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兴”的文化溯源“兴” 的文化溯源“兴”的起源是中国诗论,也是中国文化中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历代文论家和学者论述诸多。最早论及的是汉代郑玄,他认为“兴者,托事于物”。后人的看法多受其影响。他们大都从物与情(客体与主体) 两方面考虑,虽然他们的论述具有辩证性,但总的来说,大都停留在只道其然而未道其所以然的泛泛而谈的层面,尤其未能从历史的、哲学的角度来探寻其深刻蕴涵。对于“兴”这样一个意蕴丰富的美学范畴,光靠文献学与逻辑学的考察显然还远远不够的。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不少学者指出,“兴”凝缩了中国文化自古至今的元素,保留了原始艺术活动与艺术思维的因子,同时糅合了理性年代的艺术观念。因此,从发生学、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将“兴”作为一个具体的历史发展的过程来考察,思考“兴” 如何“ 起情而立 ”的深层心理根源,并从它起源的那个时代的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的“边缘”角度予以研究,以揭示其本质、具体发生过程以及它的产生给诗歌艺术发展所带来的根本变化。11 “兴”的历史生成与语义转换111 “兴” 的历史生成“兴”是中国传统美学中一个具有重要发端意义的元范畴,从汉代经学家的注疏到当今学者的著述,两千多年来,有关“兴”的含义的争论一直没有得到统一。因此,如果没有一番细致的考疏,要对它作进一步的阐释是不太可能的。我们知道,把“兴” 从日常语言提升为美学或文学批评的规范概念的是西汉的经学家们。 毛诗传训“兴” 为“ 起也 ”,后来朱熹在诗集传发挥了“兴”作为诗的 “起头” 的意思,他给 “兴”的定义是“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于是“ 兴”超越日常语言,甚至超越“六义” 之一,而成为毛诗传的核心概念。由此,历史上有关“兴”的讨论大多集中在 毛诗传的注疏,而毛诗传中的“ 兴”本身就不止一方面的含义,它能提供的远不止一个根据,这就为对它的各种不同解释的共存留下了余地。事实上,至晚从东汉开始,便出现了“兴”的种种含义,如兴致、兴情、兴奋等词组中的“兴” 。这类意义上的“ 兴 ”被东汉至魏晋盛行一时的士大夫间的人物品藻所广泛使用,并及时渗透到当时的美学、文学批评领域。显然,“兴”的这种意义不是直接从 毛诗传中滋生出来的,它自有其源。从文字学的角度来看,可能与“嬉” 字通假相关;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则是当时文艺实践的理论结晶。29P49 这就是说,我们有两种含义迥异的“兴”,它们纠缠在一起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古文字学家们从甲骨文中发现了“兴”字。这就为我们探索 “兴” 的原初意义提供了真正的可能。现代学者对“兴” 的研究可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一种是把“ 兴”理解为一种修辞手法,一种是把“兴” 理解为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从理论上来讲,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因为一种修辞手法必须基于某种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才有可能。112 “兴” 的语义转换“兴”的本义是 “起” 。有专家考证, “兴”的繁体字为“興”,甲骨文作 “ ”。商承祚认为它像两人或多人共同抬起一件“ ”物。郭沫若进一步认为这抬托之物是 “ ”,意为盘碟和盘旋,有环转的动态因素。商承祚后来又考证出“兴”的钟鼎文为“ ”,因在盘状符号“ ”下面加上“ ”成为 “ ”,即“同”,由此得出“兴 ”的本义是众人合力举物时所发出的声音。 说文解释:“兴,起也,从舁从同。同,同力也。”30P131也指的是众人合力的活动,这种活动也就是人世间万事万物的起源、发端、生成,后又用以特指文学艺术尤其是诗歌的发生,成为诗歌发生的总称谓。刘勰文心雕龙•比兴与孔颖达毛诗正义均有“ 兴者,起也” 之说。先秦孔子的“兴观群怨” 和“ 兴于诗” 中说的“ 兴”都作“启”“启发 ”解,而“启”通“ 起”。汉代“兴喻说”指的是一种 “感发志意” 的方法。到了魏晋六朝,这样一个动乱而伤感的时代,外物的变易荣枯常常能引发士人各种各样的人生悲感,他们往往以一个“兴”字来表达这种触发的过程,如 “感物兴情”、“ 感物兴思”、“感物兴想 ”、“感物兴衰 ”等。这些“ 兴”大致皆为“生”、“作” 之意,也就是情感的生成过程,因而也便成为作品的生成过程。刘勰文心雕龙•比兴篇中曰“ 起情故‘兴’体以立”,把“兴”和“起情’紧密联系在一起。朱熹在诗集传中给“兴” 的定义是“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31P1此外,今人叶朗也认为“兴”有感发兴起之意,是因某一事物之触发而引出所要叙写之事物的一种表达方法。32P86古代文论中所说的“兴” 主要受汉代经学的影响,把“ 兴”理解为诗歌的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或创作方法。这种意义上的“兴”的基本含义是隐喻。而作为现代美学逻辑起点的“兴” ,更多的是指一种存在状态。不仅是诗词,整个中国古典艺术都十分强调这种状态的重要性,即强调兴发状态、审美体验是一切艺术创作的基础。在对“兴” 的不同义理的梳理中,我们发现,“ 兴”至少可以区分出三种基本含义,而这三种基本含义刚好形成“兴”义演化的三个历史阶段。在先秦文献中,“兴” 的基本含义是“起”。这也是“ 兴”的本义。根据古文字学家对甲骨文“兴”字的考证,“ 兴”的这种本义原是指宗教祭祀活动中精神、情感乃至祭祀器具的上举升腾。甲骨文“兴”字形象地展现了主体进入宗教祭祀活动中的存在状态,即巫在通神时的那种极度兴奋、迷狂的状态。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