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8页 / 共23页
第9页 / 共23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题目:角接触轴承刚度计算研究:角接触轴承刚度计算研究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第 2 页 共 23 页目目 录录封面封面11 摘要摘要33 关键词关键词33Abstract3Abstract3 Key-words.3Key-words.3 第一张第一张: :绪论绪论.4.4 1.1:1.1:引言引言.4.4 1.2:1.2:国内外角接触轴承的刚度计算研究情况国内外角接触轴承的刚度计算研究情况.4.4 1.3:1.3: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5.5 1.4:1.4:角接触轴承的工作原理和过程角接触轴承的工作原理和过程.5.5 第二章第二章: :角接触轴承的动刚度计算角接触轴承的动刚度计算.6.6 2.1:2.1:赫兹接触刚度赫兹接触刚度.6.6 2.2:2.2:动刚度计算动刚度计算.6.6 2.3:2.3:计算步骤计算步骤.8.8 2.4:2.4:实例结算与结果分析实例结算与结果分析.10.10 2.5:2.5:结论结论.13.13 第三章第三章; ;角接触轴承的静刚度计算角接触轴承的静刚度计算.15.15 3.1:3.1:角接触轴承静刚度定义角接触轴承静刚度定义.15.15 3.2:3.2:角接触轴承静刚度计算角接触轴承静刚度计算.15.15 3.3:3.3:角接触轴承静刚度计算流程角接触轴承静刚度计算流程.17.17 3.4:3.4:实例计算与结果分析实例计算与结果分析.17.17 3.5:3.5:结论结论.19.19 第四章第四章: :总结与期望总结与期望2020 4.1:4.1:总结总结.20.20 4.2:4.2:期望期望.20.20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21.21 致谢致谢.22.22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第 3 页 共 23 页摘摘 要要在Hertz 接触理论的基本上,结合Newton - Raphone 法,针对定位、定压两种不同的预 紧方式,分析计算了轴向力和径向力联合载荷作用下高速角接触球轴承的动态刚度,结 果表明:定位预紧下轴向刚度和径向刚度随转速增加而增大;定压预紧下轴向刚度随转 速增加而减小,径向刚度随转速增加而增大。关键词关键词:角接触球轴承;高速轴承;接触刚度;预加载荷;转速Abstract :On the base of Hertz theory ,pointing to fixed - position preload and fixed - pressure preload ,the dynamic rigidities of the high speed angular contact ball bearing under axial and radial loads are analyzed and calculated by means of Newton - Raphon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xial rigidity and radial rigidity are increased with speed increment for the fixed - posi2 tion preload and the axial rigidity is decreased with speed increment ,radial rigidity is increased with speed increment for the fixed - pressure preload. Key words : angular contact ballbearing ;high speed bearing ;contactrigidity ;preload ;speed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第 4 页 共 23 页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1.11.1引言引言电主轴是广泛用于精密车削、磨削、铣削等机床和高速高精度转机械上的重要组 件,其转速通常为每分钟几万转甚至十几万转。在高速工作状态下,电主轴转子系统不 仅要承受轴向和径向载荷作用,而且还会产生很大的离心力,并引起主轴系统的振动。 特别是在转速接近轴系的临界转速时,主轴系统将会产生强烈的振动。主轴系统的振 动特性与主轴轴承的支承刚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在电主轴的设计中,主轴轴承 动态刚度的计算就显得尤为重要。滚动轴承转动时,轴承的动刚度与接触载荷之间的 关系是非线性的,通常对刚度特性的计算是把轴承简化成等效线性弹簧,忽略刚度随载 荷的非线性变化特点。但是角接触球轴承在定压和定位两种不同的方式下,由于转子 高速转动时离心力和陀螺力矩对钢球的接触载荷变化作用不尽相同,因此使轴承动刚 度的计算结果产生了很大的区别,从而引起了较大的主轴临界转速计算误差。 本文分别根据定位、定压两种不同的预紧方式,对在轴向力和径向力联合载荷作用 下的角接触球轴承动刚度进行了较精确的计算分析。1.21.2国内国内角接触轴承刚度计算研究概况角接触轴承刚度计算研究概况 我国轴承工业起步于1950 年,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完整的生产 与技术体系,成为排名于日本、美国和德国之后的世界轴承生产第四大国;但是,与工业 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轴承工业尚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 1 产品品种产品品种 目前世界轴承产品的品种规格共计约15 万个,我国迄今累计生产仅2 万余种,而且大 多为通用产品。 1. 2.2 生产能力生产能力 我国目前约有轴承制造企业2 000 余家,是全世界其他国家轴承企业总和的56 倍;但 是,全国的年总产值仅与排名第六的美国TIMKEN 公司(约210 亿元人民币) 相当;与 排名第一的瑞典SKF 公司相比,仅相当于其年产值(约400 亿元人民币)的一半;与日本相比,仅相当于其年产 值的百分之十几。 1.2. 3 尺寸公差与旋转精度尺寸公差与旋转精度 国外早已开始研究和应用“不可重复跳动”这样精细的旋转精度指标,我国轴承尽管 也接近国外名牌产品水平;但在此方面的研究还是空白。 1.2. 4 高速性能高速性能 国外名牌产品的DmN 值达4 106 mmr/min ;而我国轴承仅为2 106 mmr/ min。 1.2. 5 振动、噪声与异音振动、噪声与异音 日本推出静音及超静音轴承;而我国轴承的振动极值水平与日本产品相比,一般要差10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第 5 页 共 23 页dB 以上。 1.2. 6 寿命与可靠性寿命与可靠性 以深沟球轴承为例,国外名牌产品的寿命一般为计算寿命的8 倍以上,最高可达30 倍 以上,可靠性为98 %以上(或追求与主机等寿命) ;而我国轴承的寿命一般为计算寿命的 35 倍,可靠性为96 %左右。 1. 2.7 特殊工况的轴承应用技术特殊工况的轴承应用技术 我国特殊工况轴承更是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正是由于我国轴承存在着以上从品种到 性能质量方面的不足,因此,不仅在出口上,绝大部分为低档产品,每套轴承平均价格仅 为0. 4 美元左右,不具有竞争力;而且在国内的一些重要主机或领域,例如民航飞机、高 速铁路客车、中高档轿车、计算机、空调器、引进型重大装备等方面,基本上是进口 轴承“一统天下”;而这些产业领域,又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 业或领域。1.31.3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角接触轴承的动刚度计算及其研究角接触轴承的动刚度计算及其研究角接触角接触轴承的静刚度计算及其研究轴承的静刚度计算及其研究1.41.4角接触轴承工作原理和过程角接触轴承工作原理和过程角接触滚珠轴承在有轴向预加载荷的条件下才能正常工作。预加载荷不仅可消除轴承的轴向游隙,还可以提高轴承刚度以及主轴的旋转精度,抑制振动和滚珠自转时的打滑现象等。一般来说,预加载荷越大,提高刚度和旋转精度的效果就越好;但是另一方面,预加载荷越大,温升就越高,可能造成烧伤,从而降低使用寿命,甚至不能正常工作。因此,要根据不同转速和负载的电主轴来选择轴承最佳的预加载荷值。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第 6 页 共 23 页第二章第二章 角接触轴承的动刚度计算角接触轴承的动刚度计算2.12.1 赫兹接触刚度 由赫兹接触理论, 两接触物体的接触载荷和接触变形之间的关系式中 两接触物体的接触变形F 第一类椭圆积 第二类椭圆积分R 两接触物体 接触点在主平面内的曲率和Q 两接触物体的接触载荷k 椭圆率参数, 为接触椭圆长 半轴与短半轴之比E 两接触物体等效弹性模量求赫兹经典解,需要求解k 、F、 和接触物体几何尺寸之间关系的超越方程或通过图表计算。这给编程带来了一定的 困难。布鲁和哈姆罗克2 借助最小二乘法用线性回归得到了k 、F、的下列简化 方程:对(1) 式求导数, 可以得到赫兹接触刚度K为 2.22.2轴承刚度计算轴承刚度计算 已知轴承外加载荷,用牛顿- 拉费逊法分别计算每个球的力平衡方程和位置相容方程 组成非线性方程组及轴承外加载荷的力平衡非线性方程组,可以得到轴承内外圈产生 的相对位移。在此基础上,再次采用牛顿- 拉费逊法,计算每个球的力平衡方程和位置 相容方程组, 可以求出球与内外圈沟道的接触载荷和接触角。计算采用文献1 介绍 的方法。已知球与沟道的接触角和接触载荷,利用(2)式可以求得每个球与内外圈沟道 的接触刚度。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第 7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