同。二、二、 古代诗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 3636 分)分)( 一)一)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1919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完成 4 4 7 7 题。题。王守仁王守仁, ,字伯安字伯安, , 余姚人。守仁天姿异敏余姚人。守仁天姿异敏, ,年十七谒上饶娄年十七谒上饶娄谅谅, , 与论朱子格物大旨。游九华归与论朱子格物大旨。游九华归, ,筑室阳明洞中筑室阳明洞中, , 数年无所数年无所得。弱冠举乡试得。弱冠举乡试, ,学大进学大进, , 好言兵好言兵, ,且善射。正德元年冬且善射。正德元年冬, ,权阉权阉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 ,守仁抗章救守仁抗章救, , 瑾怒瑾怒, ,廷杖四十廷杖四十, , 谪贵州龙场驿丞。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穷荒无书日绎旧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穷荒无书日绎旧悟格物悟格物致知致知, ,当自求诸心当自求诸心, , 不当求诸事物不当求诸事物, ,然曰然曰:“:“道在是矣。道在是矣。 ”遂笃信不疑。其为教遂笃信不疑。其为教, ,专以致良知为主。学者翕然从之专以致良知为主。学者翕然从之, , 弟子弟子盈天下盈天下, , 世遂有世遂有“阳明学阳明学”云。十一年擢右佥都御史云。十一年擢右佥都御史, ,巡抚南、巡抚南、赣。当是时赣。当是时, ,南中盗贼蜂起。守仁至南中盗贼蜂起。守仁至, , 亲率锐卒屯上杭亲率锐卒屯上杭, , 佯佯退师退师, , 出不意捣之出不意捣之, ,连破四十余寨连破四十余寨, ,俘斩七千有奇俘斩七千有奇, , 远近惊为远近惊为神。十四年神。十四年, , 命勘福建叛军。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