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体验快乐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体验快乐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 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体验快乐是篇质量较高的学 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让学生在物理 学习中体验快乐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 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 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摘要教师教的“千辛万苦”,学生学得“苦不堪言”,如何能使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 的快乐,本文从师生关系、教学态度、教学方法等方面做了阐述。关键词物理学习快乐 师生关系 教学方法 体验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前苏联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 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 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不以学习为负担, 反以学习为享受,所以人们在快乐的心情下所获得的一切知识会掌握得迅速而牢固。但纵观现在的课堂教学,教师教的“千辛万苦”,学生学得“苦不堪言”。 在物理学习 中如何让学生体验快乐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长期研究的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 和学习所得,谈谈自己的体会。一、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快乐学习的基础教师和学生构成了物理教学的两个重要的方面,好的课堂氛围能使师生如沐春风, 和谐愉快地进行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真心诚意地与学 生平等地交流感情和学问,并以一颗坦诚的心去感受每一个学生和喜怒哀乐,当学生在学 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谐的 师生关系奠定了课堂的民主氛围,奠定了学生想学好这门课的愿望,学生信赖教师,尊重 教师,愿意完成教师所交给的学习任务,更想学好他所爱戴的老师所教的学科,以期得到 老师的表扬、支持和爱抚。 二、积极的学科情感是学生快乐学习的关键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 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统计 结果表明:学生的物理成绩与本学科积极的学科情感呈正比关系。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 师怎样才能使学生养成积极的学科情感呢?1.热爱本职工作,提高自身修养 言为心声,情动于意而形于色,如果没有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哪会有讲课时津津乐 道的热情和笑容可掬的神情呢?教师应敬业为先,满腔热情地投入到物理教学工作中去,这 样就会对学生学习情感产生巨大的影响。正如赞可夫所说:“如果教师本身就燃烧着对知识 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知识的获取”。2.让学生体验成功 教学中要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别施教。要注意设 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有 些知识宜随着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高逐步引向深入,考试更应基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切 忌难度过高,以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情感。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起好奇或悬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接触过许多物理现象,如下雪天汽车在弯道上容易“放横”, 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内倾,水滴为球形等等,让学生置身于生活事例的分析中,把学生引 导到一种熟悉而又亲切的物理环境之中,使他们感到愉快。三、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快乐学习的前提1.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有很大一部分在于实验的趣 味性。如能用好实验手段,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如用“纸盒烧水”这个实 验来说明沸腾需要吸热;“一纸托千斤”来说明大气存在着较大的压强。这些实验与现象往 往与学生猜想的有所不同,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2.利用物理学史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清晰。物理学的一个公式,一条定理后面都 隐藏着一段血与汗的历史,学生从中受到震撼、鼓舞,也可以在意志、品质、毅力等非智 力因素方面得到培养,同时还能得到科学名人的思维方法和严谨的治学方法的熏陶。如讲 到阿基米得原理时,就讲他如何辨别皇冠真伪,讲他临死不惧,坚持真理的一身正气;讲 到电磁感应时,讲一下法拉第由“电既能生磁”进行的逆向思维“磁必定也能生电”,并由此 进行的艰苦不懈的追求。促使学生形成逻辑思维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利用多媒体展示物理过程。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能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情 感、注意力和兴趣;能动态反映概念和规律的形成,有效地突破重点和难点;有更强的交 互性,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学习更为主动,有利于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样的教学,促使 学生用多种感官去学,同时也在学习中体验快乐,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教学 效率。四、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快乐学习的基本条件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积极主动参与知识 的获取,教学的目的是促使学生思考,而不在背记知识和技巧;学生学什么必须与怎样学 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从“学会”过渡到“会学”,呢?1.教师要树立“教”为“学”服务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切忌包办代替。作为教师要能变教为诱,变教为导,发挥教师 的主导作用;要及时“引导”,在学生学习新知识中遇到困难,教师要加强“疏导”。学生使用知识联系实际时,教师要给予恰当的“指导”。教师在导的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思 维状态,只有把教师的诱调谐到学生思的频率上,才能发生谐振。学生的认知状态和情绪 才能被最大限度地激活。2.教学过程开放,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获取过程陶行知先生曾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接知如接枝”。他认为接受知识就如同嫁接一 样,必须有经验里的知识做根,然后别人的相类经验才能接上去。实现教学过程的开放, 正是“为学生的禀赋和智能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尽量做到新知识让学生主动探索, 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物理规律让学生寻找,结论让学生概括。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 获取过程,使他们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求知热情。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保护学生积极学习的热情。 (1)在学生刚 接触物理阶段,教师设计问题时起点要低一点,难度小一些,使学生能够调整学习步骤而 避免过多的疑惑和挫折。让学生在依靠自己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2) 对学生的反应给予及时的关注和反馈。总之,在教学中, 教师必须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营造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参 与意识、实践意识和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 人,使学生明白只有自己亲自参与新知识的发现、思辨、解决、归纳整理,才能真正锻炼 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发展自己的能力,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将来能学会生 存,学会发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作者单位:陕西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